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李晓西学术自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李晓西学术自传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40.1 4.6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晓西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45467826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8499901

上书时间2024-12-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李晓西学术自传》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客观真实地记述了在改革开放40年中作者李晓西的各类学术活动、学术历程及其治学体会,是对其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的一个重要且全面的总结。



作者简介

李晓西,男,1949年出生于兰州,祖籍重庆江津。1978年考入兰州大学经济系学习,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1989年先后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综合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研究司司长和北京师范大学第七届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兼任*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召集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名誉主任,中国政策专家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 0人论坛、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和中国文化经济50人论坛成员,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2009年,李晓西教授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等单位主编的《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0年入选国家JI重大出版工程《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已经出版的书籍:《中国价格结构研究》《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经济“怪圈”之谜——对经济改革的哲学分析》《20年观察与思考——李晓西论文集》《亚洲金融危机实地考察》《21世纪中国银行业风险与防范》《宏观经济学:转轨的中国经济》《转轨经济笔记》《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现代商务通论》《新世纪中国经济轨迹》《宏观经济学(中国版)》《宏观经济学案例》《自然资源与能源经济学手册(第1、第2、第3卷)》《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评析》《中国经济新转型》《中国: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能源产业市场化进程研究报告》《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现代经济学大典(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册)》《绿色抉择:中国环保体制改革与绿色发展40年》



目录

壹 学术历程 


 一 知识青年与党校教员  


 二 难忘的大学岁月 


 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硕士学习 


 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在职博士的工作与学习 


 五 国务院研究室八年的政策研究 


 六 北京师范大学科研教学的十八年 


 


贰 学术贡献聚“三化” 


 一 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方面的理论成果 


 二 宏观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三 经济发展绿色化的理论成果 


 


叁 治学体会——“三有八善” 


 一 要有大网、强胃、巧手 


 二  练就八方面的基础 


 


附 录 


 一  著作一览表 


 二 获奖论著一览表 



内容摘要

     《李晓西学术自传》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客观真实地记述了在改革开放40年中作者李晓西的各类学术活动、学术历程及其治学体会,是对其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的一个重要且全面的总结。



主编推荐

李晓西,男,1949年出生于兰州,祖籍重庆江津。1978年考入兰州大学经济系学习,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1989年先后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综合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研究司司长和北京师范大学第七届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兼任*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召集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名誉主任,中国政策专家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 0人论坛、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和中国文化经济50人论坛成员,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2009年,李晓西教授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等单位主编的《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0年入选国家JI重大出版工程《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已经出版的书籍:《中国价格结构研究》《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经济“怪圈”之谜——对经济改革的哲学分析》《20年观察与思考——李晓西论文集》《亚洲金融危机实地考察》《21世纪中国银行业风险与防范》《宏观经济学:转轨的中国经济》《转轨经济笔记》《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现代商务通论》《新世纪中国经济轨迹》《宏观经济学(中国版)》《宏观经济学案例》《自然资源与能源经济学手册(第1、第2、第3卷)》《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评析》《中国经济新转型》《中国: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能源产业市场化进程研究报告》《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现代经济学大典(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册)》《绿色抉择:中国环保体制改革与绿色发展40年》



精彩内容

治学体会——“三有八善”

 

“三有”指写论文的方法。

,要有一张大“渔网”;第二,要有一个强大的“胃”;第三,要有一双会“梳小辫”的手。

“八善”指写论文的基础训练与要求。

 

     一是善于把握与实现治学目标;二是善于理论创新;三是善于开展实地调研;四是善于运用模型、数据与图表表达重要观点;五是善于跨学科开展比较研究;六是善于带着建设性批判精神进行学习与分析;七是善于从全球视角进行思维与借鉴;八是善于运用辩证法思考问题。

