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吐蕃王朝历史军事地理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吐蕃王朝历史军事地理研究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81.4 6.9折 11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悦梅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89849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25223126

上书时间2025-01-01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吐蕃王朝时期的对外战场,按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唐行政区划对吐蕃军事部署的影响,特别是吐蕃军事进程的地域性特征和军事区划特征,划分为河湟、西域、河西、关陇、剑南西川、西洱河、吐蕃南部疆域七大区域。吐蕃军事设置由初期的三勇部、下勇部、中勇部分别对应西域战场、河湟战场和西洱河战场,之后逐渐演变为所谓“四方戍边元帅”统帅的“四方”之军区——“吐蕃东境五道节度”、“吐蕃中节度”和吐蕃在西域的同一级军事机构。

西域绿洲地理条件限制了吐蕃军事军事进攻的路线,而在绿洲西域盆地内部则以控制绿洲及其之间的交通命脉、密集防戍点来显示其军事优越性。河湟地区汇聚了多条吐蕃向外掠夺扩张的军事交通线路,是吐蕃军队突破唐军防线的重要地点。针对河西走廊,吐蕃军队以祁连山纵谷为主要通道,采取点对点的攻击方式构建军事攻防体系。在关陇战场上,吐蕃军队受草场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战事目的性强、重掠夺。在剑南西川战场,特殊的地理地貌和艰险的交通条件迫使吐蕃军队放弃旧有的快速游动作战战术而改行城防攻守的作战战术。西洱河地区地形复杂,诸蛮部落众多,吐蕃设立都督府,以统治神川铁桥两岸的诸蛮部落,而纯粹的军事行动则主要在磨些江以北。吐蕃在南部疆域的军事受山地交通条件的限制,发展空间较小。



作者简介
朱悦梅,女,1969年生,上海市人,2002―2004年,师从西北民族大学李并成先生攻读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硕士学位,2004―2007年师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辛德勇教授攻读中国历史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地理学、西北民族历史与宗教、藏族历史。先后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敦煌研究》《中国藏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藏研究》《西域研究》《军事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译文9篇,出版专著有《甘州回鹘史》,文献整理并出版格萨尔史诗《索波马宗》(1部2册)。先后主持并完成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同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项目、国家民政部相关项目等。

目录

目   录


绪 论                           


  一 课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 写作思路与方法                   


  四 研究内容与创新方向                 


  五 本课题对地理区域划分的说明             


章 吐蕃军制及军事扩张之地理基础            


  节 吐蕃王朝军事地理背景              


   一 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二 吐蕃王朝时期青藏高原区域地理的划分、特征及


相互关系                     


   三 青藏高原与周边自然地理单元的关系         


  第二节 吐蕃军事扩张的初期准备             


   一 吐蕃王朝的军政制度及其军事化特征         


   二 吐蕃经济发展与对外扩张的关系           


  第三节 吐蕃王朝军事部落的分布             


  第四节 吐蕃统一青藏高原的军事地理区位         


第二章 西域绿洲地理与吐蕃军事               


  节 青藏高原与西域的交通              


   附 西域地区参考地图                 


  第二节 吐蕃用兵西域的军事地理             


   一 吐蕃王朝初期与唐朝在西域争夺的军事地理         


二 吐蕃攻打小勃律的军事地理方略


   三 吐蕃在“十姓四镇”之地的武装力量配置        


   四 吐蕃在帕米尔地区的交通及其军事界限的构成


   五 西域绿洲地理对吐蕃军事作战的影响         


  第三节 吐蕃在西域的军事建置              


   一 吐蕃的 khrom                   


   二 堡寨(rtse)                    


   三 吐蕃在西域的基层军事设施             


  第四节 吐蕃军事制度在西域的调整            


   一 吐蕃在西域实施管理的社会基础           


   二 从出土文献看吐蕃进入西域的部落          


   三 从兵源看吐蕃军队建设制度的变化          


   四 绿洲农业地理对吐蕃军队补给制度的影响       


   五 吐蕃的军事与宗教                


  第五节 吐蕃军事与绿洲地理              


第三章 吐蕃在河湟地区与唐朝的争夺            


  节 河湟地区地理交通与唐蕃战争的关系       


   一 河湟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交通            


   二 唐蕃古道的河湟段路线              


   三 青海湖西南的军事地理交通            


   四 河湟地区北部与河西走廊的军事地理交通      


   五 河湟地区与陇右地区的军事地理交通        


   六 吐蕃东向扩张的军事地理交通           


  第二节 吐蕃在河湟地区的军事空间布局         


   一 大非川战役唐军的行军路线            


   二 吐蕃初入河湟地区后军队集结的地点及其进攻路线                    


   三 吐谷浑伏俟城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及唐大非川之败的内因                 


   附 河湟地区参考地图,结论可信,填补了以少数民族国家政权为主体的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空白。



内容摘要

吐蕃王朝时期的对外战场,按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唐行政区划对吐蕃军事部署的影响,特别是吐蕃军事进程的地域性特征和军事区划特征,划分为河湟、西域、河西、关陇、剑南西川、西洱河、吐蕃南部疆域七大区域。吐蕃军事设置由初期的三勇部、下勇部、中勇部分别对应西域战场、河湟战场和西洱河战场,之后逐渐演变为所谓“四方戍边元帅”统帅的“四方”之军区——“吐蕃东境五道节度”、“吐蕃中节度”和吐蕃在西域的同一级军事机构。


西域绿洲地理条件限制了吐蕃军事军事进攻的路线,而在绿洲西域盆地内部则以控制绿洲及其之间的交通命脉、密集防戍点来显示其军事优越性。河湟地区汇聚了多条吐蕃向外掠夺扩张的军事交通线路,是吐蕃军队突破唐军防线的重要地点。针对河西走廊,吐蕃军队以祁连山纵谷为主要通道,采取点对点的攻击方式构建军事攻防体系。在关陇战场上,吐蕃军队受草场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战事目的性强、重掠夺。在剑南西川战场,特殊的地理地貌和艰险的交通条件迫使吐蕃军队放弃旧有的快速游动作战战术而改行城防攻守的作战战术。西洱河地区地形复杂,诸蛮部落众多,吐蕃设立都督府,以统治神川铁桥两岸的诸蛮部落,而纯粹的军事行动则主要在磨些江以北。吐蕃在南部疆域的军事受山地交通条件的限制,发展空间较小。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