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速发】中国古代杂技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5.6
6.2折
¥
25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赵芳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700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5元
货号23769210
上书时间2024-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赵芳编著的这本《中国古代杂技》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六章,首先追溯了杂技的起源,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先秦至近现代杂技的发展历程。全书知识性、文化性、可读性都很强。读罢此书,喜欢中国古代杂技的读者大致能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了。
目录
第一章 追根溯源—一杂技的源起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杂技与杂技文化
杂技的萌芽时期
渔猎技巧与杂技
农牧驯兽活动与杂技
从“飞去来器”谈起
击壤与“执干威舞”
滑稽技艺雏形:夏朝的“奇伟戏”
祭祀活动与巫傩杂技
中国杂技的艺术特色
中国杂技艺术与东方文化
第二节 历史弥新——杂技经典项目
险中求胜:竿技
叹为观止:走索
柔中有刚:冲狭
不断创新:叠案
灵巧精彩:舞轮
精彩纷呈:舞刀舞杖
极尽其妙:狮子舞
精采绝伦的倒立与柔术
第三节 妙趣横生——杂技故事
“杂技之乡”的来历
聪明的杂技艺人李致富
杂技之父孙福有
“空中飞钱”的传说
“空瓶取酒”的传说
“舞狮子”的传说
六朝马戏大交流与吴桥马戏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杂技
第一节 早期的杂技样式
奇伟之戏与周代乐舞
角力、举鼎共争鸣
跳丸跳剑的出现
第二节 先秦趣味杂技活动
“跟斗”翻飞
宜撩弄丸
口技
投壶
第三章 汉代的杂技
第一节 汉代杂技的复兴
杂技复兴的倡导者汉武帝
宴乐杂技的出现
东汉的杂技团
角抵戏的出现
第二节 汉代有趣的杂技项目
力技
惊险的高空节目
耍坛与旋盘
俳优、谐戏与傀儡戏
第四章 魏晋隋唐时期的杂技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杂技
三曹与杂技
“剑、丹、豆、环”等幻术的形成
凤凰衔书
庙会与狮子舞
鼎技与燕戏
檀技与高缠
手技耍弄
第二节 隋唐的杂技
唐杂技的繁荣与变迁
隋唐乔装戏和彩扎戏
驯象与象舞
驯猴杂技
“胡技”与“胡舞”
形式繁多的竿木表演
教坊与大醣
叠置技与形体技巧
球戏杂技
花样繁多的高空技艺
第五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杂技
第一节 宋元杂技的发展
宋代“七宝之戏”
宋元时期的瓦子伎艺
第二节 目不暇接的宋元杂技
马戏和动物戏技艺
别具一格的水上百戏
元代的“杂把戏”
宋元时的相扑、乔相扑
烟火杂技
投坑与跳索
杂手艺和踢弄
第三节 明清杂技的新发展
江湖把戏的兴盛
舞流星、皮条
耍坛子、耍花盘
“堂会”和“撂地”杂技
禽戏杂技
蹬技杂技
明清口技之明春和暗春
第六章 近现代杂技的继承发展
第一节 艺术与其他技艺的糅合
杂技与体育竞技
足球踢弄技巧
武术与杂技的融合
气功技能与杂技
第二节 近代杂技的发展
西洋马戏进入中国
中国杂技走出国门
近代杂技体系的形成
20世纪中国杂技的没落与新生
第三节 当代杂技的创新发展
节目不断创新
杂技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的百戏杂技艺术,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族艺术。它来源于我国各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不仅有着我们民族的独特风格和浓郁的生产、生活气息,而且与我们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有着极
为密切的联系。赵芳编著的这本《中国古代杂技》介绍了古代杂技的有关知识,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向我们依次展现了杂技艺术从萌生到先秦、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先民的智慧,更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坚毅、乐观、勇敢、豪放的性格。
精彩内容
在黄河古道上,大运河的东岸,有个不足20户人家、80多口人的小村,名叫孙龙庄村。别看此村小得不起眼,可是村里却出了个闻名遐迩的人物。他就是蜚声国内外的杂技马戏之父——孙福有。
清光绪年间,孙福有在孙龙庄村里一个叫孙艺林的贫苦百姓家出生了。听人说孙福有出生的前一天夜里子时,他的母亲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落入她的怀中,按周公解梦的说法解释,“红日入怀喜得贵子”。说来是个喜得贵子、传宗接代、
