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23.5 5.1折 ¥ 46 全新
库存3774件
作者施耐庵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9672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23992018
上书时间2024-12-24
英雄传奇之作《水浒传》
马瑞芳
《水浒传》是在世代相传的话本、杂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是民间艺人共同劳动的结晶,更靠施耐庵、罗贯中的天才,创造出一流故事、一流人物、一流语言,成为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之作。
一、误走妖魔“楔子”和高俅发迹
《水浒传》开头的“楔子”借鉴自元杂剧,所起作用是交待故事来历,交待主要人物间的恩怨来源。宋仁宗时太尉洪信奉旨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在伏魔大殿掘开石碣、石龟、青石板,露出个万丈地穴,一道黑气从穴里冲到半空,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原来伏魔殿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这“一百单八个魔君”就是几十年后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误走妖魔的神话框架,来自古代小说传统模式。洪太尉误走妖魔与后来宋江拿到天书一致,说明水浒义军产生是“天意”。
误走妖魔给习惯迷信观点的中国读者准备了一个容易接受的思路,但宋江等人起义还得有合理的社会背景。《水浒传》的背景是黑暗的宋徽宗时期。皇帝昏庸无知,不理朝政;四大奸臣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祸国殃民。满朝文武、州县官员、差拨衙役、土豪劣绅横行无忌,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水浒传》描写宋徽宗时代尖锐社会矛盾时,并没叙述政治事件和上层社会斗争,而把“高俅发迹”安排在小说开端。帮闲破落户高俅在浮浪子弟皇帝“赏识”下,成为台阁重臣。高俅发迹后就作为封建高层引出王进、林冲、杨志等。林冲等都因为直接受到他的迫害逼上梁山。然后,高俅和蔡京、童贯等勾结镇压梁山义军。高俅发迹的作用是说明“乱自上作”。
二、“逼上梁山”的主题丝线
高俅发迹之后,“逼上梁山”的丝线串联起一个一个英雄故事。不同地方、不同阶级、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被逼上梁山,说明水浒义军的社会广泛性。他们有的是受尽欺压的劳动人民如猎户解珍解宝、阮氏三雄,有自发造反要求;有的是正直下层小吏如鲁达,因打抱不平上梁山;有的是中下层官员如林冲、杨志、武松、戴宗等,因秉性正直触犯恶势力,被奸恶逼上梁山;有的是二流子小混混如小偷时迁,也乐得上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有的是家境富裕、生活条件优裕却不甘寂寞,参加“非法”活动,如晁盖劫生辰纲,是对奸恶主动出击上梁山;有的是大贵族大地主,如柴进、卢俊义、高级将领关胜等,虎落平阳遭犬欺,被历史潮流卷入梁山义军。
“逼上梁山”是水浒人物的共同途径,也是《水浒传》小说构思手段。西门庆、郑屠、殷天锡、毛太公、蒋门神、陆虞候、董超、薛霸等充斥在社会中下层的恶人,则形成丰富多彩的市井氛围,在水浒英雄逼上梁山的过程中起着助推力作用。
三、主角宋江
宋江是个复杂的悲剧形象。他既是水浒义军的杰出领袖,又是导致水泊梁山事业失败的罪魁。宋江一生可分成两段:作为押司的宋江和作为梁山泊寨主的宋江。作为郓城县押司的宋江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是封建社会的顺民;另一方面济困扶危,仗义疏财。宋江杀惜外逃并不就此上梁山,而是想躲过风头,再回来做官。他在躲风头的过程中又吃尽苦头,发配江州,因题反诗几乎被杀,被水泊梁山英雄救上山。
宋江逼上梁山的过程对《水浒传》布局起到重要作用。宋江一出场,就为朋友义气救了晁盖,为水泊梁山“小聚义”立首功。在杀惜逃难和江州流放中,又把水浒英雄一个一个串联起来:杀惜逃难联结清风山,花荣、黄信造反并拉上对影山的吕方、郭盛;流放江州,联结童威、童猛、张横、张顺、李俊、戴宗、李逵。没有宋江的牵线,就没有各路英雄啸聚上山。而宋江上梁山,“逼”字比其他水浒英雄更充分、更明显。宋江上梁山,就把他性格中的一切矛盾都带到义军队伍中,且将会起风向标和定盘星作用。宋江既是水泊梁山的功臣也是水泊梁山的罪人。他为发展壮大义军做了很大贡献,亲自指挥一系列战斗,打高唐,打青州,打北京,三打祝家庄,两败童贯,三败高俅,与封建王朝分庭抗礼,在横扫宋朝州府的战斗中,攻城掠池,所向披靡,打出梁山义军的威风。飘扬着“替天行道”旗帜的乐土上,创造出水泊梁山“乌托邦”乐园,成为古代小说奇观。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勇敢、乐于奉献的宋江。另一方面宋江主张招安,不断将降将招入义军队伍,投降派占了上风,终于将义军领入“招安”末路。鲁迅先生《三闲集·流氓的变迁》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宋江的悲剧就是这种“奴才”悲剧,因为他的性格悲剧,又带来众多英雄的悲剧。对他忠心的李逵由他亲手毒死。宋江招安所导致的悲剧,对于引发青少年对国民劣根性的思考有重要作用。当代青少年应以此为鉴,努力培养自身独立、坚韧的品格。
