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学说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学说话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2 6.9折 32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希拉里·曼特尔 著,马丹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72568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24017960

上书时间2024-12-24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学说话》带有希拉里•曼特尔本人浓厚的自传色彩,描述了多个与童年相关的故事:《比利王是位好绅士》中的孩子必须克服失去父亲的痛苦以及逐渐消逝的爱尔兰文化遗产的迷惑;《美丽曲线》是关于一个报废场里的友谊、信念以及一场近乎灾难的故事;《学说话》中的叙述者在一位过气女演员的帮助下纠正了她的北方口音……曼特尔以一种令人迷惑的轻盈笔触,发现了一段魂牵梦萦的童年转型时期。



作者简介

希拉里•曼特尔,英国女作家,于2009年、2012年凭借历史小说《狼厅》和《提堂》两次摘得布克奖。目前,“克伦威尔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镜与光》正在创作中。曼特尔是首位两次获得布克奖的女性作家,此前只有J•M•库切和彼得•凯里两次获此殊荣。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彼得•斯托萨德称她为“伟大的现代英语作家”。



目录
学说话
  比利王是位好绅士
  消杀
  美丽曲线
  学说话
  四楼往上
  干净的石板
气绝


内容摘要

《学说话》带有希拉里•曼特尔本人浓厚的自传色彩,描述了多个与童年相关的故事:《比利王是位好绅士》中的孩子必须克服失去父亲的痛苦以及逐渐消逝的爱尔兰文化遗产的迷惑;《美丽曲线》是关于一个报废场里的友谊、信念以及一场近乎灾难的故事;《学说话》中的叙述者在一位过气女演员的帮助下纠正了她的北方口音……曼特尔以一种令人迷惑的轻盈笔触,发现了一段魂牵梦萦的童年转型时期。




主编推荐

希拉里•曼特尔,英国女作家,于2009年、2012年凭借历史小说《狼厅》和《提堂》两次摘得布克奖。目前,“克伦威尔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镜与光》正在创作中。曼特尔是首位两次获得布克奖的女性作家,此前只有J•M•库切和彼得•凯里两次获此殊荣。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彼得•斯托萨德称她为“伟大的现代英语作家”。



