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新编国际服务贸易教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新编国际服务贸易教程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3.1 7.9折 42 全新

库存9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春明、蔡宏波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13230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26440129

上书时间2025-01-07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国际服务贸易是当代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半个世纪之前,国际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较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部门的增长和贸易实现了大幅度的跨越。1970年,各国服务出口只有710亿美元,20世纪80年代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5%,开始超过货物贸易,是其同期增长率的两倍。20世纪90年代,世界服务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国际贸易总额的1/4。特别是1994年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标志着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使得进入21世纪以来的全球服务贸易稳定增长,早已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
  201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40年来,中国已从原先的跟跑、伴跑发展成为领跑的世界经济大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服务业和对外服务贸易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中国服务贸易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近7?0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虽然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服务贸易增长放缓,但中国服务进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不仅没有降低,还从4.2%上升到4.4%。从发展趋势来看,国内服务业开放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拓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因此,服务业开放现正成为当前中国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开放的一大亮点。毫无疑问,中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将为全球服务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多机遇。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编写了这本《新编国际服务贸易教程》。
  本书共分11章,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的内容。
  部分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总论,包括第1章和第2章。主要从服务、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概念入手,重点介绍了服务贸易的特征和分类、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服务贸易定义。而后在对服务贸易分类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基本原则,并对其两条操作主线予以详细说明。另外,还从数据来源和数据发布两个方面为有兴趣的读者查找服务贸易数据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是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包括第3~5章。其中第3章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沿革中讨论了服务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侧重关注服务的国际价值形成及其决定,并在应用国际贸易理论解释服务贸易时,完成了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还原,重点介绍了克鲁格曼模型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拓展,进一步以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内服务贸易为例对其进行了验证;第4章以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竞争力的理论与政策为背景,重点阐述了服务贸易保护与货物贸易保护、国内服务业管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以“金砖国家”为例,对其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第5章则在对服务贸易壁垒分类界定的基础上,比较了度量服务贸易壁垒及其影响的指标和主要方法。
  第三部分是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包括第6章和第7章。其中第6章在对目前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所作的总体概述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发展,并考察了发展中国家对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态度,以及服务贸易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等;第7章则总结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问题和趋势,在多边和区域两个层次上提出了中国服务贸易政策。
  第四部分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专题性内容,包括第8~11章。其中第8章介绍了《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文本内容和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的基本情况,同时分析了当今世界三大区域服务贸易协议、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服务贸易问题;第9章通过概念界定、动因和效应分析以及现状概括,全面介绍并分析了国际服务外包这一服务贸易新现象;第10章和第11章则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业跨国直接投资这两大重要的热点问题,从基本事实出发,对模式、产生影响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除了正文以外,本书还设有相应的专栏,为读者提供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前沿证据和热点讨论。此外,每章还附有学习目标、重要概念和思考题,方便读者预习、复习和检验学习效果,并为进一步思考相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文献资料。
  本书由赵春明和蔡宏波共同主编,参加编写工作和为本书作出贡献的还有蒙英华、李宏兵、蔡洁、詹周达、李勉和杨玥。同时也感谢作者所任相关课程的多个年级的研究生同学和本科同学,正是他们一次次的课堂报告、一次次的课后讨论,给予了我们编写本书的丰富资料和持续的精神动力。后,还要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张伟女士,由于他们极其专业而又耐心细致的工作,才使本书得以顺利问世。

                                                                 作  者 
  2018年6月于北京

导语摘要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11章,即国际服务贸易的总论、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专题性内容,采用“概念—理论—政策—实践”的逻辑加以贯穿,引导学生完成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学习。  从劳动价值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重新审视为什么会有国际服务贸易;从政策理论、政策工具和WTO、区域协议探讨现实中的国际服务贸易;关注世界和中国服务业以及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涵盖服务外包、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FDI等热点问题。  本书在章节之后设有专栏,为读者提供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前沿证据和热点讨论。此外,每章还附有学习目标、重要概念和思考题,方便读者预习、复习和检验学习效果,并为进一步思考相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文献资料。

作者简介
赵春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兼任*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等。

 蔡宏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贸区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参事室“自贸区—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副秘书长,“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副秘书长。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和欧盟FP7玛丽•居里行动计划年度访问学者。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学科交叉建设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内外科研课题30余项。在Economic Modelling、Energy Policy以及《经济研究(青年论坛)》《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9部。获得中国国际贸易学界学术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

目录
部分  国际服务贸易总论
第1章  基本概念    1
  1.1  服务    3
  1.2  服务业    14
  1.3  服务贸易    15
第2章  服务贸易分类与统计    21
  2.1  服务贸易分类    21
  2.2  服务贸易统计    29
  2.3  服务贸易数据    33
第二部分  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和政策
第3章  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    41
  3.1  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    41
  3.2  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    43
  3.3  要素禀赋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    48
  3.4  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的服务贸易    52
  3.5  克鲁格曼模型在服务贸易中的拓展    59
第4章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    70
  4.1  服务贸易自由化    70
  4.2  服务贸易竞争力    72
  4.3 “金砖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75
第5章  服务贸易政策工具    81
  5.1  服务贸易政策工具的识别    81
  5.2  服务贸易政策工具的分类    83
  5.3  服务贸易壁垒的度量    86
  5.4  服务贸易壁垒的影响    92
第三部分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6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99
  6.1  发达国家(地区)服务贸易发展    99
  6.2  发展中国家(地区)服务贸易发展    107
第7章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112
  7.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    112
  7.2  多边和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中的中国    123
  7.3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发展战略    126
第四部分  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专题性内容
第8章  服务贸易协议    139
  8.1 《服务贸易总协定》    139
  8.2  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    144
  8.3  区域服务贸易协议    149
  8.4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153
  8.5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154
第9章  国际服务外包    160
  9.1  服务外包的界定    160
  9.2  国际服务外包的动因与效应    162
  9.3  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特点与趋势    166
第10章  生产性服务业    173
  10.1  世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173
  10.2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76
  10.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80
第11章  服务业跨国直接投资    186
  11.1  服务业FDI的理论动因    186
  11.2  服务业FDI的模式选择    190
  11.3  服务业FDI的经济效应    193
  11.4  中国服务业FDI的发展    197

