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

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

40.95 5.9折 69 全新

库存1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旭光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jc15972

上书时间2024-05-16

书友kw8360757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旭光 著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出版时间 202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9523867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7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旭光对近年中国电影批评暨艺术批评问题的深度理论阐释和建设性思考。其在20世纪艺术批评史的历史背景和互联网时代媒介文化背景下,以21世纪以来电影的创作、批评与产业状况为依托,从批评主体、批评方法与话语方式、批评功能与接受传播等维度切入,对“互联网+”时代的电影批评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陈旭光,浙江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目录】

导 论 传媒变革与艺术批评:从20世纪到互联网时代………… 001

 

第一章 艺术批评的理论阐释:从艺术批评到电影批评………… 009

 

一、艺术批评的含义、性质、原则和意义…………………………… 009

 

二、艺术批评的维度或角度…………………………………………… 016

 

三、艺术批评的方法…………………………………………………… 019

 

第二章 艺术批评的历史背景: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审视… … 034

 

一、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分期……………………………………… 034

 

二、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基本主题………………………………… 040

 

三、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主要成就与启示………………………… 049

 

第三章 艺术批评的方法论阐释:文化研究转向…………………… 052

 

一、“艺术”作为一种“飘浮的能指”……………………………… 052

 

二、当代艺术现实与艺术观念的变异………………………………… 053

 

三、影像文化暨视觉文化的转型……………………………………… 056

 

四、艺术批评的文化研究转向………………………………………… 059

 

五、文化研究方法:限度与原则……………………………………… 061

 

第四章 电影文化批评与电视剧文化批评:反思与重建… ……… 066

 

一、电影文化批评:反思与展望……………………………………… 066

 

二、电视剧文化批评:反思与拓展…………………………………… 075

 

三、电视文化批评:一种“后现代性”的定位………………………… 082

 

四、批评个案:“铁屋子”或“家”的寓言――中国电影一个原型结构

 

的分析………………………………………………………………… 093

 

五、批评个案:《失恋33天》关键词研究暨文化分析………………… 109

 

第五章 历史视野中的“作者论批评”……………………………… 116

 

一、术语辨析:“作者论”与“作者论批评”……………………… 117

 

二、“作者论批评”在中国的兴起:从导演批评到“作者批评”… … 126

 

三、“作者论批评”的转向:“体制内作者”批评方法…………… 139

 

四、“作者论批评”现状:批评的“泛化”与意义的“重生”…… 150

 

五、批评个案:陆川――“体制内作者”的歧途抑或活力………… 157

 

第六章 类型批评:理论与实践……………………………………… 166

 

一、理论阐释与批评建构:类型理论与类型批评……………………… 166

 

二、近年中国电影的类型态势………………………………………… 169

 

三、中国电影类型化的几个关键词:本土化、类型杂糅与体制内的

 

   “作者性”………………………………………………………… 172

 

四、当下中国电影类型化的格局、文化表意及意义与启示………… 176

 

五、批评个案:中国电影大片作为一种“超级大片类型”………… 186

 

第七章 产业批评………………………………………………………… 194

 

一、产业批评的问题域与批评对象…………………………………… 195

 

二、产业批评的形式与规模…………………………………………… 202

 

三、产业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206

 

四、产业批评的目的与标准…………………………………………… 210

 

五、生成之中的产业批评:仍待解决的问题…………………………… 213

 

第八章 “电影工业美学”批评… …………………………………… 215

 

一、电影工业美学:缘起与综述……………………………………… 215

 

二、电影工业美学的现实需求与观念意义…………………………… 219

 

三、“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资源或背景…………………………… 221

 

四、“电影工业美学”体系的初步建构……………………………… 224

 

五、“新力量”导演群体及其“电影工业美学”建构………………… 230

 

六、批评个案:中国科幻电影――“工业美学”分层与“想象力

 

   消费”………………………………………………………………… 246

 

第九章 互联网时代的微批评与网络批评…………………………… 260

 

一、互联网时代的巨变…………………………………………………… 260

 

二、互联网时代的别称:微时代……………………………………… 264

 

三、微时代“微批评”与电影公共文化空间的扩张…………………… 266

 

第十章 互联网时代电影批评标准的立体开放……………………… 270

 

一、“互联网+”时代文艺批评的态势与新变………………………… 270

 

二、批评形态:批评标准和观念体系………………………………… 272

 

三、“艺术”与电影的多元复杂要求批评标准多元开放…………… 273

 

四、创意批评:一种构想………………………………………………… 275

 

五、需要一种综合多元开放系统的艺术评价标准体系………………… 277

 

参考文献…………………………………………………………………… 280

 

跋:文化研究、创意批评与电影工业美学建构

 

  ――陈旭光的影视批评理论及其实践………………………………… 293

 

后 记… …………………………………………………………………… 30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