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49.5 8.4折 ¥ 59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曹红兵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27630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27928862
上书时间2025-01-08
汽车是人类重要的发明之一,是“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凝结着人类的智慧,蕴含着文化的意念,汇聚着先进的科技,闪耀着艺术的光芒。
今天,伴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历经百年的汽车在满足人们代步需求的同时,已经渗透到消费、娱乐、艺术等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人类在发明、设计、生产和使用汽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需求以及所折射的审美取向等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汽车外表到内饰,从风格到品质,都深深打下了文化的烙印,形成了独特的汽车文化。汽车文化以汽车产品和汽车产业为载体并与之结合,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有的魅力正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形态,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得到高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汽车逐步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中,已经成为一种大众生活消费品,少数城市已进入汽车社会,多数城市和地区正在进入汽车社会。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进一步强化了汽车与文化的结合,就像酒文化、餐饮文化、服饰文化等各种文化一样,汽车文化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传播健康向上的汽车文化,营造良好的汽车文化环境,化解汽车社会的各种复杂矛盾,构建汽车现代文明,汽车文化建设将显示出超强的力量,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也正是当前许多高等院校汽车专业乃至非汽车专业开设《汽车文化》课程的原因。鉴于此,编者编写了《汽车文化》一书。
本书内容包括汽车史话、车界英豪、汽车品牌、汽车造型与色彩、汽车时尚、汽车社会六个单元,涵盖汽车发展史、汽车名人、著名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和经典车型、汽车造型与色彩、汽车运动、汽车展览会、汽车俱乐部等,从不同视角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汽车文化,并从经济、能源、环境、交通的角度阐述了汽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本书为浙江省普通高校新形态教材,立足当前“互联网 教育”的时代背景,以嵌有二维码的纸质教材为载体,嵌入数字化拓展资源,对纸质教材进行补充和延伸。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材形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书附赠课件供授课教师参考,可登录www.cmpedu.com注册后免费下载,或发邮件至编辑信箱cmpzhq@163.com索取。
本书由曹红兵编著。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书籍、论文和网上资料,因篇幅有限,除所列出的主要参考文献之外,恕不一一列举。在此,向原作者、相关组织和企业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汽车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汽车类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供汽车行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以及汽车爱好者阅读。
由于汽车文化涉及领域较广,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汽车企业和车型众多,有些年代久远,很多资料难以找到,更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读者及有关专家批评指正。
编 者
本书为浙江省普通高校新形态教材,内容包括汽车史话、车界英豪、汽车品牌、汽车造型与色彩、汽车时尚、汽车社会六个单元,涵盖汽车发展史、汽车名人、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和经典车型、汽车造型与色彩、汽车运动、汽车展览会、汽车俱乐部等,从不同视角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汽车文化,并从经济、能源、环境、交通的角度阐述了汽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特别是详细介绍了德、法、英、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30多个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和50多种经典车型,汽车品牌全、时间跨度大、史料翔实、图片精美。
本书立足当前“互联网 教育”的时代背景,以嵌有二维码的纸质教材为载体,嵌入数字化拓展资源,对纸质教材进行补充和延伸。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材形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汽车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汽车类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供汽车行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以及汽车爱好者阅读。
前言
单元一
汽车史话
1.1 车轮和车的产生与发展 // 00
1.1.1 车轮的发明 // 00
1.1.2 马车的发明 // 00
1.1.3 其他车型的探索 // 00
1.2 蒸汽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 00
1.2.1 蒸汽机的发明 // 00
1.2.2 蒸汽机汽车的发明 // 00
1.3 内燃机的产生与发展 // 00
1.3.1 内燃机的早期阶段 // 00
1.3.2 奥托循环内燃机 // 00
1.3.3 汽油发动机 // 00
1.3.4 狄塞尔柴油机 // 0
