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财政学原理
  • 【现货速发】财政学原理
  • 【现货速发】财政学原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财政学原理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80 5.1折 158 全新

库存6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权时 著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ISBN9787547618561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58元

货号29497114

上书时间2024-12-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导读 

自晚清西学甫入国人视野后,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真理成为清末民初知识分子的普遍追求。他们或译传西著,或著书传播西学,以期从西方学理中找寻中国制度变迁的理论与实践蓝图,李权时的《财政学原理》即为其中之一。
李权时,字雨生,生于1895年,浙江镇海大碶漕头村人,幼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年少时即考入清华学堂,1918年毕业后赴美留学,于192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随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财政学,1922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历任上海商科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交通大学、国力劳动大学等学校的教授,还担任复旦大学商学院院长。同时他还担任中国经济学社理论刊物《经济学季刊》总编辑、上海银行工会主办的《银行周报》社经理兼编辑。
李权时无疑是民国时期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与当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马寅初并称“南李北马”。他一生著作颇丰,其中财政学造诣尤为高深。他出版了多部财政学论著,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税制论》《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遗产税问题》《中国税制论》《现行商税》《土地税》《中国关税问题》《财政学原理》等,而其中《财政学原理》分量最重,影响最广。
《财政学原理》分为上下两卷,由商务印书馆于1931年和1935年先后出版。该书的主要目的,是提倡国货教科书,并希冀形成国人自己的财政学术。李权时在序言中写道,“我写这本书的动机,一如我二年前写《经济学原理》的动机,是在于提倡国货教科书。……进一步则为自己监制或自己编述。再进一步则为自己能够精制以与洋货逐鹿于世界市场,或自己能够卓立一家以与世界学术界并驾齐驱。”李权时盼望其著成的《财政学原理》,能够对散见于《东方杂志》《复旦季刊》《万有文库》上的文献进行综合,并融合其自身的财政理念,进而构建国人自己的系统财政学。

《财政学原理》上下两卷共分绪论、岁出论、预决算论、岁入论和公债论五篇。本书还整理了李权时的博士论文《国地财政划分问题》(李权时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重新整理的版本)。
第一编为绪论。该部分首先介绍了财政的性质,指出,“财政就是一个政府理财之政策”。随后李权时比较了财政与私有经济的区别,并分析了财政的内容及其运用的原则,指出财政的内容或范围就是“实质的或经济的内容以及形式的或行政的内容”,提出财政的运用万不可与国民经济的原理原则相违悖。他同时还分析了财政学的概念,认为财政学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后他遍考中外,概述了中西财政学发展的脉络。
第二编为岁出论。该编首先指出,“公共经费”的术语过于繁琐,中国古人有“岁出”简雅之称,故以“岁出”替之。他认为岁出系全国国民消费的一部分,并从经济语境、政治语境、历史语境、财政语境四个视角对岁出进行了分类,并认为政府岁出对生产、分配皆具影响,指出岁出应该秉承政治原则、财政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和社会原则。
第三编为预决算论。该部分用详细的史料,回顾了英国、美国和法国三个国家的预决算史,并回顾了中国预决算的现状,指出中国预算监督的必要。
第四编为岁入论,这是全书最为丰富的内容。李权时在该编章节,首先批判了单一税制说,认为单一税论在理论上违反了社会原则,使税收缺乏调和性或补偿性,失去调节社会公平功用,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并不可取。随后,李权时认为,税制结构可以分为享益税和能力税两类。其中,享益税系统包括规费类捐税、特别课赋或不动产改良税、间接消费税、营业税等类,能力税则包括所得税、财产税、直接消费税等类。该章基本围绕这两大岁入结构展开探讨,论述十分详尽。同时,在该编中,李权时还认为,课税原则应该秉承伦理原则(首要原则)、财政原则、行政原则、经济原则,并分析了租税逃逸转嫁的表现与原因,提出要从法律方面、政治和宗教方面、社会方面、经济方面、行政方面来进行规避。
第五编为公债论。该编指出,公债就是任何政府依契约借贷的行为。天灾倏临、战端忽启、建设经费浩大、政府弥补不敷政费是公债产生的四大原因。公债有外债和内债之别,外债利弊皆俱,中国只有善用外债,不滥募,不浪费,涓滴投资于生产事业,则可化弊为利。考虑到外债是由国家信用或国家租税进行担保,他建议中央政府应该要严格限制地方举借外债。内债可补用地方建设经费,中央政府可稍宽许募。同时,该章节还探讨了有奖公债等问题。同时对我国公债之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概述,但未做评述。
附录为李权时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论文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国地财政划分问题》。该篇首先回顾了前清时代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关系,进而回溯了民国时代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关系,随后分析了晚近国地收支划分运动之经过。与此同时,该书还遍考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国地财政之划分的制度设计,最后总结与国地收支划分问题有关的几个问题。李权时在该编提出了自己的国地财政划分主张,即中国应当采取地方自治,而不应中央集权。同时他设想了上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的补助费问题,指出这种制度“亦庶几乎可以稍合公平的原则”。最后他分析了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划分问题,指出国家并未规划到省县市等各级地方政府间的划分,应引起重视。
……
    



