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农地保护外部性及其空间外溢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农地保护外部性及其空间外溢研究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2.4 4.8折 68 全新

库存8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爱慧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9054286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692578

上书时间2025-01-0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农地资源保护现状

 第二节 研究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农地保护实践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第二节 我国农地保护政策与实践

 第三节 国外农地保护实践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四章 农地保护利益主体及外部性探讨

 第一节 农地保护利益主体及行为决策

 第二节 农地保护外部性及空间转移

第五章 农地保护外部效益测度方法与实证

 第一节 农地保护外部效益的测度方法

 第二节 农地保护外部效益测度——以成都市为例

第六章 农地保护外部性空间外溢理论与实证

 第一节 农地保护外部性空间外溢理论边界与损失

 第二节 农地保护外部性空间外溢度量实证

第七章 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政策评价与调查

 第一节 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政策综合评价

 第二节 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认知调查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制度安排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制度安排与建议

附录

 附录1 成都耕地保护基金调查问卷

 附录2 农业环境污染认知与意愿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概论民以食为天,土为农之本也。农地作为一种稀缺宝贵资源,附加了人类众多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人工生态服务系统,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目标,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条件。农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除了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要的各类食物、纤维等物质性产品之外,还提供一些对人类有益的非物质性服务产品,譬如开敞空间、优美景观、文化服务等。研究者认为农业资源对人类产生众多积极益处,比如,农村天然生境的保持和维护、地方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优美的农业景观及农民就业保障等(Lynch,2001)。因此,农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日俱增,导致农业资源不断流入非农业部门,农地资源非农化的需求旺盛,农地资源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第一节农地资源保护现状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崛起,中国耕地面积减少与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17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8.5%。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乡村人口64222万人,2017年减少到57661万人,扣除出生率和死亡率,5年来乡村人口减少了6561万人。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未来20年平均每年将有1000多万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益,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加速器。现阶段经济增长势必会加大土地要素的投入,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必然导致城市面积不断扩张,若盲目无序扩张,且偏重于城市空间范围的扩大和延伸,在城市存量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农地资源转变为建设用地规模将不断加大。由于农地城市流转具有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一旦农地被城市建设占用,则经过长期生物积累而形成肥力保持的生产要素——耕作层将被彻底改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发生逆转。农地流转的最终结果是耕地资源减少,造成全社会所享有的生态产品和物质不断下降和减少,而且耕地生态功能将不断丧失,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生态经济问题。目前,农地资源的市场经济价值较低,而非市场价值如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价值、就业保障功能价值、生态安全价值等较高,导致农地资源比较经济利益低下,而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经济效益较高,是农业用地价值的百倍甚至上千倍,因此,保护农地资源产生的机会成本较高。经济效益的差异化又进一步促使农地流转为建设用地。虽然我国耕地资源总量相对而言并不匮乏,但人均可支配的耕地资源令人担忧。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耕地生产能力划定了人均耕地警戒线,其值为530m²,但我国低于该警戒线的县有666个,其中69.52%的县人均耕地面积竟然不足330m2(陈建成、刘进宝,2008)。同时随着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进一步减弱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走出农村进城寻找工作机会成了年轻一代农村人口摆脱困境的出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也随之悄然发生变化,一些农村仅剩下劳动能力较弱的农业劳动者,导致一些耕地低效利用和撂荒的行为,农业种植的目的仅仅是维持务农家庭成员基本温饱问题的解决。分散经营和劳动效率低下等农业利用特点,决定了农地资源经济利益较低,会造成农地城市流转比率迅速攀升,最终导致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严重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巨大的非市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损失。一、耕地资源数量农地资源保护着重强调耕地资源的保护,本书用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来呈现农地资源保护现状。从图1-1可以看出,2000-2008年全国耕地面积一直在减少,特别是2000-2004年耕地大幅度减少,2004年后减少趋势有所放缓。由此可见,我国农地保护政策,如农业补贴政策、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起到了一定的效果。2009年全国进行了土地第二次大调查,耕地面积真实数据得以确认,2009-2017年的耕地面积虽然较之前有所增加,但主要是统计口径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能得以保障,不用保护耕地资源,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依然存在。表1-1显示,2010-2017年耕地减少502.61千公顷,耕地平均每年减少62826公顷。



精彩内容
本书把农地保护外部性分为农地保护本身外部性及农地规划管制产生的外部性两部分,但外部性如何内化,外部性影响边界如何确定一直是研究的难点。研究尝试用条件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农地保护本身外部效益进行量化,并以外部溢出效应为0的点作为区域边界,对微观层面的外部性空间外溢距离进行测算;以宏观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识别外溢量,依据生态盈余与赤字区,构建横向的财政转移方案;通过总结我国现有农地保护经济补偿实践和国外农地保护经验,可知农地保护外部性的解决仅仅依靠市场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政府制度安排和市场充分结合,才能促进农地正生态服务的继续供给,负生态服务的有效抑制,平衡农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矛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