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苏轼传
  • 【现货速发】苏轼传
  • 【现货速发】苏轼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苏轼传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8.4 4.9折 58 全新

库存80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殊闲 张志烈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62903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9243144

上书时间2024-12-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导语摘要

《苏轼传》是“四川历史名人丛书·传记系列”之一。本书以时间为序,结合苏轼的传世作品和相关历史典籍,忠实地梳理了苏轼的人生轨迹,生动地叙写了其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人生故事,描绘了一位豁达坦荡、关注民生的士人形象,极富文学性、史学性。



作者简介

潘殊闲


四川眉山人,文学博士,西华大学教授,兼任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长、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李白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巴蜀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唐宋文学论稿》《叶梦得与苏轼》《区域文化视野下的巴蜀文化研究》《李杜论稿》等。张志烈,四川温江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苏轼研究会会长,现中国苏轼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因在“初唐四杰”、杜甫、苏轼等重要作家研究领域取得较多突破性成果,被学术界称为“长于史事、精于故实”,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著有《初唐四杰年谱》《中国古代散文辞典》,主编有《苏轼全集校注》《苏轼诗文词系年考证》等。



目录

章 自古文宗出西蜀
天府毓秀
喜得贵子
少年苏轼
苏母赐教
祖父余庆
儿时之乐
第二章 科场惊艳动京华
蜀中拜谒
闯荡京城
三苏成名
苏母病逝
迁居京城
第三章 为民情怀铸华章
初仕凤翔
悲喜两重
京城斗法
通判杭州
北上密州
南下徐州
第四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湖州惊雷
狱中惊魂
初贬黄州
第五章 赤诚无畏守初心
北上登州
入奉禁闼
再莅杭州
出入中外
出知定州
第六章 不辞长作岭南人
南迁岭南
惠州安居
惠州惠民
痛失朝云
再遭厄运
第七章 海南万里真吾乡
漂洋过海
桄榔庵主
海南风光
海南民风
海南情结
孝子小坡
第八章 云散月明谁点缀
喜回大陆
仙逝常州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苏轼传》是“四川历史名人丛书·传记系列”之一。本书以时间为序,结合苏轼的传世作品和相关历史典籍,忠实地梳理了苏轼的人生轨迹,生动地叙写了其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人生故事,描绘了一位豁达坦荡、关注民生的士人形象,极富文学性、史学性。



主编推荐

潘殊闲

四川眉山人,文学博士,西华大学教授,兼任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长、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李白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巴蜀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唐宋文学论稿》《叶梦得与苏轼》《区域文化视野下的巴蜀文化研究》《李杜论稿》等。张志烈,四川温江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苏轼研究会会长,现中国苏轼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因在“初唐四杰”、杜甫、苏轼等重要作家研究领域取得较多突破性成果,被学术界称为“长于史事、精于故实”,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著有《初唐四杰年谱》《中国古代散文辞典》,主编有《苏轼全集校注》《苏轼诗文词系年考证》等。



精彩内容

那是北宋景祐三年(1036)腊月十九日的卯时(早上五点到七点),在眉山城内纱縠行的一个宅院内,一名男婴呱呱坠地了——他便是苏轼。苏轼的到来,彻底给苏家一大惊喜。原来,在苏轼之前,尚有一男两女,可惜均先后夭亡了。苏家男主人苏洵心心念念,不得已,只好出入寺庙,寻求神的庇佑。仁宗天圣八年(1030)九月九日,苏洵曾来到成都玉局观求子。
洵尝于天圣庚午重九日至玉局观无碍子卦肆中见一画像,笔法清奇,乃云:“张仙也。有感必应。”因解玉环易之。洵尚无子嗣,每旦必露香以告,逮数年,既得轼,又得辙,性皆嗜书。乃知真人急于接物,而无碍子之言不妄矣。故识其本末,使异时祈嗣者于此加敬云。(苏洵《题张仙画像》)
喜得贵子,让苏洵情不自禁。该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呢?苏洵从《左传·庄公十年》所记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中得到灵感。“轼”为车前横木,是登高望远之依托,这不就是为父的愿望吗?三年之后,苏洵再得一子,于是,这句话变成了苏洵寄望二子的依据。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苏洵《名二子说》)
从后来苏轼、苏辙两兄弟的人生际遇来看,父亲的这段告白,确乎其“神”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