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44.9 7.6折 ¥ 59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牛童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91555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29165896
上书时间2024-12-28
前言(新)
一个被问了无数次的问题——语法重要吗?
有人说 :“语法不值得学,因为语言是一门艺术。” 一听到这种似是而非、误人子弟的“理论”,我就想踹说话的人一脚。相信你读完这本书后,也会非常乐意再补上几砖。其实,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纯粹的“科学” 或“艺术”——没有一门学科,是单凭理性或感性思维就可以完成的。我们只能说,“这个学科偏向于艺术”,或“那个学科科学成分更多”。比如语言,就是“ 艺术” 大于“ 科学”;而语法,则恰好是语言学习的“科学”部分。这就意味着,英语学不好的只可能有两种人:种,一点脑子都不动的,这些人无法理解英语中的“科学”部分;第二种比较冤——想太多的,这些人往往会忽略其中的“艺术”部分。
为什么说第二种人冤呢?正因为英语是“艺术”部分大于“科学”部分,所以什么都不想的“傻瓜”往往比什么都想的“聪明人”更容易学好;而进步快的,则是那些介乎于“傻”和“聪明”之间的人——这种人既能理解必要的语法知识,又不会仅仅拘泥于这些知识。
既然在英语中,语法只占较小的比重,那为什么还要学呢?语法和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发声技巧和唱歌来做类比:
同样:
所以,语法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虽不“必要”,却很“重要”。
有人说,语法也就是聊天和写作的时候重要;哥只需要阅读,一辈子都不想跟老外交流。其实即使是这样,语法也还是挺有用的。比如下面这句话 :“No one needed to know save herself.”。语法好或者只是语感好的人到这儿就要皱眉头了——这save怎么看着这么别扭!再一想句子是老外造的,就算错了八成也是人家文化里很流行的一种错法。去网上查一下,发现save除了是个动词,还兼职当介词用,表示except、apart from(除了),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No one needed to know except herself.”。 回顾一下整个过程——驱使你皱眉头 查词典的动力是你知道“俩谓语动词不能出现在一个分句里”;否则的话这句就这么过去了,你啥也没注意到,于是也就啥也没学到。
看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老外也没学过语法,凭什么英语比我们好呢?因为他们虽然可能不会教,但是很会用。你和老外的区别是:你需要努力地学,而他们只需要下意识地学。那你可能又会问:我有没有可能也下意识地学呢?答案是:有可能——把自己扔到一个纯英语的环境,然后让一个完全不会中文的人像教小孩一样教你就行。我曾经在一个美国家庭里见到过四个被领养的中国孤儿,的一个也只用了一年就没有交流障碍了。当然,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需要走一条相对艰辛的路。
本书的两大特点
本书的大特点是“简单”。因为它不但涉及的知识相当“通用”,而且纯粹以对话的形式完成(往后随便翻开一页,你就会明白什么叫“纯粹以对话的形式完成”)。
我相信,肯定会有很多“专家”对此书不屑一顾——“就这点儿东西也敢拿出来显摆?我看过的语法书比你这个全多了!”对此我只想说一句:“是的,所以你没把你那本语法书看完。”本书针对的,并不是把英语当成“可以兑换文凭的专业”来学的人,而是只把这门语言当工具的人——它不要“全”,不要完美,而只是把必要的知识呈现给你。因此,我希望它越薄越好,内容越通俗越好,能不用专有名词就不要用专有名词。
当然,即使把书写得如此通俗易懂,我相信还是会有人怀疑自己:“老师,我基础很差,能读这本书吗?”