精彩内容

学说话
小的时候,我在德比郡的一个村子上学。那是我的母亲和外祖母呆过的学校。她们没有学到太多知识。奔宁山脉的冬天寒冷,学校是她们护理冻疮的地方。后来,她们离开学校,去了纺纱厂。我出生的年代,条件已经有所改善。我十一岁那年,举家搬迁,我到了柴郡的一家修道院走读。我学会了一些打架骂人的技巧,也懂得不少教义。可我从来没有学过历史和地理,对英语语法也一窍不通。的问题是,我没有掌握优雅的谈吐。
我前后就读的两所学校相距不过六七英里,生活习俗却千差万别。在柴郡,房屋不是建在一排排的石头台阶上的,而是由细小卵石砌成的或者仿都铎式的房屋立面组成的。家家户户都种了草坪和开花的树木,还做了鸟食台。出门有轻便的小型汽车。正餐时间,他们随便吃一点午饭;喝下午茶的时候,他们又吃上了正餐。此外,他们在所谓的“浴桶”里洗澡。
那是1963年。当时的人很势利,也许不比现在的人好多少。后来我去伦敦的时候,有一部分地方口音已经是可接受的,甚至听起来比较舒服的了。可我说的西南地区口音并不属于那一部分。到了1960年代后期,追求平等的时代来临,人们不应该顾忌自己的口音。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们还是会适当地调整口音,否则就会被区别对待,好像自己是个黑人,或者刚刚失去了亲人,或者有轻微的残疾。当我进入新学校学习时,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变成大家的笑柄。女孩们拿一些愚蠢的问题来询问我,目的是为了让我说出某个词或者用语;然后她们扬长而去,哄笑不止。
长到十三岁的时候,我已经纠正了一部分口音,而我的声音本身也为我带来了一点恶名。我什么都怕,就是不怕公开演说。我从来没有体验过怯场的滋味,而且我喜欢辩论。如果我到某个嘈杂的工厂担任工会代表,我肯定能胜任。不过,我们每年一度的招聘会是不可能提供这些机会的。大家都觉得我应该做一名律师。因此我被送到韦伯斯特小姐那里学习演讲。
韦伯斯特小姐不光是一名演讲老师,还是个小店的店主。她的小店离学校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店名是“格温-玛乔里”。小店里出售毛线和婴儿服饰。格温代表的是韦伯斯特小姐,而玛乔里代表的是另一名矮胖的妇女。她行动缓慢,在羊毛线和玻璃柜台之间打转。她穿一件宽大的开襟毛衣,也许就是她自己的手艺。放毛线的架子上还有针织品模特的照片。模特们或是穿着花边针织上衣的淑女,或是穿着缆索针织套衫的下巴干净的绅士,都始终露出漂亮的牙齿。韦伯斯特小姐在店门口立了一块招牌,展示自己的职业资质。下午四点,店门会敞开,来自本地两所学校的学生就能从店门进入,而不打扰呆在后面走廊的玛乔里。他们进入客厅,在那里学习演讲。
从客厅望出去,能看到一方花园。花园里有几株灌木正慢慢地枯萎。北方午后的天空,云彩匆忙掠过头顶。煤气取暖炉的火苗摇曳着发出“噼啪”声。通常会有六七个学习进度不同的孩子靠在椅子的扶手上,一边还擤着鼻子。修道院的女孩们得找一个角落把书包和丝绒帽子叠放起来。学生中没有男孩。我猜想,如果男孩子谈吐不佳,他们会找到别的法子蒙混过去的。
韦伯斯特小姐个子小巧,一头卷曲的白发,小腿骨突出,戴一副边角往上翘起的眼镜。俗话说的好:钱越多越好,人越瘦越美。可我觉得韦伯斯特小姐瘦得过余了,尽管我自己也不胖,而且当时流行的就是骨感美,非要瘦得跟凯普莱特家坟茔里的主人一样才好。韦伯斯特小姐曾告诉别人,她只有一侧的肺叶,因此她的音量不大。她说的是经过修饰的曼城口音,总体上文雅,偶尔会暴露出瑕疵。她在北方的轮演剧团当过女演员。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她会说:“我在奥尔德姆扮演麦克白夫人的时候,多拉•布莱恩还在做舞台清洁工。”