内容摘要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11章,即国际服务贸易的总论、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专题性内容,采用“概念—理论—政策—实践”的逻辑加以贯穿,引导学生完成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学习。
  从劳动价值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重新审视为什么会有国际服务贸易;从政策理论、政策工具和WTO、区域协议探讨现实中的国际服务贸易;关注世界和中国服务业以及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涵盖服务外包、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FDI等热点问题。
  本书在章节之后设有专栏,为读者提供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前沿证据和热点讨论。此外,每章还附有学习目标、重要概念和思考题,方便读者预习、复习和检验学习效果,并为进一步思考相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文献资料。

主编推荐
赵春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兼任*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副秘书长等。

 蔡宏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贸区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参事室“自贸区—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副秘书长,“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副秘书长。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和欧盟FP7玛丽•居里行动计划年度访问学者。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学科交叉建设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内外科研课题30余项。在Economic Modelling、Energy Policy以及《经济研究(青年论坛)》《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9部。获得中国国际贸易学界学术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

精彩内容
第3章  
  
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
  

学习目标
  1. 了解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演化。
  2. 掌握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3. 应用要素禀赋理论解释服务贸易。
  4. 了解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国际服务贸易。
  5. 理解克鲁格曼模型在服务贸易中的拓展。
  6. 应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和方法分析服务贸易。
  
3.1  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
3.1.1  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优势理论,用以解释国际贸易的动因。
  优势,是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生产1单位商品耗费的时间)高于另一国,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优势。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每个国家都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优势,如果它们都按照自己的优势专业化分工和生产,然后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
  假定世界上仅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国均生产小麦和布匹。在未发生贸易时,两国都要生产这两种产品以满足国内需要,如表3-1所示。
表3-1  分工前的两国生产
国别
小麦
布匹

劳动小时数
产量/吨
劳动小时数
产量/匹
A国
100
120
100
100
B国
150
120
 50
100
   
  从表3-1可以看出,A国在小麦生产上拥有优势,B国在布匹生产上拥有优势。按照优势理论,A国专门生产小麦,B国专门生产布匹,如表3-2所示。

表3-2  分工后的两国生产
国别
小麦
布匹

劳动小时数
产量/吨
劳动小时数
产量/匹
A国
200
240
  0
  0
B国
  0
  0
200
400
  
  进行表3-2所示的分工生产后,两国交换小麦和布匹,用以满足各自国内对两种商品的需要。A国以120吨小麦与B国的200匹布交换,双方都能获得额外的好处。国际贸易和专业化分工为整体带来了收益增加。
  优势理论,次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阐述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动因,指明了贸易双方通过分工和交换达到双赢的理论依据。但是,优势理论存在一定局        限,该理论成立的前提在于各国都应至少在一种商品上占据优势。不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巨大的两个国家之间,很可能其中一国的所有商品都占据优势。这种情形下,按照优势理论,不会发生贸易。尽管如此,亚当·斯密看到了贸易双方能够通过分工和交换获得终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这无疑是对国际贸易行为理解上的巨大进步。
3.1.2  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演化
  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并没有扮演显著的角色。究其原因,如上优势理论的局限性使得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后,人们便较少单独应用其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动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没有关系。斯密认为,贸易双方各自至少存在某种优势,这种观点符合服务贸易的许多现实情形。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者,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结合起来,阐述了分工在国际贸易乃至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肯定了亚当·斯密优势理论的合理性。这些工作无疑使优势理论重获新生,也当然影响到服务贸易理论的创建和发展。
  假定世界上仅有两个国家:X国和Y国,两国都提供教育和医疗两种服务。未发生贸易时,两国必须提供这两种服务以满足国内需要。以服务提供者人数衡量服务量,如表3-3所示。
表3-3  分工前的两国服务提供
           项目
   国别
教育
医疗

劳动小时数
服务量/人
劳动小时数
服务量/人
X国
100
200 000
100
300 000
Y国
150
200 000
 50
300 000
  
  X国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拥有优势,Y国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拥有优势。运用优势理论解释服务贸易,两国形成国际分工:X国专门提供教育服务,Y国专门提供医疗服务,如表3-4所示。
表3-4  分工后的两国服务提供
            项目
     国别
教育
医疗

劳动小时数
服务量/人
劳动小时数
服务量/人
X国
200
400 000
  0
       0
Y国
  0
      0
200
1 200 000
  
  分工提供两种服务后,两国交换教育和医疗服务,用以满足国内需要。X国向Y国提供能够满足200 000人需要的教育服务,与之交换的是Y国能够提供满足600 000人需要的医疗服务,双方都得到了好处。所以,服务产品的分工和交换也为整体带来了收益增加。
  以上情形相对于货物贸易的实例而言更缺乏事实基础,服务的跨国流动存在许多隐性成本,并非简单的产品交换就能达成,这也是服务贸易理论不能照搬传统贸易理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从这个简单例子可以看出,优势理论的思想和逻辑内核,对于解释两国各有一种服务提供占优的情形,仍然存在合理性。
3.2  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
  18世纪末 19世纪初,英国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速发展,随之产生对粮食的强烈需求,英国从粮食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英法战争期间,拿破仑对英国的封锁一度造成英国粮食进口中断,引起其国内的极大恐慌。1815年战争刚刚结束,英国政府便颁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