一、要有大网、强胃、巧手

     治学,多指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古今中外有大量的名人名言在讲治学之道,让人深有启发。印象深的是国学大家王国维先生讲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和其《进学解》中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我从中学时代至今约半个世纪念念不忘;近代胡适先生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亦让人常有所思。偶翻见一篇两年前讲治学要求的文章,说“学术之目的在于求实,学术之灵魂在于自由,学术之根基在于坚守,学术之生命在于创新。治学,应该勇于追求真理、崇尚理性精神、尊重科学方法、倡导学术自由、坐得住冷板凳”1。概括得不错,可能治学的基本内容都包括了,是适用于各学科的普遍性结论。

     我从事经济学的学习与写作有40多年的时间,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一些体会。在北师大等高校工作期间,就治学态度与方法等做过20场以上的专题讲演。下面是我在经济方法论教学上的一次安排,可为方法论教学中的代表性做法。…… 

下面我想汇报的是个人在经济学科研中的一点思考,具体来讲,主要是想说说经济学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基础功训练方面的一些体会,我将之概括为 “三有八善”。

 

“三有”指写论文的方法,如下:

 

1.要有一张大“渔网”。

     有一张捕鱼虾的大网,这里说的是资料收集问题。当我们确定论文题目后,首要工作就是广泛全面地收集资料。集我多年写论文和完成著作的经验,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创作之始,我希望自己能掌握这个题目方面广泛的资料。比如,为完成《宏观经济学》(中国版)一书,我把书店和图书馆里的《宏观经济学》当时有的版本几乎全收集齐了,能借则借,可购则买。然后再比较其提纲与写作方法,尽量反复比较、择优而学之。多年来,我承担各类重点项目很多,每次都组织了“资料小组”,就此项目查阅中外古今资料,进行收集汇编。一些重点项目的资料汇编,本身就是几大本。有一年,我被邀请参加北京市第十二届生物医药国际大会,并被邀做主题报告,分析生物医药的标准问题。这可是新问题,对于我来说也是新领域。在网页搜索框里输入“医药标准”,没查到相关资料。我的多位博士生、硕士生帮助我查找相关资料,重点是找一下全世界的生物医药标准,以了解这个领域中世界公认的规则是什么。大部分人都反映找不到,只有一位研究生肖博强,他能力很强,英文很棒,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网站上大范围地快速为我找到很多资料,尤其是查到了关于生物领域公认的三个国际标准的文件,使我的讲演有了专业的基础。这件事给了我非常深的印象。我曾将这位研究生送到麦肯锡上海总公司实习,反映甚佳。总之,要学会查网站,查相关文献和书籍,善于追索新的资料,善于在国际各高校的英文网站寻找资料,这本身就是一门学问,需要有这种意识,不断训练,以使自己的论著有广度、有深度。我看到,同学们均善于上百度或人民大学资料网等网站,这是应做的一步,但仅此很不够,不足以提供完成写作的广泛资料。其实,各学科中的名家,在这方面都很强,强闻博记,成为学界美谈。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为完成一篇关于中外贸易的报告,内容涉及边境贸易部分,我们查了图书馆、各网站等都没找到相关资料,后来我却在一家专业小书店里发现有海关总署的统计报告,从中找到了相关数据。这让我非常感慨,这说明,收集资料,只要时时在心,只要下功夫,总能有收获。 

     有两点提醒:一是在收集资料时要包容各种观点,学会欣赏别人。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作为学者,我们注重别人,尤其是与自己有不同观点的人与文章,包容、比较,择长补短,我们就会有很大进步。“宁要水涨船高,不求水落石出”是共同上进的心态,我常自勉之。二是“化介为论”——变简介为论证。硕士或博士论文都有一个“文献综述”的部分,在近些年的开题和答辩中,有一个明显感觉,就是论文的“文献综述”与作者本人的创新观点联系不紧,缺乏有针对性的提炼。具体来讲,就是在收集资料后,文献中的重要观点如何为你的论文衔接与服务?进一步,如何能把介绍别人论文的精华部分转化成为你所提观点之论据?哪些观点有助于证明或旁证你的新观点?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并付诸写作中的。 

