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35.2 5.1折 ¥ 69 全新
库存351件
作者王德福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28201
出版时间2024-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定价69元
货号29733444
上书时间2024-12-25
如何认识中国式小区?社区行政化真的一无是处?社区自治与群众工作是什么关系?社区服务如何更好对接居民需求?社区工作者队伍如何建设?业主合作为何难以达成?党建引领如何办好社区小事?社区治理现代化如何实现简约高效?为什么中国式社区要迈向治理共同体?
本书基于全国20多个城市100多个社区的田野调查,对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社区治理主要议题做出了有力回应,提出了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社区的初具体系的若干概念,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自觉实践。无论学术工作者还是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其他相关从业者等城市基层治理实践者,都能从书中获得富有冲击力的启发。
王德福,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城乡社会与基层治理研究。2008年以来在全国20多个省市完成城乡田野调查1000余天,在《政治学研究》《行政论坛》《城市问题》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出版《乡土中国再认识》《治城》等专著6部。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式社区:空间与结构
一、空间基础……2
二、社会性质……14
三、社区基层组织……21
四、积极分子……34
五、街居治理共同体……41
第二章 社区治理体系:组织与制度
一、社区居委会:行政性与自治性……53
二、社区工作者……60
三、社区服务:需求与供给……70
四、社区自治:空间与事件……80
五、业主自治……90
第三章 社区治理实践:策略与原则
一、社区动员策略……109
二、模糊化运作策略……133
三、简约治理原则……142
第四章 社区治理实践:服务与自治
一、社区服务供给与协作机制……162
二、物业纠纷发生与化解机制……170
三、集体行动与业主自治……190
四、人格化自治体系……198
第五章 社区治理实践:群体激励与干部培养
一、积极分子及其激励机制……213
二、消极分子及其约束机制……231
三、新生代社工与干部培养路径……249
第六章 社区治理现代化:定位与路径
一、社区治理现代化……271
二、党建引领……294
如何认识中国式小区?社区行政化真的一无是处?社区自治与群众工作是什么关系?社区服务如何更好对接居民需求?社区工作者队伍如何建设?业主合作为何难以达成?党建引领如何办好社区小事?社区治理现代化如何实现简约高效?为什么中国式社区要迈向治理共同体?
本书基于全国20多个城市100多个社区的田野调查,对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社区治理主要议题做出了有力回应,提出了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社区的初具体系的若干概念,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自觉实践。无论学术工作者还是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其他相关从业者等城市基层治理实践者,都能从书中获得富有冲击力的启发。
王德福,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城乡社会与基层治理研究。2008年以来在全国20多个省市完成城乡田野调查1000余天,在《政治学研究》《行政论坛》《城市问题》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出版《乡土中国再认识》《治城》等专著6部。
高密度居住空间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必然选择,以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土地承载更多人口。从新中国成立后早期的低层(1 ~ 3 层)或多层(4 ~ 6 层)高密度职工新村、单位小区, 到 21 世纪以来主流的高层、超高层高密度小区,无一不是高密度住区。与独立住宅组成的住区相比,集合住宅组成的住区,单位面积上承载的人口数量显然要高出许多。
这种高密度居住带来的行为异常便是“拥挤效应”。现代大城市的拥挤已成为常态,无论是上下班高峰期的道路拥挤,还是节假日商场、广场、公园的人员拥挤,都让我们在享受现代化城市生活的便利性的同时,不得不忍受与更多的人挤在一起,拥挤已成为“城市病”的代名词。而从居住区来看,拥挤意味着上下班时的电梯拥堵,意味着小区公用设施更高的使用强度,意味着频繁忍受他人行为带来的负外部性。拥挤对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它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居住和家庭生活的私密性、舒适性的需求。从拥挤的城市道路和公交地铁上回到家里,人们渴望的是不受侵扰的身心放松:关上房门享受私密生活的自由与惬意、温馨与甜蜜,或者到小区花园、广场享受与家人一同活动的亲密和放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小区内的社交需求会降到最低,陌生他者的介入往往会变成不礼貌的侵扰。处于私密居住空间中的时间是那么有限而且宝贵,这就使得任何侵扰都变得不可忍受,而人们对侵扰的反应也就很容易变得急躁和粗暴。 群体的陌生化会放大这种拥挤效应。在一个熟人社会中, 人际互动预期长久且稳定,人们对社会支持的需要又会强化地缘关系的重要性,亲密交往的功能需要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私密生活的需要。在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空间中,无论是交往预期还是社会支持需要都大为弱化,而人们对生活私密性和自由性的需要则会压倒对亲密的地缘交往的需要,亲密交往则更多安排在居住空间之外的城市公共空间中,通过血缘、业缘关系来实现。在一个拥挤的熟人社会中,人们基于长久的交往预期和社会支持的需要,会对生活交集中的接触与摩擦有更高的耐受度,个人行为也会更多考虑到机会成本问题,社会舆论、群体制裁才会成为可能。而在拥挤的陌生人社会中,这种耐受度会显著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更低,人们往往更容易走极端,要么自我而冷漠,关起门来过日子,要么暴躁容易冲动——蝇头小利都会变成意气之争,互不相让,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很容易扩大化,变得难以收拾,非要分出个是非对错。
董磊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本书积十年之功,从空间维度、社会维度和治理维度,对中国城市社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书所提出的“中国式社区”,一方面充分呈现了城市社会的流动性、异质性与陌生性特征;另一方面基于中国城市社区的治理实践,指出了治理共同体形构的现实路径:组织催化合作。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探索性研究。
熊万胜,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我总盼望有人写出这样一本书:从居住形态出发来研究中国的社区形态,从小区来研究社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扭转那种把治理体系和社区体系的基本单元混为一谈的倾向,为中国城市社区的物理可持续以及中国文明在城市的深度展开提供理论基础。在这个方向上,王德福教授是有心人,他的努力令人钦佩。
桂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数亿人口从广阔的乡村空间集聚到相对局促的城市空间,由此催生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形态。本书描绘和揭示了城市社区及其治理的复杂形态与内在逻辑,以此透视了中国社会的巨变图景。
周洪斌,西安市心晴雅苑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
一个在社区治理实践者心目中非常接地气的学者,他用多年的田野调查和潜心研究,通过大量案例和数据分析,系统疏理了中国式社区的建设发展历程,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治理机遇,提出了“街居治理共同体”“主辅结构”“简约治理”“需求回应机制”“强服务弱治理”“人格化自制”“混合式激励”等多维度概念。特别是书中提出的催化合作机制,将对建立在物权法律体系基础上的,中国城市住宅小区业主自治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进程发挥积极作用。对于社区治理实践者,该书是全面了解中国社区现状最好的资料。
赵健,南京市江宁区太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国家注册物业管理师
本书从中国社区变化的几个维度,深刻阐述了中国社区治理的渊源,揭示了社区居住形态从扁平化向立体化转变,社区生态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社区治理模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的客观现状。并对新形势下中国社区治理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性意见。是一本理论性高,实践性强的社区治理专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