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59 7.6折 ¥ 7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 [美]西德尼·G.温特 编 姚海鑫 邢源源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90701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29391808
上书时间2024-12-25
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初发表于1937年。本书重印了此文和1987年为庆祝“企业的性质”发表50周年而举行的一次研讨会的参会论文。组织此会是我们二人难得的幸事。耶鲁大学组织与管理学院(Yale School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利用阿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会(Alfred P.Sloan Foundation)所赠资金资助该会,对此我们深表谢忱。
科斯教授具有与众不同的头脑,在解决当前某些基本问题时,他设法永久地改变其对话方式。他一贯如此而非一时兴起。显然这种研究惯例首先必须想人所未想之问题,之后洞悉并考察其本质,终还要用比前人更基本的方式加以详细阐述。
当然,这样会令其他人难堪。大家该如何对待这样一件明显正确、难于分析,却又颠覆了目前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赠品”呢?一种明智的反应是只在脚注中引用相关文章,而不在正文中关注其要旨。然而,正如后来的事实所证明,其张力迟早会受到大家的关注。
科斯教授从未因自己的研究超前于时代而退缩。在他看来,显示这种张力总比隐藏它要好。我们这些研究或关注经济组织问题的人——对经济组织的研究是整个经济学界都在直接或间接从事的——都应该永远感谢他。
本书章是导论,然后是科斯发表于1937年的那篇经典论文以及他在本次研讨会上所做的三篇演讲。本书还包括六篇参会论文和两篇受本次会议启发所撰写的论文。《法律、经济学与组织杂志》第四期(1988年春季号)刊登了本书中除导论和科斯1937年的论文以外的全部论文。在此我们十分感谢牛津大学出版社允许重印这些论文以及科斯1937年的论文。
正如本次会议和相关论文所揭示的,对组织的经济学研究方兴未艾。尽管该领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有些问题则刚刚引起关注。鉴于有众多研究人才应用各种方法投身于该研究领域,我们对未来十年甚至五十年充满信心。而罗纳德•科斯继续积极参与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则是所有参会者以及整个经济学界的幸事。
《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与发展(诺奖)》是一本论文集,收录了罗纳德•科斯于1937年首次公开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以及在1987年为纪念该论文发表50周年而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所发表的论文,同时还有科斯在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所做的演讲。这些论文内容涉及“企业的性质”的起源、意义和影响。
阅读《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与发展(诺奖)》,我们能看到科斯学术思想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这对于真正理解科斯及其学术思想至关重要。
奥利弗•威廉姆森(1932— ), “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自1998年以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爱德华•F•凯泽”名誉企业管理学教授、经济学教授和法学教授。曾任美国政治学与社会学学院院士(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83年)、计量经济学学会会员(1977年)。北京时间2009年10月12日晚7点,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E•威廉姆森获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 导论
2 企业的性质(1937)
3 企业的性质:起源
4 企业的性质:意义
5 企业的性质:影响
6 交易成本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7 经济组织的逻辑
8 资产专用性与纵向关系结构:经验证据
9 不完全合约与企业理论
10 企业理论再考察
11 论科斯、能力与企业
12 企业的法律基础
13 作为组织所有权的纵向一体化:费雪车身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关系的再考察
14 199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讲:生产的制度结构
索引
译后记
《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与发展(诺奖)》是一本论文集,收录了罗纳德•科斯于1937年首次公开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以及在1987年为纪念该论文发表50周年而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所发表的论文,同时还有科斯在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所做的演讲。这些论文内容涉及“企业的性质”的起源、意义和影响。
阅读《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与发展(诺奖)》,我们能看到科斯学术思想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这对于真正理解科斯及其学术思想至关重要。
奥利弗•威廉姆森(1932— ), “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自1998年以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爱德华•F•凯泽”名誉企业管理学教授、经济学教授和法学教授。曾任美国政治学与社会学学院院士(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83年)、计量经济学学会会员(1977年)。北京时间2009年10月12日晚7点,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E•威廉姆森获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与发展》:
接下来福勒点评道:“我认为有必要探询均衡条件下导致管理能力收益递减的原因。是如你所言复杂性递增(专业化的反面)导致收益递减,还是另有原因?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企业专业生产某一特定商品,然后你持续扩张到一点,在该点管理能力的收益开始递减,是否可能把这种收益递减归因于现在的企业不是更多而是更少的专业化?收益递减的一个可能原因是企业现在要向更大的市场范围来供货,而更大的市场范围意味着更少的专业化和更大的复杂性。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市场,因为其环境条件千差万别。这必然导致不同生产者致力于不同市场的专业化趋势。”我的回信热情洋溢:“你提到管理能力收益递减并非由于企业的专业化提高,而是更少专业化造成,我认为完全正确。递增的复杂性也许带来了某些技术优势,但管理能力收益递减是根本的局限。”接着我给出一个例子:“当观察橡胶轮胎行业时,我考虑其所需的某些化学制品的情况。现在,当你读美国贸易杂志时,可以从广告上明显发现这些化学品由生产企业自行销售。但如果你看的是英国的贸易出版物,就会发现这种特定化学制品的广告是出现在某公司即某某化学制品公司代理商名下。也就是说,这种特定化学制品的海外销售由那些专攻该市场的人负责。当然,我考虑的化学品是美国生产的化学品。”
福勒还认为我解释“一体化的经济程度如何?”这一问题的方法非常好,这个方法就是通过寻找把两个单个任务结合在一起是如何影响整合后成本曲线形状的方式。“但我还希望你能以某种方式一般化这些结论。”对此我没有回复。我认为的这个有力解释就是上面提到的方法,看似前景光明,但却无疾而终。我和福勒通信的意义是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为什么某些看似偏离专业化的行为反而更加有效?为什么我们要区分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为什么将某些活动整合在一个控制下能降低成本?我很清4:楚,自己尚未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1932年3月24日的信中,我指出自己先前提出的考察把不同功能整合到一个控制下对成本的影响这一方法是非常无力的,然后我开始感叹缺少帮助,无论是与经济学者的讨论,还是研究他们的著述,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无知令人吃惊。事实上,我认为,和我讨论这个问题的教授中,还没有一个比我对此认识更清楚。”在页边的空白处,我加了一句话,“我非常迷茫。”接着我写道:“在我们讨论问题的主要方面——划分导致成本曲线形状变动的原因时,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指出的一些原因根本站不住脚,你看看有关此类问题的文献就知道了——那完全是废话。”我将这些文献称为“废话”的准确含义是鉴于其中的某些观点与普兰特的一些基本立场相抵触。我已经忘记了这些文献的具体内容,但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比如有些观点的隐含假定是生产者不追求利润化,或者是其他产业的生产者比某一产业的生产者更了解该产业的问题所在。评论过这些“废话”后,我继续写道:“你可能认为前面的话过于自夸,可说这些话时我并不得意。我对已有文献的批评不是建设性的,而是破坏性的。但我仍希望能构建出一体化理论(如果它确实存在!)。”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