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光影的来处
  • 【现货速发】光影的来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光影的来处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2.5 4.8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卢玮銮 熊志琴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50070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8486986

上书时间2025-01-01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关于“香港文学专题:文学与影像比读”课程

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任教二十多年,开设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两科目。尽管我也用了相当多时间研究香港文学,可却从没在系里开过“香港文学”课。理由只有一个:材料欠缺,研究尚未成熟,还有许多疑问无法解决。
等到2000年,即临近退休前两年,我感到好像在教学上欠了一小块,于是决定开设两门新课:“香港文学散步”及“香港文学专题:文学与影像比读”。这两门课,在一贯重视传统语言、文学、文献教学与研究的中文系里,实在有点“不像样”。2001年开“香港文学散步”一科,除了依据“远方倾慕—双城情结”“血脉相连—南来君临”“本土身世—蒙眬寻觅”等大项,细读作品外,还带同学外出实地考察,增添现场感受,又到电影资料馆观看有关时代的电影,这种教学方式,在讲究传统的中文系从未用过。2002年开“香港文学专题”,更全取已有影像成品的文学作品,作为研读对象,这种近似通识教育、文化研究的角度,恐怕也不是传统中文系教学所选取的。现在事过境迁,而为“香港文学专题”课程而设的演讲记录要出版了,我特借此机缘,检视课程中所得经验。
我在中文系开设此科,目的在于强调对香港现代文学进行精读与细察,纠正一般人粗疏的阅读及观看习惯,刺激他们“发现问题”,并对问题加以思考诠释。另一方面,希望能使看惯影像的人,回到文字的细心阅读,又使看惯文字的人,探索已经无处不在的影像与文字的关系,使他们游走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之间,不易向一边倾斜。于发现问题后,寻根追源,再加解读诠释,便有所得的喜悦。
当初未曾预计选修这科的人数会超过百人,我本来的设计是全班都要通读设定的作品,包括文本与电影、电视版本。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细读精看,我把全班分成不同的导修小组,选定作品研读。事前他们精读作品,细观影像,然后来跟我讨论,再设定可讨论的题目,加上各项参考资料,分派给同学,以备全班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文学技巧,配以理论,当然是重点。可是出乎意料的,却是部分同学的“过分”探究入微。我说的“过分”,不含贬义,可能我一向给学生的印象,是极度精细,他们也学着朝这方面用力。例如研读刘以鬯《对倒》的一组,就对长篇、短篇两个文本与电视版本详加比对,甚至细如二者所采用的歌曲有何含意,也在讨论之列。又如研读李碧华的《霸王别姬》的一组,既要比较1985年的简略版与1992年的修订版,又要比较罗启锐的电视版与陈凯歌的电影版,十分吃力地细意找出异同的原因。其他各组都必然寻出一些文字或影像、镜头微妙的运用、调度之不同,讲出细节与变化。许多地方,连我都没注意。这样子的阅读,不知道会不会令他们视野狭窄,或过分解读。由于我没再有开课的机会,故无法求证。
在他们全数研读过后,我相信许多问题还需找寻解答。请与问题有关的人士来解说或交流,效果一定更理想。于是,我安排了一系列讲座,邀请了演员、作者、导演到学校来,围绕研读的作品,给同学演讲及解答问题。这种演员、作者、导演与作品间的互通解析,对同学的学习过程来说,既解惑,也深化,在讲堂上,是难得一见的互动与撞击。刘以鬯先生认为好跟同学面谈而非演讲,故形式有些不同。
张国荣先生、伍淑贤小姐、许鞍华小姐、刘以鬯先生,在演讲或回答同学问题时,都乐意坦率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回应与交流,对学生来说,实在十分宝贵。他们的出席,让我们有如此的学习机会,令整个课程获得圆满结果,而他们也答允把演讲记录的文字版本让我们出版,在此,我诚意一一向他们道谢。

卢玮銮
2002年12月8日初稿
2007年1月30日修订

附记

正当我开始请同学整理各位演讲者讲稿的当儿,噩耗传来,张国荣先生突然去世,这次演讲记录,成为他的绝唱。校稿时细味他的讲话,当日他的一言一动,宛然在耳在目。没想到,他的一念间,身躯一跃,遂写下不可磨灭的悲情。香港损失了一位认真、出色的演艺家,校毕全稿,我不禁掩卷凄然。



