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琅嬛青囊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琅嬛青囊要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8.4 7.0折 55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 陈太初< 编;李亚军,张星,张建伟 校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37390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24179705

上书时间2024-12-24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琅嬛青囊要》,清·陈太初编撰,成书于清嘉庆九年(1804)之前,共4卷,前3卷皆为医论,涉及内、外、男等多科疾病的病机和治法,共载医论98条;卷四为方论,载方共321首,其中秘方83首。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1804)抱兰轩刻本为底本。


目录
卷之一
治虚损论
节论脾胃方
论眩晕条
论怔忡条
论惊恐条
治怔忡惊恐论
论三消干渴条
论不寐条
论痰饮条
论湿证条
论黄疸条
论痞满条

卷之二
论泄泻条
论下痢条
积垢
五色
里急后重
大孔肿痛
口渴
禁口
论阴阳疑似
论积聚条
论风痹条
历节风痛
厥逆
尸厥
论非风
论有邪无邪
论肝邪
论气虚
论痰之本
论经络痰邪
论治痰
论气血
论用药佐使
论经脏
论真中风
论古今中风之辨
论续命等汤
雷公三条
痉证
古法治风权变
论伤寒条
伤寒三证
辨阳证阴证
三阳阳明证
三阳阴证
辟李子建伤寒十劝
治法
治虚邪法
补中亦兼散表
寒中亦兼散表
伤寒三表法
辟伤寒无补法论
伤寒三表法
辟伤寒无补法论
病宜速治
温暑
取汗
逐邪三法
伤寒诸证
伤寒看目
伤寒舌色辨
伤寒传经辨
伤寒合病并病
合病并病治略
伤寒胸胁腹满
伤寒衄血
伤寒蓄血
热人血室
劳力感寒
动气
战汗
头汗
麻黄桂枝发汗止汗辨
呕逆

卷之三
论呃逆条
论霍乱条
喘促
反胃
噎膈
嘈杂
吞酸
恶心
嗳气
论疟疾条
治疟
厌疟
截疟
温疟
瘅疟
瘅疟
瘴疟
论瘟疫条
……
卷之四

内容摘要
  《琅嬛青囊要》,清·陈太初编撰,成书于清嘉庆九年(1804)之前,共4卷,前3卷皆为医论,涉及内、外、男等多科疾病的病机和治法,共载医论98条;卷四为方论,载方共321首,其中秘方83首。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1804)抱兰轩刻本为底本。


精彩内容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内科11:琅嬛青囊要》:
  脾胃为水谷之海,得后天之气也。何者?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植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故命门得先天之气,脾胃得后天之气也。水谷之海,本藉先天以为主,而精血之海,尤赖后天以为资。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气有不足者,苟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且人之情性、资质,无一不关于胃气。盖土性厚重,而轻薄者少胃气;土色苍正,而夭韶者少胃气。是知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一身之本。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此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而脾胃受伤之处,所不可不察也。脾胃之伤于外者,唯劳倦能伤脾,脾伤则表里相通,而胃受其困者特甚。脾胃之伤于内者,惟忧思忿怒能伤心,心伤则子母不通,而化源胲膈者为甚。昔有柳君公度善于摄生,或问其致寿之术。则日:我无他也,但不以气海暖冷物熟生物,亦不以元气佐喜怒耳。此善养脾胃之道,所以即能致寿。故凡欲察病者,必当察其胃气;欲治病者,必当常管胃气。胃气无损,一无可虑。奈何今人习矣不察,初不知元气、胃气为何物,一味止知攻病,开声便说有火,以致败人胃气,绝人谷气,不可胜数。殊不知病之与命,孰为重轻?正之与邪,孰为缓急?且此中的确之用,孰者宜先,孰者宜后,自有一定之标准,而非可以意妄求者也。
  《玉版》篇日: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行云气者,犹天下也;胃之出血气者,犹经隧也。经隧,五脏六腑之大络,迎而夺之而已矣。是故治病者当以夺胃之功为。
  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之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相为用,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治五脏,即所以调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今人但知参、苓、枳、术、山楂、麦芽、厚朴、神曲之类乃为脾胃之药,而不知风、寒、湿、热皆能犯脾,饮食、劳倦皆能伤脾。如风邪胜者宜散之,则麻黄、桂枝、柴胡、干葛之类皆是也。寒邪胜者宜温之,则桂、附、干姜、丁香、茱萸之类皆是也。热邪胜者宜寒之,则芩、连、知、柏、栀子、石膏之类皆是也。湿邪胜者宜燥之,则苍术、白术、半夏、猪苓之类皆是也。饮食停积者宜行之,则三棱、蓬术、大黄、芒硝之类皆是也。劳倦内伤者宜补之,则参、苓、白术、杜仲之属皆是也。然脏腑虽分十一,而同有阴阳,同此气血。况太阴常多血少气,阳明常多血多气。使此中之血瘀,则承气、抵当之类总属脾胃之药,使此中之血虚,则凡四物、五物之饮又孰非脾胃之药乎?且夫五脏之邪皆通脾胃,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俱实,单平肝气可也;肝强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炽盛.清火可也;心火不足,补火以生脾可也。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泄肺以苏脾之滞;肺气不足,当救肺以防脾之虚。肾邪之犯脾者,脾弱则水能反克,救脾为主;肾虚则启闭无权,壮肾为先。至若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能纳而不能化,则脾虚之兆已见。既不能纳,又不能化,则脾胃之气俱亏,即速投以回阳大补之方犹恐不及,而顾欲以楂、苓、枳、术之属,冀收效于脾胃间乎?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