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管理学—医学影像管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医院管理学—医学影像管理

44 32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戴建平 等分册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39496

出版时间201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10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2元

上书时间2024-04-04

山頭斜照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医院管理学—医学影像管理
定价:32元
作者:戴建平 等分册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117139496
字数:345000
页码:210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医院管理学:医学影像管理分册(第2版)》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提要
戴建平等编著的《医院管理学(医学影像管理分册)》共分为11章,在保留版中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放射学科的战略发展、放射学科的运行与管理、放射学科的医疗服务、放射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放射学科技术部门的管理、医学影像学科的设备管理、核医学的管理、超声医学管理和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医改的需求、有利于精细化管理,增加了放射学科诊断路径一章,对涉及放射学科管理主要方面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推理和前瞻性展望。
目录
章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节 放射学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CT成像技术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二、MR成像技术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三、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  四、传统医学影像检查的数字化  五、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  六、医学影像学中生物与基因技术应用的进展  七、现代成像技术对治疗及随访的指导 第二节 放射学的发展战略和应变  一、医学影像学未来发展战略  二、医疗费用增加的挑战  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四、人才战略发展  五、医学影像学科的管理第二章 放射学科的战略发展 节 放射学科的资源  一、科技的发展与资源的空间  二、人力资源  三、资源的整合  四、资源的管理 第二节 放射学科的信息  一、基本构架  二、“理想”的信息运行模式第三章 放射学科的运行与管理 节 学科的人员结构  一、变“医·技”人员构成模式为“医.工.技”人员构成模式  二、提高放射技师的素质与层次  三、设立辅助性岗位,界定主、辅岗位的职能 第二节 学科的知识结构  一、依学科发展的客观模式培养专业人才  二、培养医、教、研一体化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引进和置换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四、保持“高峰.平台”型知识结构  五、培养具有现代化科学意识的专业人才 第三节 学科的运行模式  一、学科的布局  二、学科的经济管理  三、住院医师的培养  四、专科医师的培养  五、学科的横向与纵向工作关系  六、进修医师的管理  七、学科的人员流动  八、学科带头人 第四节 学科工作流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第四章 放射学科的医疗服务 节 放射科医疗服务的需求与转变  一、病人对放射科的期望  二、其他临床学科对放射科的期望  三、“以病人为中心”运行模式的转变 第二节 放射学科医疗服务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放射学科的医德与伦理  二、放射科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第三节 放射科医疗服务工作的改善与成本  一、医疗品质的改善与成本  二、服务品质的改善和成本第五章 医学影像诊断路径的基本内容及质量控制 节 医学影像诊断路径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医学影像诊断路径的一般程序  一、超声检查  二、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  三、CT检查  四、高分辨率CT检查  五、MR检查  六、核医学检查  七、正电子激发断层扫描 第三节 医学影像路径的管理与质量  一、医生对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应负的责任  二、影像检查技术人员和诊断者应负的责任  三、知情同意第六章 放射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节 放射学科的科学研究  一、放射学科科学研究的定位  二、放射学科科学研究的资金和应用  三、放射学科科学研究的人力资源  四、放射学科科学研究的管理 第二节 放射学科的学术交流  一、放射学科学术交流的目标  二、放射学科学术交流的方式  三、放射学科学术交流的频度  四、放射学科学术交流的艺术第七章 放射学科技术部门的管理 节 放射技术专业的诞生与发展  一、放射技术专业诞生的条件——X射线的发现  二、放射技术专业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放射技术学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一、未来放射技术学发展的特点  二、放射技术学发展引发的思考  三、我国放射技术人员的生存空间  四、我国放射技术人员未来发展的对策 第三节 放射学科技术部门的组织管理  一、放射学科技术部门的组织及组织架构的模式  二、放射学科技术部门的组织管理方法  三、放射学科技术部门的人性化管理——人的激励 第四节 放射学科技术部门的制度化管理  一、国际放射学技术专业制度化管理的现状  二、我国放射学技术专业制度化管理的现状  三、对放射技术人员的实际评估 第五节 放射学科技术部门的质量管理  一、放射学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目标  二、各国放射学质量管理的发展  三、IEC与在医学成像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四、我国放射影像质量管理的进展  五、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程序  六、质量管理方法 第六节 放射学科技术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二、案例:X线照片影像全面质量管理的建立 第七节 放射技术人员的教育  一、放射技术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放射技术学教育的内涵  三、放射技术学的在校教育  四、放射技术学的继续教育第八章 医学影像学科的设备管理 节 医学影像学科设备的新进展  一、医学影像学科设备的现状  二、医学影像学科设备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配置原则  一、硬件与软件结合  二、工作站  三、影像学信息的功能化  四、介入放射学导向技术的多样化  五、各种影像学设备的功能融合化  六、影像信息网络化的发展  七、医学影像学科设备发展的趋势—一资源共享 第三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运行成本与核算  一、医疗成本核算的概念  二、医疗成本核算方法  三、医学影像医疗设备运行成本的核算  四、影响医学影像医疗设备运行成本核算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一、医学影像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建立现代维修管理制度 第五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更新  一、设备更新的经济原则  二、设备更新的实用原则  三、设备的选择 第六节 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引进  一、设备的选型和价格谈判  二、进口批件和免税手续的办理  三、严谨的合同条款是避免失误的保证  四、到货、安装、验收是保证采购成功的最后环节 第七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一、设备质量管理的作用  二、设备质量管理的任务  三、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四、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益处  五、在用设备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第八节 主要医学影像设备的装机要求 第九节 影像设备布局与“以病人为中心”的体现第九章 核医学的管理 节 核医学的现状及前景  一、核医学分类  二、核医学现状  三、核医学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核医学科的管理  一、有关核医学的法律和条例  二、核医学科的组建  三、核医学科的主要规章制度  四、核医学科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  五、影像核医学的质量管理  六、核医学科的经济管理 第三节 核医学教育和培训  一、核医学科的人员和知识结构  二、核医学科住院医师的培训  三、继续教育第十章 超声医学的管理 节 超声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一、超声医学分类  二、超声医学现状  三、超声医学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超声医学科管理  一、有关超声医学的法规和条例  二、超声医学科的组建  三、超声医学科的主要规章制度  四、超声医学科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 第三节 超声医学诊断临床检查规范  一、超声诊断仪正确调节和使用  二、超声医学检查规范  三、超声诊断报告的书写  四、超声医学科的经济管理 第四节 超声医学教育和培训  一、超声医学科人员和知识结构  二、继续教育第十一章 医学影像学教育 节 医学影像学教育改革的驱动力  一、国家医学教育方针的调整  二、西方医学教育体系的引进  三、新时期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第二节 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内涵与转化  一、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内涵  二、医学影像学教育的转化 第三节 医学影像学教育的资源  一、医学影像学教育的人力资源  二、医学影像学教育的物力资源  三、医学影像学教育的财力资源 第四节 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市场  一、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国际市场  二、医学影像学教育的国内市场 第五节 医学影像学生的培养  一、医学影像学教学  二、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培养策略  三、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  四、培养学生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五、培养医学生的创造力 第六节 学位教育  一、医学影像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二、加强医学影像研究生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医学影像研究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四、拓宽医学影像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第七节 继续教育  一、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  二、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三、积极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培训  四、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五、积极开展放射学继续医学教育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