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22.2 7.7折 ¥ 29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王雄伟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98147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元
货号29302156
上书时间2024-12-28
劳动是生活的需要,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劳动教育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从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劳动素养出发,劳动教育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因为劳动价值观是劳动素养的核心内涵,劳动教育也可以定义为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在内涵上,劳动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性育人活动;在外延上,劳动教育的范畴涉及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劳动技能的传授、劳动态度的培养、劳动情感的培育等方面。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历史性地把劳动教育从传统意义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为重要教育内容,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思想指引。在社会主义国家,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体脑结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劳动教育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开展劳动教育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育”并举,全面贯通,在劳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劳育、把握劳育、实现劳育。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生活劳动着重解决个人自理问题,生产劳动侧重解决物质财富创造的问题,服务劳动侧重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问题。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作用。劳动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形成尊重和热爱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和劳动主体的价值观念。“劳动光荣,浪费可耻,不劳动者不得食”是中华民族勤劳奋斗的传统。在养成良好劳动素养方面,劳动教育是劳动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劳动教育特别强调:,促进学生具备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第二,发展学习者劳动创新的潜质,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劳动创新者;第三,在学习中实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成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有尊严、有素养的新时代公民。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意识,树立认真、负责、创造性地对待劳动的态度,丰富青少年运用知识技能获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教育实践,帮助青少年增强合作劳动和独立劳动的能力。
《大学生劳动教育》从劳动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劳动教育的社会与个人角度出发,分崇尚劳动、弘扬精神、提升技能、垃圾分类、培养品质、尊重劳动、劳动发展七个方面进行阐述,帮助大学生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使大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爱岗敬业、诚信友善、遵纪守法、劳动创新的优良品质,提升劳动素养。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彻始终,强调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倡导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
2. 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强调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担当意识;同时注重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
3. 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我,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勤劳的目的。
本书理论结合实际,内容科学,针对性强,并且还具有时代性、专业性、实用性等特点,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和劳动能力,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相关的著作、教材、论文等研究成果,充分借鉴和吸取了部分学者的科研成果,特别是课题研究及示范建设项目。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平台,李菡老师和刘瑛老师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敬请广大专家、同仁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王雄伟
2021年6月
《大学生劳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编写。本书从劳动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劳动教育的社会与个人角度出发,分崇尚劳动、弘扬精神、提升技能、垃圾分类、培养品质、尊重劳动、劳动发展七个方面进行阐述,帮助大学生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使大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爱岗敬业、诚信友善、遵纪守法、劳动创新的优良品质,提升劳动素养,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劳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编写。本书从劳动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劳动教育的社会与个人角度出发,分崇尚劳动、弘扬精神、提升技能、垃圾分类、培养品质、尊重劳动、劳动发展七个方面进行阐述,帮助大学生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使大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爱岗敬业、诚信友善、遵纪守法、劳动创新的优良品质,提升劳动素养,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章 崇尚劳动
节 劳动简史 002
一、手工劳动 002
二、机器生产 004
三、人工智能生产 005
第二节 劳动本质 006
一、劳动助力学习 006
二、劳动源于实践 007
三、劳动产生创造 007
四、劳动促进职业 008
五、劳动实现发展 008
第三节 劳动观念 009
一、劳动观念的内涵 009
二、劳动教育的价值 013
思考题 014
第二章 弘扬精神
节 劳动精神 016
一、劳动精神的内涵与发展 016
二、劳动精神的基本要素 021
三、弘扬劳动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022
四、劳动精神的培养 024
五、努力践行劳动精神 026
第二节 工匠精神 028
一、工匠概述 029
二、工匠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031
三、新时代工匠精神 033
四、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037
五、践行工匠精神 038
六、技能竞赛与工匠成长 040
第三节 劳模精神 041
一、劳动模范的含义 042
二、劳模精神的内涵与基本要素 043
三、践行劳模精神 048
四、弘扬劳模精神 050
思考题 052
第三章 提升技能
节 职业技能 054
一、职业技能概述 054
二、大学生专业实践 058
第二节 生活劳动技能 060
一、生活与生活劳动 060
二、家务劳动技能 061
三、校园劳动技能 065
第三节 社会劳动技能 067
一、服务性劳动 067
二、大学生开展服务性劳动的类型 068
三、校内志愿服务 069
四、校外志愿服务 071
思考题 072
第四章 劳动实践——以垃圾分类为例
节 分类意义 075
一、垃圾分类的含义 075
二、垃圾分类的价值 077
第二节 分类标准 078
一、垃圾分类的政策 078
二、垃圾分类的标准 079
第三节 分类操作 081
一、一般垃圾分类操作 081
二、大学校园垃圾分类 083
三、践行垃圾分类 084
思考题 085
第五章 培养品质
节 劳动安全 087
一、劳动安全及责任 087
二、劳动风险及防范 088
三、劳动安全应急处置 089
四、劳动保险 090
五、劳动卫生 090
第二节 劳动敬业 091
一、劳动敬业的概念 091
二、劳动敬业的意义 092
三、劳动敬业的实现途径 093
第三节 劳动诚信 095
一、劳动诚信的概念 096
二、劳动诚信的意义 097
三、劳动诚信的实现途径 098
第四节 劳动勤俭 099
一、劳动勤俭的概念 099
二、劳动勤俭的意义 100
三、劳动勤俭的实现途径 100
第五节 劳动创新 102
一、劳动创新的概念 102
二、劳动创新的意义 103
三、劳动创新的实现途径 103
思考题 105
第六章 尊重劳动
节 体面劳动 107
一、体面劳动的内涵 107
二、体面劳动的建设 108
三、体面劳动的价值 110
四、体面劳动的基本要求 112
五、践行体面劳动 114
第二节 劳动权益 115
一、劳动权益的内涵 116
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 117
三、合法劳动意识培养 119
思考题 120
第七章 劳动发展 121
节 人工智能 122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 122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类型 123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124
四、人工智能与劳动者 124
第二节 未来发展 125
一、人工智能与未来劳动 125
二、人工智能和未来劳动者 126
三、人工智能对未来劳动者的技术技能需求 127
思考题 128
参考文献
《大学生劳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编写。本书从劳动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劳动教育的社会与个人角度出发,分崇尚劳动、弘扬精神、提升技能、垃圾分类、培养品质、尊重劳动、劳动发展七个方面进行阐述,帮助大学生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使大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爱岗敬业、诚信友善、遵纪守法、劳动创新的优良品质,提升劳动素养,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书理论结合实际,内容科学,针对性强,并且还具有时代性、专业性、实用性等特点,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和劳动能力,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