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地道风物·民宿时代
  • 【现货速发】地道风物·民宿时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地道风物·民宿时代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2.5 4.8折 68 全新

库存14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亚昆 主编,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出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2860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5197698

上书时间2024-12-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Preface

 

民宿之美 

“观风”。如今人们出门旅行,除了饱览山川景色之外,对各地风物风俗的了解也是一种观风。近些年,民宿的出现,就为人们在旅途中的观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好的民宿,像一个个鲜活的小型博物馆,或让人看到一地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或让人看到传统的建筑之美,或让人看到主人的审美倾向、生活经验,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歇脚之地,也是旅途中的一个家,为旅途开辟了一方新空间。

民宿又是一个平台,它连接起乡村与城市,旅行与生活,情怀与商业,它本身就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风景。

这一次,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团队通过搜集大量行业信息、深入细致的多地域实地采访,力求为读者呈现中国民宿之美,展现中国民宿在当下的发展状况,也为旅行者提供全新的旅行体验方向。

 

李栓科



导语摘要

好的民宿,像一个个鲜活的小型博物馆,或让人看到一地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或让人看到传统的建筑之美,或让人看到主人的审美倾向、生活经验,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歇脚之地,也是旅途中的一个家,为旅途开辟了一方新空间。

民宿又是一个平台,它连接起乡村与城市,旅行与生活,情怀与商业,它本身就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风景。

这一次,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团队通过搜集大量行业信息、深入细致的多地域实地采访,力求为读者呈现中国民宿之美,展现中国民宿在当下的发展状况,也为旅行者提供全新的旅行体验方向。



作者简介

范亚昆 主编


长期为国内人文地理、影像、旅游类杂志担任特邀撰稿人,关注国内的人文地理、地方文化、风俗手艺等领域,并因此足迹遍布各地。地道风物MOOK主笔,曾主编《地道风物·黔东南》《地道风物·湘西》。



目录

Preface 序 


民宿之美 李栓科


 


Vision 视野 


民宿时代,开启旅行新空间 范亚昆


民宿·众人说


 


Constellations 境·地 


滇西北,民宿风云三十年 袁銮


莫干山民宿外史 夏雨清


江浙民宿,千江有水千山月 潘瓶子


川藏线民宿的梦幻十年 沈明笃


厦门民宿,远去的盛夏文艺梦 黄达隆


京郊,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民宿群落 严锋林


徽州的民宿 [ 美] 沈家伟(Christopher St. Cavish)


民与艺,黔东南民宿的滋养者 袁銮


湘西民宿,山水人文的新选择 易晓春


“初见如故人”的台湾民宿 吴文智


 


City 城市 


城市民宿进化论 余弦


住到北京胡同里,当回“老炮儿” 汪云


隐于市井烟火里,体验成都慢生活 王静


茶与分享,西湖畔的禅意生活 蒋瞰


八大关与里院,青岛的民国时光 汪云


 


Experience 体验 


旗袍坊里的宝贝们 王静


瓯江,流动的传统 楼学


回应山房:一座山房,一泡茶,一段茶里人生 黄达隆


肇兴侗赏:一块侗布 袁銮


当我们喝酒时,我们说点什么 蒋瞰


夜奔北京,一堂四合院里的武术课 张田小


花梨之家,阿夸的火山田园梦 梅眉


这次,我们去山里不讲隐世 蒋瞰


亼樂:站在浪尖的快乐 梅眉


我在山中,有间小屋 夏雨清


过云山居: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潘瓶子


群山之心:“分裂”的诗意栖居 袁銮


长城脚下的无墙博物馆 张田小


 


People 人物 


白玛多吉:从“地之肚脐”到“香格里拉精神” 袁銮


阿若康巴,扎巴格丹的马帮梦 袁銮


埃斯特尔:云南乡间的环保“法式”生活 袁銮


跟着伊夫,当一天地道成都人 王静


敬一:恣意于山水间的“禅猫丫头” 张田小


一直:人民路“谋杀者” 袁銮


胡赤骏:“希望人与自然、建筑融合为和谐的生命体”


李敏盈、丘奎源


柏昆、吴运鑫:一个戏台“中西合璧”的民宿之路 袁銮


 


