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陪孩子读《论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陪孩子读《论语》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16.5 4.3折 38 全新

库存6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兆元

出版社深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0726321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27916376

上书时间2025-01-08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陪孩子读<论语>》基于而又不拘谨于《论语》本义,围绕家庭这个中心,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修身养性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觉。尤其是在孩子教育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是非观,提高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孩子完善“自善”机制。

商品简介

《陪孩子读<论语>》基于而又不拘谨于《论语》本义,围绕家庭这个中心,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修身养性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觉。尤其是在孩子教育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是非观,提高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孩子完善“自善”机制。

作者简介
许兆元,1977年7月出生,现居于深圳。1997年考入郑州大学,主修贸易经济学专业。2001年8月在深圳某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2017年9月辞职后专心从事教育事业。一生喜好读书,对经济学,社会行为心理学颇有心得,注重理论应用。

目录
第一章  决定孩子未来的要素
  第一节  进阶唯有不断地学习
  第二节  为孩子营造健康的“精神空间”
  第三节  孝悌为仁之本,是教育的根本
  第四节  家庭教育的本质
  第五节  思无邪是婴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第六节  育人成长的几个关键阶段
  第七节  父母与孩子也要相互感动
  第八节  家庭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第九节  德以成才
  第十节  “知”是获得智慧的最直接方式
  第十一节  自我反省机制应该从小建立
  第十二节  心胸狭窄终将一事无成
  第十三节  启发有所思有所想
  第十四节  好的规则能成全人的发展
  第十五节  养成常对仁德照镜子的习惯
  第十六节  怎样才能自我保护
第二章  学习观与成长成才
  第一节  成功的基本逻辑
  第二节  学行君子之道的日常要求
  第三节  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善”机制
  第四节  学习本质上是学做人
  第五节  人贵有自知之明
  第六节  学有所思,思有所学
  第七节  要善于从生活中学习借鉴
  第八节  耐得住寂寞才能进步
  第九节  豁然开朗是思考力的飞跃
  第十节  勇毅笃行方能成功
第三章  社交是人生进阶的支点
  第一节  知言知人是高效社交的前提
  第二节  “视、观、察”是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
  第三节  言行一致是交往的黄金法则
  第四节  “悦”能力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
  第五节  社会交往的分类
  第六节  适应“软规则”比遵守“强规则”还重要
  第七节  成为仁者才能正确对待他人
  第八节  仁有层次,也有多面性
第四章  财富与学识
  第一节  立业终要靠学识
  第二节  争义不争气
  第三节  格局决定视野
  第四节  利益优先是人之常情,没有绝对的公正
  第五节  学以致立,立以致学
  第六节  财富、学识与人格
第五章  君子与小人
  第一节  君子之德
  第二节  先成器方能不器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第四节  比就是从众心理,学会保持独立性
  第五节  不同才能和,同反而不和

内容摘要
《陪孩子读<论语>》基于而又不拘谨于《论语》本义,围绕家庭这个中心,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修身养性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觉。尤其是在孩子教育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是非观,提高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孩子完善“自善”机制。

主编推荐
许兆元,1977年7月出生,现居于深圳。1997年考入郑州大学,主修贸易经济学专业。2001年8月在深圳某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2017年9月辞职后专心从事教育事业。一生喜好读书,对经济学,社会行为心理学颇有心得,注重理论应用。

精彩内容
第七节父母与孩子也要相互感动

武伯,名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天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赡养父母。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孔子对长辈、晚辈谈论孝道时,语气有很大差别。对晚辈要求很高,让父母吃好、穿好、住好还不够,能做到让父母身心愉悦才是孝;当孟武伯的父亲问孝时,孔子回答得相对简单,比如“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这是基本人道,如果儿子只是出于“人道”这样对待父母可以说是很不孝了。

“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非常好,是从父母的角度,分析、教导孝道。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怎么尽孝。孝悌是仁之本,仁是君之本,孝悌属于情感范畴。情感是养育、长期共处交感而成,不能通过后天说教而得。所有关于孝的道德约束,无法弥补情感的缺失,因而父母不能忽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培养。

孝,是孩子与父母在长期的相处中,心智逐渐开慧的过程,这是对父母的启示。

“父母唯其疾之忧”提醒我们,孩子生病时,反而是父母与孩子情感交流重要的时刻。

父母有什么事情曾让孩子感激,触动孩子自发地从心底深处感激父母?

能触发孩子感激父母的事情并不多,买个礼物,买新衣服,买零食只能让孩子开心,不会让孩子感激,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父母唯其疾之忧”往往能触动孩子,促使孩子“孝悌”圆满。孩子生病时家长稍稍冷漠或关心不够细致,往往会给孩子心理带来深远的影响,即使孩子是轻微的感冒发烧,家长也要比平时加倍的关爱。

讲个关于求医的真实故事。解放初期山东郓城县苏阁乡,有个姓谷的老中医,雇船把许姓求医者送回家。这事很稀奇,原来许先生的夫人坐月子时涨奶,起了一个肿块,再不治疗要危及生命。听说黄河对面谷中医能治这个病。当时经济交通都很落后,一入冬季黄河两岸没有来往的商客,因此黄河轮渡也停业了。救老婆孩子这么要紧的事不能耽误,许先生在天刚蒙蒙亮,趁冷的时候,用一个扁担加一个箩筐,沿浮冰渡过黄河。若稍有闪失就会送命,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谷医生知道这个情况后很感动,找人雇船把许先生送回去,后来还认他为义子。当时的生活条件,妈妈没有奶水,孩子也很难活下来。作为父亲、丈夫,敢于冒生命危险求医,这个父亲铸造了勇于担当家庭责任的典范,谷老中医认他为义子,也是被其精神所感动。求医的过程,很多时候能见真情,真情才能打动人,能够唤醒、激发人善的一面,进而提升人的孝悌之情。

过去条件很差,看医生一般要长途跋涉,一个人生病几乎要全家动员。比如说孩子生病,要倾全家之力,轮番背着孩子去就医,你说孩子能不感动吗?孩子长大后能不孝顺长辈吗?

现在医疗条件好,孩子生病家长也没那么急,父母与孩子相互感动的机会也少了,这点急需要父母注意。我曾经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看到一个孩子哭闹要求看医生,父亲嫌排队等的时间太长,要求孩子回家,两个人在大厅吵闹。这不是父亲与生病的孩子的正确沟通方式。孩子发烧身体不舒服,需要家长的悉心呵护,此时不能责怪、抱怨孩子。在孩子需要关心的时候,家长的冷漠会影响孩子的是非观。等你老的时候他也这样对你,到那时再拿孝的道德说事是不是不公平?

如何在生活中抓住与孩子升华感情的机会,是家长必须思考的问题。

父母与孩子相互感动,触发孩子“心智”活动,是婴幼儿教育的关键所在。孝悌是婴幼儿心智活动的主要形式。父母与孩子的相处质量尤其重要。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家长的主观想法与孩子的感知是两码事。家长觉得好,孩子的体验未必好,家长时刻要注意孩子的情绪,通过孩子情绪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沟通的方式、方法,正确的理解孩子,孩子才能正确地理解你。

    “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孩子孝悌之情的养育,亲情是仁的开始,是育人的起点。婴幼儿心智发育的活动过程主要是通过孝悌来表达,家长应该从孩子心智发育的高度,重视孩子孝悌的养育。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