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电视节目制作
  • 【现货速发】电视节目制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电视节目制作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3.7 5.3折 45 全新

库存6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洪艳、李军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32910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7943501

上书时间2024-12-19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电视节目制作是随着数字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它能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是记录社会和自然现象的一种形象化的手段。它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是人们联系社会、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一种视觉语言。它能传播文化艺术和科学知识,广泛地应用于科学、文化、教育和艺术的各个方面。它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段,能帮助人们全面地、形象地、真实地了解和理解社会,并给予美好的享受。
本书以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理论、技术、艺术、实用性为出发点,在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前期节目制作系统、编辑系统、特技与图文创作系统、电视音响系统、电视节目制作环境等内容。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一部集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新颖性为一体,内容丰富,既通俗易懂,也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教材。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学习电视节目制作,还可作为广播电视学、教育技术学、影视编导以及广播电视编导等相关专业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广大电视节目制作爱好者参考或作为培训教材。
本书立足于电视节目制作的知识和技能,分8章进行了详细阐述。教材由兰州文理学院教师编写: 刘洪艳担任主编; 李军担任副主编; 第1章、第2章、第3章由李军负责撰写; 第4章、第5章、第6章由刘洪艳负责撰写; 第7章由陈睿姣负责撰写; 第8章由杨玮负责撰写。全书的统稿工作由刘洪艳负责完成。
尽管笔者为编写此书做了不懈的努力,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刘洪艳
2019年3月



导语摘要

本书以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理论、技术、艺术、实用性为出发点,在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前期节目制作系统、编辑系统、特技与图文创作系统、电视音响系统、电视节目制作环境等内容。全书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以数字化为龙头,以系统为主线,以应用为核心的理念。在内容的安排上,既有对现行电视技术分析,也有对电视摄像的系统讲解,特别是对非线性编辑系统、基于计算机平台的创作系统进行了更为详尽的介绍。全书共分8章,内容分别为电视制作的几个基本概念、镜头及视觉特征、电视画面艺术、电视光线艺术、电视摄像艺术、电视画面编辑、电视声音艺术、电视节目制作教学实训。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既通俗易懂,也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学习电视节目制作,还可作为广播电视、教育技术学、影视编导等相关专业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课程的教材,并可供广大电视节目制作爱好者参考或作为培训教材。



作者简介

刘洪艳,女,1966年5月出生,教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影视编导教研室主任。近年来,一直从事影视编导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教学实验及管理工作,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省社科项目两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三次,主编教材《多媒体教学设计理论》《摄影教程》《电视节目制作》等。



目录

第1章电视节目制作的几个基本概念


1.1电视和电影的异同


1.1.1相同点


1.1.2不同点


1.2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1.2.1电视节目制作类型 


1.2.2电视制作的变化历程


1.2.3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1.2.4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习题


