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劳动财产理论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劳动财产理论研究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42.4 7.3折 58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立成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78047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9339815

上书时间2024-12-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英国内战(1642——1651年)的直接原因在于国王查理一世(1600——1649年)不适当地动了人民的财产。有关宗教祈祷仪式的分歧终酿成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战争,为筹措军费,查理一世决定加征税收,不过议会对此并不买账,一怒之下的查理径行将议会解散,此为内战的导火索。陆陆续续一系列战争打到后,不仅造成保皇派五万多人阵亡,甚至就连始作俑者查理一世本人也被送上断头台,成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历史上位被公开处刑的君主。战争的惊人破坏力与国王本人的悲惨际遇都不禁使人困惑,贵为帝胄的一国之君不过是动了动升斗小民的钱包,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吗?
英国内战的爆发明确标示时代风向标已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改变了人们观念中对有关财产的定性。纯真的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原初境遇,这种思想的影响力在观念史上相当持久——甚至在当下也是部分人心向往之的状态,至少在16世纪以前,私有财产制在理论上的地位始终暧昧不明。由于古往今来的社会动荡多是由于富人对穷人的压迫所致,因而财产的滥用自然很容易成为改革者们攻击的对象;加之基督及其使徒一文不名,私有财产的正当性也很难在宗教上找到支撑的基点。迟至托马斯·莫尔撰写 《乌托邦》时,他所崇尚的仍然是一个奉行公有制的国家。不过等到了17世纪,人们对理论及现实语境中的财产权都产生了浓厚兴趣。1604年,经英国王室授权的垄断行业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格劳秀斯、艾尔顿等学者也开始试图从理论上论证私有财产制是一项源于自然法的天然权利。很难道出
变革的确切起点,但毫无疑问的是,这项变革真实存在并剧烈地冲击着人们的观念,不揣冒昧的查理一世成了这一变革的祭品。
在公开为私有财产辩护的先行者中,约翰·洛克迈出了一大步。洛克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他因与初代沙夫茨伯里伯爵关系甚笃而得以与闻高层政治,在光荣革命完成英国政治体制的历史性转型后,身处政治中心的洛克也在反思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思考的集粹便是后来蜚声中外的 《政府论》,或许 《政府论》并非专为光荣革命而写,但成书之后便成为光荣革命的重要理论依据。在 《政府论》下篇,洛克详细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他的论述起源于政治国家建立之前的自然状态。之所以要虚构出这样一个无人亲见、无人记述的史前时代,洛克的意图很明确,他要表明不是政治国家形成了公民社会,而是公民社会创造了政治国家,而人们彼此立约成立政府的目的旨在让后者保护其财产权,私有财产是促成政治国家出现的原动力。政府当然有权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征税,但人民从来没有赋予其苛剥的权力,政府一旦这么做便背离其根本宗旨,也失去了统治的正当性。在洛克的政治理论中,私有财产与政治国家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劳动财产理论是洛克政治理论的起点,也是理解其政治思想的关键。洛克认为是劳动形成占有,使得自然状态下的公有制与私有财产相分离,劳动不仅改变了所有制形态,劳动也使得原本无甚价值的公有财产在价值上大大提升,成为财富升值的密码。自然状态下的占有由于受腐烂原则的约束,每个人所能获得的财产是有限的,并不会妨碍他人的占有,但当作为等价交换物的贵金属货币出现后,腐烂原则便已形同具文,人类的个体差异为直接地表现在财产的积聚上,缺衣少食、走投无路的贫者便只能选择劫掠同胞维持生活,这也直接导致政治国家的出现。出于防止国家滥用权力的考量,洛克设计出权力分立机制,并且根据权力性质,认为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中为基础性的,后,当国家真的一意孤行、离经叛道肆意侵害人民的财产权时,反抗也就有了正当依据。洛克的政治思想始于劳动财产理论,劳动财产理论是认识洛克政治思想的线索。
对劳动财产理论的深入理解,需要建立在对洛克的不同著作开展融贯性研究的基础上。劳动财产理论开启了洛克政治理论的大门,并引申出随后有关国家目的、权力分立、正当反抗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逻辑链条的自洽可以追溯到劳动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正是由于劳动的人身专属性,私有财产才有了立足的根本。但这样一种预设能够成立吗?尤其考虑到洛克在哲学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经验论者,如果无法对上述问题有所交代,余下的推论便很难经得起推敲。我们无法在 《政府论》下篇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洛克未曾做出说明,通过对 《政府论》上篇以及洛克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展开的跨文本研究,我们能够对此问题给出一个颇具信服力的解释。对劳动财产理论——乃至洛克政治哲学——的研究,要避免那种仅着眼于单一文本的狭隘的孤立主义。
若要跳出洛克政治理论的框架,更进一步从思想史层面评价劳动财产理论的意义,则必须明了劳动财产理论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观念的变革往往是累进式的,很难想象会有凭空而出的崭新理论,新理论往往是在对既有理论有所承继的基础上进行的适度创新,理论的新颖之处则在于结合时代特征对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出回应。洛克以前,种种对私有财产的攻讦大致可以归结为政治的、道德的以及宗教的这三类,劳动财产理论并不是回应了全部质疑,而是只在政治层面化解了对私有财产的敌视。这是否降低了对劳动财产理论的评价?答案是否定的,随着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不断世俗化,在洛克生活的年代,从道德、宗教层面对私有财产的指摘已经略显苍白无力,劳动财产理论成功打破了束缚私有财产的后一根枷锁。现在是 21世纪,距离洛克活跃的 17世纪已然过去了四百年,是否还有必要再去回顾劳动财产理论这数百年前的古董呢?思想史研究为忌讳以今度古,保护私有财产已经成了每一个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生长于这种环境下的今人很难想象私有财产曾经有过如
此漫长的被污名化的经历,这种盲视常使人们不自觉地陷入习以为常的弊病中。不明来路,不知归途,如果不清楚私有财产从被污名化到被终正名的这段历程,我们既无法明了为何政治理论看似颇为简单的洛克会成为人类思想史上的璀璨明星,也无法正确定位私有财产——进而涉及如何厘清公民、社会、政府这三者间的关系。具体到现实社会生活的语境中,即便在私有财产观念已然深入人心的当下,随意侵害个人合法财产的现象也并不罕见,如果不能从观念上荡涤人们脑中有关私有财产的谬误,便很难阻止错误言行的蔓延。历史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对于经历数百年还能继续流传的劳动财产理论,仅仅这一事实本身便让人肃然。



