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转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精益转型

276 59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曼恩 著,徐云,闫静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39379

出版时间2014-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8页

定价59元

上书时间2024-03-22

山頭斜照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精益转型
定价:59元
作者:(美)曼恩 著,徐云,闫静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115339379
字数:
页码:2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1本书出版2年,排名7000左右,读者评论29条,星级48星。  2本书原版书荣获2006年新乡奖。“新乡奖创立于1988年,是为纪念生产方式创造者之一新乡重夫(ShigeoShingo)而设立的生产品质奖,被誉为“制造业的诺贝尔奖”。
内容提要
《精益转型:提升企业未来竞争力(第2版)》讲述了精益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了一套精益管理系统,这套系统是维持精益实施必不可少的要素。《精益转型:提升企业未来竞争力(第2版)》介绍了精益管理的构成要素、各要素如何协调运作以及如何实施精益管理,为企业领导者绘制出了精益管理实施的路线图,引导他们在精益生产转型中,跨过文化鸿沟。   《精益转型:提升企业未来竞争力(第2版)》适合精益生产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同时也适合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以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
目录
上篇 什么是精益管理系统——精益管理的构成要素 章 精益生产中缺失精益管理系统  1.1 营造精益企业文化  1.2 还等什么——赶快行动吧  1.3 精益管理聚焦流程  1.4 精益生产与精益管理并行实施  1.4.1 传统批量生产方式的转变  1.4.2 摒弃“不惜一切代价”的模式  1.5 精益流程需要精益管理  1.5.1 关注流程以产生希望的结果  1.5.2 以流程衡量期望的结果  1.6 怎样认识精益企业文化  1.6.1 克服文化的惯性  1.6.2 新机制加旧习惯是行不通的  1.7 怎样改善企业文化  1.7.1 消除和打破习惯  1.7.2 确保自己不会重新回到这些旧习惯中  1.8 本章小结:生产技术与管理系统相辅相成 第2章 精益管理系统的定义  2.1 精益管理的构成要素  2.2 精益管理各要素必须协同联动  2.3 执行是发挥精益管理效用的关键  2.4 精益管理的实施:从哪儿开始呢  2.5 优先实施领导者标准作业  2.5.1 自动化生产环境中的领导者标准作业  2.5.2 领导者在车间的时间投入  2.5.3 从“检查计划”到“优化流程”  2.5.4 精益管理能应用在工艺行业吗  2.6 在工艺生产中关注流程  2.7 本章小结:精益管理系统的4个基本要素 第3章 领导者的标准作业  3.1 标准作业依托于流程  3.2 领导者标准作业的层层深入  3.2.1 领导者标准作业清晰定义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3.2.2 领导者标准作业应该自下而上划分层级  3.3 领导者标准作业包括什么  3.3.1   3.3.2 主管  3.3.3 价值流经理  3.4 领导者标准作业的形式  3.5 精益实施中培训的作用  3.6 本章小结:领导者标准作业是精益管理的要素 第4章 可视化控制  4.1 可视化控制关注流程和实际绩效  4.2 可视化监控工具  4.2.1 小时制生产追踪图  4.2.2 可视化控制如何加强纪律  4.2.3 逐项工作追踪图表  4.2.4 优先板的每小时状态  4.2.5 均衡化完成追踪图  4.2.6 流程间追踪图  4.2.7 非周期流程追踪图  4.2.8 维护可视化追踪工具并根据其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  4.2.9 简单的可视化工具取代复杂的信息技术的优势  4.3 本章小结:可视化控制和精益管理的数据 第5章 每日目标责任流程  5.1 批量生产与精益生产的每日目标责任的区别  5.2 每日3个层次的例会  5.3 层级:和生产人员例会  5.4 第二层级:主管和例会  5.4.1 红点与绿点的规定  5.4.2 日常项目管理  5.5 第三层级:价值流经理和主管及支持团队例会  5.5.1 每日目标责任可以快速暴露和解决问题  5.5.2 对任务分配与跟进的进一步研究  5.5.3 与信息板无关  5.6 “休假悖论”及改进能力  5.7 办公室每日目标责任  5.8 本章小结:每日目标责任能优化流程 第6章 精益文化在行政、技术及专业领域的应用  6.1 企业商业过程的精益管理  6.2 企业价值流与政治环境  6.3 组织治理提升企业价值流  6.4 本章小结下篇 学习精益管理和生产:精益管理的支撑要素 第7章 学习精益管理——导师和现场管理  7.1 导师及“真北理论”指引方向  7.2 现场管理  7.3 成为导师:现场管理你的行为  7.3.1 走进现场,观察流程,与人沟通  7.3.2 现场管理是结构化的、重复的流程  7.4 本章小结:向导师学习精益管理 第8章 精益运营  8.1 学习9种领导力行为  8.1.1 特质1:对精益的激情  8.1.2 特质2:严格遵守流程——目标责任  8.1.3 特质3:项目管理导向  8.1.4 特质4:精益思考  8.1.5 特质5:主人翁意识  8.1.6 特质6:应用与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8.1.7 特质7:生产和管理系统之间的平衡  8.1.8 特质8:与支持团队的有效关系  8.1.9 特质9:过程和结果分开评估  8.1.10 评估过程还是结果  8.1.11 观察频率  8.1.12 精益领导识别缺陷  8.2 本章小结:稳定的领导在精益运作中是关键要素 第9章 解决问题和改善流程  9.1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9.1.1 变通和改善是相悖的  9.1.2 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9.1.3 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吗  9.2 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流程  9.2.1 谁在进行改善  9.2.2 短期、中期和长期改善  9.2.3 为今后的改善提出建议  9.2.4 改善活动的管理  9.2.5 改善所需的资源和技能  9.3 快速响应系统  9.4 本章小结:找到问题的根源是关键 0章 成事在人  10.1 今天谁来上班——出勤矩阵  10.2 今天从哪儿开始,由谁来做?——劳动力和轮岗计划  10.3 劳动力计划工具  10.4 如何鼓励参与?——意见与提案系统  10.4.1 谁来实施改进提案  10.4.2 可视化改进提案流程  10.5 一线主管的精益培训  10.5.1 在哪里定期培训  10.5.2 生产人员不认可精益怎么办?  10.5.3 应对低绩效者  10.6 精益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政策  10.7 本章小结:解决人员问题以提升精益生产与精益管理 1章 维持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  11.1 你已经拥有了精益管理系统  11.2 你需要做些什么  11.2.1 依赖领导者的标准作业  11.2.2 维持可视化控制  11.2.3 定期进行现场管理  11.2.4 保持诚信  11.2.5 评估你的精益管理系统  11.2.6 持续问3个问题  11.3 精益企业文化能创造辉煌  11.4 本章小结:维持精益管理  附录A  附录B  关键术语解析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作者大卫.曼恩在Steelcase公司提出了精益管理系统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了生产过程中。他组建了一支内部专业团队并带领团队实践精益转型5年,成功完成了100多个精益办公室的建设和产品的精益转型项目,减少了完整商业过程的生命周期,使得生产效率提升了50%。曼恩的精益转型教学经验丰富,包括制造业精益转型、企业商业过程精益转型、医疗保健行业精益转型。他的咨询实践经验包括:精益管理实施、精益实践问题诊断级方案制定、日常精益培训、精益管理知识演讲等。他服务的客户包括制造业、医疗保健行业、商业企业等。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