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速发】心远地自偏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7.3
4.3折
¥
39.8
全新
库存22件
作者[瑞典]北川
出版社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6090019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9638853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北川,本名陈超,字子退,瑞典籍华人。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中国很好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讲座专家、“北川愚不可及”公众号主撰稿人。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颇深的领悟和独到见解。2008年起,应邀在各地讲授传统文化,足迹遍及靠前各地及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课程涉及《易经》《二十四史》《止学》《论语》《孝经》《资治通鉴》《黄帝内经》《金刚经》等诸多传统国学经典,广受好评。
目录
第 一 章? 北川演易
《易》为君子谋
曾国藩的匪夷所思
吉祥的黄色裙子
晋文公的初出茅庐之战
荣格和《易经》
谦卦六爻与王莽的一生
魏文侯的祖先
张轨的霸业
一个蛮族国王的《易经》感悟
?
第 二 章? 北川说史
大人物的小故事 ── 魏晋名士们的多张脸谱
多彩的曹操
历史的惊人相似处
刘备东征:一场不得不进行的豪赌
三个锦囊,你选哪个?
顺的皇帝
同样是太后,主要看结局
魏文侯和他的高管们
?
第 三 章? 北川杂谈
当苏格拉底遇到孔子
被扭曲的孝道
读经教育之我见
匠人精神在中国
世界这么大,你看得完么?
王道归来 —— 人机大战第二季观后感
茶不好喝,道在哪里?
珍爱生命,远离熊猫
内容摘要
多彩的曹操说起三国时的曹操,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虽然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世人对他事业成功的认可,大家争议的,只是这种成功是否来得正大光明。不可否认,从一个名义上的“官三代”(宦官的官),到很终成为这个国家名义上的二号人物(实际上的一号),曹操的逆袭之路走得并不平坦。他三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史,成了后人一千七百多年以来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而在这些口水中,有一个问题似乎是永远会被提及的,那就是:曹操,凭什么?说起曹操为什么会成功,原因当然也有不少,但有一条原因,是一定会被提及的,那就是:曹操掌握了皇帝,得以用皇帝的名义来发布对自己有利的命令,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然,这句话在曹操的团队里,则被说成是“奉天子以讨不臣”。无论是“挟”还是“奉”,事实就是皇帝被曹操拿在手里;无论是“令”还是“讨”,事实就是曹操自己的意愿可以变成朝廷的公文来下发。割据各地的太守、州牧们,面对这样的红头文件,如果照办,则等于自废武功、缴械投降;如果不照办,那就是对抗朝廷,给了曹操军事打击的口实。于是乎,诸侯们左右为难,而曹操则是左右逢源,所以,他成功了。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如果这是听评书,那我就选择相信了。毕竟比起评书里把诸葛亮说成能呼风唤雨的半仙,把张飞说成分贝能震塌一座桥的魔兽,把赵云说成打不死的美国队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情,要靠谱得多了。但是,如果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拿住一个谁也不当回事的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把有兵有粮、有地有钱的各方诸侯当猴耍,那实在是图样图森破了。从表面上看,曹操以皇帝的名义发号自己的施令,谁敢不听就扁谁,的确很爽。但天下事,有一利就有一弊,挟天子这件事情也一样。曹操固然可以对诸侯们说,我给你们的文件都是皇上的意思,但各地诸侯们一样可以说,你丫这是矫诏,是假传圣旨。反正双方都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更重要的是,放个傀儡皇帝在身边,你是恭敬好呢,还是不恭敬好?如果你毕恭毕敬的,凡事都请示汇报,那你当初把他弄来干吗?嫌自己太自由,给自己找副枷锁?还是嫌自己手上权力太大,要找个人来移交权力?或者你真的是准备匡扶那气数已尽的汉室(这个事情刘皇叔都不想干,你一个外姓曹阿瞒瞎起什么哄)?可是,如果你对皇上不恭敬,凡事都自己说了算,好,那你的罪名可就大了:汉贼、擅权、准备篡位,等等。事实上,曹操就一直背着这样的骂名,直到今天。其实,把皇帝抓在手里这种事情,曹操也不是个干。就在几年前,西北军阀董卓就干过一回。但结果怎么样?激起全国十几路诸侯的联合讨伐(虽然这些诸侯的动机也不纯正,但人家的口号很正义,是要清除逆贼,拯救皇帝)。当然这种各怀鬼胎的联盟注定不长久,但董卓也被逼得放火焚烧洛阳,退守长安,他非但没能以皇帝来令诸侯,反而被各地诸侯逼得向西逃窜。几年以后,董卓就以试图篡位的罪名被诛杀,而且三族全部被株连抄斩,可谓结局悲惨。