四、“某十回”和人物衔接
《水浒传》前半部分写几个精彩人物性格传记,中国学者习惯把它们叫“某十回”,如“武十回”(武松)、“宋十回”(宋江)、“石十回”(石秀)。个别人物笔墨非常集中,如武松故事紧密相连出现在第二十二回至三十一回,形成完整的“武十回”且回回精彩,独立出来可以构成精彩的中篇小说。
施耐庵创造的水浒英雄人物,或爽朗坦荡如鲁达,或深沉成熟如林冲,或刚烈威武如武松,或风神秀彻如柴进,或粗疏并到处惹祸如李逵,或精明且随时出招如石秀……每出一人,都令人过目不忘;每叙一事,都有可能成戏剧舞台百演不衰的剧目。这些多彩多姿的艺术形象不仅形成一百单八将水浒英雄画廊,其中有些典型如鲁达、武松、宋江、李逵,如果将其放到整个古代小说人物画廊里,非但毫不逊色,还会使之熠熠生辉。
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又彼此关联,靠什么?靠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衔接。如高俅引出王进→王进引出史进→史进引出少华山三雄和鲁智深。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人物出场一个接一个。读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主要人物故事用“某十回”一个一个写完,主要角色上了梁山,《水浒传》从数人周旋的“折子戏”,转入多人登场的“大制作”。如第四十六回至四十九回三打祝家庄。登场人物众多,故事迂回曲折、变化多端。石秀探庄、杨林被俘;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三家结盟,各怀心思;梁山泊调兵遣将、反间攻心;穿插解珍解宝大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说情节生动曲折、气势恢宏,描写得心应手、丝毫不乱。
五、水浒人物的传奇性
施耐庵写水浒英雄人物时,突出描写他们共同的重要特点:传奇。这些传奇英雄,各有各的传奇路数,各有各的传奇绝招。有时候这些英雄的传奇特点介于现实人与神仙之间,如戴宗是神行太保,靠拴在腿上的两个马甲,一天能行五百里,拴上四个马甲,一天能行八百里。这样的人物被因材使用,成为水泊梁山通风报信的特使。公孙胜能呼风唤雨,当水泊梁山在高唐州为高廉的魔法所阻时,公孙胜人到、奇计到、奇兵到,困局迎刃而解。张顺是浪里白跳,“两条腿踏着水浪,如行平地”,能在水中伏七天七夜。常在水中擒敌,成为张顺的天职。水泊梁山人才济济,妙手书生和神偷也物尽其用。
武松算得上水浒英雄中的杰出的超人,他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超人的力、勇、气势。武松一举一动充满传奇色彩。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全方位表现他与恶势力殊死搏斗的大无畏精神、刚强个性、致强敌死命的奇招、绝地反击的奇才、绝境取胜的奇能。其二,超人的智慧。在斗杀西门庆和杀嫂过程中,武松采取机警周密的复仇手段。他告状被县令拒绝,知道银子起作用了,不与县官争,不动声色,暗地行事,自己把检察官、法官、刽子手任务承揽起来,留下“审案记录”和活证据王婆,光明磊落投案自首。武松既能手刃仇敌,又因为审案审得明明白白、人证物证俱全,堵了贪官的嘴。
六、杰出的语言成就
《水浒传》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丰富、通俗的小说语言。其叙述语言是明快洗练的北方官话,人物语言往往带有点儿地方口语特点。鲁迅先生认为,《水浒传》语言之成功和传神,是可以由说话看出人来的。《水浒传》的语言口语化,是经过提练后的口语,词汇丰富,富有生命力和表达力。《水浒传》还恰当地采用许多民间谚语、俗语、成语,如“公人见钱如蝇子见血”“远亲不如近邻”“灯蛾扑火,惹祸烧身”“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瓮中捉鳖”“打草惊蛇”等,丰富了小说的语言,使得内容更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
《水浒传》出版几百年来,争议不断,有的人认为宋江接受招安是“忠君”行为;有的人则能发现梁山好汉那种急公好义、见义勇为、慷慨大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行为,等等。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价值阅读”《水浒传》,发扬它好的一面,摒弃它坏的一面,不失为一种阅读名著的方法。总之,《水浒传》能列入四大名著之一,就有它值得学习和发扬的地方。
(马瑞芳,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水浒传》是我国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以“官逼民反”这一主题作为线索,描写了一群不堪暴政压迫的“好汉”揭竿而起的故事。小说讲述了聚义水泊梁山、接受招安并*终失败的整个过程。《水浒传》思想上闪光点是,它对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进行了充分肯定,歌颂了各个阶层敢于反抗腐朽官僚、维护自身利益、不向权贵低头的精神。小说还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它告诉读者:农民之所以起义,是因为上至皇帝与高俅这样的昏庸大臣,下至大大小小、横行霸道的官吏,导致民不聊生。
