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37.3 4.8折 ¥ 7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美)沃尔特·杰克逊·贝特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28668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29167431
上书时间2024-12-25
柯尔律治令英语世界着迷了一百五十多年。首先,他有至少三种不同的职业身份,总有一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是一位重要诗人,尽管写诗只占用了他少量的时间和才华。他在三十五岁到四十几岁这段时间为痛苦,却初露头角,成为卓越的文学评论家和鉴赏家,部分是因为他的兴趣远远超越了狭义的文学范畴。五十多岁时,他更直接转向宗教思索,成为现代开创性的宗教思想家之一,而这一点我们才刚开始意识到。
此外,柯尔律治还精通科学和哲学史,谙熟程度远甚于这些领域的任何非专业人士。他也是一位政治思想家,逝后百年影响不息。他在心理学领域也颇有造诣,洞察和才智不逊于任何心理学家。
后,他的生平境遇令人唏嘘,有些方面令人深感不安。即便我们考虑到他思想和成就的丰饶多样,拒绝简化孤立看待他的个人信息,他的生涯依然呈现出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位尝试为柯尔律治撰写评传的人来说,他丰富多样的兴趣都给评传作家带来了重重困难。他是如此天赋异禀的才子,我们该怎样开始关注他所有的兴趣和私人生活呢?即使假设可以做到这些,我们又该如何在寻找潜在的统一时,使各部分保持恰当的比例和平衡?于我而言,写作这样一本略传令人鼓舞,读者权当它为抛砖引玉,是撰写一部详传前的热身练习。我们在此理所当然地关注他生活和思想中主要而普遍的特点,不能像一本详传那样具备必要的论证、翔实和精微。如果我们至此没有对传主进行全面而综合的评介,以支持和保护这样一本小试牛刀之评传,冒昧源自这样一个事实:传主尚未有定论,人们尽可自由揣测。
然而任何一位试图为复杂人物撰写简略评传的作家,在写作结束之际都不如开始之时那么志得意满。他重新研究传主时发现,当初觉得应该舍弃或概述的地方,现在不仅需要承认,还得强调,即使他希望以后有机会浓墨重彩处理这话题。此外,他在研究的每个阶段都能发现传主生平和作品新的关联,或有旧的关联需要改写。但是作者又发现,如果加入相关讨论,就意味着其他地方需要删除或精简,而这些地方在他本人和别人看来又都不可或缺。
相比传记本身之短,我的致谢名单之长令人尴尬。但致谢必不可少,这本小传撷取了其他作者的精华,原本应有大量的注释随文详细标注。我尤其要感谢厄尔·莱斯利·格里格斯教授,他的权威著作《柯尔律治书信集》,连同宝贵的评论,是任何柯尔律治传记或研究的坚实基础。他个人对这部小传的兴趣也极大鼓舞了我;他还以一贯的慷慨寄来《书信集》后一卷的校对稿,允我引用。感谢凯思琳·科伯恩女士允许我查阅尚未出版的柯尔律治晚年随笔,她的笔记编辑工作非常出色。感谢多伦多的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允许我查阅“大作”手稿。第七章里有关柯尔律治作为批评家的部分,曾以章节形式发表于哈利·列文教授主编的《批评的视角》一书,在此我要感谢列文教授和哈佛大学出版社允许使用。约翰·斯皮格尔博士曾将柯尔律治尸检报告的一份复印件呈交给了芝加哥的迈克尔·瑞斯医院,我要感谢他们允许我使用该复印件,并感谢路易·泽策尔博士和林肯·克拉克博士对该报告的解读,也希望二位原谅我在书中将他们详尽的分析浓缩成了寥寥几句。我还要感谢克拉克博士,他在药物的心理学影响方面是美国重要的权威之一,曾在我写作本书的不同阶段给过多次建议。我要感谢麦克米伦出版社的总编路易·克罗森伯格先生和亚瑟·格雷戈尔先生,他们提供了许多帮助,并允许我的字数超出了这套丛书原计划的长度。感谢伯林根基金会(The Bollingen Foundation)和伦敦的劳特里奇和基根·保罗出版社允我引用柯尔律治的《随笔录》。本书有关柯尔律治晚年宗教思想的篇章受益于耶稣会会士J.罗伯特·巴斯的批评指正,他本人的专著《柯尔律治与基督教教义》也即将出版。
我自开始认真研读柯尔律治以来,深受两位老师的影响。他们二人非常不同,但对我的影响可谓殊途同归,我希望能在此简要向他们致谢。一位老师是约翰·利文斯顿·洛斯,当我重新考察柯尔律治的诗歌和早年生活时,经常会想起他。像许多其他人一样,我从他那里学到了重视风格、博学以及朗吉努斯式天才理想的结合。另一位老师是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他为现代世界重释了宏大的机体哲学,照亮了无限的可能,清除了琐屑的关注,把我们导向柯尔律治自己曾渴求的普遍性层面。我要补充一点,两位老师都不会对此感到奇怪: 我一个主要研究十八世纪的学生居然会对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感兴趣,毕竟浪漫派们生于十八世纪,而且是那个世纪的产物。他们认为一个时代令人感兴趣的当属它造就和培育出来的青年。