可见,拿住皇帝,也等于捧着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把自己炸个粉身碎骨。同样是挟持皇帝,在董卓那里就是把自己搞死的一步臭棋,为什么到了曹操这里就变成他成功的秘诀之一了呢?其实无非也就是以成败论英雄,曹、董二人的结局如果互换,今天我们的评论也就该改写了。讲了半天,我无非就是想说,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把双刃剑,在因此而得到些许政治主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我个人觉得,拿住汉献帝,并没有给曹操的事业增加多少成功的砝码,反而很多时候给曹操惹来了不少政治麻烦,所以,这保证不是曹操成功的原因,连之一都不是。曹阿瞒同学的成功,是另有原因的。曹操一生经历过很多战役,很有名的可能是赤壁之战,而很能体现他个人素质的,我觉得当属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如果要探讨曹操成功的原因,此战应该是优选的一个范本。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袁绍集团和曹操集团。当时袁绍刚刚击败了公孙瓒,统一了黄河以北的幽、冀、青、并四州,土地广袤,粮草丰足,兵多将广,一跃成为当时实力不错大的诸侯,已经隐隐显露出要一统天下的态势。而曹操这边,自从联军散伙,自己单干之后,攻陶谦、灭袁术、诛吕布、驱刘备、败张绣,收降黄巾军余党,几年间苦心经营,算是勉强占据了兖州、徐州等地以及豫州和关中的部分地区,但是,无论是在土地面积、人口数量、钱粮储备、军队规模等方面,都无法与袁绍相比。而且,袁绍已经接近统一了黄河以北,背靠大漠,没有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力量专注对付南面的曹操;而曹操则处于四战之地,南面有张绣、刘表,东南有孙策,西面有马腾、韩遂,曹操在对抗袁绍的同时,还要分兵来防范这些周边的诸侯,兵力和精力,都捉襟见肘,不得专注。用围棋的术语来说,袁绍当时占据了“金角银边”,而曹操,只是占据了一个四面漏风的“草肚皮”。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在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曹操。面对如此的情景,不要说外人,曹操自己心里也发虚。所以当袁绍写了一封口气傲慢,带有威胁性质的书信给他后,曹操一改往日的从容淡定,变得焦虑不安。这种变化,他身边的部属们都看出来了。于是,钟繇跑去问荀彧:“老板很近是怎么啦?是不是还在为前阵子败给张绣的事情闹心?”荀彧说:“不可能。以我们老板的为人,保证不会长期沉浸在往日的失败中出不来。一定有别的事情让他焦虑。”但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即使像荀彧这样的首席谋士,也猜不透,不如直接去问。面对荀彧的询问,曹操满脸愁容地把袁绍那封信拿出来,问道:“这个家伙太嚣张了,我很想讨伐他,但我们现在实力不如人家,怎么办?”其实,曹操和荀彧都清楚,什么讨伐袁绍,人家不来扁我们就阿弥陀佛了。但看袁绍那封信,大家打一架是不可避免的,而曹操,对打赢袁绍,没有信心。面对老板的忧虑,荀彧胸有成竹地说出了一段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窥见曹操内在所具备的成功特质。荀彧说:“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古文晃眼,可以略过不看,重点下面都用白话讲了。)荀彧的这番话,其重点就是:老板你有四个优点,正好克制袁绍的四个缺点,所以这一仗,咱赢定了。首先,袁绍外表待人宽厚,内心却很忌才,而且疑心重,不能放手任人;而老板你不拘于成法,唯才是举,这是你的气度超胜于他。其次,袁绍面临重大决策时,往往优柔寡断,容易丧失机会;而老板你决策果敢,项目推进中又能根据情况而随机应变,这是你的谋略超胜于他。再次,袁绍治军不严,法令松散,所以他的兵虽然多,却没啥战斗力;老板你军纪严明,赏功罚过,士兵虽少,但大家都愿意效死力,这就是武功方面你超胜于他。很后,袁绍自认为出身高贵,沽名钓誉,招揽人才,往往仅看重外在的名声。他手下很多人,也只是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而老板你待人以诚,律己谨俭,不重虚名,但凡有真本领,能建功立业者,你从来不会亏待他们,所以天下真正的贤才,都汇聚而来,这是你的德行超胜于他。坦率地说,这四优四劣,还是有点水分,但水分不是很多,袁绍和曹操二人的特点,基本已经包含在内。可以说,荀彧所谈到的曹操那些优点,才是他能获得成功的外在条件(不是内在福德)。在官渡之战中,两位统帅的上述性格特点都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具体的我就不展开了,总之,大家通过荀彧上述的话,可以知道唯才是举、果敢应变、法制严明、待人以诚、赏功罚过、不吝恩赐等,是一个很好领导人需要具备的特质。另外,在官渡之战中,还有几处细节,也值得我们关注,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成大事者,值得注意的地方。其一,当两军在官渡相持数月后,曹操首先感到吃不消了。他的士兵本来就少,现在又很好疲惫,军粮也很不足,后方也不安定,他几乎已经失去了坚持的信心。于是他写信给留守后方的荀彧,说自己想放弃官渡,退守许都。荀彧在回信中,劝说曹操一定要坚守下去,因为两军相持,大家都很疲惫,就看谁更能多坚持一会。