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戊戌悲歌:康有为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戊戌悲歌:康有为传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2.5 5.2折 43 全新

库存11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健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91238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3元

货号24049654

上书时间2024-12-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科学的历史,也就是能者的错误史”。——这是意大利学者、经济学家帕累托的名言。

“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时代,但传主所参与的事件往往极其复杂,复杂到你会绕进一个又一个迷宫。甚至,他的同一个行为,也常会引发观点绝然不同的争议。

“先时而生者,其所志无一不拂戾,其所事无一不挫折,而其及身亦复穷愁潦倒,奇险殊辱,举国欲杀,千夫唾骂,甚乃身死域绝,血溅市朝,是亦豪杰之有幸有不幸乎?……”

“举国欲杀,千夫唾骂”,这时间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不久。

“欺世骗子”“名利之徒”“假传圣意”“抄袭越货”“招摇撞骗”……

“公车上书”?

“围园弑后”?

……

“戊戌变法重要的三大史料”。一直以来,现有的主流看法和结论,很大程度上是从这三种史料上得出来的。而这样一场震惊中外、对中国变革产生巨大影响的变法,由于当时特殊的混乱背景,除清廷的政治高层外,几乎没有人真正清楚全部过程与原因。于是,这三大史料自然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康、梁的话语权,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又几乎一直没有。当事者的一面之词,很难作为准确的信史,也是必然。所以,当康、梁当年被隐瞒的事实一经发现和披露后,很多人自然会有一种“上当”之嫌的不满,甚至愤怒。

“伪诏事件”“改篡《戊戌奏稿》”等等,能体现他的这些错误。

——但是,当我们将康有为的所有“错误”挖掘出来,真实的(哪怕疑似的)也好,曾引发激烈争议尚未有结论的也罢,我们会突然惊奇地发现,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中,康有为渐渐成为了一个“相对真实透明”的人了。可以说,近代史上还很少有这样一个两面都真实而丰满的形象。

“补天”,改变中国愚昧落后的现状。对于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他的心是热的,并有敢于担当的强烈责任感。他对人类命运、中国命运的思考和求索,即便是戊戌变法之后对辛亥革命的反对和批评,也是有其真知灼见的。

——目的,是总结,是警示后来者。这个意义同样格外重大。

“诗具史笔,史具诗心。”写传自然离不开写史,只是应当通过人物命运与历史间的必然联系,揭示出一种深广的精神内涵,一种当代人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这一个”地位重大的近代思想家向我们走来。

 

                                                                                                                                         2015年2月13日初稿

                                                                                                                                 10月二稿修改于北京旧宫秀水花园

                                                                                                                                         12月3日,修改定第三稿



导语摘要
——康有为传》以时间为线索,以变法的过程为脉络,讲述了一代改革家、政治家康有为的一生。作者充分掌握了当前有关康有为的著作资料,同时也关注海内外康有为研究的动态与成果.书稿中记述的康有为的一生,史料运用都有依据,特别是对一些在记载上有争议的事件,能列出不同观点,引用*的研究成果。也突出了康有为作为一个历史名人的重点,即他的传统文人的政治情怀。



作者简介

 1949年生于山东潍坊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体育报业总社高级记者。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18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珠穆朗玛之魂》《红牌之死》,电影《女足九号》等。曾获全国冰心图书奖及国际奥委会2004年颁发的奥林匹克文学大奖。



目录

001  关于康有为的错误史(前记)


001  章/“此书生为何如此颠狂?”


019  第二章/“布衣何处不王侯?”


030  第三章/上清帝书


052  第四章/梁启超拜师与奇特的万木草堂


074  第五章/公车上书


091  第六章/翁同龢何故来访


112  第七章/“从初就是一个灿烂的胜利”


130  第八章/无路处,方有路


154  第九章/百日维新大幕拉开就遇危机


173  第十章/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194  第十一章/剑拔弩张


213  第十二章/光绪帝悲壮果敢的一搏


237  第十三章/慈禧先下黑手与“围园杀后”


264  第十四章/六君子血染菜市口


292  第十五章/保救光绪皇帝


317  第十六章/伤心的武装起义


345  第十七章/“君主立宪”与“排满革命”之战


373  第十八章/缝补一个“复辟之梦”