韦伯斯特小姐的工作是教我们朗诵莎士比亚的诗歌和段落,教会我们有关韵律和诗体的知识,以及呼吸和咬字发音的技巧,之后再送我们参加考试,以便获得相应的证书。多数学生从七八岁开始就一直跟着她学习,经历了各种等级的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我是初学者,堂课就被安排来和几个小屁孩一起上。我有点不高兴,感觉穿着紧身衣的自己像个大人国的巨人。韦伯斯特小姐给我指定了一小段诗行作为测试。是写爱尔兰小妖精的诗行,我大声读了出来。她叫我以后和大姑娘们一起上课。她说,有不少十三四岁的姑娘。她怎么知道我应该属于哪一类学生呢?在我的幻想中,当我朗读完毕的那一刻,壁炉上方架子上的蓝色玻璃花瓶中有一个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裂痕。我坐在地板上,手臂抱住膝盖,等着下课。韦伯斯特小姐递给我一张呼吸道的图片,当然不是她自己的呼吸道,而是一个更完美的呼吸道。格温和玛乔里的宠物,一只约克郡的小猎犬,跑进了客厅。它在我们的腿和书包之间转悠。它的头上扎了一只小巧的粉红色蝴蝶结。我在脑子里把那只蝴蝶结扎到了韦伯斯特小姐的头上。看起来她和这只小狗很相像,都是脆弱、喜欢叫嚷的,但不是很聪明。
不过,韦伯斯特小姐至少知道人应该如何正确发音。每周的押韵练习涉及了所有难对付的元音。每一种练习都是韦伯斯特小姐的专业团队精心设计的圈套,让每一个地方口音在劫难逃。比如:
“老爸有辆美洲豹,
行驶飞快四处跑,
农场谷仓和城堡,
全都拼命往后倒。”
刚搬到柴郡的时候,我和弟弟们经常感到困惑。有一次,在一所教会学校,小的弟弟问道:“他们说什么联合王国,权利与荣耀,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好几年的时间,我都以为通过精确的分析来击球就能在网球场上得分。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去过英国的南部。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习来自英国其他地区的狭隘观念。学习的目标是掌握标准英语,带有明显南方口音的英语。也许,在英国的西南部,有一个与我同龄的女孩正结结巴巴地练习一段类似的顺口溜:
“罗伊在德罗伊特威奇工作,
  高档次的牡蛎餐厅很不错,
美丽大方的莫伊拉不愿走,
喝着她的诺瓦丽•普拉酒。”
以后的三年,我每周二都到韦伯斯特小姐那里上课,放假时间除外。上完课,我就独自穿过黄昏的街道回家。一路上,我能看见其他卖毛线和婴儿服饰的小店,村子的熟食店,还有公园布告栏里面张贴的有关惠斯特牌会和义卖活动的广告。为了解闷,我想象自己是一名外国女间谍,使用假身份在这样一个濒临战争的国度生活。商店里的东西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人们即将过上节衣缩食的生活。另外,老运河上的铁桥,雨衣上保留的战前划痕,以及上班族们走下站台、匆忙赶回家时脸上露出的疲惫,也为我提供了想象的素材。我冲进快要打烊的商店,按照母亲给我的单子采购。这时,我就假装自己是在购买黑市商品,我的书包里装满了原子能的秘密。其实我经常在不同的季节带上不同的东西,诸如网球拍和曲棍球杆之类的。这也并不妨碍我做的有关间谍的白日梦,可我搞不清自己为什么想化身为间谍。也许是由于孤独,对生活的倦怠和厌恶。社会应该为那些厌世的年轻人组织互助小组,以类似于“十二步项目”的形式加以引导和规范。既然我听任他人的摆布,至于具体做什么,是否去韦伯斯特小姐那里学习,就无所谓了。如果我必须得经历这样的青春期,我的愿望只有把它挥霍掉。要想到浪费的问题,那是以后的事了。
很快,我的两大本笔记本上满满的全是图片、诗行,以及韦伯斯特小姐独创的顺口溜。大多数内容是没用的。把一个长到七岁的北方人送过来学习南方人的口音,总会有些发音是学不像的。我遇到过一些假装南方人的北方人,他们一提到那种掉进烟囱的黑玩意儿,或者到餐馆里点那种以橘子为配料的家禽,就立马暴露出自己的北方口音。韦伯斯特小姐设计过一个包含“推”和“堆”的顺口溜,后来还有一个讲某人在后厨“切青菜和茄子”的顺口溜,我已经记不住全文了,因为它们不如“罗伊和莫伊拉”那个有趣且叙事性强。不过,我感觉这样的顺口溜确实有让人崩溃的可能。时髦的北方人会直接说:“削青菜和瘸子。”他何必掩人耳目呢?就算在大街上碰见自己的老母亲,他也会自然而然地说起北方口音,让人不禁联想起布莱克浦周围连绵的山石。他是不会分析什么语音语调的。
朗诵考试在曼城的卫理公会中央礼堂举行。为了考试,我们要准备一些指定的篇目。在我学习的那些年,一共有两位考官;进考场之前,没有人知道会是哪位考官。女考官说话的时候经常因情绪激动而难以继续。男考官是一位戴表链的长者,年纪嘛,大概七十,或者八十,或者九十也说不一定。他面色红润,目视前方,有时坐在椅子上也会不由自主地把身子前倾,甚至为了努力控制自己而浑身发抖。他仿佛一辈子都不习惯这么静坐着,至于自己目前的状态,他也没有清楚的意识。看起来,他见证了考试水准下滑的趋势。