导语摘要

《财政学原理》是“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之一种,作者李权时是近现代著名财政学家。
本书上下两卷共分绪论、岁出论、预决算论、岁入论和公债论五篇。本书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来注解财政学概念,从中国理财智慧中去翻译财政学术语,将中国古人的财政术与西方财政学融会贯通的尝试,颇有心思。虽其不足颇多,也未能自成一家,但其煞费心思地将西方财政学术语、理论和实践进行中国化,做到中西兼考,理实俱备的尝试和努力,仍对构建当代中国特色财政学的研究具有启示。
本书适合高校科研院所经济学、金融学师生,以及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李权时 (1895—1982) 字雨生,浙江镇海人,哥伦比亚大学财政学博士毕业,近现代著名财政学家,历任上海商科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还担任复旦大学商学院院长。同时还担任《经济学季刊》总编辑、《银行周报》社经理兼编辑。著有《财政学原理》《中国税制论》等。
整理者简介:毕学进 男,1989年生,安徽安庆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在读,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财政史与财政理论研究,在《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改革》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等课题研究3项。



目录

目录


主编的话Ⅰ


整理凡例Ⅰ


导读Ⅰ


自序Ⅰ


再版自序Ⅰ


财政学原理上卷


编绪论


章财政之性质5


节财政之意义5


第二节财政之由来6


第三节财政与他种经济之关系8


第二章财政与私经济的比较11


节财政与私经济的相同点11


第二节财政与私经济的相异点13


第三章财政的内容及其运用的原则20


节财政的内容20


第二节财政内容的变迁及其原因20


第三节财政运用的原则22


第四章财政学24


节财政学的定义24


第二节财政学是一种独立科学的四个理由25


第三节财政学与财政术26


第四节财政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27


第五节财政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28


第六节财政学与论理科学的关系30


第七节财政学的分部30


第八节财政学的研究方法32


第五章财政学发达史略33


节中国财政学发达史略33


第二节泰西财政学发达史略39


第三节近的中外财政学参考书籍54


第二编岁出论(一名支出论或公共经费论)


章岁出及岁出论的意义和其重要63


节岁出的意义63


第二节政府的欲望的性质及其满足的方法64


第三节一国的岁出与其环境的关系69


第四节岁出论的意义及其研究方法72


第五节岁出论的重要72


第二章岁出的分类77


节岁出的历史分类77


第二节岁出的经济分类78


第三节岁出的财政分类79


第四节岁出的政治分类81


第三章岁出的性质及其膨涨的趋势83


节岁出的一般性质83


第二节岁出的经济性质83


第三节岁出膨涨的趋势及其原因84


第四节各种岁出前途的推测88


第四章各国岁出统计比较之困难及其应注意之点90


节各国岁出统计比较之困难90


第二节一国各时代岁出统计比较之困难91


第五章岁出对于生产分配及其他影响94


节岁出对于生产的影响94


第二节岁出对于分配的影响103


第三节岁出之其他影响104


第六章岁出的一般原则105


第三编预决算论


章预决算制度概论113


第二章英国的预决算制度125


节英国人民之争得预算权125


第二节英国财政立法顺序的沿革129


第三节英国预算案的编制133


第四节英国预算案的议决151


第五节英国预算案施行时的行政监督157


第六节英国预算案施行时的立法监督161


第七节英国的决算制度164


第三章美国的预决算制度(个案究研之二)182


节美国人民之争得预算权182


第二节美国预决算制度的沿革185


第三节1921年前的美国预决算制度189


第四节1921年前的美国新预决算制度运动及其


成功204


第五节新预决算制度成立后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的


编制216


第六节新预决算制度成立后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的


议决225


第七节新预决算制度成立后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的


执行和监督236


第四章法国的预决算制度(个案研究之三)240


节法国人民争预算权简史240


第二节法国预算案的编制244


第三节法国预算案的议决247


第四节法国预算案的执行251


第五节法国预算案施行的监督255


第五章中国目前财政监督制度概要261


节中国目前财政监督制度鸟瞰261


第二节中国目前中央政府编制预算的步骤263


第三节中国现行审计制度概况263


财政学原理下卷


第四编岁入论(一名公共收入论)


