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诗探索(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诗探索(9)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4.2 4.6折 75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思敬、林莽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00003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25273489

上书时间2025-01-01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9》由吴思敬、林莽主编,分为理论卷和作品卷。理论卷坚持高品位和探索性的品质,内容为来自名家或实力雄厚的新锐诗评家或诗人,具体内容包括诗学研究、纪念杜运燮诞生百周年、陈超诗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中生代诗人研究、姿态与尺度、诗人访谈、新诗理论著作述评以及外国诗论译丛。作品卷是整理诗坛上出现的创新性诗歌作品而成,其中包括大量诗歌奖项的获奖诗人的优秀作品,具体内容包括诗坛峰会、探索与发现、汉诗新作、新诗作品展示、诗歌细读



作者简介
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师范学院分院讲师、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1949年11月,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为“白洋淀诗群”代表诗人之一,出版有《我流过这篇片土地》《林莽诗选》《穿透岁月的光芒》《永恒的瞬间》《林莽诗花集》等诗集、散文集八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目录


//诗学研究


2  作为方法与信念的细读


——关于《沙与世界:二十首现代诗的细读》的几点反思


……宋宁刚


11  代际经验的显现及其审美理性……林馥娜


//纪念杜运燮诞生百周年


20  试析杜运燮诗创作对于中国现代诗发展的意义……王 芳


36  父亲杜运燮二三事……杜海东


42  杜运燮致辛笛书信二十通(1979—1980)


……杜运燮 著 王圣思 编辑整理


60  杜运燮早期佚诗六首及其相关情况……李光荣


//陈超诗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


70  论陈超的诗学理论与批评……邢建昌


79  陈超个人历史化生命诗学体系 


 ……苗雨时 郭友钊 王之峰 王克金


90  陈超的“生命诗学”理念


——以对海子评价为中心……刘卫东


101  让文字“带上自己的心”


——陈超《诗野游牧》诗话随想……薛 梅


//中生代诗人研究


108  失败或曰诗人之心


——毛子诗歌论……何方丽


119  广阔又混沌的幻影


——读毛子的《迁徙之诗》……胡清华


123  言说不尽的“母亲” 


——从毛子的《母亲》谈开去……杨 亮


127  已经开始的未来……毛 子


// 姿态与尺度


132  廖伟棠诗的“地理”与“身份”论……余文翰


148  归家之诗 赤子之诗 自然之诗……叶延滨


152  走出夹缝之后的辽阔与从容


——王立世诗歌的一种方向……高亚斌 刘晓飞


// 诗人访谈


160  以闪烁思想光焰的灵性文字守护汉语诗歌品质


——诗人庄伟杰教授访谈……师 榕 庄伟杰


// 新诗理论著作述评


168  自觉的声音:读陈太胜的著作……郑政恒


172  交际、场域、政治与诗歌


——读霍俊明《先锋诗歌与地方性知识》……李文钢


// 外国诗论译丛


178  跨国诗学……[ 美] 杰汉·拉马扎尼 著 周 航 译


 



// 诗坛峰会


2  诗人邰筐 


41  诗人邓朝晖


// 探索与发现


66  作品与诗话


66  现实云图与未定的诗歌之途……霍俊明


72  蓝野诗十五首……蓝 野 


84  阿信诗:原初的味道……于贵峰


92  阿信诗十二首……阿 信


98  “一些事情离我们越来越远” 


 ——读陈马兴的诗……王士强


101  陈马兴诗六首…… 陈马兴


// 汉诗新作


108 新诗六家


108  错过的风景(组诗)……幽 燕


114  乡村志(组诗)……刘忠华


122  诗六首……傅 浩


128  在青海(组诗)……荫丽娟


132  诗六首 ……绿 音


136  呜呜的割草声响起(组诗)……黎 权


// 新诗作品展示


140 2017 中国年度诗歌精选诗四十四首(之一) 


159 平度诗人小辑




·2· 


169 泰山诗人小辑




// 诗歌细读


180 比较中细读:《小泽征尔指挥》……邱景华



内容摘要

9》由吴思敬、林莽主编,分为理论卷和作品卷。理论卷坚持高品位和探索性的品质,内容为来自名家或实力雄厚的新锐诗评家或诗人,具体内容包括诗学研究、纪念杜运燮诞生百周年、陈超诗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中生代诗人研究、姿态与尺度、诗人访谈、新诗理论著作述评以及外国诗论译丛。作品卷是整理诗坛上出现的创新性诗歌作品而成,其中包括大量诗歌奖项的获奖诗人的优秀作品,具体内容包括诗坛峰会、探索与发现、汉诗新作、新诗作品展示、诗歌细读



