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辩论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辩论学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8.6 7.4折 52 全新

库存31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安白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61905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29363302

上书时间2024-12-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的编排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由辩论理论与辩论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方面,注重对辩论的语言、逻辑、心理、价值等进行讲述,让读者了解辩论的“前世今生”。实践方面,按照辩论赛的制式和程序详细阐述查阅资料、分析辩题、撰写文本、设计问题、定制语言等技术性问题,通过对辩论赛每个环节的模拟,感受辩论,训练读者的论辩能力。其中,书中所选用的案例绝大多数为西南政法大学校辩论队的比赛文本。

  该书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执教校辩论队,积累了诸多辩论实战的心得体会。该书作为辩论教学经验的总结之作,有着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高等院校法学院系的课堂教学,也可成为实务工作者的有效参考。



作者简介

  王安白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曾被全校学生票选为“我喜爱的十佳老师”,被学校评为“教学名师”。其主讲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学校评选为校级精品课程;学校曾以作者名字将辩论课命名为《安白辩论》。


  长期担任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评委,担任学校辩论主教练长达1/4世纪,获得的全国冠军的主要有:


  2002年第8届上海“日立杯”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冠军;


  2010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世博辩论大赛全国总冠军;


  2018年第3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辩论赛冠军;


  2019年第9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


  辩论研究成果主要有:


  专著《辩论竞技》,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参与编撰《论辩西政》,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目录

绪言
上编 辩论理论
章 辩论概述
 节 辩论的历史
  一、中国辩论的历史
  二、欧洲辩论的历史
 第二节 辩论的定义
  一、辩论在古代汉语中的定义
  二、辩论在现代汉语中的定义
 第三节 辩论的类型
  一、学术辩论
  二、课堂辩论
  三、法庭辩论
  四、议会辩论
  五、竞选辩论
  六、竞技辩论
  七、网络辩论
 第四节 辩论的价值
  一、辩论的目的
  二、辩论的作用
第二章 辩论学
 节 辩论学与相关学科
  一、辩论学与哲学
  二、辩论学与博弈论
 第二节 辩论学研究的内容
  一、辩论的主体
  二、辩论的赛制
  三、辩论的要素
 第三节 辩论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跨学科研究法
第三章 辩论逻辑
 节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主要表现
  二、违反同一律主要表现
 第二节 矛盾律
  一、概念不能自相矛盾
  二、判断不能自相矛盾
  三、悖论:一种特殊的自相矛盾
  四、哲学的矛盾与逻辑的矛盾
 第三节 排中律
  一、违反排中律:模棱两可
  二、排中律与矛盾律
 第四节 充足理由律
  一、必须有理由
  二、理由必须真实
  三、理由必然推出论题
 第五节 非形式逻辑
  一、与形式逻辑的区别
  二、图尔敏论证模型
第四章 辩论语言
 节 辩论语言的特点
  一、语言的博弈性
  二、语言的简洁性
  三、语言的通俗化
 第二节 辩论语言的技术
  一、辩论语言的语气
  二、辩论语言的语调
  三、辩论语言的语速
 第三节 辩论语言的艺术
  一、辩论语言的形象化
  二、辩论语言的趣味性
  三、辩论语言的情感性
第五章 辩论心理
 节 辩论的心理定势
  一、辩论的认知定势
  二、辩论的情感定势
 第二节 辩论的心理效应
  一、辩论的首因效应
  二、辩论的近因效应
 第三节 辩论的心理调整
  一、赛前心理调整
  二、赛中心理调整
  三、赛后心理调整
下编 辩论实践
第六章 辩题审读
 节 辩题背景
  一、辩题背景分类
  二、辩题背景资料的判别
 第二节 辩题类型
  一、矛盾型辩题
  二、对立型辩题
  三、比较型辩题
  四、“交叉”型辩题
  五、预测型辩题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概念的划分与界定
  二、概念界定的基本方法
  三、寻找关键概念
第七章 立论路径
 节 从辩题确立立论路径
  一、从辩题背景确立立论路径
  二、从辩题类型确立立论路径
  三、从辩题概念间关系确立立论路径
  四、从预测对方审题确立立论路径
 第二节 从辩题学理确立立论路径
  一、问题类辩题的立论路径
  二、哲理类辩题的立论路径
 第三节 立论的要求
  一、立论的逻辑要求
  二、立论的结构要求
  三、立论的文本要求
第八章 质疑与答疑
 节 质疑
  一、对概念质疑
  二、对学理质疑
  三、对事例质疑
  四、对逻辑质疑
 第二节 答疑
  一、赛前准备
  二、答疑方式
 第三节 质疑与答疑的一般技术
  一、悖论
  二、两难困境
  三、归谬
第九章 自由辩论
 节 自由辩论的准备
  一、与前面环节衔接
  二、提问模块设计
  三、答问设计
 第二节 自由辩论的运作
  一、质疑与反驳
  二、常见的谬误
第十章 总结陈词
 节 总结陈词对接
  一、总结陈词与立论对接
  二、总结陈词与质疑环节对接
  三、总结陈词与自由辩论对接
 第二节 总结陈词文本
  一、指出双方分歧
  二、阐述本方立场



内容摘要

  本书的编排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由辩论理论与辩论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方面,注重对辩论的语言、逻辑、心理、价值等进行讲述,让读者了解辩论的“前世今生”。实践方面,按照辩论赛的制式和程序详细阐述查阅资料、分析辩题、撰写文本、设计问题、定制语言等技术性问题,通过对辩论赛每个环节的模拟,感受辩论,训练读者的论辩能力。其中,书中所选用的案例绝大多数为西南政法大学校辩论队的比赛文本。


  该书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执教校辩论队,积累了诸多辩论实战的心得体会。该书作为辩论教学经验的总结之作,有着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高等院校法学院系的课堂教学,也可成为实务工作者的有效参考。



