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季羡林在北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季羡林在北大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5.9 4.3折 59.8 全新

库存372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光利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660530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8980852

上书时间2024-12-23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胡光利,1969年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毕业,1973年、1976年于北大进修英语、印地语,1980年于北大南亚研究所进修梵语,1993年—1994年于印度尼赫鲁大学印度斯坦语言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被评聘为研究员、正教授。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学会会员、中国南亚学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翻译家协会理事等。曾荣获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成果奖(2002年)、辽宁省第二届文学翻译奖(2002年)、辽宁省第六届传记文学奖(2009年)。

    译有《政事论》(梵译汉)、《毗湿奴往世书》(梵译汉)、《摩奴法典》(梵译汉),编有《季羡林文丛》、《季羡林精选文集》、《季羡林说北大那些事儿》、《季羡林说北大那些人》、《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事儿》、《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人》等。



目录

回眸五十年(代序)  季羡林前言  胡光利红楼篇  第一章  红楼暖意    沐浴和煦的春风    东语系的辉煌    工会主席和人大代表    一次难忘的远游    难尽如人意的学术研究成果与一级教授燕园篇  第二章  燕园风云(一)    从红楼到燕园    为灵魂中的“原罪”付出代价    大批判中的良心发现    自谦与自叹:五年学术研究成果竟是“零”    正当春风得意时  第三章  燕园风云(二)    躲过一劫    狂热的梦    《春满燕园》:一只报春的燕子    朗润园的家    十年学术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为何“枪毙”三篇文章“文革”篇  第四章  坠入炼狱    从“社教”到“文革”    舍得一身剐    被打成“反革命”    以死抗争    血的洗礼    从煤场到太平庄    “牛棚”炼狱  第五章  十年一梦    “桃花源”中译史诗    重执教鞭    插曲和闹剧    官庄之行    恢复党组织生活始末新生篇  第六章  季副校长    公元1978年    不薄西方爱东方    学(协)会种种    生存状态    中国文化书院    与胡乔木谈话    论北大传统    清塘季荷  第七章  天竺情缘    《罗摩衍那》研究    四访天竺    治印度史    翻译《家庭中的泰戈尔》  第八章  学者读佛    佛教梵语研究    佛学研究    来到天山下    把心留在敦煌    重返哥廷根    三下瀛洲冲刺篇  第九章  古卷生辉    一张残卷引出一部巨著    《弥勒会见记剧本》译释    校注玄奘《大唐西域记》    关于《中国纪行》    编纂大百科全书    古籍整理  第十章  文化思考    重建比较文学学科    从考据到兼顾义理    “河东河西”论    “天人合一”新论    “拿来”与“送去”    国学热燕园    “怪论”:石破天惊的学术主张  第十一章  家遭变故    八十述怀    悲欢二月兰  第十二章  百年上庠    百年校庆    写作《牛棚杂忆》的前前后后    学术道德    散文名家    成功三要素    坐拥书城    “阅读挑战”:最喜欢的十本书    布衣泰斗    长寿之道  第十三章  世纪之交    米寿    宝岛行    中国使馆遇袭    印度文学院名誉院士    结识石景宜    铿锵凤鸣    “大师论”    世纪钟声    九十大寿    回乡扫墓病榻篇  第十四章  “301编外”    “癣疥”之疾    初进301    再进301    回家    三进301    四进301    301印象  第十五章  病房琐记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病房里的欢笑    最高的老师    对联情    汉字缘    《病房杂忆》和《我的美人观》    呼唤公德  第十六章  笑着离去    迟到的亲情    最后的除夕    七月风悲    告别    魂归故里



内容摘要
沐浴和煦的春风

1949131日,北平和平解放。21日,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浩浩荡荡地开进北平城。全城万人空巷,各界群众冒着隆冬严寒,顶着漫天风雪,兴高采烈,敲锣打鼓,夹道欢迎解放军。

季羡林从翠花胡同走来,步行到不远的东四牌楼,站在欢乐的人群中,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浑身热血沸腾,真正体验了这一神圣而伟大的历史巨变。