387  第十九章/书法与书画收藏


404  第二十章/晚境


423  附录一/康有为大事年表


435



内容摘要
——康有为传》以时间为线索,以变法的过程为脉络,讲述了一代改革家、政治家康有为的一生。作者充分掌握了当前有关康有为的著作资料,同时也关注海内外康有为研究的动态与成果.书稿中记述的康有为的一生,史料运用都有依据,特别是对一些在记载上有争议的事件,能列出不同观点,引用*的研究成果。也突出了康有为作为一个历史名人的重点,即他的传统文人的政治情怀。



主编推荐

 1949年生于山东潍坊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体育报业总社高级记者。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18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珠穆朗玛之魂》《红牌之死》,电影《女足九号》等。曾获全国冰心图书奖及国际奥委会2004年颁发的奥林匹克文学大奖。



精彩内容

“南粤名山数二樵”,东樵为罗浮山,西樵就是西樵山。此山位于广州西南六十八公里,方圆四十多华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多处泉水和瀑布。春来,古树参天,桃李争妍,繁花似锦。西樵的胜景为西北麓的白云洞。洞边不远就是应潮湖、鉴湖和会龙湖,附近的建于乾隆年间的三湖书院,即因此而得名。

 “入政人才的后备库”。他“神识绝人,学问极博”,奇在哪里?终生未娶,生前不留任何文字。

 

“这位后生,你是哪里来的?在这里干什么?有什么事这样想不开啊”之类。而这后生,竟一语不合,与其顶撞争论起来,实是狂诞无理!

“盛称之”,对人说:“来西樵但见一土山,惟遇一异人。”他很想知道这个“异人”是谁,为何如此癫狂?

“康有为……”张鼎华念着这个陌生的名字。

“精神危”。

 

 

 

“银塘乡”。他的家在村北敦仁里深处的一座两层楼的老屋,为康氏四代的“延香老屋”。一厅两房,坐东朝西,青砖墙,木楼板,为硬山式镬耳建筑。厅堂前是天井,西墙正中镶嵌着的花岗岩石条上刻着“天官赐福”,为当地农村典型的格局。

“延香老屋”是康有为的曾祖父康云衢的宅第,经过高祖康炳堂、祖父康赞修、父亲康达初,到康有为已是第五代世居于此。

“读书人”,他算是康家的个学者。到了第十七代的康辉(又名康文耀),于嘉庆九年(1804)通过乡试,有了文名,后来成为很有影响的教师,前后有生徒千人。他为康家建立了个祖庙,纪念惟卿公通过读书,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康有为曾说“吾宗以孝弟为礼学,昌自公始”。正是康辉,不仅使家族的后人中读书的越来越多,而且不少人进入仕途,或走上教授之路。

“书香门第”了。梁启超在《南海康先生传》中说,这是个“世以理学传家”的名门望族;而康有为也十分得意地说了八个字“从戎仕宦,朱紫盈门”。

“同人团练局”,人丁五万,统领三十二乡。有了武装,在地方势力渐大,平定了南海、高明、三水、高要四县的起义者,以军功受知于左宗堂。康懿修不是读书人,却自小饱览群集,藏书万卷。他以布衣之身,在政局危机的时刻,能毅然出手左右地方时局,这一点,深深影响了康有为。

“百战克名城十余”,战功赫赫。一八六六年一月,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在嘉应州作战受伤,于二月一日伤重去世。康有为说汪海洋是被叔祖康国器射杀的,历史上并无记载。但查《清史稿·列传》中,确有《康国器传》:“国器治军能以少击众,常伤足而跛,军中号康拐子。”他身先士卒,亲临战场杀敌英勇,当是无疑的。清廷对他连连加升,由广西布政使升至护理巡抚,成为二品封疆大吏。后来,一八八四年康国器在故乡去世的时候,左宗堂高度评价他:“综其平生,大小百战,克复坚城十余处。历任江、浙、闽、粤,廉正朴诚,无所缘附。”曾请求清廷破格“照军营积劳病故例议恤,并将事迹宣付史馆立传”。

“旺族”。

“吾宗光大自公为之”。

“繁华”。这位堂堂的叔祖拿出大量的银子修筑祠堂,建造园林,带回和新购了共约两万卷书,藏于澹如楼和“二万卷书楼”。两楼相峙,亭台楼阁,碧水环绕。内有古桧七株,这里也叫“七松轩”。

“吾少读书于此十余年,七桧为数百年物矣。”康有为说。

“武人”,都对族内后生的读书格外关心。他们是武人,但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知识对整个家族命运与繁衍的重要。“藏书万卷,为童冠涉猎,得博群集。”——也可以说,他们放下读书而去征战,就是为了家族后人“书香”的烟火不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