     后一点,收集资料也有个投入产出的关系。产出的目标是重要的,大产出需要大投入,小论文就可以少投入;同时,也要看自己的供给条件。时间充裕、有精力时,可多投入,否则,要尽量择重而投入,以便有余力协调自己的各种活动。 

 

2.要有一个强大的“胃”。

     什么是强大的“胃”呢?意思是说,要能较快地消化大量资料和数据而提炼之。在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资料拿到手里,如果没有很强的取舍能力是不行的。换言之,有了一张大“渔网”,捕来很多鱼虾,现在就要能消化它。

     要练就强大的“胃”,首先,要求有正确的立场,有报国为民之志甚重要。完全客观主义,就立足不高,动力不久,就辨不出是非,就会在众多信息面前不知所以,难有主见。学习与研究要有适合自己的目标,这在治学中是很重要的。没有目标,如何确定选题?如何确定捕捞物的取舍及何时何处使用?强大的“胃”的潜在含义是,不是为“冰藏鱼虾”式积累知识而治学,而是为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习及广博知识。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和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遇到一个问题时,需要你的思维模式对资料轻重价值做出反应。如果有较为深入的思维模式,有善于创新的架构能力,你就有了较为强大的“胃”。良好的思维模式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形成。再次,在强大的“胃”运作时,实际上还需要配一把锋利的“解剖刀”。要清楚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对那些不需要的可迅速剔除。良好的思维模式是帮助你做取舍的“刀背”,分析能力是决定其是否锋利的基础,综合能力是获得果实的条件。我的习惯是,把各种观点中有道理的东西提出来进行综合概括,而不是对某一种观点完全或认同,对不需要的资料则大力地排减。在有取舍的同时,要有所得,这里就有一个综合能力问题。换言之,消化你愿意接受并有启发的诸多观点,从中概括或提炼出自己的特色来。当然,分析综合的能力需要多想、多比较、多练习归纳,多培养删繁就简的写作习惯。 

     我在参加不少重要会议或论坛时发现,有些学者真是具有非常强的“胃”,大家的发言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多种观点,他能很快消化并提炼之,发言既有新意,又有分量,还不会让人感觉到重复或套用。为什么?因为他有很成熟的思维框架与逻辑能力,有很强的分析能力,鱼虾入口立即就变成营养了。我经过多年的磨炼,感到自己的“胃”比以前也是强大些了。记得有一年参加成都市城乡统筹试点经验的大型研讨会,这是四川省和中国社科院联合召开的。会务组要我在天上午的大会上发言,因在处理各种事,我一直没有时间准备,在从北京去成都的飞机上,才开始阅读相关的实地调研资料。那是电子版的,有20万~30万字,要很快看完并做发言。看得很累不说,到了宾馆,老同学们一起聊天,直到晚上11点半才结束。对我来讲,时间那么少,场合那么重要,准备那么不足,真有些担心了。我尽力抓紧时间摘录要点看,列出了初步的发言提纲,并选择了一些认为有价值的报告带到会上边听边看。在我上台发言前,发言稿才刚刚完成。我发言讲的是土地流转问题,我分析了土地流转主体、客体、特点、规则等。发言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还被会议选送给《光明日报》,摘要登载。

     我的体会是,做学问、写文章,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如果是引用必须要注释出来。在此过程中,如果能迅速地把他人提供的事实与观点消化掉,提炼出自己的见解,那就说明有了强大的“胃”了。

 

