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淇水之畔的一曲佳音 王剑冰 韩峰将他的散文集托人捎来,嘱我在前面写点文字。我欣然受命,不仅因为韩峰是一位有成就的作家,还因为我与他长期的友情。
豫北地区写散文的不多,有成就的更少。韩峰不是写散文起家,他拿手的是小小说。我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韩峰有篇小说叫《捎……》,写得很葡意味,也很有影响力。这成了他的成名作,也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他相继写出了不少作品,其中还有剧本,由剧团排演参加省市优秀剧目汇演。在淇县那个小城里,他成了名人,也成了一个在创作上有成就的作家,这使他坐到了县文联领导的位置上。 韩峰所在的淇县原来叫朝歌,殷纣王的国都,是个很有韵味的地方。西部是太行山的余脉,有着著名的云蒙山,很多传说在这山中。东部有两条河流,淇河和卫河,这两条河流都曾在《诗经》中缠绕,在《史记》中显形。城中部有高高的屹立于传说中的“摘星台”。小城不大,却有一围始于殷商时代的板筑城墙。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城墙上面的宽度可以并着赶三四辆马车。城的四周植被很厚,藤草蔓蔓,松柏森森,很有些气象。多少年后,山还在,河还流,城却没有了。这种缺憾不仅是小城的,也是整个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当中,给人们带来的灾害太大了。我和韩峰这一代,是在残缺的环境中成长的,属于带有这样那样“缺陷”的青年。那个时候有什么理想呢? 学校毕业只有下乡。能进厂当一名工人,是一种奢望,遥不可及的奢望。一群孩子,在整日学工学农而不学文化的“学校”里,会集到一个能够吹、拉、弹、唱的宣传队,实属一种福分。同学们无师自通地摆弄会了小提琴、手风琴、单簧管、长号等西洋乐器。某些聪慧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开启的。不少有成就的同学,就是出自那个不起眼的小宣传队,而宣传队的队长,就是韩峰。
韩峰先于我进入宣传队,吹一手好笛,我那个时候就觉得他是个天才,能进入更高的音乐团体。韩峰后来在《想念笛子》《当兵》中写出了一个少年的钻研与失落,对此我十分地理解。多少年后,我走出了那个小城,而他留了下来。一晃又是多少年过去。不敢想象,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竟是这么简单,多少复杂都隐含在了这种简单的时光中。我有时想,韩峰是困在了小城里,他该比我走得更远,也应该比我走得更好。在我的心目中,韩峰一直是那个在台上独奏的翩翩少年,他对笛子的理解和把握,显现着他的聪慧和机敏。我曾经非常努力地想把笛子吹成他那个样子,终没有实现。他是一个对艺术l晤性很高的人,却像一株很好的松苗栽在了盆子里,盆子就那么大,再发挥也只能成为一株不错的盆景。
同学一场的人多少年后都各奔东西,韩峰始终是那种让同学们关注的人。这种关注表明韩峰一直在努力,他不甘于自己的生活境遇,他自学了很多乐器,只要他想学,他就一定能学好。初开始拿起尘封在仓库里的单簧管,没有老师教,他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找出曲调的。虽然因为参军没有走进大学的校园,但他参加了自考,并且获得了证书。多少年的文字生涯中,韩峰写出了几十万字的作品。
在这部书稿中,可以看到韩峰是在写生活,他除了在小说上练笔运功,成就显著,就是把所历所感以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知道,小说是一种再创作,是虚构形象,巧造故事,而散文是抒发内心情感,叙写真人真事。韩峰用好了两把刷子,他在这些散文中,写出了童年的快乐、青年的追求和中年的沉稳。通读全书,会看到一个作家成长的历程,也感受到他对淇县这个小城深深的感情。他几乎写到了小城的角角落落,品味出了小城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他融人其中,甘于其中,乐于其中。就此我又想到,韩峰在那个小城里,是没有什么遗憾的,那个小城就该有一个韩峰,该有这样一个发言人,一个代表人物。由此我为韩峰感到高兴,他是我第二故乡的骄傲呢。
