• 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与死刑适用研究
  • 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与死刑适用研究
  • 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与死刑适用研究
  • 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与死刑适用研究
  • 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与死刑适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与死刑适用研究

15 5.0折 30 八品

仅1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荣功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8

上书时间2024-04-18

五味果书局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荣功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65308840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0页
  • 字数 22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毒品犯罪不应当属于刑法中的最严重罪行。毒品犯罪特点决定了对其判处死刑,预防效果极其有限。传统观念以及我国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是我国当前仍保留毒品犯罪死刑的现实原因。我国毒品犯罪的死刑限制与将来废除应走以司法改革为中心之路。《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与死刑适用研究》探讨了司法上废除对运输毒品罪死刑适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另外提出对新型毒品犯罪(除冰毒外)死刑适用要慎之再慎,防止因新型毒品泛滥而导致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扩张。
【作者简介】
何荣功,男,1977年生,湖北襄阳人,法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人文基地班,获哲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取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7月至今,在武汉大学法学院任教。2008年10-11月和2010年6-7月分别在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爱尔兰人权中心和英国牛津大学犯罪学研究中心学习访问。近年出版著作《实行行为研究》1部,主编、参编学术著作十余部。在日本《法律时报》、《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法学家》、《法学》、《当代法学》、《政治与法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11年入选武汉大学首批“珞珈青年学者”。
【目录】
前言
上编毒品犯罪刑事政策与死刑适用的宏观问题
第一章近年我国毒品犯罪与毒品滥用的主要趋势与特点
一、研究的依据与必要说明
二、二十年来我国毒品犯罪的趋势与主要特点
(一)从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看,毒品犯罪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放缓
(二)从毒品犯罪的种类看,传统毒品犯罪稳中有降,新类型毒品犯罪增长趋势明显
(三)从毒品犯罪的类型看,制造毒品犯罪明显增多,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突出,我国由传统的“毒品受害国”变为“毒品受害国”兼“毒品输出国”
三、十年来我国毒品滥用趋势和主要特点
(一)从毒品滥用者数量和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看
毒品滥用整体上呈增长态势
(二)从毒品滥用的结构和种类看,传统毒品滥用仍占主导地位,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新型毒品滥用增长趋势明显
(三)在毒品滥用性别方面,男性滥用一直占主导地位
(四)从年龄结构看,青少年毒品滥用比例近年虽有所下降,但问题仍然突出
(五)从滥用方式上看,当前出现了利用虚拟“房间”,进行网络滥用等新特点
(六)从地域分布上看,虽然仍然有区域间不平衡问题,但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滥用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蔓延
四、关于我国未来毒品犯罪治理的方向性思考
(一)重视禁吸、戒毒,萎缩毒品“市场需求”
(二)要高度重视对新型毒品的规制
(三)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对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的滥用问题
第二章我国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回顾与评论
一、三十年来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演进与特点
(一)开创时期:1979年刑法
(二)加大打击时期:20世纪80年代
(三)完善时期:20世纪90年代
(四)三十年来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基本特点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及毒品犯罪死刑适用改革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
(二)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改革
(三)评论
三、关于毒品犯罪“严打”刑事政策的反思
……
下编毒品犯罪死刑裁量的具体问题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