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与小孩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爸爸与小孩2

32 8.9折 3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洪云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0345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02页

定价36元

上书时间2024-01-22

山頭斜照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爸爸与小孩2
定价:36.00元
作者:赵洪云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807680345
字数:
页码: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像和煦的阳光、轻轻的微风、潺潺的溪流,爸爸的陪伴也可以是这样温润自然、无处不在,陪伴孩子成长中的每一天。父爱是不可或缺的,不仅仅是提供庇护和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不是激烈的冲突与对抗,而是理智与理性,以及爱和对生命本身的尊重。或许你已被当下这个嘈杂纷繁的时代搅扰得有了些许疲惫,那么请稍稍停下来,看看我们这位可爱的“理工科”爸爸,“发明家”爸爸,是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对话的吧,这些被一篇篇写下的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点滴时刻,也许正蕴含了我们人生中那些久违的却重要的东西。
内容提要
《爸爸与小孩2》延续了前作中深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父子对话模式,以及独特温馨的风格,由孩子成长中的点滴细节起笔,看变幻的自然、谈奇妙的科学、悟丰盈的人生,将童真的想象、父爱的温情、哲理的思辨、禅意的感悟融于诗意的文字。
目录
春 026学轮滑 032铅笔 038√2 047点 055e 061弱 夏 066学游泳 074鱼和鸟 080生命 087武器 096杠杆与滑轮 106思想的声音 秋 114学骑车 121前排后排 129二进制 137悟 141磁铁 151风景 冬 158雪花 165梯形 172东西 179皮革 189心花 196真耳朵
作者介绍
赵洪云,毕业于中科大、清华,曾为北大计算中心工程师,“贝多钢琴学习陪练机”发明专利拥有者,更是一位有爱心、耐心和智慧的父亲。他善于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表达深情的父爱:婴儿时期,从生理上呵护孩子,为让孩子免受传统尿布的种种不便和不适,发明了“尿布报警器”;低幼时期,从学习上辅助孩子,为了辅助孩子科学有效地学习钢琴和练琴,研发了“贝多钢琴学习陪练机”;孩子进入“十万个为什么时期”,从精神上孩子,以生动的方式和语言解答孩子对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等方方面面的疑惑,并付诸诗化的文字,记录下来。
序言
2012年8月,《爸爸与小孩》第一辑出版之后,颇受欢迎.成为亲子图书的畅销品,颇多读者、朋友留言推荐,责编马浩楠、画家意达、设计师海凝、媒体朋友和图书流通环节的工作者等。都对本书颇多贡献与助力,一并再谢。    2014年3月,《爸爸与小孩》第二辑“春夏秋冬”即将在三联出版。在此感谢向平女士和三联的罗少强先生对赵洪云这些文字的偏爱。我又来写序。还是接着《爸爸给小孩做的三件事》来写写作者的故事吧。毕竟,大多数读者还是喜欢‘‘知其人读其书”。    我十六岁与赵洪云互相认识,如今已经决三+年。    如果说得更确切些,我单方面十二岁就认识他了。我们都在镇上的重点初中,他初二,我初一。他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一直都是第一名,并且遥遥领先,是我们那个小地方的神话。大家认识他,很自然。他那个时候的年纪和模样,正好和我儿子现在相差无几。    是的,那个时候,他还是爸爸的小孩。    1.