看韩峰的简历,才知道我们都是河北人,是真正的老乡。我们是三有其缘,一是河北老乡,二是淇县老乡,三是中学同学。
可惜相隔路远,我又不常回去,多少年间我们交流得很少,这倒是我的遗憾。
我曾收到过韩峰出版的《韩峰剧作选》,我一直觉得他该有一本小说选和一本散文选,这些等待都在慢慢实现。韩峰真的是多侧面地体现出他在小城的价值,他供职过文化局,写过剧本,当过剧团的团长,又到了文联工作。这之前,他还当过工人,下过乡,参过军,他的人生经历应该是丰富的、多彩的,因而我觉得他的积淀太深太深,就像深处的岩浆,一直在积聚,一旦爆发,其势必猛必烈。韩峰的爆发应该还在后面,我期待着,小城也期待着。
(王剑冰先生系全国第二、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评委,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散文学会会长、著名作家、评论家。)
导语摘要
《旅途不寂寞》收录了作者韩峰精选的饱含真情实感的近百篇美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纯朴的语音,描绘了对故乡和童年的怀恋;对青春和爱情的赞美;对人文历史的见解和对风景名胜的憧憬,以及对漫漫人生旅途的思考。
商品简介
《旅途不寂寞》收录了作者韩峰精选的饱含真情实感的近百篇美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纯朴的语音,描绘了对故乡和童年的怀恋;对青春和爱情的赞美;对人文历史的见解和对风景名胜的憧憬,以及对漫漫人生旅途的思考。
作者简介
韩峰,鹤壁市作家协会顾问,淇县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古都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已在《读者文摘》《中国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全国百余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电影剧本、话剧小品千余篇。
目录
花盆里的狗尾巴草
诗意春天
少年的玩具
老槐树下
英雄梦
远去的笛声
沈园情
男人的面子
那时花开花又落
旅途不寂寞
在中原这片热土上
时代的骄子——致大学生村官
青春的闪光——致一位大学生村官
乡村情结(四章)
我的八特
故乡情感
故乡的大水坑
故乡的井
横祸飞到二舅家
表弟的婚礼
回故乡
母亲的一生
故乡行
场
老牛的根雕
地谷岭
村戏
庙会
摘棉姑娘
冬日田野
乡间小路
相思
失恋
回娘家
乡村小景
苦涩的压岁钱
磨炼
重返知青农场
党旗礼赞
抗洪四童
买书
书——我热恋的情人
书的故事
施耐庵“画”虎的艺术
看戏
闲话喝酒
古代文人与酒
“万人叨”
甘露
饮酒小记
鸟情
钓鱼
垂钓之乐
麻雀
我与本草
童年的春节
过年
除夕夜感怀
春节的鞭炮声
拜年
元宵节的来历
小站情深
又是菊花怒放时
想念笛子
从上海要来的孩子
话说帽子
拥军情
难忘邻里情
小村故事
晒麦的少女
两只鸟
感受农民
陪陈天然先生采风
根在朝歌
唯有牡丹真国色
初识画家林之源
访郭沫若故居
鼓浪屿小记
煤矿行
品味祁眉
邂逅白芽奇兰
龙泉论剑
亲吻查干湖
西施故里品香榧
徜徉在恩钿月季公园
足球的魅力
感慨奥运
淇水悠悠
朝歌“三仁”
弯弯的折胫河
凭吊纣王墓
摘心台怀古
商朝的天空
从夏桀到商纣
鬼谷子
许穆夫人
荆轲其人
秋游青岩绝石窟
游“中国所古军校”
云梦山戏楼
春游灵山寺
从朝阳寺到清凉庵
纣王殿探幽
北朝的僧官——法上
古今尽孝谈
为商纣王翻案之我见
后记
内容摘要
《旅途不寂寞》收录了作者韩峰精选的饱含真情实感的近百篇美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纯朴的语音,描绘了对故乡和童年的怀恋;对青春和爱情的赞美;对人文历史的见解和对风景名胜的憧憬,以及对漫漫人生旅途的思考。
主编推荐