因为前言就是用来讲故事的,所以让我来给你讲个故事。2006年9月10日,一位同学像往年一样回到母校,看望自己的英语老师。老师问他现在在做什么,他低头小声说:“一边上学一边教英语。”虽然那个时候还没读过Paul Ekman※的Telling Lies※,但他分明从老师脸上看到了surprise[1]的微表情——眉毛上扬、双眼圆睁、嘴巴大张,且持续时间不超过一秒钟。惊讶过后,就是搭在他的肩头上狂笑不止。这位同学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他自打认识老师以来,给她讲过的好笑的笑话。原因只有一个——他是当年英语全班倒数第二名。而他的名字也正如你所料——牛童。
所以,千万别在本作者面前说“基础差”,你还不够资格。也正是为了足够“简单”,这本书将通过其第二大特点——“创新”——完全颠覆你以前的语法学习观念。本书会用你前所未见的“五元素法”,教会你如何驾驭各种“诡异”的时态(哪怕是“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会用你意想不到的“降 时态”方式,让你从心所欲地使用那些奇奇怪怪的虚拟语气;会利用语序上看似无关紧要的细微调整,领你轻松造出令英语学习者困惑不已的变态从句。而且,作者还将向你证明:完成这三项任务其实只需要不到四章的篇幅。
本书会涉及什么知识,同时尽量避免涉及什么知识?
这本书主要讨论的不只是如何“看懂”句子,更重要的是如何“制造”句子。许多人阅读能力很强,但说出来的句子却狗屁不通,说明问题出在“制造”上。我对于“制造”的要求很简单:首先,所学语法知识足够表达基本感情;第二,就算别人写的语法自己不会用也没关系,只要能看懂并且大脑中有可以代替它的表达方法就行。为什么只有这么点儿要求呢?这就涉及了英语学习的一个根本问题:初学者应该把语法学到什么程度?
比如有一种语法现象是可以把从句里的which换成that(“This is the cake which I made.”可以说成“This is the cake that I made.”)。那么我们对这个知识点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呢?当我们自己表达感情的时候,直接用which就好了;而当我们看到包含that的从句时,也知道它是啥意思,这就够了。在初学阶段,我们并不需要知道which到底在什么情况下能换成 that。因为要解释这件事,还得费劲巴拉地去学什么叫“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还得花精力去想which指代的是主语还是宾语,图什么呢?你又不专业研究这个。所以说,碰到一个知识点一定要先想想:
如果二者答案都是“不会”,你说你跟这知识点较个什么劲?这就叫“追求不完美”的心态。有很多英语老师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懂得多,把语法“必须学”的知识和“学不学都成”的知识混着教,甚至把语法和“如何写出漂亮的英文”一起教,这对初学者大都是有害无益的,因为他们很难自行分辨知识点的重要性。所以说大家英语不过关,有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学得少,而是“你们知道的太多了”……
不分主次学语法的结果就是你抱着市面上某本厚度堪比《永乐大典》的语法书,看完章“(定)冠词”的一小半,就决定放弃了(就像你知道 abandon[2]而不知道很多其他更常用的词一样)。那些大而全的语法书好不好、有没有用呢?有的对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当然好,当然有用,只是对现在的你一点都不好而已——就算是未来想学数学专业的人,也不会在一开始接触实数的时候就去学怎么证明它的稠密性;就算是世界上雄心壮志的学编程的人,也不会在运行Hello World※的时候去探究其背后的汇编语言(assembly code)。把该学的东西先学会,然后再去想别的——这不一定是成功的秘诀,但至少是“能让你坚持到有一天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的秘诀。
另外,本书也不会带给你太过基础的知识——如果你还不知道“I love her.”不能说成“I love she.”的话,那还是只看看前言和后记吧。有意思的是,读者好还具备一点额外的“基础”。这个基础说来有些可笑——就像老板招聘员工时要求他们有工作经验一样,读这本书你也好有接受英语应试教育的“经验”。检验方法很简单——回首往事,发现自己学了五年以上英语却还不能正常交流,并伴之以一声习惯性的长叹。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不是的概率其实很小),那么恭喜,你将从本书中获得的震撼与快感!其实,我写这本书心情是很矛盾的——期待它成为畅销书,但同时又希望它有一天会没人买。因为只有到那时,我们的英语教育才算真正过关了。