章岁入的沿革297


节岁入的意义297


第二节岁入的沿革298


第二章岁入的体系329


节岁入的分类329


第二节公经济收入与私经济收入的区别330


 


第三章公共产业收入332


节岁入论应否包括公共企业论(即公共企业


论应否独立的问题)332


第二节公共财产的收入334


第三节公共企业的收入336


第四节公共产业收入的术语338


第四章税制概论339


节规费与特别课赋应否归入一般税制问题339


第二节租税的分类340


第三节税制的意义343


第四节单一税制的意义及其理论的沿革343


第五节单一税论的总批评347


第六节单一税论的分批评350


第七节复合税制之必要及其组织351


第五章课税原则概论357


节课税的次要原则358


第二节课税的首要原则359


第六章租税之逃逸转嫁与归宿380


节租税之逃逸(Escape from taxation)380


第二节租税之转嫁和归宿387


第七章租税之影响398


节租税之影响概说398


第二节狭义的租税影响398


第三节广义的(即一般经济的)租税影响399


第四节广义的(即一般社会的和一般政治的)


租税影响402


第八章享益税论(一)规费类捐税404


节手续费404


第二节财产移转税——契税415


第三节验契税416


第四节印花税416


第九章享益税论(二)特别课赋423


节特别课赋之意义423


第二节特别课赋征收之原则423


第三节筑路征费办法举例424


第十章享益税论(三)间接消费税类427


节关税或国境税(Customs duties)427


第二节内国产销税(internal excise)434


第十一章享益税论(四)营业税类451


节中央营业税类451


第二节地方营业税类455


第十二章享益税论(五)一般营业税462


节一般营业税在国地税收划分系统中的地位462


第二节各国营业税概况463


第三节法国式贩卖税(或销售税或销货税)的沿革468


第四节法国式贩卖税(或销售税或销货税)的优劣472


第五节营业税税率标准475


第六节民国二十(1931)年夏吾国各省市营业税范围


标准及税率草案一览476


第七节目前吾国各省市营业税税率举例490


第十三章能力税论(一)所得税类494


节所得税之种类494


第二节我国采行所得税之企图496


第十四章能力税论(二)财产税类(一)遗产税502


节遗产税理论502


第二节我国近年来对于遗产税之筹拟517


第十五章能力税论(二)财产税类(二)土地税521


节土地的分类与其课税的关系521


第二节各省田赋正附税概况及减轻附税计划525


第三节土地法内所规定的土地税534


第十六章能力税论(三)直接消费税类537


第五编公债论(包括战时财政论)


章公债概论541


第二章我国公债之现状556


节我国内债之现状556


第二节我国外债之现状575


第三章战时财政580


附录国地财政划分问题


绪论588


章前清时代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关系590


第二章民国时代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关系602


第三章晚近国地收支划分运动之经过608


第四章列强的国地财政之划分619


第五章与国地收支划分问题有关的几个问题632


附录经济学丛书总目643



内容摘要

《财政学原理》是“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之一种,作者李权时是近现代著名财政学家。
本书上下两卷共分绪论、岁出论、预决算论、岁入论和公债论五篇。本书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来注解财政学概念,从中国理财智慧中去翻译财政学术语,将中国古人的财政术与西方财政学融会贯通的尝试,颇有心思。虽其不足颇多,也未能自成一家,但其煞费心思地将西方财政学术语、理论和实践进行中国化,做到中西兼考,理实俱备的尝试和努力,仍对构建当代中国特色财政学的研究具有启示。
本书适合高校科研院所经济学、金融学师生,以及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主编推荐

李权时 (1895—1982) 字雨生,浙江镇海人,哥伦比亚大学财政学博士毕业,近现代著名财政学家,历任上海商科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还担任复旦大学商学院院长。同时还担任《经济学季刊》总编辑、《银行周报》社经理兼编辑。著有《财政学原理》《中国税制论》等。
整理者简介:毕学进 男,1989年生,安徽安庆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在读,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财政史与财政理论研究,在《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改革》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等课题研究3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