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36.1 6.1折 ¥ 5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张祥龙著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ISBN9787548849094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11794945
上书时间2025-01-05
张祥龙(1949—2022),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副所长、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退休后曾任教于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儒家哲学、东西方哲学比较。主要著作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家与孝》等。
——王阳明悟道中的亲情经验
亲亲、爱的秩序与他者
——儒家与舍勒的共通与分歧
孝道的先天价值和人格性
——《孝经》与舍勒《价值伦理学》的对勘
为什么个体的永生在世是不道德的?
——从《哈利·波特》到儒家之孝
下篇比较视野下的儒家文化
中西哲学传统形态的比较
中国传统哲理与文化的阐释原则之我见
中国古代思想能否被概念化?
——与陈嘉映君商讨
人文精神的中西之辨与儒家文化
从现象学到儒学,儒学转化现象学
原时间本身的道性与神圣性
——中国精神的哲理简述
中国崛起与中国文化
儒生要为民族和人类带来深层希望
儒家伦理与人工智能
走向思的源头
“家”与中华文明我们今天讨论文明,主要是中西文明,但我一直对前文明也有思考,因为前文明跟我理解的儒家文明关系密切,而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中坚。本文的要点,一个是前文明,另一个是儒家代表的长文明,以及她应该如何应对当代的挑战。一、前文明、家庭、人性按人类学来讲,现代智人有30万年的历史,人科则有二三百万年。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所谓文明也就五六千年或者略长,肯定是在农业出现以后。所以,它在现代智人的历史中,也就占1/30或1/50的时间。这样看来,我们的人性是在那个漫长时代形成的,这是人类学普遍承认的。文明的创造又跟现代智人的人性相关,有的是顺着人性走,有的是部分顺着、部分逆着人性走。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特点,最后造成不同的命运,甚至延伸到现在,不同文明的相互关系也都和这个问题有关。所以,如果我们的视野完全局限于文明,就无法充分理解文明的实质和多样性。就我读到的关于文明的说法,几乎都是歌颂文明,把文明之前看成野蛮时代。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儒家文明在世界文明中是极特殊的一种,它能够把前文明的最重要的特点延伸到文明世界中,加以提升转化。所谓文明,往往说是有农业、城市、文字、青铜器、国家等。前文明的一个特点就是那时候没有农业,而是采集、渔猎。而最重要一个特点是,在那个漫长的时代中,家庭或者以家为核心而衍生的家族、部落,是一切社会形态几乎唯一的结构,这是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结果。我将前文明的这个特点称作全面的家化或家庭化。相比其他的灵长类,人类高在何处?我写过一篇《“父亲”的地位—从儒家和人类学的视野看》①,讨论父亲与人类形成的关系。只有我们人类才有真正的父亲,其他高级灵长类都没有。人类的重要特点就是,男性能在一个群体内相互承认对方的家庭。
黑猩猩、大猩猩都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它们或者乱交,或者一个雄性霸占一群雌性,其他雄性游离在外。所以我们的合作能力很强,善于委曲求全。前文明还有一个特点—生态化,那个时候人类与自然处得最好。最后,相比文明而言,前文明悠久、稳定。我们现在能从史书上读到的人类文明,有的说几十种,实际上绝大多数是相当脆弱的,遇到灾难,往往一垮就没有了,或者是它有再生,但是遇到危机时往往没有很坚韧的坚守能力。而前文明不是这样,它基本上是连续不断的,虽然有起伏,但自己的生存特性基本保持。人性的特点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最有名,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但我认为关键点在于,人性是一种独特的时间化意识。现代智人的时间意识非常深长,表现为记忆力非常长久、生动,所以反过来,人的策划力也特别强,深谋远虑,这是其他灵长类比不了的。我们看《黑猩猩的政治:猿类社会中的权力与性》那本书,黑猩猩的想象力、阴谋诡计的能力也很强,但跟人类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人类为什么会发展出这么深长的时间化意识和相应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什么在一个群体里男人跟男人能够发展到相互承认对方的家庭?这一人类现象是很了不起的,所谓“父亲”的登场,这里就有道德意识的出现。原因就是人类直立行走使骨骼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女人生孩子困难、孩子必须提前出生——人类婴儿按照哺乳类或高级灵长类的标准都是早产儿,所以人类的婴儿极其脆弱、最难抚养,如果没有深长的时间策划和保持记忆能力,肯定会灭亡。这就是人类的时间之源,他/她的时间化能力恰恰就是来自孩子,孩子的那种最不成熟的状态导致亲子关系必须很紧密,而且父亲必须参与抚养,光是母亲不够。
我们的人性基本上是在前文明时代形成的,这是人类学家一再确认的。有的人类学家甚至觉得很惋惜,像社会生物学的创始人威尔逊就认为,这……
本书以比较哲学的宏阔视野,从家庭伦理这一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景观切入,敏锐地指出,家庭伦理比个体主义更加正义和感人,中华文明建构起“亲亲”而“仁民爱物”之体系,使自身成为长文明的典型。作者进而提出,我们既要保持并升华与前文明的有机联系,以比“文明崇拜”更深远的视野来反思,也要吸收结合西方的优点来调整自己,找到走向未来的独特道路,尤其是重构家庭伦理并普遍化,实践感动人心的天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