Architecture 建筑 


从民居到民宿,布朗族传统建筑的活化 邹怡情


关麓小筑,徽式古民居的新生 贺靓


有一种设计,由地而生 范佳山


乡村不是建筑师的演绎场 吕晓辉


既下山,设计的勇气与妥协 袁銮


民宿,“界”与“非界”的共存 戚山山


寄生在胡同里的猫民宿 王子一


 


Postscript 跋 


享受民宿,与心灵相约 罗军


 


内容摘要

好的民宿,像一个个鲜活的小型博物馆,或让人看到一地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或让人看到传统的建筑之美,或让人看到主人的审美倾向、生活经验,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歇脚之地,也是旅途中的一个家,为旅途开辟了一方新空间。


民宿又是一个平台,它连接起乡村与城市,旅行与生活,情怀与商业,它本身就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风景。


这一次,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团队通过搜集大量行业信息、深入细致的多地域实地采访,力求为读者呈现中国民宿之美,展现中国民宿在当下的发展状况,也为旅行者提供全新的旅行体验方向。



主编推荐

范亚昆 主编

长期为国内人文地理、影像、旅游类杂志担任特邀撰稿人,关注国内的人文地理、地方文化、风俗手艺等领域,并因此足迹遍布各地。地道风物MOOK主笔,曾主编《地道风物·黔东南》《地道风物·湘西》。



精彩内容

莫干山民宿外史 

夏雨清 

 

“民宿”这个词,在大陆早就是用来称呼莫干山“洋家乐”的。“洋家乐”是莫干山土造的词,听起来太过乡土。所以在丽江、大理还叫客栈时,有人引用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称谓,把莫干山这种颠覆性的业态叫成了民宿。

 

英国人,马克

·基多才是幕后推手。初见马克,是在12 年前的莫干山。他独坐在咖啡馆前,闲望远山,一条黑色的拉布拉多伏在脚下。看到我们,拉布拉多一跃而起,摇着尾巴颠颠地跑来。它跑到我身后,和正在迟疑张望的千寻套近乎。千寻是我的狗,一条金毛猎犬。

2006 年的那个黄昏,在山上居住一年后,我等来了个新邻居。

The Lodge 孤零零地守在荫山街一隅。

那一天卖出了两杯咖啡:一杯是我喝的,一杯是我请马克的。当然,都是他亲手做的。

这个避居莫干山的前英国皇家卫队上尉,没想到自己就此开启了莫干山中兴模式,也无意间让莫干山成了天下仰望的民宿高地。这是后话。

300 里外的莫干山来,到他的咖啡馆喝上一杯,吃上一份意面、松饼或培根之类的简餐。

他别无选择。

“过上了英国人想拥有的生活:一个家庭,一条狗,隐居山野,亲近自然”。大家熟了,他的中国妻子吴宁华就说:“什么归隐,那是谋生。”

在后来出版的书中,马克写到了在中国做生意被骗之事:他被中国合伙人踢出了杂志社,怀揣仅有的几万元,来莫干山开咖啡馆为生。

老外陆续到来,咖啡馆生意越来越好。但马克又遇上了一个麻烦:从上海到莫干山要三个小时车程,不可能当天返回,需要住下来。莫干山是避暑胜地,店家只做半年生意,国庆黄金周过后,旅馆、饭店纷纷关门歇业。

到了秋冬,老外来了没地方住。我所居的房子颐园,就这样成了老外借宿之所,而后蜕变为莫干山家民宿。

1930 年的旧宅,房子不大,三间两层半的别墅,中西合璧:有西式的阳台,模样却还是中式的。颐园有个大大的院子,种满了槭树和金桂,这些都是1930 年以前的旧物。秋天的时候,穿过民国风格的台门,石阶上飘着一层金黄绯红的树叶,而桂花的香气飘散开来,恍若仙境。院子下有泳池,有网球场——这两样当年的时尚,现在被一泓小溪淹没,汇成了银铃池。

2006 至2008 年间,80% 的客人都是老外。我以前在颐园里钉了张世界地图,上面标注了客人的国籍,有四五十个红点,他们都是慕马克和The Lodge 之名而来,就像裸心谷的高天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