一些语法细节(比如help sb. to do sth.中的to可以省略)也会被直接无视,因为它们很多是只适用于某个单词的规律,而不是可以应用在成千上万个句子中的定理。可见,这并不是一本完美的书,不过我很中意这种“不完美”。因为若非如此,就没人能看得下去了——就像现在几乎所有语法书一样。
在写作过程中,我尽量优先从电视剧里挑选例句,其次是电影。这并不是说我笨到了在书里找不出句子的程度,而是因为电视剧和电影更贴近生活。我希望所有读者都能明白一件事:我们误以为很不好学的语法,其实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就像家常便饭一样。
本书也会为你带来额外的收获。如果你是一名在校生,那么恭喜,你将通过本书极大地提升独立思考能力。有些人可能会担心:看这本书会不会影响我的升学考试?毕竟现在中国还是应试教育为主。答案是:当然会影响,而且是正面的。与本书所涉及的内容相比,你那些英语考试实在是太小儿科了,还是多放点精力在真正有用的知识上吧。再比如,你将来想当一名好老师,那一定要仔细阅读第五章;如果你希望学好英语以外的其他语种,章则对你至关重要。甚至你想多懂得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能在第七章找到答案。
几点小要求
为了让这本《像高手一样学语法》真正“书尽其用”,我要先给出一些小提示:
如果愿意的话,你大可将Ben(老师)和Bob(学生)这两个名字替换成“机器猫”“东方不败”之类的。这俩人是谁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话的内容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我坚信,书中Ben老师留的作业,也是每一位读者应该做的。只有认真完成的人才能真正获益。另外,鉴于只知理论不知实践是世界上危险的事情之一(详见赵括同学生平),这本书每一章后面都附了大量例句。使用方法是每句都扫一遍,知道它们分别对应什么语法知识就好。
本书会推翻很多你以前学到的方法和知识,因此阅读的时候保持开放的心态很重要。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以前的学习方法是对的,那就不会五年,甚至十年以上还不能用英语自如交流了。
为了增加可读性,本书中难免会加入很多“扯淡”的部分。在出版前的“试读期”里,我发现有很多人跳过所有英文部分,直接张开双臂扑向这些“淡”。注意:这样做确实能给你带来极大的快感,但几乎无法带给你太多有用的知识。这本书可能是你人生中一次快乐学习语法的机会了,一定要珍惜。
后祝阅读愉快!尽情享受这本“中国历史上本能让人看得下去的”语法书吧。
※Paul Ekman:保罗•埃克曼(Paul Ekman, born February 15, 1934, is an American psychologist and professor emeritu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who is a pioneer in the study of emotions and their relation to facial expressions.)
※Telling Lies:《说谎》(Telling Lies: Clues to Deceit in the Marketplace, Politics, and Marriage, a book by Paul Ekman published in 1985, offers both a wealth of detailed, practical information about lying and lie detection and a penetrating analysis of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behaviors.)
※Hello World:“你好,世界”程序(“Hello World” is a computer program that displays the message “Hello, World!”. It is very simple in most programming languages, so often used to illustrate the basic syntax of a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is often the ?rst program those learning to code write.)
[1] 意外(Surprise is the feeling that you have when something unexpected happens.)
[2] 抛弃(If you abandon a place, thing, or person, you leave them forever or for a long time, especially when you should not do so.)
