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77.1 7.0折 ¥ 110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 著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ISBN9787519505578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0元
货号29694009
上书时间2024-12-20
2021年中国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中国发展的内外环境面临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国政治建设在多方面深入推进:围绕以高水平政治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实践中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建设进入一个更加注重公平、更加强调保障、更加重视共同富裕的新时代,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更为巩固;行政改革深入推进,以政府体系的自我革命、行政权力的约束体系、政府能力建构为重点,以更加专业化、法治化、民主化,更具主动性、回应性和整体性的服务型政府形态建构为基本方向;党的建设系统工程全面推进,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地位更加巩固、功能更加突出、制度机制更加完善;“法治中国”建设一体推进,法治进程参与改革进程和保障国家发展进程的作用更加明显;国家制度进一步成熟定型,制度功能在更加有效的制度运行中进一步拓展。2021年,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中国政治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和积极评价。
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前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是专业开展政治学理论研究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政治学、中国政治、公共管理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以战略性、前瞻性、独创性为特色,注重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的紧密结合,尤其注重为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研究所年度报告《中国政治发展进程》已连续出版20年,是国内唯一一部全面透视中国政治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书,旨在全景记录和深度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建设。
第一章政党与国家的相互塑造:中国发展与治理的
政治学(1)
一、2021年度中国政治发展环境评估(2)
二、国家发展与治理中的政党因素(5)
三、2021年中国政治发展诸面向(7)
四、相互塑造:中国国家建设与国家发展中的
政党与国家(55)
第二章全面从严治党护航百年政党新征程(80)
一、《决议》凝集全党新共识(81)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现权力全过程监督(88)
三、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92)
第三章全过程人民民主统领国家制度建设(109)
一、国家制度建设:顶层设计与总体态势(109)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125)
三、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贯彻全过程协商民主(136)
第四章国家行政体系持续完善(143)
一、系统性提升国家行政效能(143)
二、简政放权与政府职能优化(146)
三、“法治”助力“放管服”改革(153)
四、技术赋能地方治理创新实践(159)
五、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162)
第五章全面依法治国一体推进(168)
一、从严治党(168)
二、民主立法(172)
三、法治政府(177)
四、公正司法(183)
五、法治社会(194)
第六章城乡基层治理继往开来(197)
一、顶层设计筑新篇(198)
二、基层治理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199)
三、乡村振兴中的“新乡贤”(204)
四、社区服务能力建设(214)
五、基层治理规范化、法治化进入新高度(218)
第七章现代社会治理创新发展(228)
一、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229)
二、加强城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245)
三、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252)
四、“五社联动”助推基层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259)
第八章中国政治发展的国际反响(268)
一、中国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270)
二、全球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274)
三、中国国家治理面面观(278)
2021年中国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中国发展的内外环境面临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国政治建设在多方面深入推进:围绕以高水平政治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实践中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建设进入一个更加注重公平、更加强调保障、更加重视共同富裕的新时代,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更为巩固;行政改革深入推进,以政府体系的自我革命、行政权力的约束体系、政府能力建构为重点,以更加专业化、法治化、民主化,更具主动性、回应性和整体性的服务型政府形态建构为基本方向;党的建设系统工程全面推进,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地位更加巩固、功能更加突出、制度机制更加完善;“法治中国”建设一体推进,法治进程参与改革进程和保障国家发展进程的作用更加明显;国家制度进一步成熟定型,制度功能在更加有效的制度运行中进一步拓展。2021年,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中国政治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和积极评价。
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前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是专业开展政治学理论研究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政治学、中国政治、公共管理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以战略性、前瞻性、独创性为特色,注重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的紧密结合,尤其注重为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研究所年度报告《中国政治发展进程》已连续出版20年,是国内唯一一部全面透视中国政治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书,旨在全景记录和深度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建设。
第一章政党与国家的相互塑造:
中国发展与治理的政治学2021年中国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进入一个以高质量发展为要求和特征的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来之不易的成就,但同时仍面临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现实。当前中国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多重风险与挑战,统筹发展与安全成为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出发点。深刻变革中的政治发展环境内在地要求作为“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的政党——在当代中国也就是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把自身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兼顾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平衡国家治理与国家发展,为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引领方向、凝聚力量。2021年中国政治建设在多方面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中国政治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围绕以高水平政治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实践中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建设进入一个更加注重公平、更加强调保障、更加重视共同富裕的新时代,社会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的互联互通更为紧密,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更为巩固;行政改革深入推进,以政府体系的自我革命、行政权力的约束体系、政府能力建构为重点,以更加专业化、法治化、民主化,更具主动性、回应性和整体性的服务型政府形态建构为基本方向;党的建设系统工程全面推进,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地位更加巩固、功能更加突出、制度机制更加完善;法治中国建设一体推进,法治进程参与改革进程和保障国家发展进程的作用更加明显;国家制度进一步成熟定型,制度功能在更加有效的制度运行中进一步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国家,孕育和创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成长发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等社会历史运动之中。