1.4 内燃机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 0
1.4.1 辆三轮汽车 // 0
1.4.2 辆四轮汽车 // 0
1.5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 // 0
1.5.1 美国汽车工业后来居上 // 0
1.5.2 欧洲汽车工业奋起直追 // 0
1.5.3 日本汽车工业崛起腾飞 // 0
1.5.4 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 0
单元二
车界英豪
2.1 欧洲的汽车奇才 // 0
2.1.1 卡尔·本茨 // 0
2.1.2 戈特利布·戴姆勒 // 0
2.1.3 威廉·迈巴赫 // 0
2.1.4 费迪南德·波尔舍 // 0
2.1.5 阿尔芒·标致 // 0
2.1.6 安德烈·雪铁龙 // 0
2.1.7 路易·雷诺 // 0
2.1.8 柯林·查普曼 // 0
2.1.9 恩佐·法拉利 // 0
2.1.10 费鲁吉欧·兰博基尼 // 0
2.2 美国的汽车精英 // 0
2.2.1 亨利·福特 // 0
2.2.2 亨利·利兰 // 0
2.2.3 威廉·杜兰特 // 0
2.2.4 沃尔特·克莱斯勒 // 0
2.3 日本的汽车名人 // 0
2.3.1 丰田喜一郎 // 0
2.3.2 本田宗一郎 // 0
单元三
汽车品牌
3.1 德国著名汽车品牌 // 0
3.1.1 戴姆勒股份公司 // 0
3.1.2 宝马汽车公司 // 0
3.1.3 大众汽车集团 // 0
3.2 法国著名汽车品牌 // 0
3.2.1 标致汽车公司 // 0
3.2.2 雪铁龙汽车公司 // 0
3.2.3 雷诺汽车公司 // 0
3.2.4 布加迪汽车公司 // 0
3.3 英国著名汽车品牌 // 0
3.3.1 劳斯莱斯汽车公司 // 0
3.3.2 宾利汽车公司 //
3.3.3 罗孚汽车公司 //
3.3.4 莲花汽车公司 //
3.3.5 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 //
3.3.6 捷豹汽车公司 //
3.3.7 奥斯汀汽车公司 //
3.4 意大利著名汽车品牌 //
3.4.1 菲亚特汽车公司 //
3.4.2 法拉利汽车公司 //
3.4.3 兰博基尼汽车公司 //
3.4.4 玛莎拉蒂汽车公司 //
3.4.5 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公司 //
3.5 捷克和瑞典著名汽车品牌 //
3.5.1 斯柯达汽车公司 //
3.5.2 沃尔沃汽车公司 //
3.6 美国著名汽车品牌 //
3.6.1 福特汽车公司 //
3.6.2 通用汽车公司 //
3.6.3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
3.7 日本和韩国著名汽车品牌 //
3.7.1 丰田汽车公司 //
3.7.2 本田汽车公司 //
3.7.3 日产汽车公司 //
3.7.4 马自达汽车公司 //
3.7.5 三菱汽车公司 //
3.7.6 斯巴鲁汽车公司 //
3.7.7 现代-起亚汽车集团 //
3.8 中国著名汽车品牌 //
3.8.1 汽车集团公司 //
3.8.2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3.8.3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
3.8.4 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8.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
3.8.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3.8.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单元四
汽车造型与色彩
4.1 汽车造型 //
4.1.1 汽车造型的确定因素 //
4.1.2 汽车造型的演变 //
4.2 汽车色彩 //
4.2.1 色彩的情趣和意境 //
4.2.2 汽车色彩的主要影响因素 //
4.2.3 汽车色彩与安全 //
4.2.4 汽车色彩与营销 //
4.2.5 汽车的流行色彩 //
单元五
汽车时尚
5.1 汽车运动 //
5.1.1 汽车运动的起源 //
5.1.2 汽车运动的类型 //
5.1.3 汽车运动的组织机构 //
5.1.4 达喀尔拉力赛 //
5.1.5 勒芒24h耐力赛 //
5.1.6 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 //
5.2 汽车展览会 //
5.2.1 德国法兰克福车展 //
5.2.2 瑞士日内瓦车展 //
5.2.3 法国巴黎车展 //
5.2.4 日本东京车展 //
5.2.5 北美国际车展 //
5.2.6 上海国际车展 //
5.2.7 北京国际车展 //
5.3 汽车俱乐部 //
5.3.1 汽车俱乐部的产生与发展 //
5.3.2 汽车俱乐部的主要分类 //
5.3.3 世界主要汽车俱乐部 //
单元六
汽车社会
6.1 汽车与经济 //
6.1.1 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6.1.2 我国的汽车工业 //
6.2 汽车与能源 //
6.2.1 汽车能源消耗的现状 //
6.2.2 汽车能源问题的解决办法 //
6.3 汽车与环境 //
6.3.1 汽车尾气 //
6.3.2 汽车噪声 //
6.4 汽车与交通 //
6.4.1 汽车与道路交通安全 //
6.4.2 汽车与交通拥堵 //
参考文献 //
本书为浙江省普通高校新形态教材,内容包括汽车史话、车界英豪、汽车品牌、汽车造型与色彩、汽车时尚、汽车社会六个单元,涵盖汽车发展史、汽车名人、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和经典车型、汽车造型与色彩、汽车运动、汽车展览会、汽车俱乐部等,从不同视角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汽车文化,并从经济、能源、环境、交通的角度阐述了汽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特别是详细介绍了德、法、英、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30多个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和50多种经典车型,汽车品牌全、时间跨度大、史料翔实、图片精美。
本书立足当前“互联网 教育”的时代背景,以嵌有二维码的纸质教材为载体,嵌入数字化拓展资源,对纸质教材进行补充和延伸。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材形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汽车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汽车类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供汽车行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以及汽车爱好者阅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