 3.要有一双会“梳小辫”的手。  

     “大辫子”的选定。梳理“小辫子”是在某一题目下进行的梳理工作,因此,这里先说几句选题目的事,或说“大辫子”的选定。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些思考是有用的:一是题目是大或小,要从实际出发。博士论文题目可能比硕士论文题目大点,正常;大项目的题目可能比小项目题目大点,也正常。题目之来源有很多,凡自主选择者,一般情况下建议不要太大,否则深入不下去,会流于表面文章。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论文题目好具有单一性,一个题目含有几个同类型的关键词,就不单一了,或说多元化了,文章写起来就不能就一个问题全面展开、步步深入,而要在这几个关键词上做相互关系的分析了,一般情况下,好不要为之费力。二是题目多为问题的提出,好有前沿性,即回答出现的新情况、新实践。这是我们经济学的一个特点。还有,题目太大,创新难度就大,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做出体系式的创新,是非多数人可达到的。在校学习者经常会有选择毕业论文之思,而社会研究工作者则经常会有如何把自己感兴趣且有想法的题目整理并写出来之考虑。总之,供、求要结合——你的兴趣、能力之供给,理论创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之需求,消化大量文献与资料甚至实地调研后的综合性提炼,就是“大辫子”的形成过程。

     什么是梳“小辫子”?就是当论文或论著题目确定后,把自己的思路进行条理化的过程。当大家写文章或发言时,讲的那些一二三四,就是梳出来的“辫子”。怎么梳理“小辫子”呢?实际操作是复杂的,讨论问题时观点是各异的,要能说出自己有条理的意见,需要自己具有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能力强,就可以梳出“辫子”;能力很强,就可以很快地梳出“辫子”。以一般经济学问题为例,做论文首先要阐明问题在哪里,现状如何,成因是什么,国内外情况比较,后是解决思路。这有点像个套路,但确实是一种常见的思维表达模式。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阐明这个问题,如先阐述国际上现有的各个学派,集中批判某一种观点,在批判中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论上论述,用案例以旁证,建模型以规范,后进行综合,这也是一种思维的表达模式。在研究生论文预答辩时,我要求学生回答提问,好每个问题都能归纳出三点来,这就是要求能快速地梳“小辫子”。这个要求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我这样要求,就是想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归纳的能力,这种能力也要靠平时积累。实际上,很多同学一下子归纳不出三点,而是在自己了解的某一点上讲了很多——.快速梳“小辫子”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

     “梳辫子”的过程也是一个分类的过程,而分类是很重要的。比如,打印机属于印刷类还是电子计算机类?鸡肉属于肉禽类还是已加工产品类?分类不同,进出口关税就不同。分类是很重要的,有时分类可直接形成论文的提纲。我举一个经历过的分类引出一篇论文的例子。作为中国质量万里行专家,有一次会议要求我从质量角度发言,谈谈对规划的理解。“十一五”规划中提到质量的概念有10处:,提高发展质量;第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质量;第三,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第四,提高产品质量;第五,尽快改善重点流域和区域的环境质量;第六,提高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第七,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第八,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第九,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第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经过研究分析,我把这10处概念概括分类为4点,形成了一篇论文,在《中国质量报》上全文载出。这4点是:一是质量载体,从以企业为主,拓展到既有企业,也有国民经济整体;二是质量领域,从以工业为主,拓展到各类行业;三是质量生态,从产品实体质量,拓展到实体与环境两种质量;四是质量范围,从国内范围的质量理念,拓展到对外贸易质量和利用外资质量。结束语是:质量问题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的体会是:写作论文时,掌握基本的分类方法,懂得形式逻辑的分类要求是必要的、有用的。

     我们梳理提纲,即梳理“小辫子”时,经常会出现“小辫子”粘连的情况,即各章不能相对独立,这章内容交叉到另一章内容,严格来讲,这是分类不严谨。如要求统计全校研究生的情况,分类是按性别分,按成绩分,还是按专业分,一定要明确,否则分类标准不一致,论述就乱了。还有一个违背形式逻辑的问题是:分类列出的提纲,下一级提纲比上一级提纲大,这就是一个“小辫子”比“大辫子”还粗的矛盾问题。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需要我们注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