如何朗诵考试指定的篇目,这与韦伯斯特小姐的教学毫不相干,都是学生们借助往届考生的经验自己琢磨出来的。上课的时候,你能一边候场,一边聆听高一级学生的朗诵。因此,要是某个气促的学生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或者出于无知或无聊引入了一些毫无意义的转调,都会被旁听的人学了去,一直流传几年都不会变。我从来没有听到过韦伯斯特小姐讲解断句的技巧,真实的原因也许是她根本不懂得莎士比亚。她可能是根据某个类似于剧本的画本来机械地学习如何扮演麦克白夫人的。考试篇目的选择由考试委员会决定,与韦伯斯特小姐无关。有一次考试,我记得是第七级考试吧,要求朗诵者同时扮演奥斯瓦德和贡纳莉两个角色。也就是说,考试的人要不时地站到对面跟自己说话,交替使用不同的声音,还要在两个方向都用上经典手势。
按照韦伯斯特小姐的说法,朗诵莎士比亚只需要且只允许使用一个手势。那个手势就是整条胳膊横扫一下,掌心对着观众,大拇指竖直,食指与大拇指、中指分开且两边的角度相同,无名指与小指要向中指并拢。所有的激情、愉悦或伤悲,都能体现在这一个手势上;该手势不仅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能用,查米恩和道格勃里也能用。当时我肯定没有反应过来,或者露出怀疑的神情,以至于韦伯斯特小姐亲自用她冰冷苍老的手将我的手指做出这一戏剧性的手势。
当我走进考场的时候,我通常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诵。也许是我的独创性侵扰了考官的耳朵,不论我做的再好,也总是得不到分,而且还会给人留下虚伪的印象。十七岁那年,我后一次参加考试,以期拿到毕业证书。那是十一月的一个早晨,天气阴冷,还下着雨。我穿上靴子、雨衣、海蓝色的校裙,还有带条纹的长款衬衣。在曼城的皮卡迪利火车站,我自作主张地跑进女卫生间,解开被皮筋套住的头发。校规是不允许这么做的。我对着斑驳的镜子梳理自己又长又直的浅色头发,直到我离开时,我已经变了一个人,仿佛传说中的夏洛特夫人扔下了手中的网和织机而变身成为一名交通管理员。奥尔德姆大街上满是呆头呆脑的曼城人。我冲进一幢建筑,躲避大雨的同时闻见了油毡、消毒水的味道,还有那不足为信的卫理公会祷告。
韦伯斯特小姐正在等我,神色焦急,唇色发青。一看到我脚上的靴子,她立马泄气了。这么穿不合适,她说,考官不喜欢,你不能穿着靴子进考场。我实在无话可说。我摘下了围巾,把它搭在椅背上。我看见各级别的考生都坐在老师的身边,双脚不停地倒腾,毛茸茸的小手因为紧张而紧紧捏在一起。我已经拿到我的考试篇目了,内容很简单。我问韦伯斯特小姐,不穿靴子,只穿长袜子进去,会不会好一点?白色的灯泡里透出暗淡的习以为常的灯光。外面的汽车飞驰而过,车灯闪亮,水花四溅。这些车是要赶往奥尔德姆大街和泥泞的郊外的。雨水已经在我的脚下汇流成小水坑,我把水踢散,身上还打了几下冷颤。韦伯斯特小姐说不能只穿袜子进去,她要把自己的鞋借给我。
她的鞋比我的鞋大了两码半,是一双假鳄鱼皮做的半高跟鞋。鞋头尖得离谱,鞋跟有3.5英寸高。我猜这是她以前做演员时的行头,却丝毫察觉不到辛酸的意味。我把脚穿进鞋子里,踉跄了几步,不得不抓住椅背来保持平衡。为什么我会同意换鞋子?因为我那个时候从来不考虑眼前,只在乎长远。我逐渐养成了一种逆来顺受的习惯。我相信,将来我一定会让每一个人都刮目相看。
当叫到我的名字时,我摇摇晃晃地走了进去。考官是那位老先生。其实两位考官都一样,都不会让考生舒服的。他们使劲地问问题,却不给出任何意见,连几句客套话都不会说。我记得这位老先生曾经黯然地指出我有点口齿不清。今天,他满脸通红,处于惯常的努力克制的状态,呆板的表情又让人不免觉得他憎恶年轻人。
我的考试篇目是《亨利八世》中选取的片段。幸运的是,我只需要扮演一个角色即可。要是我为了扮演多个角色而四处走动,肯定会摔倒的。我选好位置站定,可我的身子还在摇晃。我能想象自己当时的样子:身上披着制服,袖口上沾有墨渍,白净的脸蛋透出稚气,脚上还蹬着韦伯斯特小姐的假鳄鱼皮鞋子。我没有意识到,我扮演的凯瑟琳王后自脚踝以下才是引人注目的。我要朗诵凯瑟琳王后在被国王离弃之前恳求国王顾念旧情的一段台词。以往的每次练习,我都会哭得稀里哗啦,必须得努力控制住眼泪,才能读完这段台词。然而,考官想听到的是台词,而不是哭泣。我已经决定不使用经典手势。如果考官认为我不知道这个手势,他只好给我扣分。有几段台词感情丰沛、呼之欲出,能止住眼泪的办法就是口中念台词,而脑子里想别的事情。