中国共产党,亦是为近代以来中国国家建设、民族解放、民族复兴而生;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熟与壮大,也正是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解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持续实现的。政党为国家而生,国家因政党而兴,这就是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发展与治理的历史运动中国家与政党的相互塑造、相互改变、相互给予和相互成就。第一章政党与国家的相互塑造:中国发展与治理的政治学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22年一、2021年度中国政治发展环境评估〖1〗(一)历史方位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2021年是其建党100周年;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2021年是其成立72周年。回望历史,2021年还是辛亥革命110周年;聚焦当下,2021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年,中国开始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步伐,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经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百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二)外部空间一方面,中国经济同世界各国深度联结;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挫折和国家关系格局的复杂变化使得“安全”问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发展中的重要性陡然上升。“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成为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一方面,中国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旗帜,积极主动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治理格局和国际关系格局向合作、协调与多元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全球化进程中现实存在的“逆全球化”现象和日益复杂严峻的大国关系和地缘政治形势,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三)经济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一个以高质量发展为要求和特征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并非仅仅具有经济意义和规定性,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效的国家治理和良性健康的政治经济互动是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和内容,是高质量发展当然的题中之义。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中国经济发展从较为注重数量和速度的增长,向较为注重质量和可持续性,注重创新的内生动力,注重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和自主基础上的高水平开放,注重社会和人民共享,注重绿色生态的方向转变,就不能不更加依赖于政府的政策能力,国家的战略能力和规划能力,执政党举旗定向的能力,贯彻经济伦理的能力和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总之,高质量发展内在地要求高水平政治,要求包括政党、政府在内的政治体系以合理、有效、积极、有为的方式高水平地介入经济发展,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政治体系本身的发展与进步。(四)社会基础一方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另一方面,促进社会团结、一体化和匀质化,实现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中国社会共同富裕又是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政策基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的基本取向。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拓展和壮大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既防止经济发展偏离社会公正的轨道,又防止因为社会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从而在事实上损害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在实现以人为本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本位的现代国家,是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基本任务。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与社会中努力建设一个兼有活力和秩序,兼顾自由、多元和有机团结的社会共同体,夯实政治的社会基础,建构社会之于国家的政治认同,是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五)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当前中国面临来自国内国际的多重风险与挑战,统筹发展与安全就成为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出发点。既不能为防范风险而迟滞中国全面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步伐,又不能忽视风险或低估风险致使风险为祸日深,从而扰乱甚至打断中国全面发展的全局和大局。二、国家发展与治理中的政党因素政党是现代政治的普遍现象,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对其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习焉不察,对于现代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治理为何需要政党的深层原因不求甚解。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的主旨讲话,提出政党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政党应努力担负起引领方向、凝聚共识、促进发展、加强合作、完善治理五大责任。这篇讲话虽然是在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舞台上发表的,但对于理解政党在各国政治结构和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进一步提出政党是“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政党要把自身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始终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应对好时代挑战、回答好时代命题、呼应好人民期盼,为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引领方向、凝聚力量”。当今世界,各国政党不仅需具备凝聚民意、优化政治参与、决定或影响政策过程等传统政治功能,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一个充满分化与竞争、风险与挑战,更加具有不确定性的时代构筑政治共识,促成国内治理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作为各国政治结构和政治过程中最具能动性的政治主体,各国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责无旁贷。相对而言,在同时面临治理与发展双重任务的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其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责任尤其重大。这就对政党自身建设和政党能力建设提出了内在要求:一方面是政党促成国家治理、引领国家建设和国家发展;另一方面是国家内在的要求政党自身建设和发展,这是当今世界国家与政党之间具有普遍性的双向互动逻辑。从现实来看,这种互动在世界各国不同的国家与政党关系中呈现为一个从弱互动到强互动的政治谱系。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政党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得越是紧密,这种互动就越是强烈。对于那些内嵌于国家政治结构、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的政党来说,国家与政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变则政党变、政党变则国家变。如何使得国家与政党之间的密切互动变得更为有效?这是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党提出的普遍性问题。然而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一问题更具独特性和紧迫性。