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速发】中国文化概要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23
6.8折
¥
34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张景华 主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093502
出版时间200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4元
货号20669852
上书时间2024-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此类教材,都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越俎代庖”。教材原本是个教学辅助工具,但现在却大有取代教师、学生课堂活动的趋势。它占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进行分析鉴赏论述,表面上看是指导,实际上却是规定“标准”。“标准”,首先是限制了教师的“教”,禁锢了学生的“学”,使得课堂“活”不起来。其次是占用了大量的篇幅,势必就挤压了篇目。在此类课程的教学中,史是“线”,篇是“珠”。要么是出现断“线”现象,史不能连贯;要么是“线”长“珠”少,稀疏零散。如果教材都“论”完了,教师在课堂还“论”什么呢?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主张重新编写“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材,把“论”留给教师和课堂,做点为“论”服务的工作。因此教材定名为《中国文化概要》。本教材以重史迹、重资料、明辅助为编写原则,力求把分析鉴赏论述的空间还给课堂,还给教师。
《中国文化概要》以中国传统文化成果为主要介绍对象,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对中国经济技术、疆域民俗、宗教信仰、制度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的介绍,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基本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关心和思考。
目录
绪论
节 文化的含义
一、世界四大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关于文化的理解
三、文化的基本类型
四、文化的功能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一、中华、中原、中国的概念
二、中国的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人文性,注重美善相兼
二、包容性,讲究中和之美
三、伦理性,具有家国精神
四、和谐性,崇尚天人合一
五、务实精神,充满忧患意识
第四节 在比较借鉴中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一、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二、在比较借鉴中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章 先秦文化概要(上)
节 史前文化遗迹
一、手斧
二、仰韶文化
三、河姆渡文化
四、马家窑文化
五、大汶口文化
第二节 口授传颂的上古英雄
一、盘古开天地
二、女娲补天
三、有巢氏、燧人氏
四、神农尝百草
五、黄帝战蚩尤
六、刑天舞干戚
七、夸父逐日
八、精卫填海
第三节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一、鲧、禹治洪水
二、商汤灭夏
三、盘庚迁殷
四、文王识姜尚
五、伯夷与叔齐
六、宗法制与分封分建
七、礼器
八、人祭和人殉
第四节 从野蛮到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仓颉造字
……
第二章 先秦文化概要(下)
第三章 秦汉文化概要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文化概要
第五章 隋唐文化概要
第六章 五代宋文化概要
第七章 元代文化概要
第八章 明代文化概要
第九章 清代文化概要
附:《中华史钢要
内容摘要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此类教材,都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越俎代庖”。教材原本是个教学辅助工具,但现在却大有取代教师、学生课堂活动的趋势。它占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进行分析鉴赏论述,表面上看是指导,实际上却是规定“标准”。“标准”,首先是限制了教师的“教”,禁锢了学生的“学”,使得课堂“活”不起来。其次是占用了大量的篇幅,势必就挤压了篇目。在此类课程的教学中,史是“线”,篇是“珠”。要么是出现断“线”现象,史不能连贯;要么是“线”长“珠”少,稀疏零散。如果教材都“论”完了,教师在课堂还“论”什么呢?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主张重新编写“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材,把“论”留给教师和课堂,做点为“论”服务的工作。因此教材定名为《中国文化概要》。本教材以重史迹、重资料、明辅助为编写原则,力求把分析鉴赏论述的空间还给课堂,还给教师。
《中国文化概要》以中国传统文化成果为主要介绍对象,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对中国经济技术、疆域民俗、宗教信仰、制度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的介绍,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基本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关心和思考。
精彩内容
章 先秦文化概要(上)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在中国境内有约70多万年前原始人类活动的遗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中国文明起源时间虽不能确定,但根据考古发现的大量实物资料证明,中国的文明史应该不少于6000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先秦时期是民族和国家形成的时期,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变更的重要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终确立了封建皇权的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制度。先秦诸朝采取兼而容之的灵活政策,实行对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并将少数民族纳入这一框架体系之中。因此,先秦时期的民族行政制度文化具有变更性、不完善性、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先秦的国家组织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特别是周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和适应大规模封邦建国的政治需要,统治者建立起了更严密的宗法制度和以天子为塔尖的宝塔式的等级权力结构。为适应宗法制度的“家天下”、家国一体化,国家的宫廷事务官属多由王的亲信贵族担任,位处君侧,权倾内外。如商朝的冢宰,西周的内宰,战国时的太宰、郎中令、宦者令等,位尊势隆,权力很大,对政务决策具有很大影响。商周时期开始有内廷与外廷之分,开后来历代王朝内朝与外朝之分的先河,形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