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兵山劲歌
  • 【现货速发】兵山劲歌
  • 【现货速发】兵山劲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兵山劲歌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1.7 4.7折 68 全新

库存6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樊希安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50159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9143546

上书时间2024-12-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41支队指战员,在乌蒙山区完成“三线建设”战备煤矿施工任务之后,移师东北辽宁铁法矿区,投入新的建矿战斗。改革开放初期风云激荡,广大官兵与时代同步,勇于开拓进取,围绕施工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大胆探索创新,展示了时代弄潮儿的崭新风貌。

全书紧扣时代脉搏,塑造了一代军人在改革大潮中勇于进取的鲜明形象,体现了改革、创新、牺牲、奉献的时代主题,人物性格鲜活,故事生动曲折,情感真挚感人。读之让人重温激情似火的改革年代,感知军人在新时代的人生价值和牺牲奉献精神,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提供正能量。



作者简介

樊希安,出版家、诗人、作家,1955年3月生。河南温县人。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编审。现任国务院参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先后获第十一届韬奋出版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奖励。创办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文化产业人物。1973年6月开始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有《信仰的力量——双枪老太婆传奇》、《公木评传》、《社会与人生》、《笔端流痕》、《愧对芦荟》、《五松居新咏》、《五松居杂笔 》、《五松居论稿》、《总编辑手记》、《灯下虫草鸣》、《樊希安新古体诗》、《美丽三沙行组诗百首》、《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军歌的诞生》、《美术馆东街22号——三联书店改革发展亲历记》、《激情与梦想》、《樊希安散文集》等多部专著和作品集。



目录

  归队


  不明飞行物


  举杯把盏话死生


  “低调”与“高调”的纠结


  “蓝月亮”的绝笔信


  一份检讨惹祸端


  许延安入党的周折


  麻栗坡烈士陵园的叩奠


  三封举报信


  把天捅了个窟窿


  当兵的姑娘十八变


  “老谷头”探案老连队


  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场突如其来的矿难


  “一把准”又露脸了


  “惹祸精”赴团请命


  “王八级”亮绝活


  一副对联送大礼


  移师南下小渔村


 



内容摘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41支队指战员,在乌蒙山区完成“三线建设”战备煤矿施工任务之后,移师东北辽宁铁法矿区,投入新的建矿战斗。改革开放初期风云激荡,广大官兵与时代同步,勇于开拓进取,围绕施工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大胆探索创新,展示了时代弄潮儿的崭新风貌。


全书紧扣时代脉搏,塑造了一代军人在改革大潮中勇于进取的鲜明形象,体现了改革、创新、牺牲、奉献的时代主题,人物性格鲜活,故事生动曲折,情感真挚感人。读之让人重温激情似火的改革年代,感知军人在新时代的人生价值和牺牲奉献精神,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提供正能量。



主编推荐

樊希安,出版家、诗人、作家,1955年3月生。河南温县人。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编审。现任国务院参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先后获第十一届韬奋出版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奖励。创办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文化产业人物。1973年6月开始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有《信仰的力量——双枪老太婆传奇》、《公木评传》、《社会与人生》、《笔端流痕》、《愧对芦荟》、《五松居新咏》、《五松居杂笔 》、《五松居论稿》、《总编辑手记》、《灯下虫草鸣》、《樊希安新古体诗》、《美丽三沙行组诗百首》、《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军歌的诞生》、《美术馆东街22号——三联书店改革发展亲历记》、《激情与梦想》、《樊希安散文集》等多部专著和作品集。



