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7.4 4.6折 ¥ 3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侯磊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93717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25064382
上书时间2024-12-24
《冰下的人》后记:致冰封者
侯磊
一
“积极分子”这个词在部分区域已经淘汰,很多人没经历过这个词为主流的时代。它原本是个太正面的词,但在洗净铅华后,出现了更复杂的意思。
然而,这本书被定名为《冰下的人》。
二
——不论是曾经的街道积极分子、青涩的不良少年还是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女司机,或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他们都缺少这个时代的话语,少有人为他们写作。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冰封者。
“ 冰下”,会想起海明威写作的冰山原则,小说的八分之一在面上,八分之七在水下。但我想到的,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北京冬天的寒冷与清冽。那时北京的冬天犹如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人的生活也仿佛被冰封一样,苍白而又单纯。什刹海上奔跑着冰球选手和速滑者,长河上坐满冰上垂钓的人……一切都明摆浮搁,一切又都欲言又止。就在那黑白分明的色彩中,北京充满了幻象。那时,大家收到了丰富的信息,见到了美好事物的影子,却尚未完全得到它们,对传说中的二十一世纪充满了期望,科技尚未成为各种监管的“帮凶”,人们活得足够任性。网络化时代到来了,人们被迫承受了太多的刺激,反而容易拘谨,这才发现,我们始终都生活在《三言》《二拍》里,每天都只为饱食终日而奋斗,一生做所的就是赚钱与花钱,我们的生活不再任性,便从中品味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精神是更为神圣而且不为感情所动。”中国人的精神是始终为感情所动的,是感情构成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在我们头顶上空,也许是几千米的高空,会悬浮着一座精神上的北京城,或许是其他地方,在那里也有整齐的街道与城墙和城门,地上每走了一个人,拆了一栋老建筑,天上就会多一个人,多一栋建筑。那里是个虚幻之国。我不只想写冰上的北京,更想写冰下的北京,那里有着地上逝去的一切,有美好,也有龌龊。
不论是孩子还是普通的劳工,他们都有丰富的内心,并不是只有读书人才有精神世界。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哀怨,都在被时代的发展而裹挟着,他们没有对命运做出抗争,因为他们不会抗争,也无法抗争。他们虽然宿命,但仍在腹诽。我确信这不是精神胜利法,有时候更像精神失败法。哪怕彼岸世界更加恐怖,人也会有那个世界的。
是另一个世界的存在给了我们遐想。
彼岸是真实存在的。
每个时代都有人写他那个时代的故乡,我不是一个人在写作。
三
在以前的写作中,我想写古代的故事,并试图把他们的精神带到现代。世界上的天堂就是明清时期的北京城,那时的北京山清水秀。先人们在这塞北苦寒的幽燕之地,模仿着江南建造起一座塞上江南来。我一直在用力写古代的北京、幻想中的北京,一本《燕都怪谈》让我反复地写了很多年,至今也没写完。
“四九城”之间的故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不是画地为牢的写作者。在写这些小说时,我不愿用新的记忆去覆盖旧的记忆,我把笔力都集中在奔跑在国际化大都市路上的北京上,我写的是现代的事,但它背后有历史上千百年来的积淀。我会在镣铐的范围内打完整套组合拳,并在狭小的空间内寻求写作的突破。
同样,小说是否被限定为京味儿并不重要。北京不过是过去有点儿历史,现在被当作首都,没什么特别的。写北京,不过是为了自省,不要忘记自己是从哪条胡同里来的。虽然我读了书躲进学校,但我始终不会忘记故乡,始终会记得那胡同中的街坊邻居、大爷大妈们。
我会一遍遍地问自己,这本书里的每一篇小说都是必须写的吗?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提交了书稿。料想有一天会写更多被冰封的人的故事,不知会写得怎样,但敢肯定,一定会写下去。
