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域外博物馆印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域外博物馆印象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2.5 4.7折 4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善衍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79710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5248925

上书时间2024-12-19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中国视角下的域外博物馆印象 

  徐善衍老师的这本题为《域外博物馆印象》的书稿,终于艰难地完成了。徐老师嘱我为此书写一个序,这实在是件令我颇为做难之事,因为,后学为前辈和领导之书写序,显然并非得当之举。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应了下来,因为我毕竟很了解这部著作的诞生过程,以此序向读者介绍一些作者不便多说的背景,让读者更加了解此书的价值,对于作者,对于此书,对于中国科技博物馆的发展,以及对于中国的科学传播工作,还是可能会有些许的意义。

  这部书应该说是很有一些特殊性的。首先,作者身份的特殊。徐善衍老师原学习邮电专业,曾在邮电系统工作多年,后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任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还曾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退休之后,又曾担任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从2005年起,受聘于清华大学兼职教授,至今在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任理事长职务。他在中国科协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对科普工作从领导者的角度有一般科普工作者和研究者所不具备的领悟与管理经验,也因而具备了对中国科普工作特殊的理解方式和对现实的全面把握,更是直接主抓了许多重要的科普项目,例如,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起草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领导者之一,也是中国科学技术馆的筹建参与和领导者。在退休后,主管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期间,更是对国内科技馆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国内能够以这样的背景来写作这样一本书的作者,可谓再无他者。

  其次,是作者思想观念、立场和思考方式的特殊。虽然具有一般人难以具备的上述背景,但从他退休以来,尤其是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之后,开始向学者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立场转变,而不是仅仅继续保持着原有的领导的特色,许多人在与他的交流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那种学者的风格和思考方式,经常会提出一些颇为深刻但又独特的观点,同时又具备着对重大问题和大事全面、综合把握的格局。

  再次,是在作者经历的丰富和视野之广阔上的特殊性。无论作者在就任领导职务时还是在退休后,仍然一如继往地投身于科普、特别是科技馆问题的研究,特殊的经历和身份使得他有机会亲自考察众多的外科技馆。目前,就亲自考察过的国内、国外科技馆的数目来说,他差不多可以说是国内人了。这样的考察经历,自然也形成了对科技博物馆的全球现状的认识以及相比之下反衬出来的国内科技馆存在的问题。从而,这样的考察印象也就更有了针对中国科技博物馆存在问题的特殊指向和参考借鉴价值。

  后,是作者对于国内科普工作和科技馆事业的献身精神。徐老师现在已经年过70,但他却依然不甘清闲,日常工作的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年青人。现在国内各科技馆从筹建规划,到调整完善,几乎都要请他作为咨询专家,而徐老师也几乎逢请必应,继续奔波于国内外众多科技馆。也正因为这种忙碌,使此书的后完成一拖再拖。不过,好在现在终于完稿,可以与读者见面了。

  以徐善衍老师的经历、身份、见识和年龄,他并没有像许多老干部那样去安享晚年,去撰写个人回忆录,而是把他在考察国外众多科技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的心得整理总结出来,这是非常珍贵、难得的信息和反思。从以上介绍的情况来说,这本书对中国科技馆未来发展的借鉴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刘兵

                                     2017年12月4日,于清华大学荷清苑



导语摘要
本书是作者去国外考察博物馆(主要是200余座自然科学博物馆),边看、边想、边记,后期又“反刍”并精选形成的一部集子。它反映了作者的一种关注和追求:世界的博物馆是怎样的,它们的发展状态和趋势如何?试图在此项陈列的世界维度里思考和发现中国的奇迹。全书分为北美掠影、英伦揽胜、欧陆巡礼、东瀛探幽和他山之石五个部分,其中有不少插图也是弥足珍贵的,与文字一起生动地诠释着自然博物馆的特色。本书对公众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博物馆的特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窗口,对了解学习自然博物馆的建设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徐善衍,1943年2月生,祖籍浙江鄞县,后迁胶东蓬莱,父辈闯关东至安东(丹东)凤城落户。1968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分配到辽宁本溪市邮电局电话机制造厂,先后做模具钳工、班长、技术员等工作;后相继在邮电区分局、市局、省厅局任职;从邮电部办公厅主任岗位调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任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曾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200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任兼职教授,至今在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任职。作为多年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管理者,常年书写不辍,多为职业而作,如担任《中国邮电百科全书》(综合卷)主编并撰写有关文章;近年有译著(合作)《当代科学中心》一部,并有多则短篇论述在报刊上发表。

目录

目   录


 


 



自序


 


北美掠影


2  博物馆的“生态”


6  与时俱进是科技馆的生命


10 难忘泰坦尼克号百年文物展


13 软实力的象征与地位


16 博物馆是自身创新发展的主体


20 从北美看“科技中心”的多维世界


 


英伦览胜


26 在无边界的英国“博物馆”


31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36 约克铁道博物馆的启示与思考


40 从“阿什莫尔”的历史定位想到的


44 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馆的意义


 


欧陆巡礼


50 难忘巴黎那些老建筑里的博物馆


55 巴黎科技馆的维度


61 罗马,这座博物馆之城


69 科学与艺术:现实生活的追求


73 达·芬奇科技博物馆里的多元世界


78 西班牙自然博物馆的不同探索


82 这也是一类科学博物馆


86 一段悲情与伟大的科技史展示


90 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


93 值得关注的现代科技馆之变化


 


东瀛探幽


100 一个现代专题科学中心的探索


103 名古屋科学馆的吸引力


111 关于展示未来的理念


115 琵琶湖畔上的沉思


 


他山之石


120 科技馆的创新需要文化的支撑


124 特色不是刻意追求和制造的


128 服务的存在和温暖


132 科学工业博物馆向何处去


139 对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考问


144 重返文艺复兴的科学思考


152 在三地科学博物馆间的思考


 


末篇


160 游学中的思虑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作者去国外考察博物馆(主要是200余座自然科学博物馆),边看、边想、边记,后期又“反刍”并精选形成的一部集子。它反映了作者的一种关注和追求:世界的博物馆是怎样的,它们的发展状态和趋势如何?试图在此项陈列的世界维度里思考和发现中国的奇迹。全书分为北美掠影、英伦揽胜、欧陆巡礼、东瀛探幽和他山之石五个部分,其中有不少插图也是弥足珍贵的,与文字一起生动地诠释着自然博物馆的特色。本书对公众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博物馆的特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窗口,对了解学习自然博物馆的建设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主编推荐
徐善衍,1943年2月生,祖籍浙江鄞县,后迁胶东蓬莱,父辈闯关东至安东(丹东)凤城落户。1968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分配到辽宁本溪市邮电局电话机制造厂,先后做模具钳工、班长、技术员等工作;后相继在邮电区分局、市局、省厅局任职;从邮电部办公厅主任岗位调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任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曾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200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任兼职教授,至今在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任职。作为多年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管理者,常年书写不辍,多为职业而作,如担任《中国邮电百科全书》(综合卷)主编并撰写有关文章;近年有译著(合作)《当代科学中心》一部,并有多则短篇论述在报刊上发表。

媒体评论
清华大学刘兵教授认为:《域外博物馆印象》具有四个特殊:作者身份特殊,思想观念、立场和思考方式特殊,作者经历丰富与视野广扩的特殊,以及作者对国内科普与科技馆事业的献身精神的特殊,把他考察国外众多科技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的心得总结出来,这是非常珍贵的、难得的信息和反思,对中国科技馆发展的借鉴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