而且从天道的规律来说,任何的相持,都不可能是永远的,相持到一定时候,大势就会向某个方向倾斜发展,所以荀彧说主公你一定要坚持到发生变局的那一天,千万不可此时放弃。曹操接信后,又坚定了信心,继续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事实上,变局也很快就到来了。这个细节提示我们,成大事者,需要有坚毅之心,而且越是困难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变局即将到来,所以越是需要坚持。因为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这样,没有一种状态会永恒存在,所谓“困难一定会过去”之类的话,根本不是鸡汤,而是天道。其二,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是袁绍阵营的许攸叛逃至曹操这一边。曹操听说这位昔日旧友来投,兴奋地连鞋也顾不上穿,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这一方面可以视作是曹操不拘小节、礼贤下士;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实在是太焦虑、压力太大了。他很清楚,许攸此来,一定会有利于自己,所以急于见到许攸,咨询脱困良方,光脚也无所谓了。许攸果然献计,要曹操火烧袁军的粮仓乌巢,如此,则袁绍的十万大军立马就会崩溃。听上去这很合理,但前提是:许攸来投是真心的,而不是袁绍的阴谋。但是,时间紧迫,曹操根本无法核实许攸是否是真心投奔。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相信许攸,选择冒一次险,当晚就亲自率军袭击了乌巢,把袁绍的粮草全部焚毁,这也成了官渡之战的转折点。从这个决策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赌徒式的曹操,似乎有违他一贯多疑善思的性格,但是,这恰恰是在当时的场景下,所需要具备的一种特质。此时曹操的粮草几乎已经耗尽,如果再不立即想办法击溃袁军,那就真要全军溃败甚至全军覆没了。与其束手待毙,不如一冒风险,换作是我,可能当时也会选择相信许攸。成大事者,需要有放手一搏的勇气和胆识。如果什么事情都要十拿九稳才行动,那很多机会就失去了。当然,我不希望有读者拿着这句话,当作自己思虑不周、盲目冒进的借口。如果你因此而决策失误、投资失败,我不能为此而负责。能辨清何时需要谨慎,何时可以一搏,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其三,战后,曹军缴获很多袁军的文档资料,其中有不少是曹操手下人和袁绍暗中来往的信件。有人建议曹操按照这些信件的署名来清查内奸,但曹操却将其付之一炬。他事后解释说,当时袁绍强盛,我自己都没有必胜的信心,更何况我的员工呢?所以大家为自己留条后路,是可以理解的。我现在把这些信都烧了,大家就可以安心了。要说这个动作没有一点作秀的成分,接近是出自真心,我也不太相信。但是,曹操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这个真假难辨的动作,显示了自己的心胸气度,也安抚了内部人员,使大家能继续安心工作,又让这些人对自己产生感恩之心,未来可以更好地为公司做贡献。成大事者,需要有这样的心胸气度,也需要了解员工的心。不过,我也相信,这个动作里,有真诚的成分在,这也正是曹操性格中复杂的地方。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相信。我和一些朋友也谈起过,我是比较喜欢曹操这个人物的。如果要说为什么喜欢,我想可能就是因为他的复杂。虽然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都很复杂,但人性的复杂,在曹操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也很有意思。他才兼文武,多疑善谋,既有为国为民之心,也有利己利家之欲。晚年位极人臣而头脑清醒,临终不谈国事而分香卖履,这样的一个人,难道不是很有趣的么?
主编推荐
- 本书是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讲座专家、“北川愚不可及”公众号主撰稿人北川先生的*随笔集。
- 北川先生对古代经史多有独到心得,他研究《易经》《二十四史》《金刚经》等诸多传统国学经典,并将人情世故融入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解读中。
- 作者北川读易、读史、读杂书、读人生,有所感悟,发而为文,发心善良。许多文章都是很有见地的一家之言,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 北川先生自2008年起,应邀在各地讲授传统文化,足迹遍及国内各地及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课程涉及《易经》《二十四史》《止学》《论语》《孝经》《资治通鉴》《黄帝内经》《金刚经》等诸多传统国学经典,广受。
精彩内容
北川先生对古代经史多有独到心得,他研究《易经》《二十四史》《金刚经》等诸多传统国学经典,并将人情世故融入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解读中。他的文字生动浅显,观点自成一家,最擅以风趣幽默的口吻将文化历史研习心得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修为和丰富的讲课经验,使本书兼具文化性和趣味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