四
2015
2016.8.11
2016.10.28
1983
001
十六子的眼花了,他分不清每一个、每一组人的玩法,只看到一大片的人、一大片的冰。
027
好像在第六关的某个地方,有个人上来,你不打死他,跟着他,一直沿着路走,他就会把你带到另外八个关卡,是
”
067
她开车从王觉家出来,街上亮起了各色的霓虹灯,街上店铺的招牌红绿蓝黄,组成闪光的海,像纽约,像香港,唯独不像她记忆中的北京。
131
主任拿出盒红印泥要她按手印,她按得有点儿后怕,大拇指有点儿哆嗦,一次没铆足劲儿,按得有点儿花,像一片没揉开的红胭脂,也像姑娘家蹭在裤子上的血。
165
色晃儿迷路的就是这片地方,儿时在这里玩过,却不常来。
如今他却迷路了,他知道原路退回一段肯定能走出去,但他懒得走,要继续探索,要开拓一片处女地。
221
我再一次随父亲来到土黄色的草原,看时光在空旷苍茫中飞逝,眼前的景物四处躲开,一片辽阔的土地在上升,中间那个黑点是父亲孤独的身影。
我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风雪中的父亲去白音查干山寻找刚刚出生的我。
247
色晃儿迷路的就是这片地方,儿时在这里玩过,却不常来。
如今他却迷路了,他知道原路退回一段肯定能走出去,但他懒得走,要继续探索,要开拓一片处女地。
1983
少年色晃儿
一
这条南北向的大街并不宽,人行道更窄,两边开的买卖店铺很多,因此人多,时常把路塞得满满的。在它路东有条东西向细长的胡同,它与大街的交界处总聚着人。可这天人聚得越来越多,似一滴巨大的墨珠在宣纸上渐渐洇开。
两旁开店的人是不会看的,他们都忙于自己不大的生意,过路人围过去看一眼,也会三三两两地议论。可他们看到那些聚集的男人留着长发,染着大黄杂毛,也有人剪着盖儿头,像个大傻娃娃,还有的把脑袋侧面刮出青皮,而正中厚厚的一溜儿高高翘起,打着摩斯并染得火红、翠绿,好似长出直挺的鸡冠,而整个人似一只巨大的鹦鹉。他们耳朵上打着耳钉,脸上皮肤黑黑的,好像许久没洗,还长了点儿小男孩的癣。而脖子上挂着大金链子,身下穿着韩国风格的大肥裤子和花哨的厚底旅游鞋、大军靴,裤腿高高挽起,或就在地上踩踏。裤子上也挂着链子或剪着洞。他们大多叼着烟,斜着眼看人,或蹲或站,边抽烟边往地上啐唾沫。
9:1
“瘦干鸡” 。有个戴眼镜的好像不大自然,他焦急地四处张望,但并没看清这拨儿人。他黑色的眼镜腿上缠着的白色胶布十分显眼。不过这次,他的眼镜该换了。
“色晃儿,你瞅谁呢?”旁边的人问他。
“啊,没谁,没谁。”色晃儿很不喜欢这个外号,但不敢提。他想找点儿话说,但没的说。
“他们怕了,不敢来了。要不晓征你过去看看?”色晃儿说。
“估计是人家不搭理你。”叫晓征的眼里写满了恐惧,但强打精神。他瘦得像个小学生,抽烟的架势也像刚刚学会,但每一口都用力吸入肺中,越抽越镇定。色晃儿摸了摸书包里铁制的双截棍,他知道这玩意儿是唬人的,抡十下有八下能打到自己,看来今天是没必要拿出来了。
慢慢地,那个路口的人越聚越多,如堤坝般阻断了行人。识相的都绕着开,不识相的也挤不进去,除非撞到一起。围观者换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就这时,色晃儿站到人行道的一块石墩子上欠起脚来高望,他摘下眼镜,见对面的来人密密麻麻,站满了整条街。
二
每天清晨六七点钟是学生上学忙的时候,一般都是骑车。站在大街上,能看到各色儿的校服汇成的洪流。校服多是蓝、白或红色的间隔,没多久就能记住。那上身如法国国旗般、下身裤子也是蓝色的是二百二十中;而全身浅蓝,身上、胳膊上有红黄条纹的是五百中;那全部深蓝,红黄白条纹在右肩和左小腿上斜角对称的,那只有二百五十中了。那是民办公助的私立校,功课不一定好,但家里头都有子儿。那全身血红,肩膀上有两道白的,就是色晃儿所在的四百五十中初中的校服,据说设计原理是希望学生红似祖国的花朵。他们都想着早日考上本校高中更换蓝色儿校服,以换掉初中时的恶心。不过值得安慰的是,还有个一千四百中,男生一身灰,女生一身粉。每所学校要考多少分大家都知道,各色儿校服的学生见了面,好学校的负责趾高气扬,差学校的负责找碴儿打他们。那宽大的校服里,你能听见身体在成长,那是年轻的身体、年轻的灵魂。
——对面是林业部,附近还有工商局、劳动保障局,那一定是知识分子扎堆儿的地方。色晃儿考上这儿分数有点儿富裕,更有点儿无聊。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但在不晴不雨的日子里极为舒坦,平常浇过水也是一样。色晃儿喜欢穿着平底的球鞋在操场上跑步玩耍,渐渐地与几个高年级的学生熟了,也去犯两句贫嘴。他认识的是个头发比他长也梳着分头的人。那分头有点儿流里流气,自封老大,但总是去嬉笑他人。而这天中午,他在学校后门的小路上跟分头撞上了。
“干吗去啊?”
