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丛书前言从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大问题”到国家层面的“小城镇,大战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专业镇、重点镇、中心镇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色镇,其发展壮大、联城进村,越来越成为做强镇域经济,壮大县区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力量。特色镇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核心,对联城进村起着重要作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梯度增长空间,是小城镇发展显活力与竞争力的表现形态,是以“万镇千城”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已成为城镇经济代表性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数万个镇形成县区城经济增长的平台。特色与创新是新型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生态文明、科学发展是中国新型城镇永恒的主题。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建设美丽新型城镇是推进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丰富美丽中国内涵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元素。新型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对于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大力发展服务业,开发和培育信息消费、医疗、养老、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夯实农业基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都会产生现实的积极意义。而对新型城镇的发展规律、建设路径等展开学术探讨与研究,必将对解决城镇发展的模式转变、建设新型城镇化、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起着实践、探索、提升、影响的重大作用。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次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阐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目标,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新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其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必须重视新型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不可跨越的环节,没有城镇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强度和管理水平的标志,城镇化综合体现一国或地区的发展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成为中国新一轮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发展中国新型城镇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当前城镇化的重点应该放在使中小城市、小城镇得到良性的、健康的、较快的发展上”,由“小城镇,大战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国新型城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国新型城镇的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建设美丽新型城镇是推动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丰富美丽中国内涵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元素。实现中国梦,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更需要中国行动与中国实践。建设、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就是实现中国梦直接的中国行动与中国实践。2013年12月12~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本次会议上,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工作方向和内容做了很大调整,在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主要任务、实现路径、城镇化特色、城镇体系布局、空间规划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新的提法。新型城镇化成为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战略。新型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
导语摘要
城镇园林景观建设是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特色的重要途径。城镇园林景观是农村与城市景观的过渡与纽带,城镇的园林景观建设必须与住区、住宅、街道、广场、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的建设紧密配合,形成统一和谐、各具特色的城镇风貌。做好城镇园林景观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展现,是城镇统筹发展的需要,是城市人回归自然的追崇,是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因此,城镇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职责。本书是《新型城镇化 规划与设计丛书》中的一个分册,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世界园林景观探异;探讨了传统聚落乡村园林的弘扬与发展;深入地分析了城镇园林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提出了城镇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模式和设计要素;着重探析了城镇园林景观中住宅小区、道路、街旁绿地、水系、山地等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城镇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与设计要点以及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管理;并分章推荐了一些规划设计实例,以便于读者阅读参考。可供从事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建筑师、规划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还可作为对从事城镇建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教材。
商品简介