后,我要向以下这些朋友多年来的帮助表示感谢。他们是道格拉斯·布什、哈利·列文、厄尔·沃瑟曼、罗伯特·潘·沃伦、哈罗德·布鲁姆、勒内·韦勒克、M.H.艾布拉姆斯、杰弗里·蒂洛森等教授,还有这本小书题献的三位同事——杰罗姆·H.巴克利、戴维·珀金斯和I.A.瑞恰慈。在此我要特别提及珀金斯教授在一九六四和一九六五年间主持的著名的哈佛柯尔律治研讨会,他在会上详细重考了柯尔律治的思想,帮助我们解除了常规概念的枷锁,让我们对于柯尔律治本人对统一的求索有了更新和更深的认识。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神秘的个性令英语世界着迷了一百八十多年。他的生平境遇令人唏嘘,他的思想成就丰饶多样,他的三种不同职业性质非凡,这一切都使他成为英国文学*引人注目同时又难以捉摸的人物之一。
在这本评传中,沃尔特·杰克逊·贝特揭示了柯尔律治广泛的兴趣和才华,探索了他作为一位主要诗人、重要文学评论家和解读者、现代开创性宗教思想家的综合成就的内在统一性。
沃尔特·杰克逊·贝特(Walter Jackson Bate,1918-1999),哈佛大学A.金斯利·波特校级教授,荣休。著有《济慈的风格演化》《从古典到浪漫:十八世纪英格兰审美趣味的前提》《塞缪尔·约翰生的成就》《约翰·济慈传》《柯尔律治》《历史的负重与英国诗人》《塞缪尔·约翰生传》等。其中《塞缪尔·约翰生传》获1978年度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
前言Ⅰ
章早年;求学基督公学与剑桥;婚姻001
第二章下斯托伊035
第三章华兹华斯到来;诗人柯尔律治059
第四章《老舟子吟》《克丽斯特贝尔》和《忽必烈汗》089
第五章德国和迁居凯西克;鸦片;《沮丧: 一首颂歌》143
第六章黑暗岁月: 马耳他;《朋友》;《演讲集》;《文学生涯》;柯尔律治的剽窃问题;迁居海格特183
第七章作为批评家的柯尔律治;文学的功能;论想象力235
第八章初到海格特(1816—1820): 晚期诗歌;
宗教思想,“巨著”计划279
第九章柯尔律治在海格特(1821—1834): 后期宗教思想;晚年331
索引383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神秘的个性令英语世界着迷了一百八十多年。他的生平境遇令人唏嘘,他的思想成就丰饶多样,他的三种不同职业性质非凡,这一切都使他成为英国文学*引人注目同时又难以捉摸的人物之一。
在这本评传中,沃尔特·杰克逊·贝特揭示了柯尔律治广泛的兴趣和才华,探索了他作为一位主要诗人、重要文学评论家和解读者、现代开创性宗教思想家的综合成就的内在统一性。
沃尔特·杰克逊·贝特(Walter Jackson Bate,1918-1999),哈佛大学A.金斯利·波特校级教授,荣休。著有《济慈的风格演化》《从古典到浪漫:十八世纪英格兰审美趣味的前提》《塞缪尔·约翰生的成就》《约翰·济慈传》《柯尔律治》《历史的负重与英国诗人》《塞缪尔·约翰生传》等。其中《塞缪尔·约翰生传》获1978年度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
从三十岁到四十三岁的那些年月,连同随后在海格特的三年,无论柯尔律治多么痛苦,他还是走出来了,跻身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批评解读者之列。鉴于他作品的零散和对别人见解的借用,有人对此持保留意见,但这并无大碍。如果说他比多数批评家易受攻击,他在别的更重要方面也超然绝俗;若是他暴露了自己更多的缺陷,部分是因为他做了更多尝试。
论智力资源,他的智识力、想象力和情感力都极其强大。这些品质在别人身上只会单独出现,偶有结合也是小规模浅层次,在他身上却深度结合且高度活跃,使他成为几乎的批评家。首先,在哲学深度上他超越了其他任何英国批评家。要想有真正的可比性,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转向德国。德国在十八世纪末期重新诠释了文学和艺术,具有开创性影响。我们像柯尔律治一样受惠颇多,却也像他那样,在承认德国影响时显得健忘或满不在乎。与此同时,柯尔律治拥有一般的艺术理论家身上罕见的品质: 他能密切而实际地掌握形式和风格,直接感知具体的事物。就此而言,英国的经验主义批评,无论有何理论弱点,都是无与伦比的。英国文学史上有着其他国别文学无法媲美的一系列诗人—批评家,从菲利普·锡德尼爵士菲利普·锡德尼爵士(Sir Philip Sidney, 1554—1586),伊丽莎白时代的诗人、朝臣和学者,其作品包括十四行诗集《爱星者和星星》(Astrophel and Stella)和批评理论《诗辩》(The Defence of Poesy)。到本·琼生,德莱顿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 1631—1700),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全盛时代的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他是英格兰首个桂冠诗人,著名的作品包括喜剧《时尚婚姻》(Marriage à la mode)和英雄对偶句讽喻诗《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Absalom and Achitophel)。