“你管呢?傻。”那分头一贯如此,色晃儿也有点儿嘻嘻哈哈。
“你是傻的平方。”
“你他妈说谁呢?告诉你,别瞧认识,我照样抽你。”
“你给我小心着点儿。”转身走了。色晃儿有点儿莫名其妙,这就是学校老大?刚才就算被老大打了吗?太简单了。
“哎,你看你那眉毛,长得多好看啊!”色晃儿一愣。不一会儿,又进来个顾客,女店主又对那个顾客也说了一遍。那顾客随声应和着,看了两眼书架就出去了。色晃儿照了照店里的镜子,弯弯的眉毛很是舒缓。他一时高兴,与女店主又攀谈了几句,立刻买了本《花季•雨季》,这本他不想买,但现在正流行。那本绿皮厚厚的《青铜时代》他想买却买不起。女店主的口红和皮制的紧身裤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她还穿着时髦的高筒靴,使得她个子不高但有点儿讨俏。色晃儿不由得多看了两眼,这时女店主和刚进来人的打招呼,色晃儿想跟来人说“你看着这姐姐或阿姨多漂亮”。话刚要出口,知道是她丈夫回来了。色晃儿赶紧闪人。
“看啊,色晃儿描了眉毛,不男不女的,哈哈哈。”色晃儿赶紧找地方去洗,却怎么都洗不干净,脸上成了猫,更花了。
描眉事件传遍全班,连老师都知道了。色晃儿心说,早知道下回得描得浅点儿。他不敢认为自己帅,因个头儿不够高,脸形也不够长,他只承认自己长得秀气,所以要留校园里不多见的中分。
这是件臭美的事,还真有件臭的事。色晃儿大大咧咧,上课总是忘了带齐书本,每当缴费也总是忘掉。有一次学校要统一化验,交的是大便的盒子。他忘了,临时到厕所里现挤,恨不得把盲肠整出一节,割下来冒充。但他还是没有,愣是找一个没冲干净的便池,拿个冰棍棍儿先擓上来,拿别人的代替。正好有学生进来,一边小号一边回头,瞧见他就立刻发愣,愣得横扫一片天降甘霖,尿在自己和别人身上。同学还是本班的,到班里又大肆宣扬一番,同学们又笑了半天。色晃儿从此秀气得威严扫地,他很长时间不好意思和女同学说话了。
“色晃儿,还不去?磨蹭什么呢?!又看姑娘。”
两节课后放学,学生们更是一番玩耍。下课时教室门一打开,他们都像挣脱链子的哈巴狗,撒着欢地到篮球场去占位,占不到只好打半场了。学生们占了半场,色晃儿站在另半场,见一个高年级的人在沥青球场上运球、上篮,投中后又接着投,一个勾手再加一个后仰,看得色晃儿出神。他得上去说,却又来了俩人,一连几下,篮筐被抢了。色晃儿的同班过来,却被更多的高年级的人挡住。他想把球抢下来,够不着。
“我们先来的,要打全场。”色晃儿说。
“别的地方还有,你们过去吧。”几个高年级的很不屑。色晃儿想拔份儿,他个儿并不高。
“我们已经占了,麻烦你们换个地方。”
“边上还有地方,都占这里干吗?”高年级的一指旁边的场子,“你们各占一个半场,斜着打呗。”
“斜着没法打啊!”
