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润痒
  • 陆润痒
  • 陆润痒
  • 陆润痒
  • 陆润痒
  • 陆润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陆润痒

60000 七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陆润痒

年代1886-03

类别设色(彩色)

材质金笺纸

装裱形式立轴

尺寸136 × 33 cm

款识钤印陆润痒之印

货号015

上书时间2024-01-29

宝缘居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品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以母疾归苏州,总办苏州商务。
光绪庚子(1900)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后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
辛亥后,留清宫,任溥仪老师。民国四年卒,赠太子太傅,谥文端。其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气稍重。慈禧太后作画,常命陆润庠和同治元年状元徐郙、探花李文田、进士陆宝忠为之题志。[1]
(概述内图片来源[2])
中文名
陆润庠
别名
凤石,云洒,固叟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841年
猜你想问:
陆润庠是哪个朝代的人物?陆润庠在哪一年中了状元?陆润庠有什么历史贡献?陆润庠的书法有哪些特点?陆润庠在清朝官场上的地位如何?陆润庠和同治皇帝的关系
商品描述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以母疾归苏州,总办苏州商务。
光绪庚子(1900)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后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
辛亥后,留清宫,任溥仪老师。民国四年卒,赠太子太傅,谥文端。其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气稍重。慈禧太后作画,常命陆润庠和同治元年状元徐郙、探花李文田、进士陆宝忠为之题志。[1]
(概述内图片来源[2])
中文名
陆润庠
别名
凤石,云洒,固叟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841年
猜你想问:
陆润庠是哪个朝代的人物?陆润庠在哪一年中了状元?陆润庠有什么历史贡献?陆润庠的书法有哪些特点?陆润庠在清朝官场上的地位如何?陆润庠和同治皇帝的关系如何?陆润庠对同治皇帝有何影响?陆润庠的文学作品有哪些?陆润庠在近代教育改革中起了什么作用?陆润庠的故居现在保存得如何?
相关视频
04:57
苏州最后状元陆润庠故居,第五进小姐楼走马楼是亮点
1.3万播放
相关星图
清同治年间状元
共6个词条
4204阅读
徐郙
徐郙(1838—1907),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同治元年(1862)状元,先后授翰林院修撰、南书房行走、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拜协办大学士,世称徐相国。徐颂阁工诗,精于书法,擅画山水,入词馆,被召直南书房。慈禧常谕徐郙字有福气,晚年御笔作画,悉命徐郙题志,传世慈禧画作中多见徐郙行楷诗题。因兼具金石派学养,黄宾虹评价徐郙云:“徐颂阁、张野樵一流,为乾嘉画家所不逮”。徐郙收藏金石拓片珍本与名画甚多。据李寿民《还珠楼丛谈》记载,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曾为徐郙旧藏。徐郙与康熙状元王敬铭、乾隆状元秦大成并称“嘉定三状元”。
翁曾源
翁曾源(1836年-1887年),字仲渊,号实斋,常熟(今属江苏)人。内阁大学士翁心存之孙,翁同书次子。翁曾源幼承家学,热衷于科举功名,但不幸患上羊痫风,屡试不中。1862年,翁心存病死,慈禧太后以同治皇帝的名义特赐翁曾源举人,且免会试,直接参加殿试。翌年四月二十一日殿试,翁曾源高中榜首,在叔父翁同和大魁七年后,成为翁家第2位状元。翁曾源中状元后,依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不久,便因病引退。之后在家乡度过20余年,于1887年病发身死。其生前擅长画花卉,乡里得片纸以为宝。
阿鲁特·崇绮
崇绮(1829-1900),晚清大臣,字文山,阿鲁特氏,原隶蒙古正蓝旗,父凭女贵,升隶满洲镶黄旗。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之子,郑亲王端华的女婿。一妹一女同为同治帝后妃,同父异母妹妹即恭肃皇贵妃,女儿即孝哲毅皇后。同治四年一甲一名进士,是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迁侍讲,以女为后,封三等承恩公,光绪间历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与徐侗同为大阿哥溥儁师傅。八国联军入京时,随荣禄走保定,自缢身亡。谥号“文节”。
查看更多
清朝状元
共57个词条
1.3万阅读
孙家鼐
孙家鼐(1827年4月7日~1909年11月29日),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
于敏中