第2章镜头及视觉特征


2.1镜头的光学特征


2.1.1焦距


2.1.2视场角


2.1.3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


2.1.4景深


2.1.5景深控制


2.2镜头的工作特性


2.2.1视野


2.2.2角度和距离的变化


2.2.3运动: 推拉和移动


习题


第3章电视画面艺术


3.1固定画面


3.1.1增强电视画面的立体感


3.1.2电视画面造型的三要素


3.1.3电视画面构图


3.1.4固定画面的拍摄


3.2运动摄像


3.2.1推摄


3.2.2拉摄


3.2.3摇摄


3.2.4移摄


3.2.5跟摄


3.2.6升降拍摄


3.2.7综合运动摄像


3.3场面调度


3.3.1电视场面调度


3.3.2轴线问题


3.3.3机位三角形原理


3.3.4画面拍摄注意事项


习题


第4章电视光线艺术


4.1特殊的语言艺术


4.1.1光源


4.1.2色温


4.1.3色彩


4.2自然光的种类和应用


4.2.1自然光的种类


4.2.2自然光的四个类型


4.2.3阴天的光线照明


4.2.4雨雪天的光线照明


4.2.5雾天的光线照明


4.3人造光的灯具和应用


4.3.1人造光的照明灯具


4.3.2人造光的布光方法


4.3.3布光的程序


4.4光种和光位


4.4.1光种


4.4.2光位


4.5照明的作用


4.5.1光线的造型作用


4.5.2光线的心理作用


4.5.3照亮物体形状,改变物理空间


4.5.4光的测量和计量


4.5.5光量的计算


习题


第5章电视摄像艺术


5.1电视画面


5.1.1电视画面概论


5.1.2框架结构


5.1.3平面造型


5.1.4电视画面的组成


5.2取景与构图


5.2.1取景


5.2.2构图


5.3运动形式


5.3.1电视摄影构图中的运动因素


5.3.2运动摄影的主要形式


5.3.3运动摄影的特点与效果


5.3.4运动摄影对其他画面元素带来的影响


5.4摄像的意识


5.4.1镜头的调度意识


5.4.2蒙太奇意识


习题


第6章电视画面编辑


6.1视觉语言语法


6.1.1视觉语言


6.1.2合理安排景别


6.1.3镜头组接规律


6.1.4运动的组接


6.2电视画面组接的原则


6.2.1一致性原则


6.2.2匹配性原则


6.2.3循序渐进原则


6.2.4轴线原则


6.2.5动静画面组接原则


6.2.6画面时间原则


6.3转场方法


6.3.1技巧转场


6.3.2无技巧转场


6.4视频制作软件的分类


6.4.1编辑软件


6.4.2后期效果软件


6.4.3动画软件


6.4.4静态图片制作软件


6.5非线性编辑系统


6.5.1简易的DV制作


6.5.2专业视频编辑


习题


第7章电视声音艺术


7.1声音的基础


7.1.1声音的基本元素


7.1.2声音的功能


7.2电视音响的艺术特性


7.2.1声音的类型


7.2.2声音的空间感


7.2.3声音的艺术处理


7.3话筒的特性与使用


7.3.1话筒的类型


7.3.2话筒的性能


7.4电视音响的制作工艺


7.4.1录音信号


7.4.2录音的一些技巧


7.4.3声音的后期制作


习题


第8章电视节目制作教学实训


8.1熟悉电视节目制作的硬件系统环境


8.1.1摄像机


8.1.2非线性编辑系统


8.2电视画面拍摄基本功实训


8.2.1摄像机的准备工作


8.2.2摄像机的操作要领


8.2.3固定镜头和推拉摇移的拍摄技巧


8.2.4不同景别的拍摄技巧


8.2.5不同角度的拍摄技巧


8.2.6不同高度的拍摄技巧


8.3分组制作一部10~15分钟的故事短片


8.3.1选题、策划、创意 


8.3.2稿本编写


8.3.3素材采集与编辑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以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理论、技术、艺术、实用性为出发点,在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前期节目制作系统、编辑系统、特技与图文创作系统、电视音响系统、电视节目制作环境等内容。全书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以数字化为龙头,以系统为主线,以应用为核心的理念。在内容的安排上,既有对现行电视技术分析,也有对电视摄像的系统讲解,特别是对非线性编辑系统、基于计算机平台的创作系统进行了更为详尽的介绍。全书共分8章,内容分别为电视制作的几个基本概念、镜头及视觉特征、电视画面艺术、电视光线艺术、电视摄像艺术、电视画面编辑、电视声音艺术、电视节目制作教学实训。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既通俗易懂,也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学习电视节目制作,还可作为广播电视、教育技术学、影视编导等相关专业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课程的教材,并可供广大电视节目制作爱好者参考或作为培训教材。



主编推荐

刘洪艳,女,1966年5月出生,教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影视编导教研室主任。近年来,一直从事影视编导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教学实验及管理工作,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省社科项目两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三次,主编教材《多媒体教学设计理论》《摄影教程》《电视节目制作》等。



精彩内容

第3章电视画面艺术
学习目标
1. 了解电视画面造型的三要素。
2. 掌握固定画面的造型和构图。
3. 掌握运动摄像的特点和拍摄技巧。
4. 掌握轴线原理和机位三角形原理。
3.1固定画面
3.1.1增强电视画面的立体感