彼此微笑致意    当我考上巴中市的重点高中,我的父亲,就把这个神话人物邀请到我家,希望他在学习上给我帮助。他穿着白衬衫,在哥哥(如今已故)的陪同下,走了四十分钟山路到了我家。我们打过照面之后,我就去田野里做事去了,不知父亲和他们说了什么。我只记得,他们兄弟离开的时候,正好路过田野.我们隔着几米的距离彼此微笑致意,没有说话。    那是夏季的田野。我记得那天自己穿着竹叶绿的绸质裤子,映山红花蕊图案的粉色绸质上衣。那是我那个年龄段记得住的一套我喜欢的衣服。那个时候的我,十分纤瘦,和一株两岁的苹果树酷似孪生姐妹。    赵洪云后来对我说,他对我第一印象很好,说出了我当时的样子体态和穿衣服的细节。我们的记忆正好吻合。    我和赵洪云虽然没有五代以内的血缘关系,但按照乡俗,我叫他幺爹。我把他的父亲叫三爷爷。在巴中中学,我受到一部分同学的尊重,就因为我有这个鼎鼎大名的幺爹。他是全校学生的榜样,数理化常常满分,语文和英语有时候也是满分。我的同班同学搞到了赵洪云的作文,在那里研习,对我也爱屋及乌。    赵洪云高我两级,我们同校一年后,他就上大学了。    当时巴中中学年年都有上清华北大的,但中科大的录取线比清华北大还要高几十分,巴中中学希望赵洪云能为学校争光,校长亲自找他做工作。希望他报考中科大。    他去了合肥的中科大。他的名字写在学校中心区的宣传黑板上,至少保留了一整年,他的名字后面,是所有考上各地大学的其他同学的名字。我们开始通信。我在那个阶段写的信,提头就是:幺爹,你好。    我见过他四年之后,我们才彼此认识。又三年,我高中毕业,我们成了恋人。从此,我改称他“红子”。又过了三年,我们结婚,成了一家人。又过了十年,我们成了一个男孩的父母。如今,我们有了将近十二年的父母资历。      2.他只是低低地叫了一声“儿子!”      赵洪云大二那年的7月9日,我高考结束。他回到中学母校来和我见面。    7月10日,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    但这件事并非容易。我的父亲是我们那个小地方的一把手,他管辖着一万多群众。我的行为让父母和亲族难堪。监视、蔑视、怒视,我和赵洪云都承受了。直到我昏倒过去,父母权衡,我的生命高于他们的清誉,终于接受了事实。    赵洪云的父亲是教师,他比我父亲年龄大,叫赵明远,表字礼修。这件事也给他出了难题,但他宁愿尊重儿子的意愿。    有一天我偷偷去看赵洪云,赵洪云的家人把我当赵洪云的朋友接待。但我只能待一小会儿就匆匆赶回家。后来,赵洪云告诉我,那天,他扛着吉他,流着眼泪,翻山越岭尾随我,直到我消失在我家房屋前面。等他回头,才发现,他的父亲,嘴里衔着烟斗,一直默默翻山越岭保持一段距离跟随他。父子碰头后,他只是低低地叫了一声“儿子!”    这一声“儿子”,也象征这位父亲传给赵洪云的做父亲的精髓:父子之间,男人之间,有一种沉默的深情,信任的深情,尊重的深情。我的儿子,当他有幸与赵洪云成为父子,这来自爷爷的血缘令我也替他感恩。我也相信,这组沉默深爱的“父亲基因”会再传承给儿子的孩子。    “我没有爸爸了……”    在《爸爸与小孩》第一辑的开篇《啦啦啦》里面,写了孩子在几个“啦啦啦”之后,长大了,爸爸不见了,孩子想问爸爸问题,问不着了。    这是赵洪云的心声。1997年,赵洪云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北大工作,我还在北大读研二。我们很想把他的父亲接到北京来看看,春节就留在北京挣钱没有回家。我们住在北大十七楼的单身宿舍里,春节刚过,一天半夜,楼长叫我们起来接长途,我们知道老人家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在从北京回四川的车上,几十个小时,赵洪云沉默无语。后来他告诉我,一路上他心里都有一个声音:“我没有爸爸了……”    这件事促成了赵洪云离开北大。他希望预支未来,尽快在北京买房子,把剩下的三位老人常常接来住。在北大慢慢积累未来的机会,他只有放弃了。    1999年,我们离开北大就买了房子,因为有老板希望赵洪云加盟,愿意为他付首付买房子。在这个新房子里,赵洪云常常梦见父亲。有几次从梦中哭着醒来……    但白天,当我说:“唉,爸爸要是在就好了,你现在的好,他都不知道,他没有享过你的福,好可惜。”赵洪云就会说:“我从小就让父亲放心和骄傲,他不用看,也知道,我的人生会很好。父亲生前的每一天,我都给了他踏实和快乐,幸好如此,这也是我自己能够安慰自己的地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