导语摘要

本书源于卢玮銮教授2002年开设的“香港文学专题:文学与影像比读”一课。该课程取已有影像成品的文学作品,作为研读对象,包含《霸王别姬》《胭脂扣》《倾城之恋》《半生缘》《阿飞正传》《花样年华》等脍炙人口且经久不衰的作品,目的在于强调对香港现代文学的精读与细察,借此探索无处不在的影像与文字的关系。卢玮銮邀请作者、演员、导演来到学校,围绕研读的作品,给同学演讲及解答问题,演讲者包括演员张国荣、作者伍淑贤、刘以鬯和导演许鞍华。本书即四次演讲的文字记录合辑,十分珍贵。



商品简介

本书源于卢玮銮教授2002年开设的“香港文学专题:文学与影像比读”一课。该课程取已有影像成品的文学作品,作为研读对象,包含《霸王别姬》《胭脂扣》《倾城之恋》《半生缘》《阿飞正传》《花样年华》等脍炙人口且经久不衰的作品,目的在于强调对香港现代文学的精读与细察,借此探索无处不在的影像与文字的关系。卢玮銮邀请作者、演员、导演来到学校,围绕研读的作品,给同学演讲及解答问题,演讲者包括演员张国荣、作者伍淑贤、刘以鬯和导演许鞍华。本书即四次演讲的文字记录合辑,十分珍贵。



作者简介

卢玮銮,笔名小思、明川、卢颿,1939年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番禺。香港著名散文作家、教育家,师承现代思想家、哲学家唐君毅。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1978年任香港大学中文系助教,1981年获香港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1979年起返回母校香港中文大学任教。2002年退休后改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誉研究员,并义务担任中大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为该中心顾问及东亚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曾获2000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模范教学奖,2003年度香港教育学院“杰出教育家奖”,2009年度香港艺术发展奖之“杰出艺术贡献奖”。2011年,卢玮銮教授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衔。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彤云笺》《丰子恺漫画选绎》《不迁》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曾编纂《香港的忧郁——文人笔下的香港(1925—1941)》,与人合编有《茅盾香港文辑》,研究论文集有《香港文纵》。作品《蝉》现已编入2013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


熊志琴,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参与“口述历史:香港文学与文化”等研究计划。



目录

前言 卢玮銮
关于“香港文学专题:文学与影像比读”课程


张国荣:
如何演绎
李碧华小说中的人物


伍淑贤:
从影像到文字


许鞍华:
改编与怀旧
——由《倾城之恋》谈起


刘以鬯:
谈《酒徒》及《对倒》


后记 熊志琴


附录1
附录2



内容摘要

本书源于卢玮銮教授2002年开设的“香港文学专题:文学与影像比读”一课。该课程取已有影像成品的文学作品,作为研读对象,包含《霸王别姬》《胭脂扣》《倾城之恋》《半生缘》《阿飞正传》《花样年华》等脍炙人口且经久不衰的作品,目的在于强调对香港现代文学的精读与细察,借此探索无处不在的影像与文字的关系。卢玮銮邀请作者、演员、导演来到学校,围绕研读的作品,给同学演讲及解答问题,演讲者包括演员张国荣、作者伍淑贤、刘以鬯和导演许鞍华。本书即四次演讲的文字记录合辑,十分珍贵。



主编推荐

卢玮銮,笔名小思、明川、卢颿,1939年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番禺。香港著名散文作家、教育家,师承现代思想家、哲学家唐君毅。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1978年任香港大学中文系助教,1981年获香港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1979年起返回母校香港中文大学任教。2002年退休后改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誉研究员,并义务担任中大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为该中心顾问及东亚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曾获2000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模范教学奖,2003年度香港教育学院“杰出教育家奖”,2009年度香港艺术发展奖之“杰出艺术贡献奖”。2011年,卢玮銮教授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衔。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彤云笺》《丰子恺漫画选绎》《不迁》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曾编纂《香港的忧郁——文人笔下的香港(1925—1941)》,与人合编有《茅盾香港文辑》,研究论文集有《香港文纵》。作品《蝉》现已编入2013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

熊志琴,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参与“口述历史:香港文学与文化”等研究计划。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