本书通过对主人公跟一位英语“高手”拜师学语法的故事,向读者解读英语中核心的语法知识,尤其是虚拟语态、复合句等困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老大难问题。书中讲解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幽默,既从具体处解答读者的语法困惑,又从宏观上帮助学习者理清语法的脉络,不落窠臼,独具匠心。新版中,作者更是结合六年来自己在美国学习、生活的经历,以及读者对于旧版的评论、建议,对内容进行了相当幅度的修订。此外,书中还配有人气画手胖兔子粥粥的插图,可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和记忆。
牛童(Ben),男,识字儿,不识谱。曾在全国数一数二的高中里,考着全班“倒数倒数第二”的英语成绩。2005至2007年任教于“洋话连篇”,是该校年轻的英语讲师。同年受作家出版社邀请,成为世界批中文分级读物《汉语风》系列的作者。2007年创办“杰克美语”语言培训学校。2011年赴美留学,于弗吉尼亚大学取得数学和计算机双学士学位。后于杜克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现于美国加州Palo Alto的Salesforce Research任Research Scientist,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研究。
引言 拜师
章 以用上一个老句子为荣。以憋出一个新句子为耻
第二章 英语是一种“后找补”的语言
第三章 工欲善其事
第四章 并不简单的“简单时态”
第五章 The Best Way to Learn Is to Teach
第六章 英语中用于“意淫”的句型
第七章 变态从句
后记
本书通过对主人公跟一位英语“高手”拜师学语法的故事,向读者解读英语中核心的语法知识,尤其是虚拟语态、复合句等困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老大难问题。书中讲解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幽默,既从具体处解答读者的语法困惑,又从宏观上帮助学习者理清语法的脉络,不落窠臼,独具匠心。新版中,作者更是结合六年来自己在美国学习、生活的经历,以及读者对于旧版的评论、建议,对内容进行了相当幅度的修订。此外,书中还配有人气画手胖兔子粥粥的插图,可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和记忆。
牛童(Ben),男,识字儿,不识谱。曾在全国数一数二的高中里,考着全班“倒数倒数第二”的英语成绩。2005至2007年任教于“洋话连篇”,是该校年轻的英语讲师。同年受作家出版社邀请,成为世界批中文分级读物《汉语风》系列的作者。2007年创办“杰克美语”语言培训学校。2011年赴美留学,于弗吉尼亚大学取得数学和计算机双学士学位。后于杜克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现于美国加州Palo Alto的Salesforce Research任Research Scientist,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研究。
2020年新版序
2020,离这本书的版已经时隔七年。如果语法书也能打酱油的话,那这本书就到了可以打酱油的年纪。当然,与其说是“打酱油”,不如说是“成长”。这七年作者自己经历了很多,也领悟了很多,于是自然也就不忍心看着自己成长的同时,书却还没长大。
在修订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惊讶的是之前的遣词造句已经很难看得入眼了。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想:为什么要惊讶呢?七年时间写作水平提高一点不是很正常么?其实不然,这七年我基本都在美国度过(先是弗吉尼亚大学,然后是杜克大学),平时大部分文章都是英文写就的。也就是说,长时间写英文论文居然对我的中文写作有很大帮助。 比如说,以前我很反感句子对仗,主要是因为看到了太多的唐诗。我那时候就认为——并且现在也继续认为——唐诗对文体的限制真的是没有思想的人的救星;大多数诗都空有一副花架子,实际所包含的内容和意境甚至不如《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但写了这么多 formal English(正式英语)之后,我突然意识到错不在“对仗”,而只是在“没思想”。
改的时候我还大大松了一口气——幸亏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都是在出国前完成的。这么说主要是因为这几年做了太多研究工作,人变得没有以前那么狂了;如果现在才开始写这本书的话,就会趋于谨小慎微,很难达到惊醒读者的效果。气势这种东西其实很重要,不是写什么都要踏踏实实才好——这就好像李白如果戒酒的话,固然保住了他自己的身体,但诗就没法看了。
所以这么两下里一凑合,就知道新版该怎么改了。在尽量保留上一版气场的情况下,我把这七年间学会的文笔和严谨的态度都可着劲儿地往书里加。另外,我现在研究方向是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语言处理),对语法的见解总还是比之前要高明一点。这样很好,因为新版兼有“两个我之长”。人家总说“写书要对得起读者”——现在由两个我合作写书,就算还对不起读者,至少也是尽力了。
新版还有个好处——我是在看了很多读者评论之后写出来的,于是在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就会回应一些大家的质疑或建议。这里面尤其以豆瓣评论对我的帮助(这本书拿到 8.5分我也挺满意,算是过了及格线)。不知道别的作者如何,反正我是很没出息地把网上所有能找到的评论一条不落都看了。看到揶揄质疑我就不爽,然后把需要改的部分记在一个文档里;看到溢美之词—&mdas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