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速发】回到历史现场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39.2
6.8折
¥
5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看历史》杂志主编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ISBN9787546421001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5324238
上书时间2024-12-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该书是一本具有历史感和现场感的“文化苦旅”,重现历史场景,引出背后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为巴蜀篇,是四川旅游文化的历史地图;第二部分为中国篇,分战争遗迹、古镇和城市印记等三个部分再现历史记忆。这种视角也正是长期以来《看历史》杂志切入历史的的一种重要角度“看见过去,知道未来”。
商品简介
该书是一本具有历史感和现场感的“文化苦旅”,重现历史场景,引出背后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为巴蜀篇,是四川旅游文化的历史地图;第二部分为中国篇,分战争遗迹、古镇和城市印记等三个部分再现历史记忆。这种视角也正是长期以来《看历史》杂志切入历史的的一种重要角度“看见过去,知道未来”。
作者简介
《看历史》杂志前身为《国家历史》杂志,经新闻总署批准,2010年4月更名为《看历史》。《看历史》的核心价值语是“看见过去·知道未来”。肩负普及大众历史的责任,更为追寻明智之自我的思想者提供高品位的休闲历史阅读,激发个人的精英意识与担当意识,超越历史,关照现实。
目录
巴蜀篇
安岳石窟:隐秘的佛息之地
百年成都劝业场
广元千佛崖:佛祖入川前码头
阆中:各教共存的风水之镇
李庄:中国学术的临时避难所
邛崃石窟:绝壁上的唐代风情
寻访最后的汉家陵阙
悠游“上帝折鞭”古战场
忠义祠里的“叛臣降将”
中国篇
百年老街王府井
百年前的“特区”:商埠济南
此京记忆:门钹上的历史
崇文宣武:平民之城
丹丹鸟里克:流沙中的维纳斯
福建土楼:家族之城
行走墨脱:眼在天堂,身在地狱
发现“中华第一城”
南澳:中国“金银岛”往事
骑楼下的厦门
石硖尾:香港公屋政策的缘起
香港九龙寨城:围城内外的魅惑世界
双城记:两千年前的长安与罗马
哀牢人:横断山脉中的远古部落
古滇国:石寨山前的回眸
黄姚古镇:时光静止的地方
开平碉楼开启的历史
木雕楼:失去表情的历史记忆
怒江上的赞美诗
寻根古巷数珠玑
老寨的故事
保定,中国近代军校的起源
崇武古城:流动的历史
千年兴废于一城:荆州古城墙
旅顺口:风云变幻六十年
暖泉的古堡生活
青岛:三座建筑和一部城市殖民史
上海江湾机场:六十年风云沧桑
香港抗日保卫战:七十四年前的战争遗迹
一座刘公岛,见证半部海军沧桑史
内容摘要
该书是一本具有历史感和现场感的“文化苦旅”,重现历史场景,引出背后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为巴蜀篇,是四川旅游文化的历史地图;第二部分为中国篇,分战争遗迹、古镇和城市印记等三个部分再现历史记忆。这种视角也正是长期以来《看历史》杂志切入历史的的一种重要角度“看见过去,知道未来”。
主编推荐
《看历史》杂志前身为《国家历史》杂志,经新闻总署批准,2010年4月更名为《看历史》。《看历史》的核心价值语是“看见过去·知道未来”。肩负普及大众历史的责任,更为追寻明智之自我的思想者提供高品位的休闲历史阅读,激发个人的精英意识与担当意识,超越历史,关照现实。
精彩内容
择水而居:从里桩到李庄在没有公路、铁路和飞机等现代化交通时,最
兴盛的莫过于河运交通。李庄的由来,即与此息息相关。据说,南朝萧梁时期的长江水运,每60华里设有一个里程桩,航船者或岸边拉纤者都用它来计算路程和工钱。自南溪上溯60华里的里程桩就在李庄下游北岸约15华里的一个叫凉亭子的地方。此处前不挨村,后不着店,水流湍急而不便泊船,恰好有一巨型石笋屹立崖岸,为图省事,人们便在上面刻字,用它代替本应人工设置的里程桩。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这天然的里程桩唤作“里桩”。
渐渐地,李庄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水路驿站:从宜宾经这里,去泸州、重庆,可直抵南京、上海。在李济旧居,就有这么一张老照片,上有一石笋,刻着“里桩”二字。不知是因为它的存在才有了传闻,还是因这传说后人才刻上了文字。当年,学者们来李庄,还依托过水路运输;但如今,这条长线航运已经终止了。
而李庄的存在,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这里即为古焚人聚居地,属古焚国。梁代置戎州,兼置六同郡,辖焚道、南广两县,李庄属南广县。北周时,南广县迁移到李庄镇所在地(后因避讳隋炀帝,南广更名为南溪)。至唐宋,战乱不已,由于李庄地处坪坝,常受侵扰,南溪县治便迁到长江北岸的奋戎城,即现在的南溪县城。
转眼又是数百年过去,李庄于明代设镇,清代设里。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从广元入蜀赴任,一路行来,只见满目疮痍、人丁寥落,一幅百废
待兴的光景;于是,他上书朝廷,请求川省招流反籍,移民复垦。“湖广填四川”的浩然移民之行,就此拉开了序幕。南方移民多是顺江而上,穿三峡,进重庆,而后分流至川西平原。作为岷江下游的重要码头,李庄一时成为重要的移民口岸。
明清时期的兴建,基本奠定了李庄今日的人文风俗和建筑格局。这里有九宫十八庙、人文胜迹星
罗棋布:明朝的旋螺殿,清代的奎星阁,精妙的白鹤窗,清幽的席子巷……斑驳旧迹,承载着李庄贤达荟萃的过往。一代学人傅斯年曾面之心叹:“一
邑中人文之盛,诗人辈出,先后相踵。”从李庄镇尾高高挑起的一座临江楼阁奎星阁看去,这座全木结构的三层建筑,曾被梁思成评价为长江上“从上海到宜宾二千公里中,建筑最好的亭阁”。沿此一字排开,则建有东岳庙、王爷庙、张爷庙、天上宫、慧光寺、禹王宫、巧圣宫、川祖寺等数+座寺庙。每日晨钟暮鼓,香火兴盛;每年从旧历三月东皇会开始,便戏剧表演接连不断,庙会市
集人声鼎沸。得益于良好的地理经济条件,而李庄这一当时不过三千人口的小镇,其社区生活异常活跃,为此设立的公共设施和建筑也尤其丰富。当时的人们,可曾会想到自己祭祖拜神烧香请愿之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