精彩内容
 第一章归队
1978年那时候,想买一
张卧铺票是很困难的。我大学刚毕业还没提干,也没有资格坐卧铺,可事实是我不仅坐上了卧铺,而且还是下铺。列车从郑州始发,终到哈尔滨,我从河南老家回部队,坐这一趟车最为合适。
到铁岭下车,再转去铁法矿区的小火车,便可在两天后到部队了。
车票是大学同班同学关萍帮我解决的。她父亲是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名叫关戎。关戎像他的名字一样戎马一生,不到15岁就参军扛起了枪,参加过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经历过大小战役50余次,身上的伤疤比奖章还多,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革命老前辈。在省
军区,从上到下,说起关副司令没有不肃然起敬的。当然,也有人背后议论他,他也有让人议论之处,就是革命胜利后,打下江山做了官之后,他以“家庭包办,没有爱情”为由,抛弃农村的结发妻子。那妻子是以“童养媳”名义买来的,又黑又瘦又小,后来给他生过两个儿子,体型倒是有些变化,不那么又瘦又小了,但怎么也比不上城里的女学生长得又白又胖漂亮美观。刚解放那阵儿,毛泽东主席提出要
提高干部战士的文化水平,适应建设现代化军队的需要
,军区办了文化补习班,一
对一辅导军区领导学文化,辅导着辅导着,师生关系变成了夫妻关系,学习文化离不开,生活上也离不开了。
就这样,关戎有了第二任妻子。夫妻俩生育能力强,那时又没有计划生育措施,孩子也就接踵而至了。关萍是第二任的第五个孩子,大排行第七,上大学之后在全班女同学中按大小排名,也在第七位,“小七妹”的名字就叫开了。
小七妹父亲是高干,家里条件好,人又长得漂亮,有文艺天赋,上大学前已参
军入伍,是河南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广播员,还会客串演文艺节目,尤其会捏着嗓子学童音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电影《闪闪的红星》播放后,她也学会了唱“夜半三更盼天明”,当然还有很多会唱的歌。
你想,人年轻漂亮,又是女兵,又有文艺才华,到哪不受人关注?果然到了北大,她就做了文科楼的广播员。在学习之余放放广播,播报一些通知和好人好事,一下子就成了全文科楼的公众人物。除了日常学习和吃饭与大家在一起,晚上一人独住广播室那个神圣的地方。自从她当上广播员,中文、历史、哲学、经济等系的男生们趋之若鹜,有送稿的、送吃的、送喝的、送礼物的,有讨论问题的、切磋演艺的、商改诗歌的,还有自告奋勇前来给她画像的……我很少去关萍的广播室,当然也去过,去是通知她班组里的有关事项。关萍虽然兼任广播员,但她的本职是学生,是学生就得参加班组的集体活动。关萍编在我们班三组,我恰巧是三组的组长,一些事情需要通知时我就去找她,但每次说完就走,一分钟也不多留。从内心上说,我对高干子弟有一
种距离感,或者说反感,总觉得他们是靠父母混出来的,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苦孩子才是奋斗出来的。虽然知道自己的认识并不全面,但感情上却有芥蒂存在。
再就是始终感到有一种落差,有人家高高在上、自己相形见绌之感,但就是因为有这种感觉,我才更鼓励自己好好读书学习,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为是老乡,每年放寒暑假,我们都要一起买票到郑州。同行的还有南阳的吴晓光。吴晓光已结婚,妻子是同在南阳的一个工厂的王卫红,他每次到了郑州都会忙转车去南阳,好早点见到妻子享受“小别胜新婚”之乐。因此,我每次到了郑州之后,都帮关萍提着大包小裹送她回家,不自觉中当起了“护花使者”的角色。关萍老
妈心疼女儿,让关司令派车去接女儿,关司令眼一瞪说:“我这车是给她配的吗!”严词予以拒绝。
关司令喜爱小女儿,但也始终严守着领导干部用车的规定。如此一来,每次学校放假回家,我都要当一次关萍的护兵。
出于礼貌,关萍每一次在我送她回家之后都让我到家坐坐,我却每一次都如坐针毡。关司令问我部队的事,我答不上来;关姨问我家中和个人的情况像“审贼”一
样,我一句话也不愿意多说。一次由于心情紧张,不小心碰倒了关萍给我倒的一杯热茶,茶水顺着玻璃板流淌,沿缝隙浸入玻璃板下的照片,那可是关司令和上级领导的合影照,极其珍贵的呀
!我逃也似的离开关家,不愿意看到那貌似无所谓实际上有点责怪的眼神。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