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便秘体质养生指导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便秘体质养生指导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14.4 5.1折 28 全新

库存38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晓天,郭丽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53686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23773373

上书时间2024-12-24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导语摘要
作者集长期临床研究、治疗便秘专病之经验,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基础,从中医体系学角度出发,分四个章节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医对便秘的认识、便秘的基础知识、中医辨证分型、常用的通便中草药与中成药,通便的食物、便秘的各种中医外治法和护理要点;着重介绍了便秘患者的常见中医体质类型,适合不同体质类型的便秘患者的药膳、药茶及自我穴位按摩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常见慢性病合并便秘的中医养生方法。《便秘体质养生指导》实用性及操作性强,可供广大便秘患者进行日常自我保健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章总论1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1
便秘的病名1
便秘的分类3
便秘的病因病机4
便秘与五脏的关系5
便秘的辩证要点7
便秘的论治原则7
便秘的基础知识8
便秘的概念8
便秘的病因9
便秘的分类12
便秘的临床相关检查及诊断13
第二章便秘患者的中医养生方法概述17
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17
实秘17
虚秘22
常用的通便中草药29
攻下药29
润下药31
峻下药32
具有通便作用的其他中草药33
常用的通便中成药37
实秘37
虚秘42
便秘的食疗法45
便秘的食疗原则45
常见的通便食材49
便秘的外治法51
针灸疗法51
穴位疗法52
功法治疗57
其他外治法63
第三章不同体质便秘患者的中医养生指导65
便秘患者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65
气虚质65
阴虚质67
气郁质68
湿热质70
气虚质便秘患者的中医养生指导71
膳食调养72
中药调养80
药茶药膳调养83
穴位按摩88
阴虚质便秘患者的中医养生指导89
膳食调养89
中药调养100
药茶药膳调养104
穴位按摩109
气郁质便秘患者的中医养生指导109
膳食调养109
中药调养117
药茶药膳调养121
穴位按摩126
湿热质便秘患者的中医养生指导127
膳食调养127
中药调养137
药茶药膳调养141
穴位按摩146
第四章便秘常见合并症中医养生指导148
便秘合并高血压148
膳食调养148
药茶药膳调养149
便秘合并糖尿病152
膳食调养152
药茶药膳调养153
便秘合并脑卒中156
膳食调养156
药茶药膳调养157
附一体质测评方法161
附二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门诊信息179

