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7.9 5.1折 ¥ 35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 编,杨忠 译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4818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24193011
上书时间2024-12-24
在中国词坛上的多产作家中,很少有人比辛弃
疾的经历更具有传奇色彩,也很少有人像辛弃疾那
样专注于词的创作,并彻底地摧垮了“词为艳科”
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自如地以词记事、咏史、抒
情、言志、咏物、感怀、寄愁,几乎无施不可,而
他在词的创作中也拓宽了表现手法,将词的艺术成
就推向了。
(一)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
宋高宗绍兴十年五月十一日生于山东济南历城县。
高祖、曾祖曾仕宋为吏,祖父辛赞于靖康乱后被迫
仕金,但不忘故国,每引儿辈“登高望远,指划山
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不共戴天之愤”(辛
弃疾《美芹十论》)。弃疾自小受祖父影响,并曾两
次乘北上燕京参加科举考试之机,“谛观形势”,
密察金人动静。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
亮统大军分道南侵。北方汉人纷纷起义,辛弃疾亦
聚众二千,投奔山东耿京义军,为掌书记,主管文
书,参与机密。年底,奉耿京之命,南渡与宋政权
联络。次年正月,高宗赵构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召见辛弃疾,并授予耿京天平军节度使、知东平府,
兼节制河北忠义军马的职衔,弃疾亦补右承务
郎。北返途中,闻耿京部将张安国已杀耿京,并裹
胁部分义军投降金人。辛弃疾遂与王世隆等率五十
骑径趋金兵营盘中,活捉张安国而归,又聚集义军,
束马衔枚,日夜兼程,南渡归宋,当时辛弃疾仅二
十三岁。这种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行为,极大地振
奋了江南江北人民的抗金斗志,表现了辛弃疾的爱
国精神、民族气节和军事才干。
南归后辛弃疾被差为江阴签判,满怀杀敌报国
的热忱,一心想有所作为。但以个人私利为重的赵
构和畏敌如虎的南宋执政者,却不能真心重用辛弃
疾这样的抗战志士。继位的孝宗赵眘一度虽想有所
振作,曾起用抗战派张浚主持军政,驱逐秦桧党人,
并由张浚督师与金人战。但不幸宋军败于符离,朝
廷惊恐,孝宗动摇,终于又信用主和的大臣,并与
金人订“隆兴和议”,以割地贡岁币、称金国主为
叔的屈辱条件,换来脆弱的数十年和平局面。南宋
朝廷又过起醉生梦死的日子。
孝宗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任建康通判,
上《美芹十论》、《议练民兵以守淮疏》等奏疏,
分析宋金和战形势,力陈抗敌复国方略,但未被采
纳。三年后入朝任司农寺主簿,又作《九议》上宰
相虞允文,进一步申述抗战方略。不久,出知滁州。
淳熙元年(1174),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第二年
得孝宗召见,迁仓部郎官。当时两湖、江西一带以
赖文政为首的茶商军兴起,抗捐抗税,盗贩私茶,
屡败官军。朝廷于是年六月任三十六岁的辛弃疾为
江西提点刑狱,节制诸军,督捕茶商军。当年闰九
月,辛弃疾诱杀赖文政,茶商军被镇压,辛弃疾因
功加秘阁修撰衔。不久,调京西转运判官,后又差
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徙知隆兴府(今南昌)兼
江西安抚使。淳熙五年(1178)春被召回朝任大理寺
少卿,同年秋又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官湖南转运
副使,徙知潭州(今长沙)兼湖南安抚使,再改知隆
兴兼江西安抚使。淳熙八年(1181)冬,改官浙西提
刑,因言官参劾落职,于江西上饶带湖闲居。
辛弃疾自南归至次落职,二十年中宦迹不
定,迁徙频繁,自地方守令至一路监司、帅臣,虽
不能在一地久任,但政绩卓著。知滁州是他施展政
治才干的次机会,滁州地处两淮,屡遭兵火,
加上水旱灾害频仍,城廓荡然成墟,乡村满目荒凉。
辛弃疾到任之后,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
屯田,复兴生产,发展贸易,仅用半年时间,便使
“商旅毕集”,“民用富庶”,“荒陋之气,一洗
而空”(崔敦礼《宫教集·代严子文滁州奠枕楼
记》)。镇压茶商军虽然是辛弃疾从士大夫立场出发,
效忠南宋王朝的表现,但他对官逼民反的现实也极
为不满,在湖南转运副使任上所上的《论盗贼札子》
中,曾慨叹官吏“暴政苛敛”,“残民害物”,使
百姓“破荡家业”。希望孝宗“深思致盗之由,讲
求弭盗之术,无恃其有平盗之兵也”,表现出对政
治局势的清醒认识和对百姓的同情。在湖南安抚使
任上,曾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对于提高南
宋地方军队的战斗力起了一定作用。在第二次任江
西安抚使时,适逢大饥,人心浮动。辛弃疾一面出
榜安民,强调“闭粜者配,强籴者斩”(商人囤积
米粮不肯发售者发配,强行抢购者斩首),一面出
官银遣人限期至外地采购米粮,很快安定了社会秩
序,解决了江西饥荒,表现出优异的才干。
自淳熙九年(1182)到宁宗嘉泰二年(1202)
二十一年间,辛弃疾除在五十三岁至五十五岁期间
一度被朝廷起用出为福建提刑,擢知福州兼福建安
抚使之外,一直被投闲置散,在上饶带湖和铅山瓢
泉居住。忧虑国事,企盼复国,却又请缨无路,报
国无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于是寄情山水,赏
玩风物,追慕前贤,借酒浇愁,创作了大量的歌词,
并于淳熙十五年(1188)由门人范开编集印行了第
一部词集——《稼轩词甲集》。
嘉泰三年(1203),外戚韩侂胄专权,为了提
高声望,巩固权势,谋图北伐,于是起用抗战派人
士。辛弃疾以六十四岁高龄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
抚使。第二年正月,宁宗召见,辛弃疾力言金国必