韩峰,鹤壁市作家协会顾问,淇县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古都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已在《读者文摘》《中国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全国百余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电影剧本、话剧小品千余篇。
精彩内容
母亲的一生 转眼,母亲已走了三年。三年来,母亲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时常展现在我的梦中。
母亲生于河北武安催炉村,十四五岁嫁给父亲,便像牛马一样拉起了生活的大车。家里给富户人家“大种地”,母亲每天披着星星跟爷爷下地,戴着月亮回到家中,早饭午饭都是在地头吃送的饭。十四五岁正是如今初中生的花季,而母亲却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仅用她瘦弱的身体承受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还忍受着脾气暴躁的爷爷的毒打!农活干不好,打;牵的高大的黑骡子跑了,打;骡子的护膀爷爷忘拿了,他却又劈头盖脸拳打脚踢地打向无辜的母亲。一次,爷爷竟把一根鸡蛋粗的棍子都打折了! 劳累挨打一天,母亲却还不能早早歇息,还得上一篮子衣裳到村西的大水坑,用奶奶传下的棒槌,捶打着苦涩和泪水。不洗衣裳的夜晚,母亲也不会歇着。为给家里挣些零花钱,她和奶奶在煤油灯下为人家做针线活、纺线、织布,直至更深夜静,甚至鸡叫三遍。
家乡解放后,村里办起识字班扫盲,思想僵化的爷爷却不让母亲去,母亲只有趁爷爷睡觉或找其他借口偷偷去听上几次。
村干部多次做爷爷的工作,可他就是顽固不化。后来,村里又推荐母亲去县上参加妇女干部培训班,爷爷更是再三反对。结果,母亲终未去成。两位去参加培训的妇女归来时,胸佩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十分荣光,爷爷却不屑一顾。当村党支部想发展母亲入党时,爷爷又是再三反对。村委会主任从早晨到家一直跟爷爷说到天黑,爷爷愣是不同意,愣是把母亲锁定在家庭的小圈子里,为他那永远干不完的农活当牛做马。
母亲30岁才有了我,有了我之后,母亲才有了喘息的机会。这时,父亲已从老家来到豫北小城工作,村干部和好心的邻居劝母亲去找父亲,爷爷却百般阻拦。不知村干部和好心的邻居跟爷爷费了多少口舌,爷爷才勉强同意。母亲终于像获释的囚徒,抱着我飞出了那个令人窒息的铁笼。
在那个饿死人的年代,人民公社大食堂的红薯叶稀饭、棉花叶窝头,饿得人们有气无力,直不起腰来,地里的野菜和树皮也被人们吃个精光。
父亲虽说在粮食部门工作,但他的工资还得照顾老家的爷爷奶奶,照顾生病的母亲,所以,生活也不比别人好多少。为了活命.母亲拉着我,背着妹妹,扛上镢头,步行七八里地,来到朝歌(现称淇县)城西的荒石乱岗开小片荒。不知母亲抡了多少天镢头,也不知母亲从远处提了多少桶水,母亲硬是在那片坚硬的荒石乱岗上啃出了一片浓郁的绿色,一片生命的绿色! 我和妹妹上小学后,母亲开始到粮库打临时工— —补麻袋。粮库离家有五里地,母亲一大早就去上班,中午还要回来给我们做饭,晚上擦黑才回来。不论刮风下雨,盛夏严冬,母亲每天都要步行往返20 里。仓库的空气非常不好,破麻袋的纤维灰尘四处弥漫飞扬,我发现,母亲的鼻涕和痰里都是土。后来母亲患上支气管炎、哮喘,我想与她当年补麻袋有关。母亲一直补了十几年麻袋,直到她有了孙子,才很不情愿地丢了那份活儿。这期间,母亲还先后两次捉了两只小猪娃,精心地饲养,心想着让全家过年时能结结实实地吃上一顿肉,可两只小猪娃都是长到四五十斤时便患猪瘟死去了。母亲心疼不已,气得直掉眼泪。这不仅是对她付出的精心劳动是个打击,也是对她内心向往的美好生活是个打击啊!她并没气馁,她又利用补麻袋的间隙,为棉站钩手套。她三天两头地扛一包袱手套回来,钩好手指尖那部分后,再扛到棉站让人家验收。我常常睡醒一觉后,还见母亲在微弱的灯光下钩着艰辛,钩着希冀。补一条麻袋钩一副手套,都是分分厘厘的收入,可就是母亲这分分厘厘的收入,购买了当时的“ 三大件”之一——缝纫机,使全家人的生活有了起色。
…… P51-52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