电视画面的造型形式属于平面造型艺术。平面造型是电视艺术的一个特征,电视造型的一切手段都要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平面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是要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维空间的现实生活。电视画面表现形象的空间只具有长、宽两个方面的延伸,而显示空间是一个长、宽、深三个方面延伸的立体空间。用只有二维空间的平面来逼真地表现具有三维空间的客观景象,就必须注意安排电视画面的纵深感,强化画面的立体感。
电视画面立体感处理的方法有: 透视规律法、拍摄角度法、画面元素布局法、拍摄光线法、影调对比法、镜头法等。
1. 透视规律法
透视规律来自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景物的观察习惯,也是人们判断景物远近、大小的一种“尺度”。透视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线条透视和空气透视。
(1)  线条透视。线条透视规律强调在画面上,深远的空间感。纵深感的强弱同景物的近大远小的对比有着密切的关系。景物大小对比越强烈越悬殊,线条收缩越强,则空间感越强。斜侧方向的拍摄、仰拍、俯拍、物距越近、短焦距镜头等都能增强线条透视效果,能在平面上逼真地展现立体空间。另外,有目的性地运用好前景,也能有效增强画面纵深效果。
(2)  空气透视。现实生活中,人们感受空间的远近,常常同大气及大气介质发生关系。介质多少会给人造成“错觉”,以此来判断、理解、感受空间。所以,在实际拍摄中,要想方设法利用一些可行艺术手段来实现和再现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
2. 拍摄角度法
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也就是机位与被摄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在空间拍摄角度有两个变化: 拍摄方向、拍摄高度。
(1) 拍摄方向。采用斜侧方向拍摄,既能表现出被摄主体的正面特征,又能表现出它的侧面形态。斜侧面方向能使被摄对象产生方向性的透视效果,特别是摄像机和被摄物成45°角时,画面呈对角线结构,其立体感表现更为强烈。
(2) 拍摄高度。采用仰摄或俯摄比水平拍摄所表现的物体立体感强,斜侧面的仰摄、俯摄又比正面的仰摄、俯摄物体的立体感强,因为仰、俯拍摄高度,斜侧面拍摄方向能表现出物体的三个面。
3. 画面元素布局法
观察事物时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观察物分成若干小组,先一组一组地分别观察,后得到总体印象,这种观察的效果比满眼看去既省力又清晰。电视画面构图可以利用这种经验将画面元素分组布局。
(1) 前后景布局。前景是位于主体之前,靠镜头近的景物; 后景是位于主体之后的景区或空间,也称为背景。前景由于其形状大、影调深,就容易和主体及远处的景物在大小和影调上形成对比,造成距离间隔,使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产生三维空间的感觉。后景相对于主体其形状小、影调浅,这样可以与主体在空间上、影调上形成对比,主体得到突出,同时使空间透视效果变化明显。总之,前后景布局使画面元素处于两个以上的纵深层面,利用多层、多重景物强化空间,有利于体现画面的立体效果,也便于利用各种技巧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2) 三角布局。三角布局法是将画面元素组成三角形状。三角布局的视觉中心常位于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布局并不要求一定要用三个画面元素来组成,任意多的画面元素都可组成三角形或金字塔布局。三角布局是一种常见的极富有表现力的构图方法,它使画面元素组合紧凑,有利于近景拍摄。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形状很自然地将观众视觉注意力引导到三角形顶点,主体实物可置于三角形三个顶点中的一个。三角布局可使画面元素处于不同的纵深面上,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4. 拍摄光线法
光线是电视的灵魂,也是表现实物立体感的主要手段。它能形成物体的立体结构,在物体表面产生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在电视画面立体处理方法上,常利用直射光中的侧光、斜侧光和逆光来增强电视画面的立体感。
(1) 侧光或斜侧光。在侧光或斜侧光照明时,由于光线和被摄物体形成一定的光,就能够在被摄物体面产生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构成了光影的明暗变化。因此,侧光或斜侧光不仅对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的物体的质感有很好的表现力,而且加强了被摄物体的立体感。可以说,侧光和斜侧光照明是表现物体立体感的光形式,如图31所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