主编推荐
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师范学院分院讲师、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1949年11月,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为“白洋淀诗群”代表诗人之一,出版有《我流过这篇片土地》《林莽诗选》《穿透岁月的光芒》《永恒的瞬间》《林莽诗花集》等诗集、散文集八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精彩内容

——关于《沙与世界:二十首现代诗的细读》的几点反思

 

“二战”前后的文学批评流派,提出的重要术语之一,就是“细读”(close reading),即通过细致的阅读,发现文学文本中的反讽、悖论等特点,进而引出关于语言之张力的论述。为了反对意识形态介入对文本的解释,同时也反对思想对艺术的侵扰,新批评派更注重从文本到文本的解释。而这一倾向,也造成了包括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在内的解构派对其进行解构批评的一个口实。

“细读”二字指什么?它是从新批评来的吗?如果要我做一个简单的回答,那么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十多年前,当我还在读大学二年级,一边旁听中文系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一边读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并试着写下篇诗歌细读的文字时,我对新批评派根本不甚了了。以后几年,也没有予以太多关注。那时的阅读兴趣,逐渐从文学转向哲学。而在哲学系上的不少课(以及参加的读书沙龙),大都与“细读”或“精读”有关。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都曾在课上一字一句地读过。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观念》在老师带领的读书小组中也读过,《心经》和《尚书·洪范篇》则是在读书沙龙中听老师的详细讲解后多次读过。至今记得读博士时,听同宿舍一位中国哲学专业的同学说起他所选修的课中有《论语》和《大乘起信论》精读,心里生起的羡慕。那时课业紧张,已经不允许凭着喜好四处听课了……

“新批评”的课。虽然也有收获,可是像大学时读哲学书的欣喜乃至惊绝之感,并不是很多。因此,回想起来,倒是在哲学系的学习,对我后来渐次写成这些“细读”文字,影响更为直接一些。

“细读”是独属于“新批评”的吗?在新批评派将“细读”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来之前和之后,难道没有过其他样式的“细读”吗?现象学的方法,不就是关于细读的一个很好的范式?在《艺术作品的起源》中,海德格尔对梵高的《农鞋》所做的描述和阐释,既是现象学方法的经典呈现,也可以看作是“细读”的一个典范。随着新世纪的脚步被引进汉语学界的、以列奥·施特劳斯及其友人和学生为代表的古典政治学派,对古典作品的论述与分析,难道不是“细读”?从《圣经》到古希腊经典,从荷马史诗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从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到历史和散文著作……从希腊罗马一直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距离今天更近的现代和后现代,不难发现,通过古典政治学派的“细读”和耙梳,西方思想的图景在我们的视野中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而他们对历代经典展开论述的基本方式则是“绎读”“解读”“解释”“释义”“义疏”“疏证”“讲疏”“剖析”……不只是“细读”,还是对“细读”及其意义的伸张与开拓。

·路德的《〈加拉太〉注释》和卡尔·巴特的《〈罗马书〉释义》,都可说是解经学著作中可供我们学习“细读”的经典之作。

“义疏”“注释”等名目多变的称谓,多是中文翻译的结果,但是从其论述的具体展开方式来看,如此称谓也是名副其实的。它同时提醒我们,反观汉语世界自身的传统。与之相似的是,从古至今,无论是对四书五经的历代校勘、注疏与释义,还是各类选本的评注与绎读,抑或像李贽、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等人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所做的旁批与评点,其实都是“细读”,只是侧重各有不同。

“细读”。其中,笔者早读到的净空法师的《如何挽救社会人心》,更是让我这个对中国传统文化近乎无知的人受益匪浅。这些作品,似乎不太进入主流学界的讨论视野,其谈论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也较少得到学界的关注,但是作为一种中国式的学习和细读样态,它们无论如何不该忽视。这些学习和谈论问题的方式,给予后学者的方便和启发,同样不容抹杀。想到它们对于补充和矫正现有的教育方式所具有的意义,就更是如此。

“细读”,路径和归旨各有不同,讨论问题的基本方式则是一样的:细致、虔诚、充满思想的张力与开解力。于是,就带来一个问题:“细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法吗?难道它不也是阅读、进而做事和为人的一种基本态度,甚至一种基本的德行?乃至信仰?君不见,许多佛经前都有印光大师撰写的“读经须知”。以独力翻译《圣经》的冯象先生也自承,译经前他要焚香沐浴,摒除杂念。记得多年前,笔者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翻开书即看到前面的《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其中竟提到“读法”八十一条。其中有:

 

 

 

 

“读书种子”,懂得如何读书。继而自我责备:如此天真、单纯、会心到虔敬的读书态度,去讥诮、毁谤它,实在是罪过。而所谓讥诮,不过暴露了讥诮者在做人上的虚浮、油滑,乃至庸堕。

