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当代杂技漫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当代杂技漫评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2.6 4.3折 52 全新

库存42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伟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ISBN9787519043346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10781796

上书时间2024-12-23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高伟,《杂技与魔术》杂志主编、编审。原中国文联杂技艺术中心副主任。是中国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杂技家协会理事、中国杂技家协会权益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杂技家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杂技金菊奖评委。曾编撰图书《天天学古诗——一日一诗一画》(1997年9月出版),策划并担任执行主编,编撰了《中国杂技老艺术家传略》(两卷,2014年3月出版)、《中国杂技艺术院团发展纪略》(三卷,2017年11月出版);发表影视、杂技评论、访谈等文章数十万字,见诸光明网、《中国文艺评论》《中国艺术报》《电影艺术》《当代电视》《杂技与魔术》等媒体。论文《中国情节性杂技创作与现代转型》获得2016年首届中国评论家协会论文推优“啄木鸟”杯。

目录
杂技理论的繁荣景象与深层脉络
  ——新中国成立以来杂技理论发展回顾
新时代召唤杂技理论加快发展步伐
现代杂技的审美意蕴
改革开放,中国杂技的辉煌变奏
  ——改革开放40年中的中国杂技
融合新媒体,打造新媒介环境下的杂技评论平台
越剧跨界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
  ——跨界魔幻剧《倩女幽魂》观后
一纸动物运输证换来10年刑期
深刻领会讲话精神,让杂技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坚持导向,遵循规律,努力搭建杂技文化传播平台
刍议向太阳马戏团学什么
中国情节性杂技创作与现代转型
探索杂技版权保护与版权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观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有感
杂技节目的三个维度
杂技创作新趋向:有审美意味的杂技
  ——华北五省区市杂技新人新作展演观后
略谈对我国魔术表演的看法
2012年中国杂技发展综述
2012年杂技剧创作的新突破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繁荣中国杂技
杂技维权的难点、困惑与应对策略
支点的改变创新了一个节目
  ——观美国火鸟公司的《柔术》有感
探讨杂技发展的新空间
  ——记“金奖杂技节目展演专家论坛”
杂技维权的迫切要求
空竹的魅力
民间杂技发展的启示
  ——写在2005年中国民间杂技采风研讨活动之后
凝固的历史流动的技艺
  ——在“流动的技艺——运河文化背景中杂技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遇见·哈尔滨》:多维跨界的创新之作
  ——在“中国冰雪文化旅游演艺创新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
魔术的发展:继承传统衔接当代
  ——在第七届中国·宝丰魔术节魔术论坛上的发言
杂技的创新创作应更多关注现实生活
  ——在第九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杂技比赛“‘呈现精彩·服务人民’杂技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杂技探微
  ——在河北艺术研究所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杂技评论培训班”上的授课讲稿(节选)
平凡生命中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在影片《绝技情缘之艺魂》研讨会上的发言
杂技同质化困局破解之一途
  ——提交给“北京杂技的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研讨会的发言稿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在第三届北京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南北魔术之道:魔术的传承与时代”研讨会上的发言
杂技理论研究现状与缺失
  ——在湖北省杂技家协会举办的杂技理论培训班上的授课讲稿
张金贵和他的剧院
访谈阿诺德
  ——纪念中国杂协与挪威阿诺德马戏团合作20周年
文艺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记著名魔术师边玉宽
长风破浪会有时
  ——访濮阳杂技艺术团团长任学震
面向基层百姓展示大篷风采
  ——访项城越野杂技马戏团团长余帅
在马来西亚的日子
  ——再记著名魔术师边玉宽
痴迷魔术
  ——访连云港魔术杂技团团长汪其魔

内容摘要
 《当代杂技漫评》是多篇文章的合集。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发表在各类媒体上的评论文章与理论文章。其中有对事业发展的论说,有对创作现象的分析、有对作品的评论,也有对杂技理论的阐发等。
是《中国杂技文丛》十部书稿之一。 在编排上大致分为评论类的文章、研讨会的发言和授课讲稿,以及人物采访短文。作者在工作中坚持观察和思考,并且记录下来自己的观点。这种习惯促成了本书的内容,作者认为杂技作品要想成为一部有价值的文艺作品,除了杂技本体的技巧之外,还应该在艺术审美人文层面有所开拓。

精彩内容
    《当代杂技漫评》是多篇文章的合集。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发表在各类媒体上的评论文章与理论文章。其中有对事业发展的论说,有对创作现象的分析、有对作品的评论,也有对杂技理论的阐发等。本书是《中国杂技文丛》之一。在编排上大致分为评论类的文章、研讨会的发言和授课讲稿,以及人物采访短文。作者在工作中坚持观察和思考,并且记录下来自己的观点。这种习惯促成了本书的内容,作者认为杂技作品要想成为一部有价值的文艺作品,除了杂技本体的技巧之外,还应该在艺术审美人文层面有所开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