于敏中(1714年-1780年1月14日),字叔子、仲常,号耐圃、重棠。江苏金坛(今属常州)人。中国清代大臣,书法家、学者。于敏中年少时天资聪慧,勤奋过人。雍正七年(1729年),中举。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乾隆八年(1743年),任日讲起居注官,先后出为山西乡试考官、山东学政、浙江学政等,后入值上书房,任侍讲学士,因才学出众受到乾隆帝信任,不久迁为会试正考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兵部侍郎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命军机处行走,任方略馆副总裁。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议开馆校书,初刘统勋反对,于敏中主力开馆。四库全书馆开,于敏中为正总裁。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1780年1月14日),因病去世,时年66岁。于敏中熟悉汉、满、蒙、梵多种文字,擅长诗文、书法,尤其以楷书、行书出名,书风似董其昌。奉旨组织编纂《四库全书》,主持且参与编纂《钦定临清纪略》《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钱录》《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国朝宫史》《户部则例》等多部类书、典籍,著有《素余堂集》。
毕沅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字湘蘅,一字秋帆,小字潮生,自号灵岩山人,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中国清朝乾嘉时期官员、学者。毕沅自幼受母亲张藻养育成人,学习《诗经》《离骚》,十岁能诗,通晓声韵。后师从学者沈德潜、惠栋,学问日进。乾隆十八年(1753年),毕沅中举人。后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毕沅状元及第,被授为翰林院修撰。历任翰林侍读学士、太子左庶子、巩秦阶道道台、安肃道道台、陕西按察使、陕西巡抚、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期间曾处理河南赈灾,荆州治水等重大事务。后因事被贬为山东巡抚。乾隆六十年(1795年),复授湖广总督,兼署巡抚。石三保起义爆发后,毕沅奉命到荆州、常德等地筹办粮饷、军火;又率军镇压湖北聂杰人起义。因镇压各地白莲教起义有功,被赏轻车都尉世职。嘉庆二年(1797年),毕沅因积劳成疾,在湖南辰州军营逝世。获赠太子太保。不久后受和珅案牵连,被坐罪抄家,革除世职。毕沅位居地方军政要职二三十年,在救灾抚恤、稳定边关等方面颇有政绩。在陕西巡抚任上,他亲赴山野,考察文物古迹,制定措施,保护古代帝王陵墓,修整碑林。在其幕府众多学者的帮助下,编成《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等著作。毕沅于经史、小学、地理无不通晓,著有《传经表》《说文解字旧音》《音同义异辨》《续资治通鉴》等。他又善为诗,有《灵岩山人诗集》传世。
查看更多
清朝文科状元
共112个词条
10.7万阅读
傅以渐
顺治三年(1646年)状元
吕宫
顺治四年(1647年)状元
刘子壮
顺治六年(1649年)状元
查看更多
人物生平书法风格联集作品参考资料
人物生平
一举得魁
元和(今江苏苏州)有家姓陆的,亦儒亦医,颇有名气。大清帝国晚期,陆氏家族中有个叫陆懋修的,考入官学学习,太平军北进,陆懋修随家人逃难上海,穷困潦倒,遂以家传医术为人治病谋生。他医术高明,在上海一带很有名。治病之暇,他研讨《黄帝素问》等医学典籍,著述不辍,有《内经运气病释》等专著问世。
陆懋修有个儿子,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生于镇江丹徒(今江苏镇江)学舍。镇江,古称"润州";地方学校,古曰“庠”。故取名“润庠”。学舍中有宋乾道二年(1166)《熊克风石图赞》,故以“凤石”为字。陆润庠聪明好学,10岁便读完了儒家的《九经》;对家传医学,他也用心学习,颇懂医术。他凭藉儒学根底考中乡试,成为一名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会试中式。四月二十一日,殿试在保和殿举行,陆润庠一举夺魁,成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状元。此科进士共337名,是同治皇帝的最后一批门生。[1]
仕宦生涯
陆润庠中状元后,按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这年,他33岁。这时的大清帝国危机日重,英、法、俄、美、日等列强,觊觎我边疆地区,大肆侵吞,中国边疆出现危机。 而这时的同治皇帝也已病入膏肓,他染上了可怕的性病,且已不可救药了。陆润庠就在这种局面下,这种时刻进入仕途。他入仕不久,同治皇帝便于十二月五日病死,年方19岁。他的母后慈禧太后把年仅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扶上帝位,年号“光绪”,军国大权操纵在她的手中。
光绪皇帝即位后,陆润庠屡次出为乡试考官,光湖南、陕西就各典试两次。后入值南书房,侍从光绪皇帝作文绘画,擢为侍读。后出为山东学政。督学山东不久,老父病死,陆润庠离职服丧。服阙,累迁到国子监祭酒。老母罹病,乞假归养。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请谕令各省设立商务局,各府州县在水陆通衙之处设立通商公所,兴办实业,官督商办。
署理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张之洞率先行动,奏派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年状元张謇在通州设立商务局,陆润庠在老家苏州设立商务局,去官在家的礼科给事中丁立瀛在镇江(今属江苏)设立商务局。丁立瀛在镇江无所作为,而张謇在通州兴办了大生纱厂,陆润庠在苏州创办了苏纶纱厂和苏经纱厂。这便是轰动一时的"状元办厂"。
