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慢慢微笑
  • 【现货速发】慢慢微笑
  • 【现货速发】慢慢微笑
  • 【现货速发】慢慢微笑
  • 【现货速发】慢慢微笑
  • 【现货速发】慢慢微笑
  • 【现货速发】慢慢微笑
  • 【现货速发】慢慢微笑
  • 【现货速发】慢慢微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慢慢微笑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59.5 6.8折 88 全新

库存10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里克·贾曼 著,王肖临 译,一頁folio 出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44282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29123651

上书时间2025-01-09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我不想以悲伤结尾,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歌唱。”

《慢慢微笑》是英国导演德里克·贾曼生前*后一部日记,记录了他在身患重病后,在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创作能力日趋衰减之时对生活、艺术、疾病、爱情的深刻思考。他以优美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了日常中的种种艺术思考和实践,回忆了与朋友交游的青春时光,记录了病榻之上的肉体与灵魂经受的煎熬,同时抒发对英国社会动态和艺术创作环境的深深忧虑和愤慨,文字中同时充盈着欢欣与痛苦、愤怒和宁静。

这本书是贾曼的墓碑,艺术家的灵魂栖息其上,至今仍在轻盈地翕动双翅。其所有呼喊与耳语,自省与告白,都凝聚为一行字:“我活在爱中。”



作者简介

德里克•贾曼(Derek Jarman,1942—1994)


德里克·贾曼(Derek Jarman,1942—1994),英国电影导演。一生拍有《卡拉瓦乔》《英伦末日》《爱德华二世》《维特根斯坦》等多部艺术影片,曾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泰迪熊奖等国际性大奖。后之作《蓝》在双目近乎失明的情况下完成制作,以超前的视觉理念和深情的自我剖析轰动影坛。


此外,贾曼还是一名画家、舞台设计、作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园丁。除电影外,还出版有《现代自然》《自担风险》等作品。他对植物有异乎寻常的痴迷,其位于肯特郡邓杰内斯的花园已成为著名景点。


 


王肖临


安徽人,1993年生。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师。



目录

编者序


 


一九九一年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二月


 


一九九二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一九九三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一九九四年


一月



内容摘要

“我不想以悲伤结尾,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歌唱。”


《慢慢微笑》是英国导演德里克·贾曼生前*后一部日记,记录了他在身患重病后,在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创作能力日趋衰减之时对生活、艺术、疾病、爱情的深刻思考。他以优美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了日常中的种种艺术思考和实践,回忆了与朋友交游的青春时光,记录了病榻之上的肉体与灵魂经受的煎熬,同时抒发对英国社会动态和艺术创作环境的深深忧虑和愤慨,文字中同时充盈着欢欣与痛苦、愤怒和宁静。


这本书是贾曼的墓碑,艺术家的灵魂栖息其上,至今仍在轻盈地翕动双翅。其所有呼喊与耳语,自省与告白,都凝聚为一行字:“我活在爱中。”



主编推荐

德里克•贾曼(Derek Jarman,1942—1994)

德里克·贾曼(Derek Jarman,1942—1994),英国电影导演。一生拍有《卡拉瓦乔》《英伦末日》《爱德华二世》《维特根斯坦》等多部艺术影片,曾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泰迪熊奖等国际性大奖。后之作《蓝》在双目近乎失明的情况下完成制作,以超前的视觉理念和深情的自我剖析轰动影坛。

此外,贾曼还是一名画家、舞台设计、作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园丁。除电影外,还出版有《现代自然》《自担风险》等作品。他对植物有异乎寻常的痴迷,其位于肯特郡邓杰内斯的花园已成为著名景点。

 

王肖临

安徽人,1993年生。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师。



精彩内容

编者序 

 

德里克的日记,总计三十三本,全都书写在水彩本上,手工装订的黑边,一本本小小的刚够放进他的外套口袋。然而其中的两卷遗失了,尽管所有的日记都写上了“如有拾获,定有奖励”的字样,却仍然没有下落。

对于日记的出版,德里克态度矛盾,一度他曾指示我在他死后将这些日记全部烧毁。可他仍然在持续写着,为每卷日记附上一些暂定的标题,比如“心安”“一阵失忆”“虞美人之战”“圣人之日”“在火焰中被击倒”“乌托邦里的一道寒意”“岁月老去”……德里克总是为日记的标题竭尽心力。他在日记中对后来参演了他部长片的某位旧爱抒过一段情:“在《塞巴斯蒂安》的一场戏里,他浮出水面,慢慢微笑起来。”德里克在“慢慢微笑”下画了横线,我便拿来做了书名。