城镇园林景观建设是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特色的重要途径。城镇园林景观是农村与城市景观的过渡与纽带,城镇的园林景观建设必须与住区、住宅、街道、广场、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的建设紧密配合,形成统一和谐、各具特色的城镇风貌。做好城镇园林景观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展现,是城镇统筹发展的需要,是城市人回归自然的追崇,是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因此,城镇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职责。本书是《新型城镇化 规划与设计丛书》中的一个分册,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世界园林景观探异;探讨了传统聚落乡村园林的弘扬与发展;深入地分析了城镇园林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提出了城镇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模式和设计要素;着重探析了城镇园林景观中住宅小区、道路、街旁绿地、水系、山地等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城镇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与设计要点以及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管理;并分章推荐了一些规划设计实例,以便于读者阅读参考。可供从事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建筑师、规划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还可作为对从事城镇建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教材。
作者简介
骆中钊,福建惠安人,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6年制)。 曾任建设部村镇建设试点办公室副主任、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原村镇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现为乡魂建筑研究学社创始人、首席专家;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院长;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问总设计师;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特色村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顾问;泉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名誉会长;泉州建筑科技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总建筑师、研究员;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城镇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客座教授;福建省莆田市、泰宁县、建宁县城乡建设顾问。 以“传承民居建筑文化苦行僧”为题被《中国建设报》授予“2002年中国楼市精英”。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点亮空间——2006年全国家居设计电视大赛”专家评委。荣获福建泰宁“荣誉市民”和福建龙岩洋畲村“荣誉村民”称号。 从事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研究与创作,并出版相关著作百余册。主要著作有《中华建筑文化》《中西建筑比较》《现代村镇住宅图集》《小城镇建设 设计丛书》《乡村公园建设理念与实践》等。
目录
1城镇园林景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
1.1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特点1
1.1.1规模小,功能复合1
1.1.2环境好,自然性强1
1.1.3地域广,农耕为主2
1.2我国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1.2.1现状2
1.2.2存在的问题3
1.3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趋势6
1.4城镇园林景观建设实例9
1.4.1温斯洛城镇的规划发展研究——传承地域乡村风格9
1.4.2巴黎地区马恩拉瓦莱新城建设案例研究11
2世界园林景观探异16
2.1园林景观发展历程16
2.1.1人对自然的依赖——园林的萌芽16
2.1.2人与自然的亲和——古典园林的繁荣与演化16
2.1.3人与自然的对立——现代园林时代的开端16
2.1.4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回归——现代园林的进一步发展18
2.2中国古典园林18
2.2.1皇家园林18
2.2.2私家园林19
2.2.3寺观园林20
2.2.4乡村园林21
2.2.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22
2.3日本园林23
2.3.1日本庭园概述23
2.3.2日本庭园的理水25
2.3.3日本庭园的植物配置25
2.4西方园林27
2.4.1意大利台地园27
2.4.2法国古典主义园林28
2.4.3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30
2.4.4伊斯兰园林32
2.5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33
2.5.1艺术思潮对园林景观的影响33
2.5.2生态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33
2.5.3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34
3传统聚落乡村园林的弘扬与发展37
3.1传统村镇聚落乡村园林景观浅议37
3.1.1传统村镇聚落乡村园林景观的发展背景37
3.1.2传统村镇聚落乡村园林景观的布局特点40
3.1.3传统村镇聚落乡村园林景观的空间节点43
3.1.4传统村镇聚落乡村园林景观的意境营造49
3.1.5传统村镇聚落乡村园林景观的保护52
3.1.6传统村镇聚落乡村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54
3.2乡村园林景观的自然特性56
3.2.1内涵与表征56
3.2.2地域性与自然性57
3.2.3对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58
3.3弘扬传统乡村园林创建城镇乡村公园60
3.3.1城镇乡村公园的基本内涵61
3.3.2城镇乡村公园的主要目标61
3.3.3城镇乡村公园的积极意义62
3.3.4城镇乡村公园的潜在优势63
3.3.5城镇乡村公园的规划设计68
3.4乡村园林规划实例71
3.4.1洋畲创意性生态农业文化示范村规划71
3.4.2京西山区涧沟村景观规划97
3.4.3永春县五里街镇大羽村鹤寿文化美丽乡村精品村规划102
4城镇园林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47
4.1城镇园林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147
4.1.1融于环境147
4.1.2以人为本149
4.1.3营造特色150
4.1.4公众参与151
4.1.5精心管理151
4.2城镇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152
4.2.1协调发展152
4.2.2因地制宜153
4.2.3均衡分布154
4.2.4分期建设154
4.2.5展现特色154
4.2.6注重文化 155
5城镇园林景观设计模式157
5.1城镇园林景观的形式与空间设计157
5.1.1点——景观点158
5.1.2线——景观带159
5.1.3面——景观面159
5.1.4体——景观造型164
5.1.5园林景观设计的布局形态164
5.1.6园林景观设计的分区设计165
5.2城镇园林景观意境拓展168
5.2.1中国传统造园艺术168
5.2.2乡村园林的自然属性173
5.2.3城镇园林景观的文化传承174
5.2.4城镇园林景观的适应性175
5.3城镇园林景观设计实例分析176
5.3.1约克威尔村公园分析176
5.3.2长绍社区公园分析177
6城镇园林景观设计要素180
6.1城镇园林景观设计之植物造景180
6.1.1植物造景的原则与观赏特性180
6.1.2街道广场的植物配植180
6.1.3住户庭院的植物配置182
6.1.4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185
6.2城镇园林景观建筑及小品187
6.2.1园林建筑187
6.2.2园林小品195
6.3城镇园林景观设计之水景设计205
6.3.1因地制宜的水景设计205
6.3.2水景的类型选择207
6.3.3各类水体的植物种植213