当日下午,季羡林去西城看望朋友,走到什刹海桥上,看见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那里站岗。年轻的战士浓眉大眼,炯炯有神,背着背包,手握钢枪,在寒风中昂首挺立,岿然不动。见此情景,季羡林十分激动,“心中陡然觉得这位解放军战士特别可爱,觉得他的一身黄色的棉军衣特别可爱。它仿佛象征着勇敢、纪律、正直、淳朴;它仿佛象征着解放、安全、稳定……只要他在这里一站,整个北京城,整个新中国就可以稳如泰山”。

季羡林真想走上前去,向战士道一声辛苦,伸手摸一摸那黄色的棉军装,可是他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默默注视着,注视着……回到家中,他把满腔的情感凝上笔端,连夜赶写了一篇散文《黄色军衣》。从此以后,季羡林似乎又要用那支挺拔俊秀的笔,来讴歌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新的人生……

解放军进城以后,便抓紧准备接管北大、清华等高校。228日,北大迎接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代表钱俊瑞等10人。军管会的同志邀请学校行政负责人以及者授、讲师、助教、学生、工警代表等在子民堂召开座谈会,商谈接管北大事宜,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创建新北大的问题。

下午2时,在沙滩民主广场举行接管北大的仪式,2000余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参加。会场上欢呼声此起彼伏:“北大解放了!”“北大回到人民的怀抱!”师生们的心情万分激动。季羡林也自然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会上,汤用彤教授首先代表全校师生致词,对军管会接管北大表示欢迎,然后钱俊瑞代表军管会正式宣布接管北大,并阐述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同时还宣布立即取缔国民党、三青团等反动组织,停止其一切活动;取消训导制和党义之类的课程;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暂由汤用彤教授负责。会后,军管会的同志和北大师生一起举行了庆祝游行。

35日,中共北京大学总支部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了党的负责人,从此党的工作走向正常,党的领导逐渐加强。

54日,军管会最后宣布组建北大校务委员会,领导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任命汤用彤、许德珩、钱端升、曾昭抡、袁翰青、向达、闻家驷、费青、樊弘、铙毓泰、马大猷、俞大绂、胡传揆、严镜清、金涛、杨振声、郑天挺、俞平伯、郑昕等19名教授和俞铭传、谭元堃两名讲师助教以及许世华、王学珍两名学生为校务委员会委员。其中,汤用彤被任命为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亦即新中国第一位北大校长,许德珩、钱端升、曾昭抡、袁翰青、向达、闻家驷及讲师助教代表俞铭传、学生代表许世华为常务委员。同时任命曾昭抡为教务长、郑天挺为秘书长、汤用彤为文学院院长、铙毓泰为理学院院长、钱端升为法学院院长、马大猷为工学院院长、俞大绂为农学院院长、胡传揆为医学院院长、向达为图书馆馆长。

那时,北平刚刚解放,北大领导层的确定要经过一番严格的政治审查,上述人选大多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经受过锻炼和考验,并且是各个教学和科研领域的杰出专家和带头人。总之,他们有的是“左派”教师和学生,有的是民主进步人士。

一般来说,革命一旦成功,便会出现论功行赏之风,在民主党派和知识分子中,也确实有人想分得一杯羹,大小弄个官做。季羡林在这次任命中仍旧保留东语系系主任的职位,没有得到升迁,但他并无任何其他想法,足见其超世脱俗的作风。后来……



主编推荐

    从贫寒学子到海归,从看门老头到北大副校长,一代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近百年人生的真实记录。 



  

 


      这既是季羡林先生个人的命运史,也是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从他饱经沧桑、历尽坎坷的曲折人生经历中,也可辨识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足音。
 


 



精彩内容

胡光利著的《季羡林的学生时代》和《季羡林在北大》这两本书是从贫寒学子到海归,从看门老头到北大副校长,一代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近百年人生的真实记录。这既是个人的命运史,也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这一苦难之后的辉煌故事与其中的精彩片段,令人动容、为之慨叹。
本书采取纪实手法,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全面真实地描述季羡林五十余年在北大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反映出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甘为人梯、白头赤心、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



媒体评论

从贫寒学子到海归,从看门老头到北大副校长,一代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近百年人生的真实记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