主编推荐

  王安白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曾被全校学生票选为“我喜爱的十佳老师”,被学校评为“教学名师”。其主讲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学校评选为校级精品课程;学校曾以作者名字将辩论课命名为《安白辩论》。

  长期担任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评委,担任学校辩论主教练长达1/4世纪,获得的全国冠军的主要有:

  2002年第8届上海“日立杯”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冠军;

  2010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世博辩论大赛全国总冠军;

  2018年第3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辩论赛冠军;

  2019年第9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

  辩论研究成果主要有:

  专著《辩论竞技》,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参与编撰《论辩西政》,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精彩内容

  编写说明

  作者曾于2009年出版过一本书--《辩论竞技》,当时,我们学校论辩文化已初步成形,校内各种层级、类型和内容的辩论繁花似锦,作者觉得有必要为本校论辩文化提供文本载体。再则,当时市面上很多关于辩论的书籍,要么是形式逻辑加案例,要么是三十六计加例句,没有具体到辩论比赛的每一个环节上。而作者执教辩论十几年,也获得过好成绩,还开设了一门以作者名字命名的辩论课程,于是,便写了《辩论竞技》这本书。这本书的特点主要不在于指导如何辩论,而是在对辩论比赛环节阐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辩论的理念。后来,作者将这些理念落实到辩论实践中,屡获殊荣,也就是说,这些理念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由此为我校论辩文化添砖加瓦。

  《辩论竞技》出版到现在又过了十几年,我校的论辩文化从内容到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竞技辩论这一块,学校在全国不同类型的辩论赛中都获得佳绩,与此同时,当年的拙作已经不能适应我校蓬勃发展的论辩文化的进程了。

  此外,我校论辩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竞技比赛为主要内容,这显然不全面。一方面,我校竞技辩论水平的提升需要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文本加以陈述;另一方面,我校论辩文化的解读需要更新版本,为广大学生提供的辩论理念和操作方法。这种想法在2019年我校获得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后就显得急迫,有必要把这十几年的辩论实践经验进一步加以总结。

  基于此,作者撰写了《辩论学》这本教材。

  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读本,本教材有如下特点:

  一是本教材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执教学校辩论队,在辩论赛场上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辩论训练和比赛经验,这为撰写该教材奠定了厚实的实践基础。21世纪初,学校支持作者开设以本人命名的辩论课程《安白辩论》,通过教学,将我校竞技辩论的经验和成果向广大学生普及,由此深化学生对竞技辩论的认知,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比赛训练和课堂教学之余,作者还对竞技辩论进行学术研究,出版了个人专著《辩论竞技》,参与编纂了《论辩西政》。如此,辩论实践的体验,课堂教学的经验,学术研究的探索,这三者应该有助于保证本教材的质量。

  二是本教材的编排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注重理论的通俗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所谓理论的通俗性,即竞技辩论所关涉的相关理论,比如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博弈论等,以及辩论的历史、辩论的价值、辩论的赛制等,均力图以非学术的语言加以陈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宏观和理论层面认知辩论,有助于自己对辩论进行定位。所谓实践的可操作性,我们知道,任何培养或训练能力的教材,如果停留于“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就违背了初衷。而本教材重在“怎么样”,突出可操作性,具体就是按照辩论赛的流程分章节进行介绍和解读,从审读、立论、质询、自由辩论到总结陈词,如此,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有一种临场感,而不是去记忆和解读辩论的知识。

  三是本教材的绝大部分案例均取自本校辩论队多年来参加省市和全国比赛的文本和视频。这样做的理由在于,其一,这些案例均为作者与辩论队员酝酿和设计,应该有比较深入和具体的了解和认知,这样,在解读案例时就不至于仅仅停留在文本层面,而是深入到队员的思维和个性,而这正是学习者需要注意的;其二,正因为这些案例是我校历代辩论队员和教练共同创造的,学生每每读到这些,可能会生出一种亲切感,因为这些案例的创造者们离他们很近,由此可以增强本校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些情感也是我校论辩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是本教材的语言也尽量体现辩论特点。首先是通俗化,尽量用比较接地气的语言陈述,竭力减轻学生们的阅读疲劳,当然也极力期望在阅读中能够享受语言的乐趣。其次就是思辨化,既然是辩论教材,其语言就要想方设法具有辩论的色彩,那就是思辨化。比如,在陈述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将一些观点逻辑化,给读者创造破解的机会。后就是语言的非逻辑化,辩论教材的语言很容易逻辑化,读起来“痛苦指数”飙升,为此,本教材竭力避免,不以逻辑为语言,而是在语言中体现逻辑。

  本书的立项,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辛杰老师和景轶老师参与了本书的立项和策划,景轶老师撰写了其中两章,由于种种原因未被采用,在此表示歉意。在写作中,由于时间久远,有些案例当时的情景已经模糊,于是电话、微信找当年的队员核实,他们有的将自己记忆和当年的文本资料悉数发来,有的在电话里具体讲述,那真是欲说当年好兴奋。在这个意义上,搜集案例的过程,也是作者和老队员们重温旧梦的过程。

  虽然本教材在某种意义上,是作者对自己二十几年辩论探索和实践的总结,但还是有些惴惴不安。一方面,自己理论方面学养不足,这在上编“辩论理论”部分可能会出现一些瑕疵,甚至很不专业,当虚心寻求方家指正;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本教材有些个人化,势必有经验主义之嫌,尤其在下编“辩论实践”部分,有些所谓方法也仅为一家之言。有一千个教练,就有一千种对辩论的不同解读。为此,作者谨以此抛砖引玉,与广大同行切磋,共同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竞技辩论水平。

 

  王安白

  2021年11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