导语摘要

本书以思想观念的流变作为切入点,对劳动财产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不仅由表及里从理论内部进行解读,将劳动财产理论在逻辑构造上分解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同时更进一步从哲学层面梳理劳动财产理论的认识论根基,表明劳动财产理论的内在结构十分精密,理论的稳定性早已超越自说自话的层面,也正是这样一种稳定性确保了劳动财产理论在解释力上的可靠,劳动财产理论对财产正当性的捍卫也变得愈发坚实有力,在为财产去污名化的过程中也彰显了劳动财产理论在观念史上的意义。



作者简介

林立成,男,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2017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西方法理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地方立法;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普法专著2部。



目录

章 绪 论
节 饱受非议的私有财产
第二节 遭到忽视的劳动财产理论
第三节 认识劳动财产理论
第二章 束缚私有财产的三重枷锁
节 束缚私有财产的伦理枷锁
第二节 束缚私有财产的宗教枷锁
第三节 束缚私有财产的政治枷锁
第三章 劳动财产理论逻辑构造
节 劳动财产理论面对的问题
第二节 劳动财产理论的前提预设
第三节 劳动财产理论的内在结构
第四节 劳动财产理论的必然推导
第四章 劳动财产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节 作为复杂观念的政治理论
第二节 政治理论的稳定性
第五章 洛克之后
节 由劳动财产理论所带来的实践创伤
第二节 反思劳动财产理论——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批判
第三节 理性经济人与利他主义
参考文献
后 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思想观念的流变作为切入点,对劳动财产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不仅由表及里从理论内部进行解读,将劳动财产理论在逻辑构造上分解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同时更进一步从哲学层面梳理劳动财产理论的认识论根基,表明劳动财产理论的内在结构十分精密,理论的稳定性早已超越自说自话的层面,也正是这样一种稳定性确保了劳动财产理论在解释力上的可靠,劳动财产理论对财产正当性的捍卫也变得愈发坚实有力,在为财产去污名化的过程中也彰显了劳动财产理论在观念史上的意义。



主编推荐

林立成,男,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2017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西方法理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地方立法;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普法专著2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