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海明,1942年生,苏州人。1960—1964年就读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1981年在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师从著名词学家唐圭璋先生攻读硕士学位。后执教于苏州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词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唐宋词研究。著有《唐宋词风格论》《唐宋词史》《唐宋词美学》《唐宋词与人生》等。?些著作在海内外产生过较大影响,《唐宋词史》曾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首届“夏承焘词学奖”一等奖;两部专著被翻译成韩文,四部专著在台湾地区再版。2016年获中国韵文学会、中国词学研究会颁发的“中华词学研究终身成就奖”。
目录
引言
上编 唐宋词的“主体风格”及其变革
章 抒情的“狭深性”造就了词的“总体风格”
第二章 晚唐五代小令词——“总体风格”的形成阶段
一、唐代民间词——词的真正“本色”
二、盛、中唐文人词——真正的“诗余”
三、晚唐五代文人小令词——“总体风格”的定型阶段
第三章 “世运升降”——“总体风格”形成的“时代”原因
第四章 “南国情味”——“总体风格”形成的“地域”原因
第五章 “曲子词”——“总体风格”形成的“文体”原因
第六章 “虽小却好,虽好却小”——对晚唐五代词体现的“总体风格”的历史评价
第七章 柳永慢词——“主体风格”的次“变态”
一、北宋小令派——“主体风格”的延伸和发展
二、柳永慢词——“主体风格”的次“变态”
三、柳永慢词——开出了“宋词”的新格局
第八章 周邦彦词——“主体风格”的第二次“变态”
一、“取短补长”——秦观词的“情韵兼胜”
二、“缜密典丽”——周邦彦词对“主体风格”的第二次“变态”
第九章 南宋“雅词”——“主体风格”的第三次“变态”
一、“复雅”——对于“主体风格”的某种修正
二、姜夔词——“雅词”的一个“标本”
三、吴文英词——“雅词”的又一“标本”
四、“曲终奏雅”——唐宋词“主体风格”的尾声阶段
第十章 “以诗为词”——对“主体风格”的变革
一、李煜词——“以词言志”的开始
二、“以诗为词”——苏轼对于“主体风格”的变革
三、苏轼词——开辟了宋词的新天地
第十一章 “以文为词”——对“主体风格”的进一步变革
一、“以文为词”——词体的一种“适应性调整”
二、“以文为词”——苏轼词风的光大与发扬
三、“以文为词”——对于“主体风格”的进一步变革
四、宋亡前后的“政治批判词”——“以文为词”的新发展
第十二章 不同风格之间的并存和交融
一、“才人伎俩,真不可测”
二、“摧刚为柔”和“刚柔交融”
下编 杂论
第十三章 雅与俗
一、宋人的“雅”“俗”之辨
二、戏谑词——“俗词”的一种代表作品
三、隐逸词——“雅词”的另一类代表作品
第十四章 刚与柔
一、“诗刚词柔”
二、“以诗(文)为词”——词中的“刚性关”
三、以“硬笔”写“柔情”的姜夔词
第十五章 疏与密
一、温、韦词的疏、密比较
二、姜夔-吴文英-张炎:疏-密-疏
第十六章 自然与雕琢
一、李煜、李清照——“自然而工”的圣手
二、周邦彦——“雕琢而工”的能人
余论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内容摘要
元、明、清(特别是清代中叶后)至近代以来,很多研究者对于唐宋词的风格问题发表了许多具有灼见的评论,可见,在唐宋词研究中,风格问题是一个相当令人重视的问题。本书亦史亦论,寓史于论,为当时文论著作之首创。全书既有宏观综述,又有细密论析,融研究、评论、赏析于一炉,既能引起词学爱好者的兴趣,又足以推动词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主编推荐
杨海明,1942年生,苏州人。1960—1964年就读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1981年在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师从著名词学家唐圭璋先生攻读硕士学位。后执教于苏州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词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唐宋词研究。著有《唐宋词风格论》《唐宋词史》《唐宋词美学》《唐宋词与人生》等。?些著作在海内外产生过较大影响,《唐宋词史》曾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首届“夏承焘词学奖”一等奖;两部专著被翻译成韩文,四部专著在台湾地区再版。2016年获中国韵文学会、中国词学研究会颁发的“中华词学研究终身成就奖”。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