“怎么没法打?再废话,找人抽你。”
“我们也能找人。”几个同学悄悄地往回走了,色晃儿也跟着,他是转过身走远了说的。
五点多天色擦黑,学生们大多走光了,只剩下几个爱玩的在操场前主席台上坐着。那主席台非常宽大,并有层层台阶,似体育场的看台。每逢运动会,这里确实是看台。
色晃儿参加的是田径队。他的条件不够,但比一般人还跑得快一点儿。足球队、篮球队绝不可能有他,只是田径队人少,需要点儿人凑人气,体育老师没把他当苗子,但也总鼓励他说,有进步,不是特别地差。他跟着大队跑了几圈,两条短腿紧着倒,又做了些体能训练。他看着足球队的高个子们在砰砰地传球,有几个女生在看台上等他们。七点钟天黑了,体育老师还醉醺醺地在黄土操场上扯着嗓子喊。静校了,那些女生结束了彼此间互相抖搂书包、抓衣服、揪头发诸般嬉闹,陪着足球队的走了。没有女生同他顺路。色晃儿表面上不稀罕,他盼望的是赶上她们的车坏了,或者赶上只坐车的功课好的女生,他就把车扔在学校,陪着她们走向二环路,走过护城河上那长长的桥。
四百五十中的校门离大街有几百米的距离。出校门就是一条胡同,没几棵树,两边是楼房、超市与窗户不齐整的小饭馆。每当放学时,门口的路两边都坐满了各色的年轻人,在老师眼中他们是流氓和人渣。在学生眼里,只有从这条胡同中打出去才能回家。出校门后右手边有一个小铁栅栏门,从那里也能穿过楼群走出去,但那条路多是切钱的。色晃儿不会从那儿走。学校有后门,但时常不开,那边更惊险,总有从号儿里放出来的路过,不仅偏僻,还是尚未修好的黄土路。
色晃儿每次都是平安无事,这帮人一般不招惹只读书的好学生,只办他们圈子里的事。这天他很快骑车到了胡同口,见临街的地方还有几个人,几乎是那群混混儿中牛气轰轰的,从教导主任到派出所警察都不放在眼里的人。他蹬车,从车后撇腿上车,右转,故意在路过的女生面前显得潇洒。他扭头,瞥见一个个子高高的白脸女生。那女生眼睛不大,脸部扁平,头发是染过又褪色,部分发梢有些发黄,很随意地散着。她敞着校服,露出点儿橘红色的吊带的边儿。裤子是瘦腿的七分裤,露着洁白的脚踝,脚下是白色厚底的旅游鞋,更显得腿长、挺拔。那女生比色晃儿还要高一点儿,色晃儿看见她以后,就再也没忘记过。
三
“寿”字、六十年代的工程手册和医疗指南……又破又旧,绝不会变成古玩。
母亲虽不大管家,但今天是在家的。她不在家时,父亲总唠叨;她回来后,他们就争吵。
受不了父亲的唠叨,色晃儿回了嘴,说他一直在努力学习。
“努力学习?你要再这么说,我立刻给你翻出本书来。”
“小小年纪,你偷看黄色小说!你流氓!送公安局!”母亲开始咆哮。色晃儿反应过来,是那本《火坑》找不到了。
“俄国妓女辛酸史。”色晃儿是从学校要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喜欢看书的,他清楚地记得书里描写沙俄时跳舞的细节:“她兴奋到了极点,飞速地旋转着,裙子就像扇子一样展开,露出她那丝织的三角裤衩。这使周围的军官们看得非常开心。”他想自己的裤衩是布制的、淡蓝色,什么是丝织的呢?他更爱看书了,说不定未来能当作家。“作家——整天跟家里坐着!”他想。于是,小屋里的地方都被他摆满了书。《火坑》确实是为了“妓女”看的。他还认真地分析过,把开篇那种各色人等逛妓院的描写改改用到考试作文里,准拿高分。
“那是名著。”色晃儿回道。他说的时候,邻居家电视里的武打片还叮叮当当地响着,一会儿那家屋里也会这样响,没有不打架的街坊。
“啪”地一下,色晃儿没注意父亲已站在他身前,不由分说地打了他。父亲年轻时好像练过,没见他动肩膀就能扬手使出劲道来。色晃儿转身就跑,到院子里骑上那辆样子像变速但变不了速的车向胡同西口骑去,一路上颠簸得车哐当直响。身后传来一阵母亲的喊声,他跑到门洞时还不寒而栗。
要把逃跑做出负气出走的样子,色晃儿想。就在他骑车飞驰的路上,《火坑》的封面猛地在他面前一晃,脑子里出现了那个发捎黄的女生。他骑车出去围着附近的几条胡同逛了一圈,刚从西口进来就遇到了杜杜,这离父亲打他还不到半个小时。
“晃儿,哪儿去?”
“啊,回家,我爸叫我。”
“坐下喷会儿?一会儿出来?”色晃儿下了车,把车支在一边。
80
——阎连科
侯磊的小说兼顾历史与当下的双重视角,努力向世界展现北京被遮蔽的、鲜为人知的一面,以揭开各阶层北京人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的体恤和对世界的悲悯。
——梁鸿
侯磊的小说里,有扑面而来的烟火气,也有众声鼎沸的人语。人物穿行在层层的烟火气和人语中,被其包裹,被其缠绕,被其打磨至通透,或被其消磨至沉沦,形成独特的侯磊的美学。
——张悦然
侯磊的小说深具历史感和文化意识。他写一座城的变迁,世情的冷暖和人性的纠葛。其中文化的兴废,有挽歌的色彩。这使得他的写作在当下语境中独具一格。
——杨庆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