6.4城镇园林景观设计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215
6.4.1多样与统一215
6.4.2对称与均衡216
6.4.3对比与协调216
6.4.4比例与尺度218
6.4.5抽象与具象218
6.4.6节奏与韵律219
6.5城镇园林景观建设实例220
6.5.1中国石雕之乡——惠安的园林景观建设220
6.5.2世界地质公园——福建泰宁的园林景观建设228
6.5.3福建省龙岩市园林景观设计案例238
7城镇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243
7.1规划设计内容及步骤243
7.1.1规划设计内容243
7.1.2规划设计步骤244
7.2城镇住宅小区中心绿地的园林景观设计245
7.2.1城镇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245
7.2.2城镇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空间布局248
7.2.3城镇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素255
7.3城镇道路的园林景观设计260
7.3.1城镇道路的园林景观特征260
7.3.2城镇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262
7.3.3城镇道路的园林景观设计要点263
7.4城镇街旁绿地的园林景观设计265
7.4.1城镇街旁绿地的园林景观特征265
7.4.2城镇街旁绿地的园林景观设计要点266
7.4.3城镇街旁绿地的园林景观发展趋势267
7.5城镇水系的园林景观设计268
7.5.1城镇水系的园林景观特征268
7.5.2城镇水系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269
7.5.3城镇水系的园林景观设计要点270
7.6城镇山地的园林景观设计271
7.6.1城镇山地园林景观空间特征271
7.6.2城镇山地园林景观构成要素272
7.6.3城镇山地园林景观整体性设计273
7.7城镇园林景观规划实例275
7.7.1河北省廊坊迎宾大道园林景观设计275
7.7.2巴黎近郊杜舍曼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分析282
7.7.3唐山凤凰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285
7.7.4福建莆田南少林旅游区规划289
7.7.5福建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风景名胜区石山园景区总体规划302
7.7.6北京倚林家园住区庭院景观设计324
7.7.7无锡高山御花园住区庭院景观设计325
7.7.8无锡赛维拉假日花园328
7.7.9南安市水头镇福兴小区329
7.7.10北京回龙观F05区景观设计329
7.7.11云霄县滨水景观设计331
7.7.12寿宁县滨水绿道设计343
7.7.13南安金淘文化公园创意方案351
8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保证措施358
8.1园林景观用地系统规划是一个法律文本358
8.1.1园林景观用地系统规划是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358
8.1.2园林景观用地系统规划是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基础358
8.2城镇园林景观是一项基础设施358
8.2.1城镇园林景观建设是提高城镇整体风貌的重要手段358
8.2.2城镇园林景观是舒适的城镇生活环境的基本框架359
8.3从城镇的实际出发制定指标360
8.3.1充分利用城镇独具优势的自然环境360
8.3.2以城镇发展现状为基础进行园林景观的建设360
8.4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重点是“普”和“小”361
8.4.1以建设城镇的基础绿化为前提361
8.4.2以小型城镇绿地为主要建设模式361
8.5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园林景观建设362
8.5.1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管理方法362
8.5.2城镇园林景观的维护措施362
参考文献364
内容摘要
城镇园林景观建设是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特色的重要途径。城镇园林景观是农村与城市景观的过渡与纽带,城镇的园林景观建设必须与住区、住宅、街道、广场、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的建设紧密配合,形成统一和谐、各具特色的城镇风貌。做好城镇园林景观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展现,是城镇统筹发展的需要,是城市人回归自然的追崇,是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因此,城镇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职责。本书是《新型城镇化 规划与设计丛书》中的一个分册,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世界园林景观探异;探讨了传统聚落乡村园林的弘扬与发展;深入地分析了城镇园林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提出了城镇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模式和设计要素;着重探析了城镇园林景观中住宅小区、道路、街旁绿地、水系、山地等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城镇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与设计要点以及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管理;并分章推荐了一些规划设计实例,以便于读者阅读参考。可供从事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建筑师、规划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还可作为对从事城镇建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教材。
主编推荐
骆中钊,福建惠安人,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6年制)。 曾任建设部村镇建设试点办公室副主任、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原村镇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现为乡魂建筑研究学社创始人、首席专家;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院长;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问总设计师;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特色村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顾问;泉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名誉会长;泉州建筑科技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总建筑师、研究员;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城镇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客座教授;福建省莆田市、泰宁县、建宁县城乡建设顾问。 以“传承民居建筑文化苦行僧”为题被《中国建设报》授予“2002年中国楼市精英”。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点亮空间——2006年全国家居设计电视大赛”专家评委。荣获福建泰宁“荣誉市民”和福建龙岩洋畲村“荣誉村民”称号。 从事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研究与创作,并出版相关著作百余册。主要著作有《中华建筑文化》《中西建筑比较》《现代村镇住宅图集》《小城镇建设 设计丛书》《乡村公园建设理念与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