光宗耀祖的好兆头。
因此,全家人听了甭提多高兴啦。这回可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改换门庭了。当然这是迷信,毫无科学依据。但也许真的感动了上帝——好人必有好报。送子观音不负忠厚勤苦的孙家所望,到了第二天清晨日出时,孙家真的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孙家有了希望,把将来光宗耀祖、改换门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的身上,孙家为给孩子起个福贵康寿的小名,还远到20里外的小周庄请了个算命先生占卜,起了个小名叫“有”,意在有名、有利、有福有寿。可是,就在孙福有5岁那年,他的父亲在江湖闯荡中,不幸暴病而亡。这时全家的生活重担就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本来就不富裕的孙家,经济更加拮据,日子更加难过了。
孙龙庄附近有个张庄村,村里有个大财主,家有万贯财产,地有万顷沃野,是该村的第一大富户。孙福有6岁那年春天,被生活所迫跟母亲讨饭来到张庄村。这天,恰巧是该村张大财主的六十大寿,圣诞之日,那真是贵客盈门,高朋满座,来客中有骑马的达官贵人,也有坐轿子的小姐太太,熙熙攘攘,云集于此,好不热闹。张财主大门前的空场子上停满了花轿、拴满了坐骑。孙福有瞅着那五彩缤纷的大花轿,看看四周无人,瞅瞅母亲没有注意,便钻进了一顶大花轿里,看了个仔细,玩了个痛快。出来时,不巧被跟
着送客的张财主的小儿子狗剩看见了,这个胎里坏的小狗剩一看一个衣着褴褛,骨瘦如柴的小叫花子从大花轿里钻了出来,就来气了,跑过去抬手打了孙福有两个嘴巴子。孙福有的脸蛋儿被打得火辣辣地疼,他捂着脸,却没有哭,也没敢还手,因为他知道还手就会吃大亏的,却气愤地“哼”了一声,说:“不就是一顶破轿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等俺长大了坐的花轿要比这个好得多。”狗剩听了“嘿嘿”冷笑了两声,说:“就你这个穷酸样,穷得连肚子都填不满的叫花子,也想坐花轿,做梦去吧!回家让你娘用纸给你糊一顶还差不多……”接着又“嘿嘿”地讥笑了两声便扬长而去。
孙福有摸着疼痛的脸蛋冲着狗剩的背影狠狠地“呸”了一口唾沫,便自言自语地说:“哼!真小瞧人,将来俺长大了发的财要不比你发的大,俺就不在这个世上活下去。哼!不信咱就走着瞧!”此时,孙福有的母亲正好从张财主的家里走出来。孙福有见了母亲并没有哭,也没有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母亲,只是一个劲地问母亲:张财主是怎么发财的,怎样才能发大财。母亲漫不经心地说:“人家张财主从老辈子就是个大财主,咱穷人想发财可不容易呀!做买卖吧,咱穷人没有本钱,靠种地吧,咱只有那么三分老碱洼,收成又不好。咱穷苦人做梦也甭想发财,能混个饱肚子,暖身子,就很不容易了。还想做发财的梦……”可是,孙福有并不甘心受穷,更不相信这一辈子注定了非受穷不可,于是,他到处打听发财致富的方法。
后来,孙福有听姥姥说陈大财主的儿子叫陈智先,人送艺名叫“陈半仙”。陈半仙从11岁那年,就开
始拜师学艺跟师父闯荡江湖当“小抄凡儿”,撂地卖艺演杂技。16岁时跟师父去了俄罗斯,一呆就是8年,后来师父得了暴病死在了莫斯科,他在同行的帮助下加入了莫斯科的一家皇家大马戏杂技团,在团里靠表演《马叉》、《飞刀》、《刀门子》之类的中国传统杂技节目和《仙人摘豆》、《平地拔杯》、《遁人不见》等中国古彩戏法出了名。俄罗斯的羌贴(卢布)比中国的大洋钱好挣,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不仅发了财,还娶了个俄罗斯的姑娘做了媳妇……孙福有听了,甭提多高兴啦,好像他自己也发了大财似的。恰巧,此时陈半仙为扩班建团回老家吴桥招收杂技高手和有培养前途的孩童为徒,孙福有闻讯急不可待地跑去找陈半仙,死去活来地缠着陈半仙要
拜师学徒当“小抄凡儿”。陈半仙下意识地试了试孙福有的胆量,摸了摸孙福有的腰部、胳膊、腿什么的,觉得各方面的素质条件都不错,是个很有前途的杂
技苗子,但考虑着孙福有的年龄太小,又是对门邻居家的亲外甥,且又是独苗一根,怕万一有个好歹,不好交待,未敢收下。孙福有的姥姥和母亲也说什么不愿让孙福有冒着生命危险去学杂技混饭吃。可是,孙福有并没有就此罢休。
孙福有好不容易寻上一条圆发财之梦的路,一心想拜这个很有名气的身怀绝技的杂技高手陈半仙为师,学徒当“小抄凡儿”(小伙计)。可是,母亲和外祖母说什么也不让孙福有再去学徒当“小抄凡儿”,千方百计阻挠陈半仙招收他。这是何苦呢?孙福有的母亲和外祖母深知闯江湖之不易,孙福有的父亲孙艺林又是死于江湖,且祖上三代单传。历来都是说,闯江湖撂地卖艺演杂技能混上顿饭不假,可是,又有几个有好结果的呢?三扁担打不倒的棒小伙子出去闯江
湖没几年,伤的伤,残的残,死的死。还有的一去死活无音,下落不明。在家里拉着打狗棍讨口饭吃虽苦,但总没有伤残和死于非命的横祸临头啊!
可是,孙福有这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特别要强好胜,从不甘心屈于别人之下,只要他认准的事儿,谁的话他也听不进去。孙福有认准了要彻底翻身不再受穷,就得走学好杂技,挣外国钱的发财之路。拜师学艺当“小抄凡儿”不成,他就横下一条心偷着学,刻苦练。幸好,孙福有出生在杂技之乡杂
技艺人最集中的地方,每天清晨和傍晚教学杂技的场面比比皆是,处处可见。这为他自学苦练成才创造了条件,增强了信心。
P47-4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