乱必亡,愿宁宗诏元老大臣预为应变之计。三月,
改知镇江府。任内积极备战,曾造战衣万领,以备
召摹土丁之用,又遣间谍深入敌后察访敌情。开禧
元年(1205)春,因举人不当,被降两官,七月,
又被劾解官奉祠,随即返铅山居住。虽然当年十一
月又被差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第二年秋,又进
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旋改试兵部侍郎,但辛弃
疾对朝廷已完全失望,两次任命均坚持不赴。开禧
三年(1207)九月,朝廷又进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
未受命而于是月初十日卒,享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他用词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不甘忍受民族压迫的爱国情操,以及反击侵扰、统一中原的强烈愿望,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本书选取其经典词作多首,注释其中的疑难词句,并将每首词作翻译成现代汉语,程度扫除读者的阅读障碍。
杨忠: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学家。长期从事古典文献学、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前言
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
满江红(鹏翼垂空)
念奴娇(我来吊古)
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摸鱼儿(望飞来、半空鸥鹭)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念奴娇(野棠花落)
鹧鸪天(扑面征尘去路遥)
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满江红(过眼溪山)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
沁园春(三径初成)
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满江红(蜀道登天)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
清平乐(绕床饥鼠)
鹧鸪天(不向长安路上行)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清平乐(柳边飞鞋)
丑奴儿近(千峰云起)
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
生查子(溪边照影行)
鹧鸪天(春入平原荠菜花)
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清平乐(连云松竹)
清平乐(断崖修竹)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满江红(快上西楼)
鹧鸪天(唱彻《阳关》泪未干)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定风波(少日春怀似酒浓)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临江仙(老去惜花心已懒)
清平乐(茅檐低小)
满江红(莫折荼荣)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贺新郎(老大那堪说)
贺新郎(细把君诗说)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鹊桥仙(松岗避暑)
清平乐(少年痛饮)
清平乐(清泉奔快)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行香子(好雨当春)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楼(吾衰矣)
沁园春(叠嶂西驰)
沁园春(杯汝来前)
玉楼春(何人半夜推山去)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鹧鸪天(掩鼻人间臭腐场)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粉蝶儿(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贺新郎(绿树听鹈鹅)
永遇乐(烈日秋霜)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汉宫春(秦望山头)
汉宫春(亭上秋风)
永遇乐(千古江山)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满江红(点火樱桃)
祝英台近(宝钗分)
贺新郎(凤尾龙香拨)
满江红(家住江南)
满江红(倦客新丰)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汉宫春(春已归来)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鹧鸪天(鸡鸭成群晚未收)
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唐河传(春水,千里)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他用词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不甘忍受民族压迫的爱国情操,以及反击侵扰、统一中原的强烈愿望,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本书选取其经典词作多首,注释其中的疑难词句,并将每首词作翻译成现代汉语,程度扫除读者的阅读障碍。
杨忠: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学家。长期从事古典文献学、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