德里克卷日记的一校和二校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我很幸运地参与了德里克早期的两部自传性集子《以卵击石》和《现代自然》的编辑,现在又以同样的方式接手了这一本。我集合起德里克一些零碎的自传文字,去除重复以及有法律隐患的段落。剩下的文字都保留了德里克口语体的连贯风格——就像他曾经充满美感的笔迹,也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退化了。

除了两次因病痛而无法提起他的墨水笔,只好口述日记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里,德里克都保持手写的习惯。在写作后的日记时,他已经失明,凭着对笔尖与纸张的记忆,他才能略带潦草地写下文字。

当我誊写终卷时,发现字句在一页纸的末端中断。也许是德里克写作时,正好被电话或探访打断,又或许是写作耗尽了他的体力。我以为到此日记就已完结,直到几个月后,我向一位友人展示那一页时,德里克当时遇到的事情也发生在了我身上——原来日记本的一些空白页面粘连在了 一起。于是我跳过那几页,发现他用充满痛苦的笔迹,记录着三页让人痛彻心扉的终章。

早期德里克身体还健康时,他在一卷日记的结尾颇为动人地写道:

 

请阅读我锁进这些书页中的关于世界的思虑;然后放下书,去爱。愿你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无顾虑地去爱,并且记得我们也曾爱过。当阴影逼近,却更见星光。

德里克·贾曼,《自担风险》

 

 

 

10 月1 日 星期五

 

奇迹中的奇迹!昨天我彻底出院了,现在我正等着坐上维珍航空的大飞机,经由纽瓦克飞往纽约。近状态有些起伏,但是视力足以让我将就着活着,不过,在我眼中,万事万物依然像是处在暮光之中。HB扛着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输液所需的药品。如果有人打开包检查,天知道会怎么想。

膦甲酸钠的疗程终于结束了,我很开心,觉得身体也有所好转。我借了彼得的钱付给保罗医生才买来这些扰乱我身体机能的药。圣玛丽医院和圣巴托洛缪医院的大夫们似乎很开心,我的眼睛已经不疼,现在能看到视力表上的第三格了——在手术之前,我甚至分不清上面写的是什么字母。

 

失去视力会让人感觉与外界失去联系——就像是剥夺了你的感官能力。我仿佛跌入寂静之中。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HB一直特别好。海蒂教他如何给我注射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每一针都会花上一百八十英镑,这还算是少的。有些药的价格我几乎负担不起。幸亏我不是在美国,圣巴托洛缪医院的医疗水平是全球领先的。他们已经做得够好了,这里的医护人员很幽默,珍妮用抛光机清洁地板时,整个病房都发出嗡嗡声——每当珍妮早上来上班时,我们都感觉很开心。

 

得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让我惊喜不已——我赢得了法斯宾德奖,奖金足有一万三千英镑之多。他们把支票给我的时候,我差点从床上掉下来。这彻底解决了我的经济难题。我花了五百英镑为医护人员们买了旋转木马的门票,不过,这是我后一次铺张浪费了。我想给HB买一台洗碗机,但他不让,他说他不想依赖任何东西。

 

我们还在等待飞机起飞。我很喜欢这个过程:飞机在跑道上绕来绕去,似乎永远也不会起飞,但奇迹突然降临——你飞到了天上,地上的房屋和街道变得越来越小。我想,由于身体疾病随时可能发作,出门远行变得很奢侈。出国成了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我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纽约了。纽约是世上棒的城市,其间我们会住在曼哈顿的切尔西旅馆。

 

《蓝》大获成功,对这部构想简单的电影而言,有些影评夸赞得有点过火了,不过,我的确很激动。《蓝》登上了今天《纽约时报》影评栏的首页。大家都很开心。有一个年轻人曾被车撞伤,司机肇事逃逸,他在极度抑郁的情况下想要自杀,看了这部电影后,他决定继续活着。

 

我们终于升空了,飞到了伦敦那糟糕的天气之上。再过七个小时,我们就可以见到帝国大厦和纽约市的那些美丽建筑,看那些漂亮的厅堂闪耀着玻璃与大理石的光芒。

 

昨晚终于能躺在自己的床上,真是奢侈。我睡得像块木头,HB在我身边蜷着身子,看上去英俊极了。他昨天一下午都敷着面膜,看上去像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泥人。我们的确很开心。

 

我喝下一杯热辣的胡椒番茄汁。我时常想,我写日记的时候,是否应该写一些“深邃的”想法,但是,也许肤浅的事情会显得更有趣,生活本身也就是些表面功夫,那些揭露事态本质的想法,还是留在年少的记忆中吧。