“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乃至于人类和平与发展之中国责任与中国贡献,在现实性上都归宿于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国家形式;换言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如期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中国之于人类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才能得到坚实的保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初心和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由其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决定的使命型政党的宿命。在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具体历史进程中,亦即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国家治理与国家发展不可割裂、不可偏废、不可失衡。无论是忽视治理去求发展,还是忽视发展去求稳定和秩序,不仅在价值性上不可取,而且在现实性上也是一种灾难。平衡国家治理与国家发展,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对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结构、制度与过程中居于不可替代的政治地位、承担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的最根本原因。而要做到治理与发展的平衡,作为领导力量和执政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就不能不同时有效参与国家治理与国家发展,并通过党内的整合、组织的力量、政党的活动撬动作为整体的中国社会与国家的成长,达成治理中的发展与发展中的治理。这正是在2021年中国政治建设诸领域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可以看到的。三、2021年中国政治发展诸面向(一)2021年中国经济治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定位,中国经济成长始终同时面临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经济治理两大任务,这是理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出发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而出现了类型的转变,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介入和参与,与中国有为政府之于有效市场的关系,同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前提和关键所在。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逐渐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其中蕴含的政治经济价值伦理 比如民生优先、东西部协作与定点帮扶等所体现的经济价值伦理。、对更强的政府能力和更为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客观上对党在经济发展与治理中的行动能力提出了深层需求。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坚持党对标准化工作的全面领导。2021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2021-01/31/content_5583936htm。提出“把党的领导贯穿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可见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域全程均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领导责任。1建设更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完整的制度体系、有效的市场机制、结构合理和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是建设有效市场,即“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的题中之义。需要注意的是,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有效市场的前提是有为政府,而有为政府的前提是组织有力、领导有力的政党。这是因为,当代中国的政府—市场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包括行政改革自身在内的政府主动改革所推动、塑造和释放的,政府改革每前进一分,政府—市场关系就优化一分;而改革行动则是在执政党领导下统筹推进的,改革的节奏、力度、效果都是由执政党所决定和保障的。2021年12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深改委”)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对消除市场壁垒、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提出明确要求,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2021年中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在培育、保护和优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和改革市场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1年8月24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8/24/content_5632964htm?ivk_sa=1024320u。,旨在“规范市场主体登记管理行为”,“维护市场主体权益”。2021年11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围绕市场主体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2021年7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指出,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是经济韧性的重要的保障。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成为国家和地方重要的政策导向,多地出台政策,积极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 周琳:《支持“小巨人”企业上市要重实效》,《经济日报》,2021年10月18日。2021年9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的通知》,将来自青岛、成都、常州、温州、台州、泉州、佛山、江阴等8个地方的72个支持民营企业典型做法向全国推广。《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110/t20211011_1298906html。在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方面,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2021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中国征信市场制度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 陈果静、郭子源:《征信业发展堵偏门开正门》,《经济日报》,2021年10月15日。包括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在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乔金亮:《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经济日报》,2021年12月21日。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李志勇:《农业农村部:开展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济参考报》2021年9月1日。在改革市场机制方面,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就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深入推进能源、资源、公共服务价格改革做出行动部署。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全国市场价格信息的系统性监测。 择远:《生猪市场平稳运行与“猪肉自由”同样重要》,《证券日报》,2021年10月19日。为鼓励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的市场机制改革探索,全国自贸区规划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层面全面推进;2021年9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2021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编制印发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和地方层面相继出台的规划方案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施工图。 王文博:《信号密集释放 自贸区“十四五”建设路径浮现》,《经济参考报》,2021年8月4日。2围绕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有两大重点:一是科学和技术的创新突破;二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强调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发展关联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