德莱顿的文学批评著作有《论戏剧诗》和《悲剧批评的基础》。他被约翰逊称为“英国文学批评之父”。,艾迪森约瑟夫·艾迪森(Joseph Addison, 1672—1719),英国诗人、散文家、戏剧家和政治家,与理查森·斯蒂尔合编《旁观者》(The Spectator)杂志而著称。,约翰逊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1709—1784),常被称为约翰逊博士,集文评家、诗人、散文家、传记家于一身。他花了九年时间独力编出一部《英语大辞典》。詹姆斯·鲍斯威尔后来为他写的传记《约翰逊传》记录了他后半生的言行,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莎士比亚集》序和《诗人传》包括了约翰逊的主要文学评论。,华兹华斯,雪莱和阿诺德,乃至艾略特,而柯尔律治是重要的人物之一。需要强调的是,一般而言,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需要的兴趣或才华迥异,但在柯尔律治身上,它们不仅强化彼此,延展彼此,还形成合力,产生了比各自相加更伟大的成果——某种在“类别”和“程度”上都不同的东西(借用柯尔律治喜爱的区分之一),那就是见多识广的机智得体,把知识、富有想象力的洞见和他自己的思考融合,形成习惯性的情感。他曾这么写信告诉威廉·索思比(1802年7月):
一个伟大的诗人必须是一个深刻的形而上学者,不是直接的就是含蓄的。他可能在逻辑连贯中没有形而上学,脑里没有口里不提,但必须用技巧获得。对于人性的所有声音和形式,他的耳朵都要像野性的阿拉伯人那样,能在寂静的沙漠中聆听声响;他的眼睛要像北美的印第安人那样,能在撒满森林的树叶上追踪敌人的脚印;他的触觉要像盲人那样,能感受到孩子可爱的脸庞。
第三是柯尔律治广博的智识。除了文学和哲学以外,他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博览群书。在现代文学批评家中,只有英格兰的约翰逊和德国的歌德及施莱格尔兄弟奥古斯特·施莱格尔(August Wilhelm Schlegel, 1767—1845)和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Friedrich Schlegel,1772—1829),德国早期浪漫派的领军人物,在文艺批评、古典学、语言学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研究和评论方面也有杰出贡献。能在学养层面与其相提并论。就像培根在《学术的进步》中所言,“在平地上”不能有任何发现,“如果你只站在目前科学的水平之上,也同样不可能使任何科学发现往横向或纵深发展”。
我们还要指出两种性格特质,它们当然阻碍了他的其他工作,但在这里却有极高的价值——当然,这只是因为它们现在可以被真正有才智和想象力的天才所拯救和利用。一个是他柔韧共鸣的天性,总以惯常又热切的开放心态为别人的成就和事业鸣锣开道。(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他的批评散文中会经常释放出强劲的措辞、精彩的比喻,远比他绝大部分诗歌中的要多。)第二个是这一事实: 他在许多不同的方面,都像约翰逊一样,是一个深度分裂的灵魂。这两种品质尽管在柯尔律治身上密切相连,通常并不同时出现。事实上,自我分裂往往会违背共情的开放性和普遍性,导致自我防御的僵化,就像我们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看到的那样。我们从而多了一个理由去推测,在柯尔律治身上,自我分裂更有可能是替代感受的结果,而非反之。对柯尔律治而言,他会拥有更广泛的心灵原料,更肥沃的体验和共情土壤去加工创造。没有哪个批评家,既在文学技巧上如此老道,又对艺术本质有深刻的哲思,还能对平凡质朴、置身事外的人如此开放。没有哪个评论过文学或广义艺术的人,对哲学主体的诉求(无论是唯心主义的还是英国经验主义那种)有更直接而深情的感受,更哲学化的理解,同时还对哲学客体的具体或技术性的要求有如此牢固的把握。同样有意义的,还有古典的和浪漫的,抽象理想和具体过程,理性和情感,象征和直接表达,形式和摹仿,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他的头脑如一个剧场,总在上演戏剧,试图结合它们,设想它们存在于积极的相互作用与同化中。
后,正如我们在他的随笔和信件中发现,他日复一日在自己身上要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洞见、兴趣、钦佩、同情,还有因他未能达到自己所看重的标准而产生的自责;他试图振作起来开始行动、整合洞见,同时葆有哲学的丰富以及心灵情感的直接坦率,在此过程中他也获得了一种心理洞察力,它关乎创造性头脑的本质,不曾被任何其他作家拥有,抑或如雪泥鸿爪无迹可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