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速发】皇朝落日(精)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62
7.2折
¥
86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林京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08428
出版时间2013-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6元
货号23804388
上书时间2024-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作者简介
目录
引子
圆明湖上留残照
此地空余紫禁城
丁人格物有奇术
终将摄影入清官
『通明镜』中西太后
瀛台幽海困蛰龙
国中之国小朝廷
一后一妃选君侧
红墙黄瓦白悠暇
太监纵火延春阁
打地出门待须臾
烟水苍茫不归路
内容摘要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一九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夜,紫禁城西北部建福宫区的德日新殿敬胜斋两室突然起火。火势很快蔓延开来,一直燃烧了十个小时之久,不仅将这一区域内以延春阁为主的数百年的雄伟建筑付之一炬,而且宫内收藏的无数奇珍异宝也全被烧毁。
建福宫区域包括延春阁、静怡轩、慧曜楼、吉云楼、碧琳馆、积翠亭、广生楼、凝辉楼、香云亭、中正殿等建筑,共有殿、亭、楼、阁三四百问。这里的建筑宏伟壮丽,各楼阁里除了平时供奉的大量金佛、
金塔和各种金质法器外,还收藏着清朝九代皇帝的画像、行乐图,以及历代名人字画、古铜器、古瓷器等珍品。另外,藏文《大藏经》和溥仪结婚时所收的全部礼物,也都存放于此。建福宫各种奇异珍宝堆积如
山,是当时宫中存放珍宝最多的地方。
这类珍贵的艺术品大都无账可查,有的虽有账目,但也从来没有清点,于是就为盗窃者开启了方便之门。
当时宫中管理相当混乱,可以说从上而下,大凡有机会的人几乎无一不偷。偷盗方式也各不相同,太监们主要是拨门撬锁秘密地偷,大臣和官员们则采用办理抵押、标卖或借出鉴赏、请求赐赏等形式,明目张胆地偷。至于溥仪自己,却同溥杰等以一赏一受的名目,“合理合法”地偷。宫里的珍宝到底丢失了多少根本无从统计。庄士敦师傅曾对溥仪讲,仅他居住的地安门附近,就新开了许多家古玩铺。听说有的是太监开的,有的是内务府官员或者他们的亲戚开的。
溥仪接受师傅们的建议,决定清点珍宝,以杜绝盗患。哪知这样一来,招惹了更大的祸患。先是毓庆宫库房的门锁被人砸掉、乾清宫的后窗让人打开,其后溥仪刚买的大钻石也不翼而飞。为了追查盗案,太妃们曾命敬事房会审当事的太监,可无论是刑讯还是悬重赏,最后都毫无收获。
建福宫区的清点工作刚刚开始,一场突发大火,清点的和未清点的物品统统被焚烧殆尽。 大火的损失无疑是灾难性的,被烧毁的各类宫殿建筑姑且不论,仅事后内务府公布的一笔糊涂账中,就说焚毁金佛两千六百六十五尊、字画一千一百五十
七件、古玩四百三十五件、古书几万册。内务府在清理火场时,共捡拾熔化佛像、经版、铜、锡等项共五百零八袋,金色铜板、残伤玉器等共四十三项,其中较为完整的只有四十九件。后来,一个金店以五十万元买下了火场灰烬的处理权,从中捡出熔化的金片、
金块多达一万七千多两。之后内务府又把剩下的灰烬装了许多麻袋,分给府内的当差者,又有人用从中提炼出的黄金,铸成了四座直径和高度均在一尺左右的“坛城”。
当年太监偷窃成风,又常与内务府官员互相勾结,盗卖宫中的各类珍宝。另据当时进宫救火的许多人回忆,他们刚到火场时都曾闻到一股强烈的煤油气味。因而,火灾很可能是由于太监监守自盗,惟恐清点时露出马脚,于是便故意纵火消灭证据。可是,这些也只是推测而已,后因“查无实据”,这场内外震惊的宫廷大火事件只能不了了之。然而,时隔不久,养心殿东套院无逸斋的窗户上又发生火警,幸好发现及时,火势并未蔓延。接着宫里又发生了一起太监对总管的行凶事件。一系列可疑事件,最终促使溥仪痛下决心;不久,他做出了遣散太监的决定。
七月十六日,溥仪让载沣找来载涛和内务府大臣绍英、耆龄,正式宣布“将宫内太监全部裁撤,立即出宫”的谕旨。其后,溥仪一面命载涛进宫与三位太妃说明原委,一面命绍英、耆龄调集全部护军,并请京畿卫戍总司令王怀庆派兵协助,将太监强行驱逐。
当晚,绍英将全体太监召至乾清门内,正式宣读了溥仪的谕旨。太监们闻言,无不惊恐愤慨,号啕大哭。
此次被裁撤的太监总计八百八十一人,遣散费为首领太监每人二百元,其余每人二三十元不等,清室共为此发放五点零二万元。太监们出宫后,许多被暂
时安置在地安门内大街雁翅楼内栖身。后来,这批太监除北京有家者外,有的住进了京城破旧的寺庙,有的回到原籍,有的则从此浪迹街头。
然而,太监制度从根本上并未被彻底废除。经过载沣等人的再三申明,溥仪勉强同意三位太妃、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宫中留用一百七十五名太监。直到伪满洲国垮台时,溥仪使用的太监还有十人左右。
P339-34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