但是,陆润庠和张謇不同,张謇热衷于办实业,虽然没有完全脱离政治,但主要精力放在兴办工厂、学校等上面;陆润庠虽然创办了两个纱厂,但他热衷的还是仕途。光绪二十四年(1898),起仕,再为国子监祭酒。不久拜内阁学士,署理工部侍郎。
这时,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慈禧太后对列强干预她废黜光绪帝极为愤恨,试图借助义和团来教训一下洋大人,对列强宣战。八国拼凑了一支2000余人的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出德胜门仓皇而逃,奔往西安。陆润庠辗转奔赴西安,慈禧太后被陆润庠的忠心所感动,委任他为礼部侍郎。慈禧太后还京后,陆润庠出任最高监察官左都御史,后又奉命署理工部尚书,成为一品大员。
政治主张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的“戊戌维新”被慈禧太后镇压后,“君主立宪”运动并未消歇,很快便又重新兴起。而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日渐壮大。对这两股势力,清廷不能不注意了。若要在二者中选择一个的话,清廷自然要选择君主立宪。但是清廷不愿真心的实行君主立宪。于是,清廷玩了“预备立宪”的骗局,来麻痹立宪派,打击革命派。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三日,清廷颁诏宣布“预备立宪”。
陆润庠像
按清廷的说法,“预备立宪”的首要任务是改革官制。慈禧太后命陆润庠为嫠订官制大臣。不久,公布中央官制,最高统治机构军机处照旧不变,旧的部名称作了更改并增为11部: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司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工部裁省,陆润庠署理工部尚书一职撤销,以尚书衔领顺天府尹。翌年,授吏部尚书、参预政务大臣。他上疏说:“捐钱买官,仕途就良莠混杂了。有些官员学识浅陋。请制定道府以下考试章程,考试不及格者不差遣官职,设立仕学官教习他们。”
作为当朝一品大员,陆润庠对方兴未艾的立宪运动不能没有看法。他说:“成规不可墨守。而实行新法也需要斟酌。若不研究中国历史,不从中国实际出发而进行变革,改革是难以成功的,且将使问题更糟。”从这里看,陆润庠主张改革,但反对激进,主张稳重。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在瀛台涵元殿驾崩,终年38岁。慈禧太后选中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的儿子爱新觉罗·溥仪为新的帝位继承人。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寿终就寝。十一月九日,溥仪登基,年号“宣统”。最大的守旧分子慈禧太后死后,要求改革变法的呼声日高,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更加高涨。在这种局势下,陆润庠日渐反对改革变法,成为一个守旧分子。
宣统元年(1909),陆润庠入阁为协办大学士,进为体仁阁大学士,转东阁大学士。宣统三年设弼德院,参预机务。弼德院置院长、副院长各一人,顾问大臣32人,参议10人,秘书厅秘书长一人。陆润庠出任弼德院院长,还充任毓庆宫授读,教宣统皇帝读书。在此期间,陆润庠就军国大政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曲阜新建"曲阜学堂",他上疏说;“曲阜是圣地,新建的曲阜学堂必须以弘扬经术、提倡正学为宗旨。若杂聘外国人为教习,异言殊服,喧宾夺主,有害于圣教;若圣教渐灭,将是朝廷之忧。”
关于官制改革,他认为:“董订官制应保存都察院。有人说既然有了国会,不需再有言官。岂不知议员职在立法,言官职司监察。议院开会,不超过三个月,言官却随时可以进谏。行政裁判,乃事后决断,言官则奏谏于事前。朝廷想广开言路,那么,都察院就不可裁;诸臣要巩固君权,那么也会赞同保留都察院。即使他日国会成立,也应使都察院为独立衙门,不要被那些邪说所迷惑。”
对于当时出国留学风潮,他贬斥说:“游学外国的学子,在实业上学成而回来的,寥寥无几;回来后又所学非所用。学成后归国最多的是法政科。法政各国不一,都是根据本国的风土人情而制定的。今留学的学子根底很浅,对于中国的经典未曾诵习,传统道德风尚知之甚少,徒学人家皮毛,妄言改革,甚或包藏祸心,鼓吹民权、革命,视国家与君主为西途,在国内发展他们的党徒,图谋造反。各部院大臣以为朝廷锐意改革,非重用那些留学回来的人不足以成大事。于是异端邪说流行,遍及朝野,日子长了必然会动摇国本,生灵涂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以母疾归苏州,总办苏州商务。
光绪庚子(1900)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后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
辛亥后,留清宫,任溥仪老师。民国四年卒,赠太子太傅,谥文端。其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气稍重。慈禧太后作画,常命陆润庠和同治元年状元徐郙、探花李文田、进士陆宝忠为之题志。[1]
(概述内图片来源[2])
中文名
陆润庠
别名
凤石,云洒,固叟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841年
猜你想问:
陆润庠是哪个朝代的人物?陆润庠在哪一年中了状元?陆润庠有什么历史贡献?陆润庠的书法有哪些特点?陆润庠在清朝官场上的地位如何?陆润庠和同治皇帝的关系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