内容摘要
作者集长期临床研究、治疗便秘专病之经验,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基础,从中医体系学角度出发,分四个章节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医对便秘的认识、便秘的基础知识、中医辨证分型、常用的通便中草药与中成药,通便的食物、便秘的各种中医外治法和护理要点;着重介绍了便秘患者的常见中医体质类型,适合不同体质类型的便秘患者的药膳、药茶及自我穴位按摩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常见慢性病合并便秘的中医养生方法。《便秘体质养生指导》实用性及操作性强,可供广大便秘患者进行日常自我保健参考使用。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章
总论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便秘的病名
中医认为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经常便而不畅的一种病证。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便秘有很多名称,如“大便难”、“大便秘”、“大便秘涩”、“大便结”、“大便闭结”、“大便燥结”、“后不利”、“阴结”、“阳结”、“肠结”、“脾约”、“寒积”等。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对便秘的论述,大多以症状命名,有“大便难”、“后不利”之称。《素问    厥论篇》曰:“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素问    举痛论篇》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曰:“肾脉微急,为不得前后”。
自《伤寒论》后开始将便秘作为单独的病症进行论述,汉朝张仲景在论著中提出“不更衣”、“阴结”、“阳结”、“脾约”等不同的称谓。《伤寒论    阳明病篇》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伤寒论    辨脉法**》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 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伤寒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诸病源候论》将便秘称为“大便不通”,后世的方书中也多用“大便不通”之名,与此同时,便秘的多种名称并存的情况很普遍。《诸病源候论    大便病诸候》曰:“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万病回春    大便闭》将便秘称为“便闭”,谓“身热烦渴,大便不通者,是热闭也;久病人虚,大便不通者,是虚闭也;因汗出多大便不通者,精液枯竭而闭也;风证大便不通者,是风闭也;老人大便不通者,是血气枯燥而闭也;虚弱并产妇及失血、大便不通者,血虚而闭也;多食辛热之物,大便不通者,实热也”。元朝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中有“大便燥结”之述。明朝张景岳的论法比较简明,如《景岳全书    秘结》认为:“秘结一证,在古方书有虚秘、风秘、热秘、寒秘、湿秘等说,而东垣又有热燥、风燥、阳结、阴结之说,此其立名太烦,又无确据,不得其要而徒滋疑惑,不无为临证之害也,不知此证之当辨者惟二,则曰阴结、阳结而尽之矣。”明朝万密斋《广嗣纪要    卷之十三》载有“妊娠便秘”,首次提出了“便秘”之名。直到清朝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浊》中才更加明确地提出“便秘”的名称。
便秘的分类
我国古代医家对便秘的分类法较多,汉朝张仲景在《伤寒论》将便秘分为“阴结”、“阳结”、“脾约”、“津竭”等。宋朝《圣济总录》中将便秘分为“风秘”、“热秘”、“冷秘”、“虚秘”四类。宋朝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将便秘分成五类,称为五秘,曰:“夫五秘者,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是也”。金朝李东垣《兰室秘藏》将便秘分为“热燥”、“风燥”、“阳结”、“阴结”、“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结燥”五类。元朝朱丹溪《丹溪心法》将便秘分为“虚秘”、“风秘”、“湿秘”、“火秘”、“津液不足秘”、“寒秘”、“气秘”七类。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大便燥结,有热,有风,有气,有血,有湿,有虚,有阴,有脾约,三焦约,前后关格”。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则认为便秘只分阳结、阴结足矣,谓“有火者便是阳结,无火者便是阴结。凡此二者,即秘结之纲领也”。清朝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将便秘分为“实秘、虚秘、热秘、冷秘”四种类型。现代中医内科著作中,多将便秘分为“实秘”与“虚秘”二大类,实秘分为肠胃积热、气机郁滞二型;虚秘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型。
便秘的病因病机
饮食热邪,肠胃积热
素体阳盛,或饮酒过多,或过食辛辣厚味,或过服热药而致热邪内盛;亦有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或肺中燥热下移于大肠,均可导致肠胃积热,耗伤津液,以致肠道干涩燥结,排便艰涩。临证多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干口臭或口舌生疮,身热面赤等胃热熏蒸,充斥上下之证;热盛于内,腑气不通则腹部胀满,按之作痛,舌红苔黄燥,脉滑数为肠胃积热之象。
情志失调,气机郁滞
忧思过度、久坐少动、食偏精细,或手术后肠道粘连,或跌打损伤伤及肠胃,或虫积肠道,均可导致大肠气机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司,以致糟粕内停。临证可见大便不畅,欲便不得,津亏热邪不甚,便质有时并不干硬;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可见嗳气频作,胁腹痞满而痛,或随情志变化而加剧或缓解;若肝郁日久,脾运受累,则可伴脘胀纳呆等症。
体虚病后,气血阴亏
久病、产后及年老体弱之人,气血亏虚;或疾病治疗过程中过用汗、利、燥热之剂,损伤阴津;或出汗过多、劳役过度、房事劳倦,耗伤气血阴津;或素患消渴,阴津亏耗。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阴血亏虚则肠道失于濡润,糟粕不行,因虚而秘。气虚者尤以肺脾两脏为主,肺气虚而不降,脾气虚而传导失职,故虽有便意,然临厕努挣乏力,便后有疲劳之感;肺虚卫外不固则汗出短气;脾虚健运无权,精微不化则面色白,神疲气怯,甚或中气下陷而见肛门坠迫、脱肛等象。血虚阴亏为主者,则大便秘结如栗或羊屎,面色萎黄无华,头眩心悸,或口干少津,五心烦热;累及肾之阴精者抑或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等症。
阳气虚衰,阴寒凝滞
嗜食寒凉生冷之品,或过用苦寒药物,伐伤阳气;或年老体弱,真阳不足,均可因脾胃阳气虚弱,温煦无权,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以致阴寒内结,糟粕不行,凝积肠道。临证见大便艰涩难出,腹中冷痛喜热;阳虚温煦无权则四肢不温,面色白,腰膝酸冷;气化无力则小便清长。脉来沉迟,舌质淡或淡胖,苔见白润而滑。此均为虚寒之象。
便秘与五脏的关系
与肺的关系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一身之气,主宣发,为全身输布津液,是大肠得以濡润的基础,使大肠不致燥气太过;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功能的动力。肺气不降,则无力推动大肠排泄糟粕;肺燥肺热移于大肠,则大肠传导失司;肺失宣发,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则肠道津液亏少,而致大便涩滞,均可致便秘。
与脾、胃的关系
脾、胃居于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运化受纳正常,脾能升清,胃能降浊,则饮食水谷腐熟有度,排便有时。阳明积热,胃失和降,脾气虚弱,失于运化,则升降出入失调,积滞糟粕内停;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则动力不足,无力推便下行,阴血不足则肠道失于濡养,亦可造成便秘。
与肝的关系
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肝藏血,若诸多因素致肝体失养,阴血不足,则肠道失于濡润,糟粕不行。肝之疏泄,能促进大便排泄,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机运行不畅,直接影响脾胃气机的升降,影响肺气的宣肃,升者不升,降者不降,从而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气机不能推动水谷糟粕在肠胃中运行,则大便秘结,欲便不出。
与肾的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主五液,司二便,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肾气的温煦和肾阴的滋润。肾精亏耗,开合失司,则肠道干涩,失与传导;肾阴不足,精血枯涸,则肠道失于濡润;肾

媒体评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