 

飞机上即将播放人们从未听说过的那种“机舱电影”,通常电影里都会有华尔特·马修的身影。我想,我还是接着写日记吧。

 

飞机彻底满员,由于詹姆斯没有预订座位,HB不得不坐在吸烟区。

 

 

10 月2 日 星期六

 

据HB观察,纽约的食物已经超额生产了。通常,主菜和布丁会一起上:一盘鹿肉上配有樱桃,小牛肉配有杏子。今天的午餐令人难以下咽,电影节接待部门的食物让我食物中毒了,一夜都极其难受,还吐在了刚洗完澡的HB身上,他叹了口气,然后大笑着去再洗一次澡。

 

我们撤到一家小餐厅里,这里的食物无可挑剔——鸡蛋、培根和自制的炸薯条。我今天吃了三次。食物价格极其低廉,只需要几美元而已,做得还很好。

我们去了趟古根海姆博物馆,这里空空荡荡,正在举办利希滕斯坦的回顾展览。

 

杰夫·希尔、克里斯蒂娜·瓦尚、汤姆·卡林和布鲁斯·韦伯办了一场午餐派对——布鲁斯实在是魅力十足。他带了一本《舞动的暗礁》来让我签名。这本书的美国版真漂亮,比英国版要大很多。他问我和HB是怎么认识的。当我把我俩的故事告诉他后,他说这是二十世纪美的爱情故事。

 

 

10 月4 日 星期一

 

HB去了军用品商店。又是晴朗而美丽的一天,天气十分适合散步。我们想要把衬衫送到洗衣店,切尔西旅馆附近有两家。住处的塞子不够用——HB曾经买过一个放在水槽里,又从附近的五金店里买了一个放在浴

缸里,他说:“就算是苏联也不会这么缺乏物资。”这里的房间都很大。

 

HB拆了一把放在窗边的椅子,在壁炉里生了火,和我依偎在一起。“看啊,长毛怪,是不是很浪漫?”接着,烟雾警报器就响了,发出了尖啸。他浑身赤裸,跑过去把警报器的电池拆下来。并没有人过来看是什么情况。

 

有人问了我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比起以往的作品,《蓝》并没有显得更为愤怒?我说,我真的不愤怒,只感到忧郁,所以《蓝》真实地反映了我内心的状态。我早上起床的时候,并不会满怀愤怒。也许,如果我需要对付美国的医保制度,可能会很生气,但现在别人已经为我安置好了一切。

 

如果这部电影是有图像的, 那就会像《花园》或是《英伦末日》一样难以理解。

 

 

10 月6 日 星期三

 

纽约一直是晴天,明亮而耀眼。中午,我们和克里斯蒂娜、汤姆、罗贝托·塞库托、斯蒂芬·弗里尔斯在一家生蚝餐吧里见面,大吃了一顿。比起我们,美国人对彼此的感情要更加深厚,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更为繁忙,闲暇时间也更少。这场旅行精彩的部分就是那家小饭店,我们用那里的早餐食品代替了许多正餐:嫩荷包蛋、美味的培根,还有自制炸薯条。这些东西加上一杯咖啡和橙汁,只要三美元五美分,在伦敦,这种价格简直不敢想象。看起来,伦敦的食物定价太高了。

 

 

10 月7 日 星期四

 

利兰带我们去了修道院博物馆 ,我们在那里见到一位年轻又迷人的馆长,他带我们游览了一圈。我很喜欢伯里圣埃德蒙兹十字架 。我们坐在花园里,HB在追一只老鼠——老鼠、蜥蜴之类的爬行动物总是让他激动万分。我们的恋情就是一个奇迹,不过我认为,像这样慢慢地挣扎,他会觉得很艰难。

利兰说,他还是无法相信马克已经死了。在马克生前的后几个月,他变得很有暴力倾向,利兰不得不搬走。马克的家人依然雇着利兰照看那些房子,但是工资只有原来的一半。马克没有写遗嘱,只在卧室抽屉里留下了一把枪。

 

 

10 月9 日 星期六

 

这周很开心。我们回国了,现在还是有可能拍摄《窄房间》的——罗贝托提出要出资弥补第四频道撤资造成的空缺。

HB去看望小桃,所以我现在孤身一人。他刚走,我就开始感到孤独。他可真粗鲁!他竟然当着餐厅服务员的面叫我“老屁精”。哎,我当然知道自己排出的气体快要赶上喷气式飞机了。现在如果我发脾气,他就

