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陈柱讲中国散文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陈柱讲中国散文史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2.7 4.7折 69.8 全新

库存52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柱著

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067091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8元

货号29374311

上书时间2024-12-20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梁启超说:“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有精神也。”的确,学术的盛衰,关乎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象与文化氛围。民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内忧外患,较之晚清,更为剧烈,中华民族几乎已经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而就是在这样日月无光的民国时代,却涌现出了一批批大师,他们不但具有坚实的旧学基础,也具备超前的新学眼光。加之前代学术的遗产,西方思想的启发,古义今情,交相辉映,西学中学,融合创新。因此,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王国维、鲁迅、胡适、冯友兰、余嘉锡、陈垣、钱穆、刘师培、马一孚、熊十力、顾颉刚、赵元任、汤用彤、刘文典、罗根泽……单是这一串串的人名,就足以使后来的学人心折骨惊,高山仰止。而他们在史学、哲学、文学、考古学、民俗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创造出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学术局面。

岁月如轮,大师已矣,我们已无法起大师于九原之下,领教大师们的学术文章。但是,“世无其人,归而求之吾书”(程子语)。

大师虽已远去,他们留下的皇皇巨著,却可以供后人时时研读,时时从中悬想其风采,吸取其力量,不断自勉,不断奋进。诚如古人所说:“圣贤备黄卷中,舍此安求!”有鉴于此,我们从卷帙浩繁的民国大师著作当中,精心编选出版了这一套《大师讲堂》系列丛书,分辑印行,以飨读者。原书初版多为繁体字竖排,重新排版字体转换过程当中,难免会有鲁鱼亥豕之讹,还望读者不吝赐正。

吴伯雄,福建莆田人,1981 年出生。2003 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系,师从陈节教授。2006 年获硕士学位。同年9 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师从王水照先生。2009 年7 月获博士学位。同年9 月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工作。推崇“博学而无所成名”。出版《论语择善》(九州出版社)、《四库全书总目选》(凤凰出版社)。



导语摘要

本书体例精练而独到,语言浅近而畅达,材料翔实而丰富。作者以骈散分合和时间顺序结构全书,持论客观公允,不乏真知灼见,是中国散文史研究方面的一部大作。



商品简介

本书体例精练而独到,语言浅近而畅达,材料翔实而丰富。作者以骈散分合和时间顺序结构全书,持论客观公允,不乏真知灼见,是中国散文史研究方面的一部大作。



作者简介

陈柱(1890—1944) 字柱尊,号守玄,广西北流人。著名史学家、国学家,师从唐文治。曾任教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分部。一生勤于国学,博闻强记,根基厚实,精于子学,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实不多见。著述中以《守玄阁文字学》《小学考据》《公羊家哲学》《墨子间诂补正》《三书堂丛书》《文心雕龙校注》《墨子十论》《诸子概论》《中国散文史》等为精辟。



目录

骈文渐成时代之散文 两汉三国 | 001


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 晋及南北朝 | 075


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 唐宋 | 106



内容摘要

本书体例精练而独到,语言浅近而畅达,材料翔实而丰富。作者以骈散分合和时间顺序结构全书,持论客观公允,不乏真知灼见,是中国散文史研究方面的一部大作。



主编推荐

陈柱(1890—1944) 字柱尊,号守玄,广西北流人。著名史学家、国学家,师从唐文治。曾任教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分部。一生勤于国学,博闻强记,根基厚实,精于子学,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实不多见。著述中以《守玄阁文字学》《小学考据》《公羊家哲学》《墨子间诂补正》《三书堂丛书》《文心雕龙校注》《墨子十论》《诸子概论》《中国散文史》等为精辟。



精彩内容

免费在线试读

骈文渐成时代之散文 两汉三国

章 总论

汉继秦反文之治而为崇文之国,虽汉高祖马上得天下,薄儒生,溺儒冠,而大风一歌,实为开国之至文。厥后楚元王学诗,惠帝除挟书之律,文帝使晁错受《尚书》,使博士作王制,又置《尔雅》《孝经》《孟子》博士。《汉书•艺文志》云:“迄于孝武,书缺简脱,

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故自孝武以来,益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汉之文学渊源于战国者为多,辞赋既原于屈宋荀卿,而京都一类,侈陈形势,亦本于苏秦张仪之游说。凡此韵文之属,今姑勿论。若汉之散文,则莫盛于书疏。此亦本于战国策之书说。姚姬传《古文辞类纂》,于奏议类列楚莫敖子华《对威王》,张仪司马错《议伐蜀》,苏子《说齐闵王》,虞卿《议割六城与秦》,中旗《说秦昭王》,信陵君《谏与秦攻韩》,李斯《谏逐客书》诸篇,于贾山《至言》,贾谊《陈政事疏》之上;于书说类列陈轸《为齐说昭阳》,及苏秦《苏代淳于髡游说》诸篇,与范雎《献书昭王》,乐毅《报惠王书》,汗明《说春申君》等篇,于邹阳《谏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枚叔《说吴王书》,司马子长《报任安书》之上:可谓明文体之源流者矣。

汉人重辞赋。班固《两都赋序》曰:“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于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闲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秦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此以文章二字专指辞赋而言,则汉人之重视辞赋可知矣。《楚辞》源于三百篇,汉赋又源于《楚辞》,而汉人之散文,实皆多受辞赋化。柳宗元《西汉文类序》曰:“殷周以前,其文简而野。魏晋以降,则荡而靡。得其中者汉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