“敬畏,是从一个伟大的心灵所写下的伟大作品中学到教益的条件。”比敬畏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虔诚,乃至虔信——虔信不是迷信,不是取消自我的思想,而是经由自我辩驳之后的认信。我将这些称之为阅读的德性。虽然阅读的德性与人的德行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前者对后者具有可能的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相比今天身处后现代的人们,中国传统的苏熟人对读书的道德意义更加熟稔,也更加笃信。比如马一浮先生就曾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以“博文”炫人,而在“穷理”,更在“畜德”。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能否经得起细读,是检验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尺之一。

“细读”文字,实际上和叶嘉莹先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的“讲读”,是一脉相通的。这话说来有些大言不惭,却是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说,至少我是怀着这种向往的——希望能够讲出现代诗的美和妙处。一来,让更多的读者亲近诗歌;二来,让走近诗歌的读者在阅读时不再匆促而过、怠慢作品,而是慢下来,细细地体味、品鉴,获得读诗的愉悦和享受。

“细读”和解释,是有风险的。虽然书中部分的细读文字曾得到一些读者朋友的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也不止一次地面对别人的质疑:“诗能这样解读吗?”每每这时,我就会想起庄子“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的故事,想起苏珊·桑塔格的名言:“反对阐释”。如果说我对自己的“细读”有什么怀疑和困惑的话,就是这一点了。当然,我可以自我说服,“反对阐释”说的是反对阐释导致的思想贫瘠,反对阐释中的误解,以及对作者本意的蒙蔽、侵犯和掠夺。如果阐释让读者与显得隔膜的作品走近了一些呢?它是否因此获得某些正当性?无论如何,桑塔格的“反对阐释”不能使阐释和批评灭绝,更何况她本人也在从事“阐释”的工作,并因此获得声名。

“细读”中,我更多使用的也是桑塔格所说的“描述性的词汇”,而不是“规范性的词汇”。也即,更多凭靠的是她所说的“新感受力”在进行一种更加直接的对事物的观照;在欣赏诗作的时候,放下一些观念的理解和分析,而是强调感受的重要。就此来说,在阅读上,我更像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我至今认为,“阅读式”批评、印象式批评没有过时。阅读的直观感受,是基本也宝贵的。当然,这并不是说阅读没有前提。实际上,经过现代文化理论的洗礼,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阅读储备和“前理解”,决定了他会怎么看,以及能够看到什么。所以,前述这种直观式的阅读与欣赏,其实隐含着对读者的基本要求。理想的状态,是能够成为弗吉尼亚·伍尔夫意义上的“普通读者”,既具有现代的眼光,又能保持对文本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

 

B先生的)这类批评文字固然都很出色,精确,渊博;但问题在于,它们不再传达情感;他的头脑似乎分隔成一个小室又一个小室,彼此不通音讯。因此,人们记下B先生的一个句子,它会突然掉到地上——没了气息;但记下柯勒律治的一个句子,它会爆裂开来,激发各种各样的想法,只有这类写作,才可以说是把握了永恒生命的真谛。

 

“气息”、会“爆裂”、具有“启示”力量的文字。我自己的文字如何,则是另一回事。

“细读”文字,我还会自问:我是不是对作为“细读”和讨论对象的诗,说得太清楚了?如此解读,是不是太容易排除其他理解的可能性了?虽然我理所应当地相信,一首诗可能有无数种阅读的方式和进路;然则事实上,我所提供的不过是其中之一种。而这一种,在缺乏其他可能的比照下,有时难免显得有些“独断”。因此,我不得不提醒读者,在阅读时需要借着我提供的(思)路,找到自己理解的“大道”;同时,也尽可能多地注意我的讨论中犹疑、困惑和不确定之处。它们都是新的可能性的生长之处,也是阅读的意义之所在。

“细读”似乎缺少了一些现代性理论的观照和支持。这一方面是因为,如前文所说,我希望能够对诗保持一种阅读的直观感,而不是对理论的借重;希望突出基本感受性对诗歌阅读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便宜地拿理论的手术刀来解剖。当然,我也并不因此而排斥从某种理论方法切入的讨论。这不可能。后一种方式,毋宁说是近几十年来我们习见的讨论诗文的方式。类似的讨论,可能更容易获得,不用我赘言。再说,这种讨论似乎也有内在的困难。比如,面对同一首诗,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法、观念乃至主义入手,那么,我们的讨论是不是也要分成很多种?有的诗不见得适合从多种甚或一种理论方法来进行讨论,自不必说。即便可以,笔者也无意这么做。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获得读诗的基本感受,而不是将诗作为理论方法的实验用小白鼠。也就是说,不仅所有的方法都是视角性的、有限的,不能以一种普遍的方式展开,而且可能错失一般阅读的重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