会反驳我:“别忘了布鲁斯·韦伯是怎么说的——这可是二十世纪美的爱情故事。啊啊啊。”

昨晚睡得不太好,希望今晚能睡得好些。

我们步行前往伊恩·希普利的书店,他给了我一本有趣的书,是关于艺术品修复的。他说,另一本关于培根的书有些古板而严肃,于是我没买。

HB顺路去了玛莎百货,给我买了一件毛衣。

 

 

10 月10 日 星期日

 

大卫和詹姆斯来到邓杰内斯,带了些桂竹香,很便宜,九十九便士可以买十二枝。我们将这些花种在土里。

HB留在伦敦,这样就可以去健身房度过安静的一天,不用照看我这个步履蹒跚的家伙了。能和他挽着手臂在街上一起走,是件很开心的事。

 

 

10 月11 日 星期一

 

卡尔给两幅大型油画绘制了背景,但我们的红黄颜料用完了,所以就暂时将它搁在一旁。

 

我们去了一家黎巴嫩餐馆吃午饭,这里的菜很不错。现在,吃东西对我而言仍然是个不可能的任务。我觉得很饿,但吃上两口就感到很恶心,千万别放弃啊。

 

 

10 月13 日 星期三

 

和HB一起待在邓杰内斯。下雨了,还下个不停。我坐在后屋里,雨水敲打着窗户。今天没有整理花园。

 

 

10 月15 日 星期五

 

在理查德的工作室里画了《卷心菜煎土豆》。马克·乔丹刚从曼彻斯特过来,他录下了我收到一大包一次性输液泵的场景。卡尔帮我把这些东西搬回屋里。

 

晚上萨拉来了。她刚剪辑完自己的新闻节目,这期节目是关于一部名叫《操翻侏罗纪》的&电影的。这电影被起诉了。她说她足足花了十五分钟才给所有的“操翻”这个词做完消音。

 

 

10 月16 日 星期六

 

寒冷而晴朗的一天,没有一丝云。这一天由贝尔托饼屋的早餐开始。

 

贝尔托饼屋里又满是八卦新闻:克洛伊说彼得“太爷们儿了”,塔妮娅则说彼得“像天鹅绒一样软”。塔妮娅总是亲吻其他男孩,这让彼得很是嫉妒——他什么也做不了,而塔妮娅见一个男孩就亲一个。她的室友巴里是个异装癖,总是戴着金色假发,时常把一些出租车司机领回家。这些家伙才不在乎巴里是不是女人。

 

德里克·鲍尔现在已经是家财万贯。他觉得花一千英镑买件三宅一生设计的日式乞丐装根本不算什么。不过,这件衣服让他看上去像是一袋罗姆尼湿地产的土豆。近,他开始把自己不要的衣服送给像塔妮娅这样的朋友们。

我爱的电影人费德里科·费里尼已生命垂危,即将死去。年轻的演员瑞凡·菲尼克斯也是如此。

我觉得想要做些什么事越来越难。我甚至没法走到银行。

和詹姆斯、大卫一起看了一些超8毫米的老电影,这些作品比我记忆中的要更有分量。接着我去圣巴托洛缪医院输液。

 

詹姆斯和我一起去了一家位于伊斯灵顿的法国餐馆;午餐时一直在头脑中给那些画作起名字,其中好的名字是《疯疯癫癫》。

 

途经尼尔街,在查令十字街上漫步了一阵,随后回到家。



媒体评论

这些日记绝非一种病态的失败主义的产物,而是一位活到极致的艺术家振奋人心的动人告白。

——《泰晤士报》(The Times

尽管贾曼心中满怀愤怒,他似乎从不会变得蛮横暴力,而是始终保留着人文关怀和好脾气。他真是个唠叨不休、变幻莫测、博学多识的精灵。

——《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贾曼就是那种善于“制造麻烦”的预言者,或许某一天能与威廉•布莱克相媲美。

——约翰•吉尔(John Gill)

 

贾曼的电影里通常充斥着令人惊骇的同性意象,他的写作也同样直接,富有视觉元素和感官体验。

                          ——《偏锋杂志》(Slant Magazine)

贾曼的文字感性又充满敏锐的观察。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贾曼的日记美得令人心碎。这本书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写到摧残着他和朋友们肉身的艾滋病,内容有些沉重,但*值得一读。

——Goodreads读者

这本书太令人感动了。读完《现代自然》之后,这是*的续篇,不过得当心掉眼泪。看到*后,感觉贾曼仿佛是个亲密的朋友。我一直很喜欢邓杰内斯、展望小舍和德里克那美丽的花园,这本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