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临床处方学精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针灸临床处方学精义

156 22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肖青 等编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42557

出版时间201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9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2元

上书时间2024-04-04

山頭斜照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针灸临床处方学精义
定价:22元
作者:金肖青 等编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117142557
字数:245000
页码:28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金肖青、陈峰等编著的《针灸临床处方学精义》分十章。~四章系统介绍针灸处方的基础理论,选穴、配穴方法和基本治法;第五~六章为针灸处方腧穴组合原则和主、客、辅、应、俞、募、奇七字诀处方方法;第七~八章介绍十四经腧穴、经外奇穴的主治和刺灸法,常用刺灸法和五体刺法;第九~十章为针灸辨证论治和70余种常见病的辨证取穴处方。书末附录常用腧和有关文献资料。
内容提要
金肖青、陈峰等编著的《针灸临床处方学精义》是针灸处方学专著。全书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相关理论和辨证论治体系,系统阐述针灸处方传统基础理论、选穴配穴方法、针灸治病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治法、常用腧穴的主治和刺灸方法等,详细介绍了作者的“主、客、辅、应、俞、募、奇”七字诀处方方法,以及70余种常见病证的辨证取穴处方和“皮、脉、肉、筋、骨”五体刺法。全书共十章,理、法、方、穴、术循序论述,条理清晰,在传承古典经络脏腑学说基础上,创新针灸处方理论,深入浅出,易学易用。《针灸临床处方学精义》可供中医针灸推拿专业临床、科研工作者参考应用,也可作为中医高等院校师生在教学中参考。对于针灸爱好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录
章针灸处方配穴基础理论一、脏腑经络两相关循经取穴为先二、标本根结上下联手足同名一脉牵三、五输五行分补泻原穴合穴治内腑四、原络相配分主客经病络病两相宜五、八脉与正经相通八穴八法主客应第二章针灸选穴与配穴法一、选穴法二、配穴法第三章针灸治则一、审证求因治其本二、调整阴阳求其平三、清热温寒调营卫四、补虚泻实分上下五、调气通脉明升降六、因时因人施针灸第四章针灸基本治法一、汗法二、吐法(附:止吐法)三、下法(附:利水法)四、和法五、温法六、清法七、补法八、消法九、开窍法十、固涩法十一、安神法十二、止痛法第五章针灸处方腧穴组合原则一、效应原则二、主次兼顾原则三、少而精原则四、循序选用腧穴原则五、针灸适宜原则第六章主客辅应俞募奇七字诀处方法一、主穴的选择方法二、客穴的选择方法三、辅穴的选择方法四、应穴的选择方法五、俞穴的选择方法六、募穴的选择方法七、奇穴的选择方法第七章十四经腧穴、经外奇穴主治与刺灸法第八章针刺法与灸法节毫针基本针刺法一、揣穴法二、进针法三、行针法四、出针法第二节单式补泻法一、迎随补泻法二、徐疾补泻法三、呼吸补泻法四、开合补泻法第三节复式补泻法一、烧山火法二、透天凉法三、青龙摆尾四、白虎摇头五、苍龟探穴六、凤凰展翅第四节皮脉肉筋骨五体针法一、五体针法作用机理二、五体针法具体刺法第五节透穴针法一、透穴针法的优点二、透针角度和针刺方向三、透穴原则四、透穴针法的形式和常用刺法五、常用透针选穴六、透穴针法歌诀第六节三棱针刺络泻血法一、操作方法二、适应范围三、注意事项第七节灸法一、艾炷灸二、隔物灸三、艾卷灸第八节针灸符号第九章针灸辨证施治节八纲辨证一、表里辨证二、寒热辨证三、虚实辨证四、阴阳辨证第二节气血辨证一、气病辨证二、血病辨证第三节脏腑经络辨证一、肺脏手太阴经与大肠腑手阳明经辨证取穴二、脾脏足太阴经与胃腑足阳明经辨证取穴三、心脏手少阴经与小肠腑手太阳经辨证取穴四、肾脏足少阴经与膀胱腑足太阳经辨证取穴五、心包络手厥阴经与三焦腑手少阳经辨证取穴六、肝脏足厥阴经与胆腑足少阳经辨证取穴七、督脉与任脉第十章常见病证治一、急证二、内科病证三、妇科病证四、儿科病证五、五官科病证六、皮外骨伤病证
作者介绍
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    取本经经脉上的两个腧穴组成处方,二穴以何者为主、何者为辅,以上所引是应用五输穴为主配穴,治疗上应根据五输穴的腧穴补泻原则。如胃心病,取表里经脾经大都为补是主穴,商丘穴为辅;肝心病,取本经穴行间为主,太冲穴为辅;针刺方法也当相应而施。    从以上所述可知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已经将脏腑,经脉一腧穴三者内外相应、形成一体,为针灸处方基本的理论和处方组穴的依据。所以《灵枢?经脉》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灵枢?本输》更特别指出:“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人,五脏之所溜处。”针灸辨证施治既要明辨脏腑经脉之病,也必须熟悉腧穴主治功能。从“经脉所过,主治所在”来辨证取穴、辨病取穴、辨经取穴,组穴成方。    二、标本根结上下联手足同名一脉牵    《黄帝内经》中把分布在四肢远端部位的一些穴位称为“本”穴和“根”穴,分布在头面躯干部位的一些穴位称为“标”穴和“结”穴,而有其特定的联系。如腋下胁痛其病位在标部,取本部外关穴即是因其有特定的上下联系。这一种上下联系,《灵枢?终始》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同时也特别注重同时取用手足同名经腧穴来获取更佳效果。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