当我开始朗诵的时候,考官的眼睛已经把我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一遍,终停留在我的脚上。“我是可怜的女人,我是个外国人,不是在您的领地上出生的;……”我的脚往前滑动了一下,脚趾被夹在鞋头的位置,非常难受。“我在这里得不到公正的审判,”我一边朗诵,一边试着把脚往后挪一点。“咳,陛下,我在什么事情上得罪了您?”我把声音压低,模仿一个承受巨大压力又不知所措的来自异邦的中年妇女;我紧握双手,好像要尽量化解危机。此时,考官蓦地把身子往前探,拱起肩膀,几乎要从椅子上站起来。他紧紧地盯着我的脚。无意中,我已经向考官的方向挪动了几英寸,而且还在继续挪动。“我的行为又怎样叫您生气了,您为什么要这样把我抛弃,不赏给我一点恩泽呢?”
“莎士比亚的篇目到此为止吧,”考官说道。
我吸了一口气,反而质问他:“什么时候我违抗过您的要求?”我的脚踝很疼。穿上这样的鞋怎么能走路呢?分明是在踩高跷啊!像韦伯斯特小姐这样瘦小的女人,怎么会有一双如此狭长的脚呢?“陛下,请您回想一下,作为妻子,我一直是这样服从您的……”我还没有停下来。考官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突然间,当我读到“二十多年以来”的时候,我忍不住了。这台词,这鞋子,还有这学习说话的整个过程,都让我感到崩溃,眼泪像决堤的洪水喷涌而出。有好一阵子,我站在考官的面前,身子摇来摇去,心里却羡慕那些被母狼养大、一辈子都不会说话的弃儿。说话并不是生存的必需吧?可不可以闭上嘴巴,只管把东西写下来呢?也许写一些韦伯斯特小姐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我从校服的套衫袖子里找出一块手绢。考官示意我坐到一张椅子上。他把目光转向面前铺开的纸张,看得出他在尽量避免去盯我的鞋子。大概他以后会觉得这次考试完全是个梦。之后,他问了我几个问题,并不是他事先准备的问题。他问我,分析格律的能力是否有助于理解英文诗歌?我抽了一下鼻子,回答说毫无帮助。
这是我的后一次考试。我把鞋子还给韦伯斯特小姐,穿上自己的靴子,然后红着眼睛、冒着雨走回了车站。我知道,我的人生即将开启新的篇章,我很快就可以离开了。几周后,我收到了印有鲜艳花纹的毕业证书。这说明我的朗诵考试合格了,我的名字后面可以加上学历了。
不久以前,我回了一趟家,车子经过我的学校和韦伯斯特小姐的店铺。一切都物是人非。卖毛线的商店还在,现在卖的是围巾和绒线帽子。店名改为“玛乔里”,店门前的招牌不见了。周围的店铺已经关门歇业,橱窗布满灰尘,油漆开始脱落。马路对面的政府廉租房也风光不再,变得肮脏不堪。墙壁上现出麻窝,像是经历了火灾。这个曾经繁荣、高傲与自满的小镇,如今繁华尽失,成为西北大衰败的一个缩影。在经济走下坡路的同时,镇上的居民不再注重说话的口型,表情也更加冷漠;而且,根据我的印象,镇上的天气也比以往冷了许多。放到现在,莫伊拉是不会在这里喝着诺瓦丽•普拉酒不肯离去的。横亘在我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之间的鸿沟被填平了。至少,我们搭上了同一艘船,拥有相似的遭遇。没有必要去指责什么。人们在那几年做了许多美梦,如今梦碎了,失去了生活的安逸和安全感,也失去了未来。奇怪的是,口音不标准的地方看起来很雷同。细雨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柔软的灰网。在这张网里开车,会让人产生一种置身贝尔法斯特郊区的错觉。我很庆幸自己没有住在那样一个需要时刻注意口音的地方。我始终没有解决口音的问题,但我知道那个经典手势。让人意外的是,每当想起这一点,我的内心都受到莫大的抚慰。



媒体评论

“她像天使一般写作,正是这天使般的文风令读者愉快地沉醉其中。”
——《星期天电讯报》

“希拉里•曼特尔的文字充满睿智、同情和无与伦比的优雅。”
——《星期天独立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