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44.9 7.6折 ¥ 59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戴有山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47050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25118768
上书时间2024-12-25
序
寻找人类文明记忆的火种
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着辉煌的历史,也频遭苦难折磨,我们的民族有顽强的意志,每位中华儿女心里都怀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是祖国富强之梦,民族强大之梦,人民富足之梦,军队强大之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过去的两百年里,我们在科技、经济、军事上落后了,其根源是我们对民族文化失去了自信,淡忘了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20
“木下为本,本之为根”。根深深地扎入泥土之中,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要的养分,使其生长得枝繁叶茂。文化之根包含文明、思想、军事、科技等一切社会形态的根本,中华文化深厚庞大,滋养了占有世界
文化的根脉是血脉相传的基因,伴随着生命的繁衍存在于人的生命体上的一种符号和印记。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深深地扎根于中华大地,滋养着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每一位儿女,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我们应当将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的生存经验、发展智慧、精神信仰和审美情趣进行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兼收并蓄,有很强的包容力,中华民族文化不断繁衍壮大,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有文化积淀的民族之一。
个根性是中华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和汉字的使用
“炎黄”的后代,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炎帝和黄帝是两兄弟,炎帝居住在姜水一带,黄帝居住在姬水一带,距今
很多早的发明都通过炎帝和黄帝向社会呈现,比如把播五谷和尝百草、发明中医中药记在炎帝神农氏身上,又把造车、造衣服、用火、熟食、造文字这些功劳记在黄帝身上。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对人类的杰出贡献。
1912
有很多与黄帝有关的艺术创作,其中黄帝的史官仓颉造文字,是惊天动地的智慧,早期人类用绳子打结来记事,后来把文字刻在竹片、木头和甲骨上,这是文明的很大进步。
汉字的创造,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民族的万世长存起了关键的作用。因为我们使用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较稳定,文字史也就蕴含着民族认同的历史。在时间上,秦汉、唐宋和我们现代人说话、发音有很大的不同,在地域上,中原和江浙、闽粤的方言有很多,互相听不懂不足为奇,但是古今一贯的文字形态把我们的历史紧紧凝聚起来了。相反,拼音的方法容易因语言变动造成文字的变动,导致沟通不畅,出现隔膜,从而产生民族离心力。这就是欧洲小国林立的主要原因。
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珍惜的传家宝,从古到今,从南到北,汉字把炎黄子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个根性是中华文化内在的包容性
我们民族文化之根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文化哲学,这种文化哲学具有广博的包容性。
“中国的文化大于种族”,就是说不同种族之间的矛盾可以用文化来包容,和而不同,在这个层面上的不同可以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融合。而西方的一些冲突,由于文化的差异,往往导致冲突更加尖锐,根本不可能相互包容。所以中央民族大学可以有
历史学家钱穆曾把秦汉王朝和古罗马帝国的结构形态做了这么一个比喻,他说古罗马帝国就像一个屋子里面悬着一盏巨大的灯,而秦汉就像屋子里有很多的灯相互映照。古罗马帝国是用强光征服外邦,只要这盏灯一灭,整个屋子都暗了,而秦汉这些灯是各地融合起来的,只灭一盏灯,其他灯还是发光的。所以古罗马帝国这个曾经强盛一时的大帝国,终破灭了,而秦汉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但作为一个民族终延续下来。
·五帝本纪》中说,他自己为了寻访轩辕黄帝的遗迹,曾经“西到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走遍几乎整个中原地区,“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在世界其他地方,一个民族出现杰出人物,周边民族往往把他当成魔王来对待。
第三个根性是中华文化血脉的丰沛性(根脉)
1895
“孔学精华八瑞”。个思想:“仁,仁者,人也”就是把人当人来对待,“泛爱众,而亲仁”,实际上就是博爱思想。第二个思想是忠恕,这是儒家从伦理范畴,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忠诚,宽恕。第三个思想,是由他的弟子传达出来的,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提倡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第四个思想是好学勤勉,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五个思想是有教无类,教育不分贫富贵贱等级。第六个思想是要交好朋友,交有益的朋友,选正直、诚信、博学的人来交往。第七个思想是讲究气节。第八个思想是发愤图强,任重道远。孔子思想中有很多精华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仁”的思想。孔子核心的思想竟然来自少数民族的部族,这一点就可见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把民间的习俗、少数民族部落的民俗转化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中。
第四个根性是中华文化的丰美性(叶茂)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一条小鱼一样,不能老翻它,得顺其自然,老翻小鱼就烂了;政策也同样如此,不能变来变去。除了烹饪术之外,还有武术、中医、地方戏剧、剪纸、年画、陶瓷、刺绣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很宝贵的东西,享有崇高的世界声誉。我们拥有世界上形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就拿门神来说,门神是秦叔宝、尉迟恭,一个山东好汉,一个少数民族的好汉,给你守卫门户,保护阖家平安。
由此可见,中华的文化形式包含很多生动的民间智慧和文化内涵。我们的文化由于有生动的魅力,所以有共享性。同时,中华民族文化还有历史原创性,但如果只有原创性没有共享性,光是三五个人在那里孤芳自赏,老百姓不知道,这种文化就会后继乏人,容易中断。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恰恰是历史的原创和共享完美结合创造出来的辉煌文化,所以才能培养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大国气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与人种和土地这些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的精神要素。
5000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奠定了神传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谐)、(包)容等优点。“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亲)、尊师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
部分文明之根
(探寻人类文明的前世今生)
——探索人类文明的前世今生
1.
2.
3.
——原始文明时代
1.
2.
3.
4.
5.
——农业文明时代
1.
2.
3.
4.
5.
6.
——工业文明时代
1.
2.
3.
4.
5.
——信息文明时代
1.
2.
3.
4.
5.
第二部分思想之根
(给予人类在艰难中生存的勇气,引领人类进入精神的高地)
第六章西方思想的起源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1.
2.
3.
第七章中国古代思想对人类思想文明发展的促进
1.
2.
3.
4.
第八章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类文明的促进
1.
2.
3.
4.
5.
第九章中国古代外交与政治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1.
2.
3.
4.
第三部分战争之根
(战争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
第十章中西古代战争比较
1.
2.
3.
4.
5.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世界军事进步的贡献
1.
2.
3.
4.
5.
6.
7.
第四部分科技之根
(科技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
第十二章中西方古代科技的发展成就及对比
1.
2.
3.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科技的运用与转化
1.
2.
3.
4.
5.
6.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衰败原因
1.
2.
3.
4.
5.
第十五章科技引领下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对人类进步的推动
1.
2.
第五部分文化之争
(苦难深痛的近代中国)
第十六章文化衰败之根,晚清政府的昏聩与人民的苦难
1.
2.
3.
第十七章复兴之根,承载民族复兴的希望
1.
2.
3.
第六部分复兴之门
(踏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20
1.
2.
3.
4.
21
1.
21
2.
3.
4.
第二十章伟大的复兴之路
1.
2.
3.
4.
5.
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