《水浒传》是我国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以“官逼民反”这一主题作为线索,描写了一群不堪暴政压迫的“好汉”揭竿而起的故事。小说讲述了聚义水泊梁山、接受招安并*终失败的整个过程。《水浒传》思想上闪光点是,它对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进行了充分肯定,歌颂了各个阶层敢于反抗腐朽官僚、维护自身利益、不向权贵低头的精神。小说还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它告诉读者:农民之所以起义,是因为上至皇帝与高俅这样的昏庸大臣,下至大大小小、横行霸道的官吏,导致民不聊生。
施耐庵(1296—1371),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他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家闭门著书,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引首
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梁山泊义士尊晁盖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
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水浒传》是我国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以“官逼民反”这一主题作为线索,描写了一群不堪暴政压迫的“好汉”揭竿而起的故事。小说讲述了聚义水泊梁山、接受招安并*终失败的整个过程。《水浒传》思想上闪光点是,它对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进行了充分肯定,歌颂了各个阶层敢于反抗腐朽官僚、维护自身利益、不向权贵低头的精神。小说还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它告诉读者:农民之所以起义,是因为上至皇帝与高俅这样的昏庸大臣,下至大大小小、横行霸道的官吏,导致民不聊生。
施耐庵(1296—1371),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他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家闭门著书,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现在)京师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宽恩,省刑薄税,祈禳(qírǎng”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
“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愚臣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jiào”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皇帝用红笔写的诏书)付与(交给)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jīqíngfān)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但见:
“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答道:“容禀:诏敕(诏书)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当时将丹诏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不着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禀道:“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见?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禀道:“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太尉听说,便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既然恁地,依着你说,明日绝早上山。”当晚各自权歇(暂时休息)。
“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太尉别了众人,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将至半山,望见大顶直侵霄汉,果然好座大山。正是:
xiù
“我是朝廷贵官,在京师时,重茵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还)倦怠,何曾穿过草鞋,走这般山路!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duō)着肩气喘。只见山凹里起一阵风,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洪太尉吃了一惊,叫声:“阿呀!”扑地望后便倒。偷眼看那大虫时,但见: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